(共33张PPT)
三寸不烂之舌
强于百万雄师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编年体著作,相传它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春秋》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据传是由孔子修订而成。《春秋》因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赤《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
一、作家作品
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的史书体裁。如《汉书》等。
史书的类别:
二、常识积累
按时间顺序编写的史书体裁。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最大的编年体史书)等。
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如《史记》、《三国志》等。
以国家为中心编写的史书体裁。如《国语》、《战国策》等。
《春秋》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左传》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史记》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汉书》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编年体:
国别体:
纪传体:
断代体:
比较
《春秋》与《左传》
《春秋》原文片段
僖公三十年,春王正月。夏,狄侵齐。秋,卫杀其大夫元咂及公子瑕。卫侯郑归于卫。晋人、秦人围郑。介人侵萧。冬,天王使宰周公来聘。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
春秋用六个字简明扼要概括了这个事件。而《左传》在叙述秦晋围郑这场事件时,情节跌宕起伏叙事详细。
春秋笔法:
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微言大义:
微言: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
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大道理
“春秋笔法”:“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八》)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
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朱彝尊《经文考》
任务一:十四字预全篇
整篇文章的故事发展,都是依照着他的一句话而展开的,可谓“一言而可以兴邦”。这句话是:
核心句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1. 呈现背景
“国危矣”
“矣”表示感叹,已然如此,已经这样了,三个字语重心长中点名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围攻
因为
对
数词作动词,从属二主
名词作动词,驻军
师出有名: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国力对比:
两大强国,兵临城下,实力悬殊;
地理位置: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位于郑国两侧,形成包围之势。
1、暗示出兵围郑,是以晋文公为主;为后文佚之狐和烛之武将秦穆公作为突破口埋下伏笔
2、无礼于晋、贰于楚,不过是发动战争的说辞,正所谓“师出有名”,暴露了战争不过是吞并小国壮大自己的本质
3.分驻两地,烛之武游说秦穆公,晋军不会知道,亦无从阻拦,为后文烛之武顺利面见秦穆公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使情节有理有据,符合“史传”文学以真实为基的特征
2. 提出建议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推辞
尚且
动词,做
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副词,才
寡德之人,古代诸侯王的谦称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答应
这个历经沧桑的老者要的不是这些,那是不得不说的一句话, 是闷在心里一辈子的一句话, 是对谁说都没用, 对谁说都不解恨, 只能对期待了一辈子能够让他学有所用的一国之君郑伯说的话。
发牢骚?摆架子?求安慰?
不得不说的一句话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立体而深刻的一句话
没有这一句, 我们同样可以见识一位大谋略家的胆识智慧和爱国之情。
而我们也仅仅只是见识了一位英雄的一次壮举, 这个人物留给后人的也仅仅只是某些人对他谋略的激赏和推崇, 其事迹感人肺腑之情荡然无存。
否则,他只是一个高大而平面的形象,只有空间的活动, 没有时间的深度。
真英雄但无血肉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诚意的自责+利害的劝导
=会做思想工作的领导
郑伯:没有不满、恭维、许诺
郑伯:会做思想工作的领导
烛武拜见了郑伯,奏曰:“主公召老臣何事?”郑伯曰:“佚之狐言子舌辩过人,欲烦子说退秦师,寡人将与子共国。”烛武再拜辞曰:“臣学疏才拙,当少壮时尚不能建立尺寸之功,况今老耄,筋力既竭,语言发喘,安能犯颜进说,动千乘之听乎?”郑伯曰:“子事郑三世,老不见用,孤之过也,今封子为亚卿,强为寡人一行。”佚之狐在旁赞言曰:“大丈夫老不遇时,委之于命,今君知先生而用之,先生不可再辞。”烛乃受命而出。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3. 选择对象
“见秦君”
4. 料准结果
“师必退”
夜 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名作状,在夜晚
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已经
夜:不想让晋国发现,所以晚上出发
缒:不敢白天公然出来,城门都不敢开
反映郑国严峻的形势,照应前文的“国危矣”,同时表现出烛之武的勇敢无畏。
直面局势,坦言知亡;
欲扬先抑,避其锋芒;以退为进,提出问题。
策略一:示之以弱,讨其欢心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 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使动用法,使…亡,灭掉
状语后置句,“于君有益”
办事的官员,代指对方(秦穆公),表尊敬
介词,拿,用
名作动,把……当做边邑
形作名,远地
哪里用得着
增加
形作动,变雄厚,变薄弱
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巧妙地点明秦、晋两国联盟的虚伪性,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
策略二:以退为进,
策略三:晓之以弊,
若舍郑以(之)为 东道主,行李 之往来,(郑)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放弃
把……作为
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外交使者
主谓取独
同“供”,供给
代词,指使者
形作名,缺少的粮资
且君尝 为晋君赐矣,(晋君)许君焦、瑕,
朝济而夕 设版 焉,君之所知也。
曾经
给予
恩惠
答应
渡过黄河
时间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修筑防御工事
兼词,“于之”
直陈晋惠公背信之事,暗示秦晋之盟不可信任。烛之武利用历史矛盾挑拨秦、晋之间的关系。
策略四:诱之以利,
策略五:附之以据,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 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 图之。
通“餍”,满足
宾语前置句,“有何厌”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
已经
名词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延伸、扩张
侵损、削减
哪里
句首语气词,希望
考虑
揭露晋国贪得无厌的本性,然后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指出晋国在灭掉郑国之后,会向西侵略秦国,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之间的关系。
策略六:申之以患,
示之以弱,讨其欢心
以退为进,削其戒心
晓之以弊,予其防心
诱之以利,使其动心
附之以据,增其恨心
申之以患,定其决心
烛之武的灵魂五问:
1.灭亡郑国,秦国获益多还是晋国获益多?
2.晋国壮大之后对秦国是好事还是坏事?
3.保住郑国对秦国有好处还是对晋国有好处?
4.晋国以前有没有背叛过秦国?
5.晋国到底是对手还是队友?
烛之武
工于写人
郑伯
秦穆公
佚之狐
晋文公
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
烛之武
以国家利益为重,深明大义——志士
两军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
知难而上——勇士
不卑不亢,机智善辩——辩士
一己之力说退秦师。
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烛之武
工于写人
《兵法》: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 )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郑 伯
郑伯——善于听取意见,敢于自我检讨。
能屈能伸,刚柔并济
郑 伯
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工于写人
”国危矣“:对形式判断清晰,为郑伯敲响警钟;
”见秦军“:复杂形势下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决策者;
“使烛之武”:积极主张进行政治对话的政治家
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工于写人
佚之狐
善于决策,善谋利益。
秦穆公
“不仁不智不武”的“不战之论”。
头脑清醒,随机应变。
从秦国的利益角度来考虑问题,听取了烛之武的建议。
工于写人
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秦穆公
晋文公
烛之武能退秦师,除去高超的外交辞令外,还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
深入研读
秦晋联盟真的是坚不可摧的吗?
秦晋之好
晋献公将女儿嫁给了秦穆公;秦穆公帮晋惠公继位(晋献公之子);秦穆公将女儿怀赢嫁给了晋惠公;秦穆公派兵助晋文公(晋献公之子)回国夺位;秦穆公将女儿怀赢嫁给了晋文公。
秦晋崤之战(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一箭三雕:一退秦师,二退晋师,三离间秦晋之好
秦晋崤之战是春秋时期发生晋秦争霸战争中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7年),秦穆公趁晋丧而派兵偷袭郑国 ,后因郑有备而退回。晋襄公率军在晋国崤山(今河南省洛宁县东宋乡王岭村交战沟)隘道设伏全歼回师的秦军,俘虏秦军三帅。
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烛之武退秦师中“礼”和“利”的体现?从烛之武退秦师中,你如何理解“春秋无义战”?
深入研读
1、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
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
3、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
根据历史背景和全文,推断《齐桓晋文之事》中的齐宣王会接受并践行孟子的主张吗?为什么?
首先,误以为爱动物的人就会爱同类,有些人喜欢动物,但对同类的人却很残忍,随意地就能做出暴力行为。
其次,齐宣王对同是动物的牛羊的替换也表明出其不忍之心的一贯性值得思考。
第三,民富不等于国强,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富国反而会成为别人嘴边的肥肉。
最为关键的是:儒家的政治理念要成立,需要稳定、温和的政治框架作为前提。不论孟子的论辩多缜密,构建的理想社会有多么美好,在当时乱世杀伐、 “霸道横行”的中国,是没有实现王道的现实土壤的。因为在不断的诸侯兼并战争中,各国需要的只是力量,君主们能够选择的只有富国强兵之策,只有“霸道”才能使自己在战争中脱颖而出,仁义对他们来说不能保国,笼统反对武力,显得脱离现实。并且他的王道政治的处方笺对当时只注重力量的君主提出了过高的道德性要求。在古代,尤其是在那样一个“霸道”之风盛行的社会,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
战国时代: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如《增广贤文》中所言:“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我们读经典,就要涵泳经典而问道;我们用经典,是要勤灌古树绽新花。只有深刻体悟前人的思想与智慧,学习并传承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当下,思考未来。
《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从仁爱之心、国泰民安、以民为本三方面,向齐宣王宣扬了他的治国之道,而这种治国的智慧对今天的我们仍有重要借鉴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