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pptx

文档属性

名称 16.1、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pptx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9-19 18:3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新课导入
微观世界
草叶上的一颗小露珠,就含有约1021个水分子。
一滴水所含有的分子数比地球上的总人口数还大几百亿倍
第十六章 粒子和宇宙
授课人:
§16.1.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新课讲解
一、思维的火花
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60—公元前370)
“正像绿墙是由树干和枝叶组成似的,大自然的万物都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原子构成.原子不能消失,但也不会无中生有.”
——德谟克利特
率先提出原子论:
新课讲解
二、走向科学
玻意耳
道尔顿
道尔顿原子量表
确立原子论:
新课讲解
二、走向科学
原子论走向精确实验测量轨道:
阿伏伽德罗
1811年,意大利的科学家阿伏伽德罗进一步指出:物质和原子之间还存在一个层次——分子。
物质一般不是直接由原子组成,而是由几个原子相结合的分子构成的。
新课讲解
二、走向科学
现代科技可以使人们观察到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
DNA分子结构
水分子模型
用场离子显微镜拍摄的钨针针尖上的原子图样
新课讲解
三、揭开原子的“面纱”
阴极射线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
(1856-1940)
阴极射线是一种带负电的粒子流,后来人们把这种粒子称为电子.
电子的发现,打破了原子不可分的概念,是人类对物质结构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并掀起了新一轮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热潮。
新课讲解
三、揭开原子的“面纱”
α粒子散射实验
卢瑟福原子模型
英国科学家卢瑟福
(1871-1937)
新课讲解
三、揭开原子的“面纱”
体育场
根据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内部是十分“空旷”的。
原子
原子核
占整个原子质量的99.9%以上
新课讲解
四、探索未有穷期
分子
原子
电子
中子
质子
原子核
微观粒子世界
1919年卢瑟福
发现质子
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
新课讲解
四、探索未有穷期
盖尔曼
夸克模型
新课讲解
四、探索未有穷期
至今我们已经知道共有6种夸克:
上夸克、下夸克、奇异夸克、粲夸克、底夸克、顶夸克。
新课讲解
五、纳米科技:从幻想到现实
原子核
电子
中子
质子
原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夸克
夸克
纳米是长度单位:1nm=10-9m
See you next time
Good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