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百家争鸣 教案(2份教案) 2024-2025学年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百家争鸣 教案(2份教案) 2024-2025学年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9 22:0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百家争鸣
, 一  课标要求)
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
, 二  素养目标)
①历史解释:分析理解老子、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知道战国时期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各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观点。
②唯物史观: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理解百家争鸣。
③家国情怀:学习先贤们敢于独立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难点: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主要流派及主张,认识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多媒体呈现图文史料]
这是山东嘉祥武氏祠的东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拓片,展现了春秋晚期孔子拜访老子的情形。孔子和老子是著名的思想家。他们有哪些思想主张?春秋战国还有哪些重要的思想家?这个时期,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又出现了什么新的气象?今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探寻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吧!
板书课题——第7课:百家争鸣。
一、老子和《道德经》
[多媒体展示老子雕像、《道德经》书影]
师:阅读课本“老子和《道德经》”一目中第一段的内容,简单介绍一下老子。(如生平、代表著作等)
[多媒体展示塞翁失马的故事]
师:讲解塞翁失马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其中所隐含的老子思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的道理)
师:结合课本“老子和《道德经》”一目中第二段的内容,归纳总结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
生:哲学思想: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他认为“道”是孕育万物的总根源,也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总规律,人们要顺应事物内在规律来行事。他还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等,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老子在处世上提倡安于柔弱的地位,主张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政治思想: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多媒体展示“孔子问礼于老子”图]
师过渡:与老子同一时期,出现了另一位享誉中外的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被誉为“万世师表”,他是谁?他在思想上和教育上有哪些贡献?下面让我们从课本第二目“孔子和儒家学说”中寻找答案吧!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多媒体展示孔子的图片]
师:结合课本“孔子和儒家学说”一目中第一段内容,请给孔子做一张名片。
生: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师:阅读“孔子和儒家学说”一目中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内容,请同学们列表总结孔子的思想主张。
[多媒体展示孔子的思想主张]
生:
核心思想 “仁”。提出仁者爱人,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政治主张 恢复西周的礼乐文明,按西周的制度和文化来重建当时的社会政治秩序,他反对苛政,提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教育主张 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提出因材施教、举一反三等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多媒体展示“马棚失火”和“苛政猛于虎”材料]
师:“马棚失火”和“苛政猛于虎”两则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生:“仁”的思想,政治上要实行德政。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什么贡献?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仍有指导意义?
通过情景剧,体会孔子的教育思想。
[多媒体呈现历史情景剧]
(旁白)一天,孔子在书塾席地而坐,正津津有味地看书时,学生子路匆匆忙忙跑进来,因停不住脚步而撞在书桌上,把桌子上的东西全弄翻了,竹简也掉在地上。
孔子放下竹简,问:“子路,何以如此匆忙,是否有事找我?”
子路气喘吁吁地说:“孔先生,有一个诸侯国的国王,请学生去当大夫,学生不知去否?”
孔子严肃地看着他,摇了摇头:“请三思而后行,考虑清楚再去。”
子路点了点头,说:“好!”(匆匆忙忙地冲了出去)
(旁白)孔子捧起刚才未读完的竹简,又细细地品味起来,无意中看到学生曾参在门口徘徊。
孔子:“曾参,你有什么事找我?”
曾参吞吞吐吐地说:“我,我有一件事想请教您,有一个诸侯国的国君,想找学生去当大夫,学生不知去还是不去。”
孔子毫不犹豫地说:“快去,快去,不要耽误了时间。”
(旁白)在路上奔跑的子路突然想起还有事要请教老师,赶忙折回去找老师,正巧听到了孔子与曾参的对话,子路来不及多想,直接冲进书塾问孔子。
子路:“先生,我和曾参问一样的问题,为什么您的答复却不同?”
孔子:“曾参性子慢,做事诸多犹豫,我叫他快去,是不想他错失了良机。你的性子急,做事匆匆忙忙,不假思索,我叫你三思而后行,是不想你因性子急而作出错误的决定。”
子路和曾参一起答道:“先生,我们明白了。”
生:贡献:兴办私学,打破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
[多媒体展示孔子教育方面的贡献]
师:孔子的教育名言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生:懂得了读书要时常温习,要有谦虚好学的态度,要虚心向别人学习、求教等。
师:我们今天如果要研究孔子的思想,主要查阅哪些古籍?他的思想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生: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后世影响: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多媒体展示曲阜孔庙康熙手书“万世师表”匾、全球各地的孔子学院图片]
师: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孔子及其儒家思想?
学生回答。
师总结: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值得我们敬仰。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儒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师过渡:战国时期,思想家们为社会的前途与命运提出了各自学派的思想主张,造就了中国思想界的第一次大繁荣。那么,这些思想家的主张有哪些?为什么会出现思想大繁荣?下面让我们从课本第三目“百家争鸣”中寻找答案吧!
三、百家争鸣
师:阅读“百家争鸣”一目中第一段内容。思考: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多媒体呈现“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渐确立。此时,“学在官府”格局被打破,私学勃兴,诸子百家纷纷涌现,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社会变革。
师:阅读“百家争鸣”一目中第二至六段内容,请同学们列表总结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生:呈现表格。
学派 代表 思想主张 著作
儒家 孟子 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得民心才能得天下,拥护正义之战,强调“仁者无敌” 《孟子》
荀子 主张实行礼治,提倡礼法并用,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荀子》
墨家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主张统一思想,提倡节俭 《墨子》
道家 庄子 强调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独立 《庄子》
法家 韩非 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韩非子》
兵家 孙武 —— 《孙子兵法》
[多媒体呈现各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等资料,加深学生的印象]
师: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请同学们归纳一下“百家争鸣”的内涵是什么?
生:战国时期,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师:“百家争鸣”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生: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师:拓展探究:诸子百家关于治国的思想主张中,哪一个学派对当时的统治者最有用?
生:法家。(教师应从当时的时代特征来分析讲解法家思想主张对于当时统治者的重要性)
师:实践应用:某校存在一些不良的校风,例如有的同学不爱护学校公共财物。怎样改善不良校风,使同学们能自觉地爱护学校的公共财物呢?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总结:方式一:用“德”来教化——儒家。方式二:用“刑罚”来规范,做错一点也加以“处罚”——法家。方式三:自觉遵守、“无为而治”,使其自觉要求自己——道家。
学派 代表 时期 思想主张
儒家 孔子 春秋后期 “仁”;“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孟子 战国 “仁政”,强调“仁者无敌”
荀子 战国 实行礼治
道家 老子 春秋后期 “道”;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无为而治”
庄子 战国 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独立
墨家 墨子 战国 主张“兼爱”“非攻”;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
法家 韩非 战国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兵家 孙武 春秋末期 ——

教学至此,请使用《名校课堂》同步训练部分。
[展示图片:韦辛夷画作《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创办的高等学府,当时凡到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无论其学术派别、政治倾向,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它的存在反映了战国时期思想文化昌盛的局面。
教师:根据我们之前的学习,我们得知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政治动荡、经济发展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个时期,诸子百家为了解决变革中出现的问题,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繁荣的文化现象,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7课:百家争鸣。
一、老子和《道德经》
师: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在这种动荡、变革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士人阶层作为职业政治团队粉墨登场。第一位占据舞台中心的重要人物,就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
[多媒体展示材料]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为而无不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
自己良好精神状态的保持应当归功于阅读《道德经》。
——托尔斯泰
老子的哲学与希腊哲学一起作为世界哲学的源头。
——黑格尔
师: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介绍一下老子。
生: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他认为“道”是孕育万物的总根源,也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总规律,人们要顺应事物内在规律来行事。他还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老子在处世上提倡安于柔弱的地位,主张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他的学说集中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中。
师过渡: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亚洲和欧洲的哲学都受到了老子的影响。与老子生活在同一时期的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下面我们一起走近孔子吧!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多媒体展示孔子个人生活历程和孔子周游列国图]
师: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后世尊称为“圣人”。
[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材料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三:有一次,孔子从泰山旁边经过,见一个妇人在墓边痛哭。他叫学生子路去询问,得知是苛政逼得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儿又遭虎难,却不愿回去。孔子不禁感叹道:“苛政猛于虎也!”
师:结合教材,分析以上材料中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生:①推崇西周的制度和文化。②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③反对苛政,主张实行德政。
师: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这样社会才能和谐;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主张只有爱护百姓,并以道德来教化天下,人民才能心悦诚服;主张通过恢复西周的制度来维系社会秩序。
师过渡:孔子不仅仅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还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又有哪些贡献呢?
[展示图片和材料]
材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要经常温习(学习方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谦虚,多向他人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学习方法)。
生:兴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他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师:孔子的文化成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整理古籍《诗经》《尚书》,编《春秋》;其言论被记录在《论语》一书中,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了巨大贡献。
师过渡: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春秋战国乱纷纷,诸子百家闹哄哄。”我们一起去战国时期看看各家学派又在“闹”什么?
三、百家争鸣
[多媒体展示探究问题:百家争鸣的内涵是什么]
师: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学在官府”格局被打破,私学勃兴,诸子百家纷纷涌现,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其中,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影响最大。
师: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学术派别?
[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据《鲁史》记载,二百四十二年里面,鲁君朝王止三次,鲁大夫聘周止四次。周天子为对鲁表示亲密,却来聘了七次。鲁君朝齐十一次,大夫聘齐十六次。鲁君朝晋二十次,大夫聘晋二十四次。鲁君朝楚两次。霸主代替天子收纳贡赋,这是显著的说明。
——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孔子“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开创兴办私学之风,改变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材料三:齐国设立稷下学宫,燕国筑黄金台,秦国下求贤令,吸引各派学者前来讲学、著书、辩论治国之术。
师: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当时社会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讨论,师归纳:①主要原因:经济大发展,铁器和牛耕得到进一步推广;社会大动荡,王室衰微,诸侯崛起;文化大发展,私学兴起。②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社会变革。
师:阅读教材内容,完成表格。
生:
学派 代表 思想主张 著作
儒家 孟子 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得民心才能得天下,拥护正义之战,强调“仁者无敌” 《孟子》
荀子 主张实行礼治,提倡礼法并用,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荀子》
墨家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主张统一思想,提倡节俭 《墨子》
道家 庄子 强调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独立 《庄子》
法家 韩非 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韩非子》
兵家 孙武 —— 《孙子兵法》
师:儒、道、法家三大学派都提到“治”,他们提出的“治”有什么不同?
生:儒家:礼治,用道德规范治理国家。道家:“无为而治”。法家:以法治国。
师:孔子讲“仁爱”,墨子主张“兼爱”,二者有区别吗?
学生讨论,教师提示:孔子讲“仁爱”是有等级的爱。以血缘关系的亲情为出发点,先爱父母子女,之后再爱他人,是一种有秩序的关爱,意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和社会秩序。墨子的“兼爱”是不分亲疏远近、尊卑贵贱,是一视同仁的博爱。这种爱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是源于人性本善的大爱。
师:各个派别的思想各不相同,但他们讨论的中心话题是一致的,这个话题是什么?
学生讨论,师提示:实现天下安定。这充分反映了思想家对社会发展的关注,体现了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
[活动设计]请你推荐相应节目栏主持人,并说明理由。
《仁政治国》 主持人:孟子 理由:实行“仁政”
《法治时空》 主持人:韩非 理由:提倡法治
《军事天地》 主持人:孙武 理由:军事思想
《爱心世界》 主持人:墨子 理由:“兼爱”“非攻”
《教育论坛》 主持人:孔子 理由:教育思想
师:诸子百家的思想真可谓异彩纷呈,郭沫若也指出,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种学术繁荣的局面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生: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同学们,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不是要全盘接受,而是要吸取其精华,做到古为今用(明确继承态度:“取其精华”。方法:一分为二地继承)。请你谈谈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有哪些体现。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同样大放异彩:
当今的行为、观点 古代各派学说、主张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儒家、礼治
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墨家、“兼爱”
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墨家、“非攻”
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儒家、有教无类
依法治国 法家、法治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道家、顺应自然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很多主张在当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儒家的“仁政”“为政以德”,孔子的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思想;法家以法治国的法治思想;等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其优秀部分我们应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特征,发扬光大,对于糟粕部分我们应该予以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