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诫子书》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诫子书》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9 17:0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6课诫子书练习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夫君子之行(  )     (2)淫慢则不能励精(  )(  )
(3)险躁则不能治性(  )   (4)悲守穷庐(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非淡薄无以明志 B、非宁静无以至远
C、淫慢则不能厉精 D、险躁则不能治性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静以修身(  )      (2)俭以养德(  )
(4)非淡泊无以明志(   )  (4)非宁静无以致远(   )
(5)淫慢则不能励精(   )  (6)险躁则不能治性(   )
3.(1)屏除杂念和干扰,安静专一。(2)连词,表示承接(3)内心恬淡,不热衷名利(4)实现远大目标(5)放纵(6)轻薄无常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年与时驰 译文:年龄随同时光而逝去。
B.意与日去 译文: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C.多不接世 译文:对社会没有任何的贡献。
D.将复何及 译文:又怎么来不及!
6.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7.按要求默写。
(1)文中忠告儿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强调苦学、立志、成才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反映诸葛亮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和冷静处世的思想及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常被人们引作“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出自本文的成语有:__________。
8.学了《诫子书》一文后,班里开展“千古名相诸葛亮”综合性学习活动,让我们一起来参加吧!
(1)诸葛亮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有关他的传说、故事、成语、俗语很多,如:三顾茅庐、隆中对策等。请分别写出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和故事。(不能重复)
(2)成都武侯祠有一副歌颂诸葛亮的对联,上联是“两表酬三顾”,请找出下联(  )
A.千古仰威仪     B.功定属元勋
C.宁静而致远 D.一对足千秋
(3)请以“我也说说诸葛亮”为话题写一段话。(100字左右)
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练习。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诫子书 (    )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 (    )
③年与时驰 (    ) ④非志无以成学 (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1、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12、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13、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非淡泊无以明志
(2)非学无以广才
(3)蒙辞以军中多务
(4)即更刮目相待
15.仔细阅读《孙权劝学》一文,说说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16.读了甲、乙两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李存审戒子
李存审①出于寒微,尝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②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③生于膏梁④,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①李存审:五代时后唐的大将。②镞(zú):箭头。③尔曹:你们。④膏梁:膏,肥肉。梁,精米。表示精美的膳食。
17.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1)李存审出于寒微(    )
(2)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    )
(3)位极将相(    )
(4)破骨出镞者凡百余(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
19.李存审“位极将相”之前有怎样的经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20.有人为子孙留下丰厚家财,李存审却把自己身上所中的百余箭头留给孩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四)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诫外甥
诸葛亮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注】①凝滞:指郁结在胸中的俗念。②细碎:琐碎的杂念。③淹留:德才不显于世。④窜伏:埋没之意。
21.出自本文的一句名言是____________,请再写出诸葛亮的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__。
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夫志当存高远(    )
(2)使庶几之志(    )
(3)广咨问,除嫌吝(    )
(4)若志不强毅(    )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2)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24.读完本文后,你得到哪些教益?
三、写作
25.凭空想象不可取,纸上谈兵往往荒谬可笑,看来还是实践出真知。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例,写一些吧。(300字左右)
答案
(1)fú(2)yín lì(3)zào(4)lú 2.D
3.(1)屏除杂念和干扰,安静专一。(2)连词,表示承接(3)内心恬淡,不热衷名利(4)实现远大目标(5)放纵(6)轻薄无常 4.C 5.D 6.D
7.(1)静以修身 非宁静无以致远 学须静也
(2)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3)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4)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5)淡泊明志
8.(1)成语示例:鞠躬尽瘁、妄自菲薄、亲贤远佞。
故事示例:草船借箭、七擒孟获、三气周瑜、空城计、借东风、白帝城托孤、舌战群儒、挥泪斩马谡等。
(2)D
(3)示例:我眼中的诸葛亮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天才。“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空城计”等,充分显示出他的大智大勇。此外,他的赤胆忠心更是令我万分敬仰。
9、①告诫 ②振奋,振作 ③消失,逝去 ④立志
10、①过度懒惰就不能振奋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②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
11、D 
12、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
13、(示例):人在少年时期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愤图强,避免老了后悔。
14.(1)明确、坚定。(2)形容词用作动词,增长。
(3)推托。(4)另,另外。
15.用自己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意对即可)
16. 略。(言之成理即可)
17.(1)贫困;(2)离开;(3)至,到达;(4)剖
18.于是,他把所取出的箭头拿出给孩子们,令他们收藏起来。
19.围绕“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回答。
20.围绕“教育孩子富贵来之不易,需知创业艰难;在安逸的生活中不可丧失斗志,应多多历练,有所作为”回答。
21.志当存高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2.(1)怀有,怀着;(2)接近,近似;(3)嫉妒和贪心;(4)刚强坚毅
23、(1)在你身上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你内心震动、心领神会。(2)虽然也有可能在事业上暂时停步不前,但哪会损毁自己高尚的情趣,又何必担心事业会不成功呢?
24.示例:从小就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且矢志不渝地为之拼搏、奋斗,最终将大有作为,否则将一事无成,虚度年华,荒废一生。
2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