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教案(2份教案) 2024-2025学年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教案(2份教案) 2024-2025学年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9 22:1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 一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 二  素养目标)
①时空观念:识读“战国形势图”,掌握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
②历史解释: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③唯物史观:理解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学会辩证地判断一次改革的成败。
④史料实证:通过学习都江堰的修建、构成、功能,了解其修建的意义。
⑤家国情怀:学习商鞅不畏强权、敢于改革的精神。
重点:商鞅变法。
难点:战国七雄的形成、兼并战争的特点和评价。
[多媒体展示“《战国策》书影”及文字信息]
这是记载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一书的书影。其编者西汉学者刘向在该书的“书录”中说:“万乘之国七……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随着频繁的战争,当时的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巨变呢?让我们一起学习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了解那段历史吧!
一、战国七雄
师:东周后期被称为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多媒体展示“春秋后期形势图”“战国形势图”和相关材料]
材料一:烈公十九年,周威烈王赐赵、韩、魏皆命为诸……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田常言于齐平公曰:“德施人之所欲,君其行之;刑罚人之所恶,臣请行之。”行之五年,齐国之政皆归田常。
——司马迁《史记》
师:分析图文材料,说说从春秋后期到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材料一反映了韩、赵、魏三家分晋,材料二反映了田氏代齐。由形势图可以看出,战国七雄格局的形成。
师:战国时期,卿大夫篡权立国,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以及在政治上的夺权。“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标志着战国七雄格局的形成。
[多媒体展示“战国形势图”]
师:请结合教材图片填出战国七雄的名称。说一说战国七雄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生填写战国形势图,交流战国七雄的位置特点。
师总结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师:阅读课本“战国七雄”一目中第二段内容,回答:战国时期的战争同春秋时期的战争有什么不同?(指导学生从战役、交战国家、典故、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
[多媒体展示围魏救赵、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的示意图以及对照表]
生:战国时期,诸侯们放弃了“尊王攘夷”的旗号,公开提出自己的利益诉求,各自为政,发展实力,致力于拓展疆域。七国凭借强大的军力进行战争,战争的性质已由春秋时期的争霸转变为兼并。当时的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师: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孟子所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就是对当时残酷战争的形象写照。
材料二: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多个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战国后期,秦逐步消灭东方六国,完成了全国统一。
探究问题:如何正确看待战国时期的这些战争?
生讨论,教师总结:一方面,战争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另一方面,为加速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师过渡:从诸侯争霸的春秋到列国兼并的战国,再到秦灭六国,实现了全国统一。为什么是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秦国靠什么完成统一大业?让我们一起走进下一目进行探究吧!
二、商鞅变法
师:阅读课本“商鞅变法”中第一、二段内容,让学生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目的、内容和影响。
[多媒体展示商鞅图片、个人材料及变法背景、目的、内容和影响等基础知识]
师:同学首先观看历史课本剧表演,然后指出商鞅变法对各个阶层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课本剧表演]
教师将学生分成三个组,分别扮演新兴地主阶级、旧贵族、农民,要求学生从所扮演角色的立场出发,对商鞅变法的措施加以评价,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深入学生中给予适当讲解和启发,然后请学生发表看法。
[多媒体呈现情景剧材料]
生(新兴地主阶级组):我非常满意,因为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和旧的土地制度,保证了我对土地的占有,维护了我的权益。
生(新兴地主阶级组):奖励军功,我非常认可,只要能在战场上杀敌立功,我就能获得以前只有贵族才能拥有的爵位和土地。
生(旧贵族组):我非常不满意,按照军功授爵制,导致我失去了世袭特权,严重损害了我的利益。
生(农民组):我对改革表示支持,因为奖励耕织调动了我的生产积极性,能让我安稳地生产生活,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师总结:商鞅变法使农民和新兴地主阶级都得到了实惠,但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
师:《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最终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讨论,商鞅因变法而死,那么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小组讨论后,师总结:成功了。一场变革的成败标准不在于实施者的生或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变法是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商鞅虽死,但他所推行的变法措施已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盛的诸侯国。因而,商鞅变法取得了成功。
师: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商鞅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生:原因:
(1)商鞅变法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他们要求推翻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因此,商鞅变法适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商鞅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坚决支持。
(3)商鞅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并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体改革措施。
精神:实现抱负应不怕挫折和牺牲;应顺应历史潮流,具有创新和献身精神。
师:战国时期,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三、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多媒体展示“战国时期双镰铁范”“战国时期铜冰鉴”“都江堰”等图文材料]
师:阅读课本“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一目,探究问题: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回答:
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见下表)。
农业 铁器的使用日趋普遍,牛耕得到进一步推广,耕作技术明显进步
手工业 战国时期,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纺织、冶铁、青铜铸造、采矿、煮盐、竹木器、漆器、皮革、制陶、酿造等手工业发展可观
商业 商业日益发达,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
  师:阅读课本“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一目的第三段,回答:都江堰是何时由谁主持修建的?
生:公元前256年,在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下,民众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多媒体展示李冰石像及人物介绍的资料]
[多媒体展示美丽的都江堰及相关材料]
师: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成有什么作用?
生: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一座利用地形和水势实行无坝引水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它使堤防、分洪、泄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多媒体展示都江堰的基础知识]
师:说一说都江堰的工程原理。
[多媒体展示“都江堰示意图”]
生:用图片展示、讲解。
师总结:刚刚通过同学的演示和讲解,我们了解了都江堰的工程原理,它根据防洪、灌溉的需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科学而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来控制内江、外江的江水流量,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2 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这样的高超设计和工程质量不得不令人赞叹!同学们,赞叹之余你有何感想?请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多媒体展示有关都江堰影响、评价的材料]
生:从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和创造力、兴修水利的重要性等方面回答。
结合板书小结本课主要内容。

教学至此,请使用《名校课堂》同步训练部分。
[多媒体展示诗歌、战国铜壶的图片]
咏史诗·流沙[唐]胡曾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老氏却思天竺住,便将徐甲去流沙。 战国铜壶及纹饰展开图
  上面的诗歌和图片形象地展现了战国时期七国相争、战争不断的社会状况,那么这种状况是如何出现的?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与发展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新课的学习——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一、战国七雄
师:引导学生回忆东周历史分期,然后指出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我国历史进入了东周后期,即战国时期。
[地图展示:教材“春秋争霸形势图”“战国形势图”]
教师提问:战国七雄是如何形成的?对比“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后来齐国田氏取代姜氏国君,建立田氏齐国,号称田氏代齐,形成了战国七雄。
教师讲述:春秋时期,晋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春秋末年,晋国权力落到韩、赵、魏三家卿大夫手中,三家废黜了晋国国君,自己立国,这就是“三家分晋”。齐国本来是姜子牙的封地,战国时期,姜氏齐国被卿大夫田氏取代,这就是“田氏代齐”。三家分晋之后,周天子的权势一落千丈,诸侯们摒弃了“尊王攘夷”的口号,为了获得钱财、土地、人口,相互展开战争,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教师补充:注意战国七雄在地图上的地理位置。
[材料展示]
材料一:晋文公早就看出,要当上中原霸主,就得打败楚国。公元前632年,晋军打下了归附楚国的两个小国。楚成王只派了少量兵力。楚军一进军,晋文公立刻命令退避三舍。到了城濮,晋军假装败退。楚军中了晋军的埋伏,晋军把楚军杀得七零八落。晋文公下令,吩咐将士们只要把楚军赶跑就是了,不再追杀。晋军占领了楚国营地,把楚军遗弃下来的粮食吃了三天,才凯旋回国。不久晋文公约了各国诸侯订立盟约,晋文公就当上了中原的霸主。
材料二:公元前262年,秦派兵攻赵,廉颇驻守长平,筑垒固守,相持三年不分胜负。公元前260年,赵王急于求战,中了秦军的反间计,起用赵括代替廉颇,率兵大举进攻。秦将白起佯败后退,诱敌追击,将赵军分割包围。赵军被困46天,赵括被秦军射死,40多万赵军全部投降,除240个年幼的回国报信外,其余全被活埋。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比较一下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战争体现出的时代特征有何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春秋时期战争的目的是称霸,特点是兵力少,在短时间内决定胜负,出现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局部统一;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是兼并他国,特点是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伤亡大。
教师提问: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时期较著名的战役有哪些?
生回答:七国凭借强大的军力进行战争,战争的性质已由春秋时期的争霸转变为兼并。战国时期的一些著名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
教师提问: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战国时期这些战争的看法。在这样的时代,你觉得人们最渴望的会是什么?
[材料展示]
材料: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孟子·离娄上》
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强以攻众弱也。
——《韩非子》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一方面,战争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另一方面,为加速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人们渴望结束战乱,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不仅人民渴望和平,各国诸侯也是疲于战争,都想迅速强大,消灭他国一统天下,这就出现了各国争相变法的局面。
师过渡:战国时期,魏、楚、赵、秦等诸侯国统治者纷纷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
二、商鞅变法
师:自读教材“商鞅变法”一目,思考: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各诸侯国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变法有哪些?
生:战国时期,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为巩固统治、对外扩张积极创造条件。比较有代表性的变法有:李悝在魏国推行变法,制定新法,发展生产,稳定市场,任用人才。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针对楚国积弊,剥夺旧贵族政治、经济特权,同时发展经济,增强军力。
师: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中成效最大是哪一变法?
生:秦国的商鞅变法。
[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南门立杆”图]
商鞅徙木赏金
教师讲述“徙木立信”的故事。商鞅通过南门立杆很快提高了威信,不久,他就在秦国开始了变法。商鞅为什么要进行变法?这就要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说起。
教师讲述背景: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得到进一步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成为私田。原来的奴隶主转变成了地主,租种私田的人则成为了农民。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也需要强有力的政府作保障。因此,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各国纷纷变法改革。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奏响了这个大变革时代的最强音。(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图片展示]
秦孝公与商鞅坐谈图
师:根据教材讲述,整理商鞅变法的时间、支持者、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影响。
生:时间:公元前356年。支持者:秦孝公。目的:富国强兵。
主要内容:①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②经济上,废除旧的土地制度;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③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历史影响:商鞅变法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而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课本剧表演]
教师将学生分成三个组,分别扮演新兴地主阶级、旧贵族、农民,要求学生从所扮演角色的立场出发,对商鞅变法的措施加以评价,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深入学生中给予适当讲解和启发,然后请学生发表看法。
角色分配:
学生(新兴地主阶级组):我非常满意,因为承认土地私有权,保证了我对土地的占有,维护了我的权益。
学生(新兴地主阶级组):奖励军功,我非常认可,只要能在战场上杀敌立功,我就能获得以前只有贵族才能拥有的爵位和土地。
学生(旧贵族组):我非常不满意,按照军功授爵制,导致我失去了世袭特权,严重损害了我的利益。
生(农民组):我对改革表示支持,因为鼓励耕织调动了我的生产积极性,能让我安定地生产生活,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教师总结:商鞅变法使农民和新兴地主阶级都得到了实惠,但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
教师讲解:《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最终商鞅被处死。商鞅虽死,但他所推行的变法措施在秦国继续推行。请大家讨论,商鞅因变法而死,那么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小组讨论后,教师总结:成功了。一场变革的成败标准不在于实施者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变法是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商鞅被杀能够说明变革是曲折的、充满阻力的,但他所推行的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因而,商鞅变法取得了成功。
师:战国时期,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三、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多媒体展示“战国时期双镰铁范”“战国时期楚国龙凤虎纹丝织物”“战国时期铜冰鉴”等图文材料]
师:从这些图片中,我们能得出哪些信息呢?
生:战国时期,冶铁技术的提高,铁制农具的使用,纺织业的发展等。
师:自读教材“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一目的第一、二段,概括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生: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
(1)农业:铁器的使用日趋普遍,牛耕得到进一步推广,耕作技术明显进步。各国注重兴修水利。
(2)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纺织、冶铁、青铜铸造、采矿、煮盐、竹木器、漆器、皮革、制陶、酿造等手工业发展可观。
(3)商业:日益发达,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
师过渡:水利工程是农业基础建设,是农业的命脉。兴修水利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还可以扩大运输,加快物资流转,发展商业,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繁荣。战国时期,各国都十分注重兴修水利,秦国的表现尤为突出,都江堰的修筑就是伟大的创举。
[图片展示]
教师提问:上图是坐落在今都江堰西门外的玉垒山麓二王庙古建筑群,大家知道它的修建是为了纪念什么历史人物吗?为什么纪念该历史人物呢?
生: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教师补充:“二王”指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
师:阅读课本“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一目的第三段,回答:都江堰的修建时间、地点、功能和影响。
生:时间、地点:公元前256年,在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下,民众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功能:都江堰是一座利用地形与水势实现无坝引水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它使堤防、分洪、泄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影响: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2 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与勤劳精神的集中体现。
师:多媒体展示“都江堰示意图”,补充材料。
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工程建于岷江之中,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外江是正流,可排洪通航;内江供灌溉,江水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当内江水流过大时,江水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都江堰能灌溉农田300万亩,起到防洪、灌溉、水运等功能。
李冰根据防洪灌溉的需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科学而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来控制内江、外江的江水流量,使原来“旱涝多变”的成都平原变成“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促进了整个四川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都江堰反映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是人类历史文明的结晶。
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各国展开兼并战争,出现战国七雄。随着先进生产工具(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各国争相变法以实现富国强兵。秦国通过较为彻底的商鞅变法,发展生产,修建都江堰等水利工程,加强了军队战斗力和综合国力,迅速进入封建社会并强大起来,为后来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