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12章 全等三角形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1课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SSS)
1. 边边边公理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可以简写成
“边边边”,用字母表示为“SSS”)
符号语言:
如图,在△ABC 和△DEF 中,
全等
∴△ ABC ≌△ DEF (SSS).
注意:(1)在所给的两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边对应
相等,又没有角对应相等时,往往寻找或构造第三组边
也相等,从而利用“SSS”证明全等.
(2)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书写步骤:
①准备条件:证全等时要用的条件要先证好;
②指明范围:写出在哪两个三角形中;
③摆齐根据:摆出三个条件用大括号括起来;
④写出结论:写出全等结论.
2. 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α,作∠ AOB =α.
题型一 利用“SSS”进行证明
已知:如图, AB = CD , AE = CF , DE = BF . 求
证:
(1)△ABF ≌△ CDE ;
证明:(1)∵ AE = CF ,
∴ AE + EF = CF + EF ,即 AF = CE .
在△ ABF 和△ CDE 中,
∴△ ABF ≌△ CDE (SSS).
(2) AB ∥ CD .
证明:(2)∵△ ABF ≌△ CDE ,
∴∠ A =∠ C ,∴ AB ∥ CD .
[方法点拨] 用“SSS”证全等时,找相等的边主要有以
下几种方式:①已知相等的边;②中点;③公共边;④
一部分相等,另一部分是公共边.
1. 已知:如图,点 A , D , C , B 在同一条直线上, AD
= BC , AE = BF , CE = DF ,求证: AE ∥ BF .
(第1题)
证明:∵ AD = BC ,
∴ AD + CD = BC + CD ,
即 AC = BD .
在△ ACE 和△ BDF 中,
∴△ ACE ≌△ BDF (SSS),
∴∠ A =∠ B ,∴ AE ∥ BF .
(第1题)
题型二 利用“SSS”解决实际问题
如图是一个测平架, AB = AC ,在 BC 的中点 D 处
挂一个重锤,自然下垂,使用时调整架身,使点 A 恰好
在重锤线上,就说明此时 BC 处于水平位置,你能说明
其中的道理吗?
解:∵点 D 是 BC 的中点,∴ BD = CD .
在△ ABD 和△ ACD 中,
∴△ ABD ≌△ ACD (SSS),∴∠ ADB =∠ ADC .
又∵∠ BDC =180°,
∴∠ ADB =90°,即 AD 与 BC 垂直.
∵ AD 是垂直于地面的,
∴此时 BC 处于水平位置.
2. 如图,小敏做了一个角平分仪 ABCD ,其中 AB = AD , BC = DC . 将仪器上的点 A 与∠ PRQ 的顶点 R 重合,调整 AB 和 AD ,使它们分别落在角的两边上,过点 A , C 画一条射线 AE , AE 就是∠ PRQ 的
平分线.
(第2题)
小敏根据角平分仪的画图原理得到以下结论:①△ ABC ≌△ ADC ;②∠ BCA =∠ DCA ;③∠ ABC =∠ ADC ;④∠ BAE =∠ ACD .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填序号)
①②③
(第2题)
题型三 添辅助线构造“SSS”证明角相等
如图,已知 AB = DC , DB = AC .
求证:∠ ABD =∠ DCA .
证明:连接 AD .
在△ BAD 和△ CDA 中,
∴△ BAD ≌△ CDA (SSS),∴∠ ABD =∠ DCA .
[方法归纳] 本题作辅助线的意图是构造全等的三角
形,即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构造公共边是常添的辅
助线之一.
3. 如图1,已知∠ AOB ,求作∠ A ' O ' B ',使∠ A ' O ' B '
=∠ AOB . 作法如下:
①作射线O'A';
②以点 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 OA 于点 C ,
交 OB 于点 D (如图2);
③以点O'为圆心, OC 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
④以点C'为圆心, CD 长为半径画弧,与③中所画的弧
相交于点D';
⑤过点D'画射线O'B',∠A'O'B'就是所求作的角(如图
3).
(第3题)
作图依据是: .
SSS,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4. 如图, AB = AD , BC = DC ,求证:∠ ABC =
∠ ADC .
(第4题)
证明:连接 AC .
在△ ABC 和△ ADC 中,
∴△ ABC ≌△ ADC (SSS),
∴∠ ABC =∠ ADC .(共17张PPT)
第12章 全等三角形
12.1 全等三角形
1. 全等形的定义
能够 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 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能够 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 的边叫做对应
边, 的角叫做对应角.
全等用符号“ ”表示,读作“ ”.
完全重合
完全重合
重
合
重合
重合
≌
全等于
温馨提示:(1)在表示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对应顶
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2)对应边、对应角的确定方法:
对应元素确定方法
3.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
角 .
符号语言:
如图,若△ABC ≌△DEF ,
则 AB = DE , BC = EF , AC = DF ,
∠ A =∠ D ,∠ B =∠ E ,∠ C =∠ F .
相等
相等
温馨提示: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都分别对应相等,
但周长和面积都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4. 几种常用的全等变换方式
平移、旋转、翻折.
全等三角形常见的典型类型:
题型一 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确定
如图,图中均存在三角形与△ABC 全等(每个图形
均为△ABC 分别经过平移、旋转或翻折得到),找一找
各全等图形的对应元素.
图1
图2
图3
图4
解:图1中对应顶点:点 A 与点 D ,点 B 与点 E ,点 C 与
点 F ;
对应边: AB 与 DE , AC 与 DF , BC 与 EF ;
对应角:∠ A 与∠ D ,∠ B 与∠1,∠2与∠ F .
图2中对应顶点:点 A 与点 A ,点 B 与点 E ,点 C 与点
D ;
对应边: AB 与 AE , AC 与 AD , BC 与 ED ;
对应角:∠ B 与∠ E ,∠ ACB 与∠ ADE ,∠ BAC 与
∠ EAD .
图3中对应顶点:点 A 与点 A ,点 B 与点 E ,点 C 与点
F ;
对应边: AB 与 AE , AC 与 AF , BC 与 EF ;
对应角:∠ BAC 与∠ EAF ,∠ B 与∠ E ,∠ C 与∠ F .
图4中对应顶点:点 A 与点 C ,点 B 与点 D ,点 C 与点
A ;
对应边: AB 与 CD , AC 与 CA , BC 与 DA ;
对应角:∠ B 与∠ D ,∠ ACB 与∠ CAD ,∠ BAC 与
∠ DCA .
1. 如图,点 E , F 在线段 BC 上,△ABF 与△DCE 全
等,点 A 与点 D ,点 B 与点 C 是对应顶点, AF 与 DE 交
于点 M ,则∠ C 等于( A )
A. ∠ B B. ∠ A
C. ∠ EMF D. ∠ AFB
(第1题)
A
2. 如图,△ABE ≌△ACD ,且∠1=∠2,∠ B =∠ C ,
则下列等式不正确的是( D )
A. AB = AC B. ∠ BAE =∠ CAD
C. EB = DC D. AD = DE
(第2题)
D
3. 如图,点 B , C , D 在一条直线上,△ABC ≌△BED ,则 AC 的对应边是 ,∠ ABC 的对应角是 .
(第3题)
BD
∠ E
题型二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应用
如图,△ABC 沿 BC 方向平移到△DEF 的位置.
(1)若∠ B =30°,∠ F =45°,求∠ A 的度数;
解:(1)由平移可知
△ABC ≌△DEF ,
∴∠ ACB =∠ F =45°,
∴∠ A =180°-∠ B -∠ ACB =105°.
(2)若 BF =10, EC =4,求平移的距离.
解:(2)∵△ABC ≌△DEF ,
∴ BC = EF ,
∴ BC - EC = EF - EC ,
∴ BE = CF = ( BF - EC )=3,
∴平移的距离为3.
[方法归纳]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到相等的线
段和相等的角,这是以后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时常用
的方法.
4. 如图,△ACF ≌△BDE ,点 A , B , C , D 在同一条
直线上,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B )
A. AF ∥ BE B. ∠ ACF =∠ DBE
C. AB = CD D. CF ∥ DE
(第4题)
B
5. 如图,已知△ABC ≌△EDF ,点 F , A , D 在同一条
直线上, AD 是∠ BAC 的平分线.若∠ EDA =20°,∠ F
=60°,则∠ DAC 的度数是 .
(第5题)
50°
6. 如图,△ACF ≌△DBE ,且点 A , B , C , D 在同一
条直线上,∠ A =50°,∠ F =40°.
(1)求△DBE 各内角的度数;
解:(1)∵△ACF ≌△DBE ,
∴∠ E =∠ F =40°,
∠ D =∠ A =50°,
∴∠ EBD =180°-∠ E -∠ D =90°.
(第6题)
(2)若 AD =16, BC =10,求 AB 的长.
解:(2)∵△ACF ≌△DBE ,
∴ AC = DB ,
∴ AC - BC = DB - BC ,即 AB = CD ,
∴ AB = = =3.
(第6题)(共18张PPT)
第12章 全等三角形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4课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四)(HL)
1.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
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
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用字母表示为
“HL”)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
符号语言:
如图,∠ C =∠ F =90°,
在Rt△ABC 和Rt△DEF 中,
∴Rt△ABC ≌Rt△DEF (HL).
2.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五种判定方法
(1) ;(2) ;(3) ;
(4)AAS;(5)HL.
SSS
SAS
ASA
题型一 运用“HL”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
如图,在△ABC 中, AB = AC , DE 是过点 A 的直
线, BD ⊥ DE 于点 D , CE ⊥ DE 于点 E .
(1)若点 B , C 在 DE 的同侧(如图1),且 AD =
CE ,求证: AB ⊥ AC ;
图1
(1)证明:∵ BD ⊥ DE , CE ⊥ DE ,
∴∠ ADB =∠ AEC =90°.
在Rt△ABD 和Rt△CAE 中,
∴Rt△ABD ≌Rt△CAE (HL),
∴∠ DAB =∠ ECA . ∵∠ EAC +∠ ECA =90°,
∴∠ EAC +∠ DAB =90°,
∴∠ BAC =180°-(∠ EAC +∠ DAB )=90°,
∴ AB ⊥ AC .
图1
(2)若点 B , C 在 DE 的两侧(如图2),且 AD =
CE ,其他条件不变, AB 与 AC 仍垂直吗?若是请给出
证明;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图2
(2)解: AB ⊥ AC . 证明如下:
同(1)可证得Rt△ABD ≌Rt△CAE ,
∴∠ DAB =∠ ECA .
∵∠ CAE +∠ ECA =90°,
∴∠ CAE +∠ DAB =90°,即∠ BAC =90°,
∴ AB ⊥ AC .
1. 如图, DE ⊥ AC , BF ⊥ AC ,垂足分别为 E , F ,且
DE = BF . 若利用“HL”可直接证明△DEC ≌△ BFA ,
则需添加的条件是( B )
A. EC = FA B. DC = BA
C. ∠ D =∠ B D. ∠ DCE =∠ BAF
(第1题)
B
2. 如图,已知 BE ⊥ CD 于点 E ,且 BE = DE , BC =
DA ,延长 DA 交 BC 于点 F . 求证:
(1)△BEC ≌△ DEA ;
证明:(1)∵ BE ⊥ CD ,
∴∠ BEC =∠ DEA =90°.
在Rt△BEC 和Rt△DEA 中,
∴Rt△BEC ≌Rt△DEA (HL).
(第2题)
(2) BC ⊥ FD .
证明:(2)由(1)知△BEC ≌△ DEA ,
∴∠ B =∠ D .
又∵∠ D +∠ DAE =90°,
∠ DAE =∠ BAF ,
∴∠ BAF +∠ B =90°,即∠ BFA =90°,
∴ BC ⊥ FD .
(第2题)
3. 如图, AC ⊥ AD , BC ⊥ BD , AC = BD ,求证: AD
= BC .
(第3题)
证明:如答案图,连接 DC .
∵ AC ⊥ AD , BC ⊥ BD ,
∴∠ A =∠ B =90°.
在Rt△ADC 和Rt△BCD 中,
∴Rt△ADC ≌Rt△BCD (HL),∴ AD = BC .
(答案图)
题型二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综合运用
如图,已知 DE ⊥ AC 于点 E , BF ⊥ AC 于点 F ,
AD = CB , DE = BF ,求证: AB ∥ DC .
证明:∵ DE ⊥ AC , BF ⊥ AC ,
∴∠ DEA =∠ BFC =∠ DEC =∠ BFA =90°.
在Rt△ADE 和Rt△CBF 中,
∴Rt△ADE ≌Rt△CBF (HL),
∴ AE = CF ,∴ AE + EF = CF + EF ,即 AF = CE .
在△ABF 和△CDE 中,
∴△ ABF ≌△ CDE (SAS),
∴∠ BAC =∠ DCA ,
∴ AB ∥ DC .
[方法点拨] 在证一次全等不能解决问题时,可考虑证两
次全等或三次全等,证第一次全等是为证第二次全等准
备边或角相等的条件.在分析问题时,可“执因索
果”,也可“执果索因”,这样可使问题简化.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个.
①两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②有一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全等;
③一条直角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全
等;
④面积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3
5. 如图,在△ABC 中,∠ C =90°, AD 是∠ BAC 的平分
线, DE ⊥ AB 于点 E ,点 F 在边 AC 上,连接 DF .
(1)求证: AC = AE ;
(1)证明:∵∠ C =90°, DE ⊥ AB ,∴∠ C =∠ AED
=90°.∵ AD 平分∠ BAC ,∴∠ CAD =∠ EAD .
在△ACD 和△AED 中,
∴△ ACD ≌△ AED (AAS),∴ AC = AE .
(第5题)
(2)若 DF = DB ,试说明∠ B 与∠ AFD 的数量关系;
(2)解:∠ B +∠ AFD =180°.理由如下:
由(1)知,△ACD ≌△ AED ,∴ DC = DE .
在Rt△CDF 和Rt△EDB 中,
∴Rt△CDF ≌Rt△EDB (HL),
∴∠ CFD =∠ B .
∵∠ CFD +∠ AFD =180°,
∴∠ B +∠ AFD =180°.
(第5题)
(3)在(2)的条件下,若 AB = m , AF = n ,求 BE
的长.(用含 m , n 的代数式表示)
(3)解:由(2)知,Rt△CDF ≌Rt△EDB ,
∴ CF = BE .
由(1)知, AC = AE .
∵ AB = AE + BE ,
∴ AB = AC + BE = AF + CF + BE = AF +2 BE .
∵ AB = m , AF = n ,∴ BE = ( m - n ).
(第5题)(共21张PPT)
第12章 全等三角形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第1课时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1. 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折叠法和尺规
作图法,
其中尺规作图法的依据是“SSS”和全等三角形对应角
相等的性质.
用尺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如图所示.
2.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 相等.
符号语言:
如图,∵ OC 平分∠ AOB ,点 P 在 OC 上, PD ⊥ OA ,
PE ⊥ OB ,
∴ PD = PE .
注意:(1)不能直接得到 OE = OD ;
距离
(2)角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的
直线.
3. 证明几何命题的一般步骤
(1)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
(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符号表示已知和求
证;
(3)根据题意,写出证明的 .
过程
4. 角平分线基本图形及结论
已知:如图, AD 平分∠ BAC .
结论: = .
提示:利用角平分的性质及等积法即可得到结论.
题型一 角平分线的作法及性质
如图, OP 平分∠ AOB , PA ⊥ OA , PB ⊥ OB ,垂
足分别为 A , B . 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有( A )
① PA = PB ;② PO 平分∠ APB ;
③ OA = OB ;④ AB = OP .
A. 1个 B. 2个
A
C. 3个 D. 4个
如图,∠ EAC 是△ABC 的外角, AB = AC .
(1)请你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 EAC 的平分线 AD ;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解:(1)如答案图, AD 即
为所求作.
(答案图)
解:(2) AD ∥ BC . 理由如下:
∵ AD 平分∠ EAC ,
∴∠ EAD =∠ CAD .
∵ AB = AC ,
∴∠ B =∠ C .
又∵∠ EAC =∠ B +∠ C ,
∴∠ DAC =∠ C ,
∴ AD ∥ BC .
(2)判断 AD 与 BC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1. 如图,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从点 D 向 AB , AC
两边作垂线段,垂足分别为 E , F ,那么下列结论中错
误的是( C )
A. DE = DF B. AE = AF
C. BD = CD D. ∠ ADE =∠ ADF
(第1题)
C
2. 如图,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要说
明∠ AOC =∠ BOC ,需要证明△CON 和△COM 全等,
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
(第2题)
SSS
3. 如图, CD ⊥ AB , BE ⊥ AC ,垂足分别为 D , E ,
BE , CD 相交于点 O ,∠1=∠2.求证: OB = OC .
(第3题)
证明:∵∠1=∠2,∴ AO 平分∠ CAB .
又∵ OE ⊥ AC , OD ⊥ AB ,∴ OE = OD .
在△ COE 和△ BOD 中,
∴△ COE ≌△ BOD (ASA),∴ OC = OB .
题型二 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构造辅助线进行推理
(1)如图, AB ⊥ BC , DC ⊥ BC , AE 平分
∠ BAD , DE 平分∠ ADC ,以下结论:① DE = BE ;
②点 E 是 BC 的中点;③∠ AED =90°;④ AD = AB +
CD . 正确的是( D )
D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如图,在△ABE 中, D , C 分别在 AE , BE 上,
且 CD = CB , AC 平分∠ EAB , CH ⊥ AB 于点 H .
①求证:∠ ADC +∠ B =180°;
(2)①证明:如答案图,过点 C 作 CM ⊥ DE ,垂足为 M .
∵ AC 平分∠ EAB , CH
⊥ AB , CM ⊥ DE ,
(答案图)
∴Rt△ DMC ≌Rt△ BHC (HL),
∴ DM = BH ,∠ CDM =∠ B .
∵∠ CDM +∠ ADC =180°,∴∠ ADC +∠ B =180°.
∴ CM = CH ,∠ CMA =∠ CHB =90°.
在Rt△ DMC 和Rt△ BHC 中,
②若 AD =3, AB =8,求 AH 的长.
②解:在Rt△ AMC 和Rt△ AHC 中,
∴Rt△ AMC ≌Rt△ AHC (HL),∴ AM = AH ,
设 BH = DM = x ,则 AH =8- x , AM =3+ x ,
∴8- x =3+ x ,解得 x =2.5,
∴ AH =8-2.5=5.5.
[方法点拨] 若题目中存在角平分线,可添加角平分线上
的点到角两边的垂线段,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可直
接获得等量条件.
4. (1)如图,在△ABC 中, CD 是边 AB 上的高, BE 平
分∠ ABC ,交 CD 于点 E , BC =10, DE =3,则△ BCE
的面积为( B )
A. 16 B. 15
[第4(1)题]
B
C. 14 D. 13
(2)如图,在△ABC 中, BD 是∠ ABC 的平分线, DE
⊥ AB 于点 E . 若 S△ ABC =42, AB =13, BC =8,则 DE
的长为 .
[第4(2)题]
4
5. 如图,在△ABC 中,∠ B =60°,∠ BAC ,∠ ACB 的
平分线 AE , CF 相交于点 O . 求证: OE = OF .
(第5题)
证明:如图,过点 O 作 OH ⊥ AC 于点 H , OM ⊥ BC 于点 M , ON ⊥ AB 于点 N ,连接 OB .
∵ AE 平分∠ BAC , CF 平分∠ ACB ,
∴ OH = ON , OH = OM ,∴ OM = ON .
在Rt△ BON 和Rt△ BOM 中,
∴Rt△ BON ≌Rt△ BOM (HL),
∴∠ NBO =∠ MBO .
又∵∠ OEM =∠ ABC + ∠ BAC =60°+ ∠ BAC ,
∠ OFN =∠ BAC + ∠ ACB = (∠ BAC +∠ ACB )
+ ∠ BAC = ×(180°-∠ ABC )+ ∠ BAC =60°+
∠ BAC ,
∴∠ OEM =∠ OFN .
在△ ONF 和△ OME 中,
∴△ ONF ≌△ OME (AAS),∴ OE = OF .(共27张PPT)
第12章 全等三角形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3课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
(ASA与AAS)
1. 角边角公理
两角和它们的 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可以简写成“角边角”,用字母表示为“ASA”)
符号语言:
如图,在△ ABC 和△ DEF 中,
夹边
∴△ ABC ≌△ DEF (ASA).
2. 角角边定理
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 相等的两个三
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用字母表示为
“AAS”)
符号语言:
如图,在△ ABC 和△ DEF 中,
对边
∴△ ABC ≌△ DEF (AAS).
注意:(1)两个三角形,如果具备两个角和一边对应
相等,则可判断其全等,但其中“对应”必不可少;
(2)三个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填
“一定”或“不一定”)全等.
不一定
题型一 利用“ASA”证明三角形全等
如图,在△ ABC 中, AD ⊥ BC 于点 D , CE ⊥ AB
于点 E , AD 与 CE 交于点 F ,且 AD = CD .
(1)求证:△ ABD ≌△ CFD ;
(1)证明:∵ AD ⊥ BC , CE ⊥ AB ,
∴∠ ADB =∠ CDF =∠ CEB =90°,
∴∠ BAD +∠ B =∠ FCD +∠ B =90°,
∴∠ BAD =∠ FCD .
在△ABD 和△CFD 中,
∴△ ABD ≌△ CFD (ASA).
(2)已知 BC =9, AD =6,求 AF 的长.
(2)解:由(1)知,△ABD ≌△ CFD ,∴ BD = DF .
∵ BC =9, AD = CD =6,
∴ BD = BC - CD =3,
∴ AF = AD - DF = AD - BD =3.
证明:∵ DE ⊥ AC ,∠ B =90°,∴∠ DEC =∠ B =90°.
∵ CD ∥ AB ,∴∠ A =∠ DCE .
在△CED 和△ABC 中,
∴△ CED ≌△ ABC (ASA).
1. 如图,在Rt△ ABC 中,∠ B =90°, CD ∥ AB , DE ⊥
AC 于点 E ,且 CE = AB . 求证:△ CED ≌△ ABC .
(第1题)
题型二 利用“AAS”证明三角形全等
如图,在△ ABC 中,点 D 在射线 BC 上,过 AC 的中
点 E 作线段 FG 交 AB 于点 G ,且∠ DCF =∠ B .
(1)求证:△ AEG ≌△ CEF ;
(1)证明:∵∠ B =∠ DCF ,
∴ CF ∥ AB ,
∴∠ FCA =∠ A ,∠ F =∠ FGA .
∵点 E 是 AC 的中点,∴ AE = CE .
在△AEG 和△CEF 中,
∴△ AEG ≌△ CEF (AAS).
(2)若 CF =6, AC = BC =10, AG =3 BG ,求△ ABC 的周长.
(2)解:∵△ AEG ≌△ CEF ,
∴ AG = CF =6.
又∵ AG =3 BG ,∴ BG =2,∴ AB =8,
∴△ ABC 的周长= AB + AC + BC =28.
如图1,在△ ABC 中,∠ ACB =90°, AC = BC ,
过点 C 在△ ABC 外作直线 MN , AM ⊥ MN 于点 M , BN
⊥ MN 于点 N .
(1)求证: MN = AM + BN ;
(1)证明:∵∠ ACB =90°,点 M , C , N 在同一条直线上,∴∠ ACM +∠ BCN =90°.
∵ AM ⊥ MN , BN ⊥ MN ,
∴∠ AMC =∠ BNC =90°,
∴∠ ACM +∠ CAM =90°,∴∠ CAM =∠ BCN .
在△ACM 和△CBN 中,
∴△ ACM ≌△ CBN (AAS),
∴ AM = CN , CM = BN ,
∴ MN = CN + CM = AM + BN .
(2)如图2,若过点 C 作直线 MN 与线段 AB 相交, AM
⊥ MN 于点 M , BN ⊥ MN 于点 N ,(1)中的结论是否
仍然成立?成立请说明理由,不成立请说明 MN ,
AM , BN 之间的关系;
(2)解:(1)中的结论不成立,结论为 MN = AM - BN . 理由如下:
∵∠ ACB =90°,
∴∠ ACM +∠ BCN =90°.
∵ AM ⊥ MN , BN ⊥ MN ,
∴∠ AMC =∠ BNC =90°,
∴∠ ACM +∠ CAM =90°,∴∠ CAM =∠ BCN .
在△ACM 和△CBN 中,
∴△ ACM ≌△ CBN (AAS),
∴ AM = CN , CM = BN ,
∴ MN = CN - CM = AM - BN .
(3)在图2中,若 MN 与 AB 相交的位置可以改变,(2)中的结论是否一定成立?若不一定成立,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请直接写出这个结论.
(3)解:(2)中的结论不一定成立.
还能得到的结论: MN = BN - AM .
2. 如图,点 E 在△ ABC 的边 AC 上,且∠ ABE =∠ C ,
AF 平分∠ BAE 交 BE 于点 F , FD ∥ BC 交 AC 于点 D .
(第2题)
(1)求证:△ ABF ≌△ ADF ;
(1)证明:∵ FD ∥ BC ,
∴∠ ADF =∠ C .
又∵∠ ABE =∠ C ,
∴∠ ABE =∠ ADF .
∵ AF 平分∠ BAE ,
∴∠ BAF =∠ DAF .
在△ABF 和△ ADF 中,
∴△ ABF ≌△ ADF (AAS).
(第2题)
(2)若 BE =7, AB =8, AE =5,求△ EFD 的周长.
(2)解:∵△ ABF ≌△ ADF ,
∴ AD = AB =8, BF = DF .
∵ AE =5,∴ DE = AD - AE =3,
∴△ EFD 的周长= EF + DF + DE
= EF + BF + DE = BE + DE
=7+3=10.
(第2题)
题型三 全等判定方法的综合应用
已知:如图,∠1=∠2,∠3=∠4,求证:△ ABE
≌△ ADE .
证明:在△ DEC 和△ BEC 中,
∴△ DEC ≌△ BEC (ASA),∴ DE = BE .
∵∠3=∠4,∴∠ AED =∠ AEB .
在△ABE 和△ADE 中,
∴△ ABE ≌△ ADE (SAS).
3. 已知△ ABN 和△ ACM 的位置如图所示, AB = AC , AD = AE ,∠1=∠2.求证:
(1) BD = CE ;
证明:(1)在△ ABD 和△ ACE 中,
∴△ ABD ≌△ ACE (SAS),∴ BD = CE .
(第3题)
(2)∠ M =∠ N .
证明:(2)∵∠1=∠2,
∴∠1+∠ DAE =∠2+∠ DAE ,
即∠ BAN =∠ CAM .
由(1)知△ABD ≌△ ACE ,
∴∠ B =∠ C .
又∵ AC = AB ,∠ CAM =∠ BAN ,
∴△ ACM ≌△ ABN (ASA),
∴∠ M =∠ N .
(第3题)
题型四 添辅助线构造“ASA”或“AAS”全等
我们知道,“对称补缺”的思想是解决问题时一种
重要的添加辅助线的策略.请参考这种思想,解决本
题:如图,在△ ABC 中, AC = BC ,∠ ACB =90°, D
是 AC 上一点, AE ⊥ BD 交 BD 的延长线于点 E ,且 BD
是∠ ABC 的平分线.求证: AE = BD .
证明:如答案图,延长 AE , BC 交于点 F .
(答案图)
∵ AE ⊥ BE ,∠ ACB =90°,
∴∠ BEF =∠ BEA =90°,∠ ACF =∠ ACB =90°,
∴∠ DBC +∠ AFC =∠ FAC +∠ AFC =90°,
∴∠ DBC =∠ FAC .
在△ ACF 和△ BCD 中,
∴△ ACF ≌△ BCD (ASA),
∴ AF = BD .
∵ BD 是∠ ABC 的平分线,
∴∠ ABE =∠ FBE .
在△ ABE 和△ FBE 中,
∴△ ABE ≌△ FBE (ASA),
∴ AE = EF = AF ,
∴ AE = BD .
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的坐标为(2,
3),且 AO = BO ,∠ AOB =90°,则点 B 的坐标
为 .
(第4题)
(-3,2) (共22张PPT)
第12章 全等三角形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2课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二)(SAS)
边角边公理
和它们的 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
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用字母表示为“SAS”)
符号语言:
如图,在△ ABC 和△DEF 中,
两边
夹角
∴△ ABC ≌△ DEF (SAS).
注意:“SAS”中的角必须是两条边的夹角,而不是其
中一边的对角,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
三角形 (填“一定”或“不一定”)全等.
如图所示的两个三角形的两组边及一条边的对角分别相
等,很明显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不一定
题型一 利用“SAS”证明三角形全等
已知:如图, AB ∥ DE ,且 AB = DE , AF = DC .
求证:∠ B =∠ E .
证明:∵ AB ∥ DE ,
∴∠ A =∠ D .
∵ AF = DC ,
∴ AF + CF = DC + CF ,
即 AC = DF .
在△ ABC 和△DEF 中,
∴△ ABC ≌△ DEF (SAS),
∴∠ B =∠ E .
[方法点拨] 利用“SAS”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一定
要注意角是两边的夹角.边相等的条件与“SSS”中的条
件相同,角相等的条件有以下几种:①已知相等的角;
②公共角;③对顶角;④角平分线;⑤角的和差;⑥平
行线的性质;⑦垂直;⑧等角的余角或补角;⑨全等三
角形的性质.
1. 如图,已知 AD = BC ,若再添加一个条件∠ ADB =
∠ CBD ,证得△ ABD ≌△ CDB ,则证三角形全等的依
据是( A )
A. SAS B. SSS
(第1题)
A
C. AAS D. ASA
2. 如图,△ ABC 是等边三角形, D , E 在直线 BC 上,
DB = EC . 求证:∠ D =∠ E .
(第2题)
证明:∵△ ABC 是等边三角形,
∴ AB = AC ,∠ ABC =∠ ACB ,
∴∠ ABD =∠ ACE .
在△ADB 和△AEC 中,
∴△ ADB ≌△ AEC (SAS),∴∠ D =∠ E .
题型二 全等三角形判定(SAS)与性质的综合运用
如图, AC ⊥ BC , DC ⊥ EC , AC = BC , DC =
EC , AE 与 BD 交于点 F .
(1)求证: AE = BD ;
(1)证明:∵ AC ⊥ BC , DC ⊥ EC ,
∴∠ ACB =∠ ECD =90°,
∴∠ ACB +∠ BCE =∠ ECD +∠ BCE ,
即∠ ACE =∠ BCD .
在△ ACE 和△ BCD 中,
∴△ ACE ≌△ BCD (SAS),∴ AE = BD .
(2)求∠ AFD 的度数.
(2)解:∵△ ACE ≌△ BCD ,∴∠ A =∠ B .
设 AE 与 BC 交于点 O ,则∠ AOC =∠ BOF .
∵∠ A +∠ AOC +∠ ACO
=∠ B +∠ BOF +∠ BFO =180°,
∴∠ BFO =∠ ACO =90°,
∴∠ AFD =180°-∠ BFO =90°.
3. 如图,△ ABC 中, D 是 BC 延长线上一点,满足 CD =
AB ,过点 C 作 CE ∥ AB 且 CE = BC ,连接 DE 并延长,
分别交 AC , AB 于点 F , G .
(1)求证:△ ABC ≌△ DCE ;
(第3题)
(1)证明:∵ CE ∥ AB ,
∴∠ B =∠ ECD .
在△ABC 和△DCE 中,
∴△ ABC ≌△ DCE (SAS).
(2)若∠ B =50°,∠ D =22°,求∠ AFG 的度数.
(2)解:∵△ ABC ≌△ DCE ,
∴∠ A =∠ D =22°,
在△ AGF 中,∠ AGF =∠ B +∠ D
=72°,
∴∠ AFG =180°-∠ AGF -∠ A =
180°-72°-22°=86°.
(第3题)
题型三 利用“SAS”解决实际问题
要测量圆形工件的外径,工人师傅设计了如图所示
的卡钳, O 为卡钳两柄的交点,且有 OA = OB = OC =
OD . 如果圆形工件恰好通过卡钳 AB ,则此工件的外径
必是 CD 之长,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解:连接 AB , CD .
在△AOB 和△ COD 中,
∴△ AOB ≌△ COD (SAS),∴ AB = CD .
4. 如图, A , B 两点位于高墙外,不能直接到达.为在该高楼的楼顶上搭建一个支架,需要在地面测量出 A , B 间的距离.学习了三角形全等知识后,小明给出了如下的方案:先在地面上取一点可以直接到达点 A 和点 B 的点 O ,连接 AO 并延长到点 C ,使 OC = OA ;连接 BO 并延长到点 ,使 OD = OB ;连接 CD 并测量出 CD 的长度, CD 的长度就是 A , B 间的距离.请根据以上的信息,说明 AB = CD 的理由.
(第4题)
解:在△AOB 与△COD 中,
∴△ AOB ≌△ COD (SAS),
∴ AB = CD .
(第4题)
题型四 添辅助线——倍长中线构造“SAS”全等
如图, AC 是△ ABD 的中线, AD 是△ ABE 的中
线, BA = BD . 求证: AE =2 AC .
证明:如图,延长 AC 到点 F ,使 CF = AC ,连接 DF .
∵ AC 是△ABD 的中线,
∴ BC = DC .
在△ABC 和△ FDC 中,
∴△ ABC ≌△ FDC (SAS),
∴∠ B =∠ FDC , DF = BA .
∵ BA = BD , AD 是△ ABE 的中线,
∴∠ BAD =∠ BDA , BA = BD = DF = DE ,
∴∠ ADE =∠ B +∠ BAD =∠ FDC +∠ BDA
=∠ ADF .
在△ ADE 和△ADF 中,
∴△ ADE ≌△ ADF (SAS),
∴ AE = AF =2 AC .
[方法总结] 遇到“中点”或“中线”时,可考虑倍长中
线模型,倍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中线的性质证
明三角形全等.
5. 如图,在△ ABC 中, AB =8, AC =6, AD 是 BC 边上
的中线,则 AD 长的取值范围是( C )
A. 6< AD <8
B. 2< AD <4
C. 1< AD <7
D. 无法确定
(第5题)
C(共18张PPT)
第12章 全等三角形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第2课时 角的平分线的判定
1. 角的平分线的判定
角的 到角的两边的距离 的点在角的平
分线上.
符号语言:
如图,在∠ AOB 中,
∵ PC ⊥ OA , PD ⊥ OB , PC = PD ,
∴点 P 在∠ AOB 的平分线 OE 上,即 OP 平分∠ AOB .
内部
相等
2.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特点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到三角形的
三边的距离相等.
题型一 角的平分线的判定
(1)如图1,在△ABC 中, P 为 BC 上一点, PM
⊥ AB ,垂足为 M , PN ⊥ AC ,垂足为 N ,∠ CAP =
∠ APQ , PM = PN ,下面的结论:① AN = AM ;② QP
∥ AM ;③△BMP ≌△ CNP . 其中正确的是( A )
A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图1
(2)如图2, BD = CD , BF ⊥ AC 于点 F , CE ⊥ AB 于
点 E . 求证:点 D 在∠ BAC 的平分线上.
图2
证明:∵ BF ⊥ AC , CE ⊥ AB ,
∴∠ BED =∠ CFD =90°.
在△ BDE 和△ CDF 中,
∴△ BDE ≌△ CDF (AAS),∴ DE = DF ,
∴点 D 在∠ BAC 的平分线上.
如图, AB = AC , AD = AE ,∠ BAC =∠ DAE ,
连接 BD , CE 交于点 O ,连接 OA . 求证: OA 平分
∠ BOE .
证明:如答案图,过点 A 作 AM ⊥ BD , AN ⊥ CE ,垂足分别为 M , N .
(答案图)
∵∠ BAC =∠ DAE ,
∴∠ BAC +∠ CAD =
∠ DAE +∠ CAD ,
即∠ BAD =∠ CAE .
在△ BAD 和△ CAE 中,
∴△ BAD ≌△ CAE (SAS),∴∠ B =∠ C .
∵ AM ⊥ BD , AN ⊥ CE ,∴∠ BMA =∠ CNA =90°.
在△ ABM 和△ ACN 中,
∴△ ABM ≌△ ACN (AAS),∴ AM = AN .
又∵ AM ⊥ BD , AN ⊥ CE ,∴ OA 平分∠ BOE .
[方法点拨] 角平分线的判定方法有两种思路:①由定义
证角相等;②由判定定理证垂线段相等.
1. 如图,已知 DB ⊥ AE 于点 B , DC ⊥ AF 于点 C ,且
DB = DC ,∠ BAC =40°,∠ ADG =130°,则∠ CDG 的
度数为( D )
A. 30° B. 40°
(第1题)
D
C. 50° D. 60°
2. 如图, O 是△ABC 内一点,且点 O 到 AB , BC , CA
三边的距离 OF , OD , OE 相等.若∠ BAC =70°,则
∠ BOC 的度数为 .
(第2题)
125°
3. 如图, CA = CB ,点 E 在 BC 上,且 CE = CD ,
∠ ACB =∠ DCB =90°, AE 的延长线交 BD 于点 F ,
连接 CF . 求证:
(1) AE = BD ;
证明:(1)在△ ACE 与△ BCD 中,
∴△ ACE ≌△ BCD (SAS),∴ AE = BD .
(第3题)
(2) FC 平分∠ AFD .
证明:(2)如图,过点 C 作 CG ⊥
AF , CH ⊥ BD ,垂足分别为 G , H .
由(1)知,△ ACE ≌△ BCD ,
∴ AE = BD , S△ ACE = S△ BCD ,
即 AE · CG = BD · CH ,∴ CG = CH .
又∵ CG ⊥ AF , CH ⊥ DF ,∴ FC 平
分∠ AFD .
(第3题)
题型二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及其实际应用
如图,三条公路两两相交于 A , B , C 三点,现计
划修建一个超市,要求这个超市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
等,可供选择的地方有多少处?你能在图中画出来吗?
②分别作出△ ABC 两外角的平分线,其交点分别为 O2, O3, O4.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修建点有四处,即点 O1, O2, O3, O4所在的地方.
解:如答案图.
①作出△ ABC 两内角的平分线,其交点为 O1;
(答案图)
[知识总结] 三角形两个外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三边
所在直线的距离也是相等的.
4. 如图, AD , CE 为△ABC 的角平分线且交于点 O ,
∠ DAC =30°,∠ ECA =35°,则∠ ABO 等于( A )
A. 25° B. 30°
C. 35° D. 40°
(第4题)
A
5. 如图,有一块空闲的三角形土地,其三边长分别为
30 m,40 m,50 m,现在要把它分成面积比为3∶4∶5的三部分,分别种植不同的花,请你设计一种方案,并简要说明理由.
(第5题)
解:如答案图,将△ ABC 分为△ ABP ,△ ACP ,△ BCP 三个小三角形,即可符合面积比为3∶4∶5.
(答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