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中国建筑的特征》 课件(共3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 《中国建筑的特征》 课件(共3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9 19:2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梁思成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中国古建筑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倡导者之一。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全集》
  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东京,梁启超长子,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
  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
  1927年7月~1928年2月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
  1928年3月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
  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
梁上君子
林下美人
析 题
中国建筑 的 特征
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




提出观点:中国的建筑体系是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
空间:分布广大
时间:历史悠久
1、第1-2段,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从什么方面说明这个观点?
2、概括中国建筑的九个基本特征,并说明其说明顺序。
一 、个体建筑的立体构成
屋顶
房屋
台基
二、群体建筑的平面布局
轴对称
三、以木材结构为主要结构方法
立柱
横梁
梁架(承重)
四、斗拱
五、举折、举架
构成斜面屋顶
檐牙高啄
四角翘起
如鸟斯革
如翚斯飞
六、屋顶的装饰作用
七、大胆着色
朱红与彩绘
霸王拳
脊吻
三福云
瓦当
垂脊吻
门环
八、部件的装饰作用
木刻
彩漆
浮雕
琉璃
九、建筑材料
的装饰
中国建筑的特征
立体构成
平面布局
木材结构
斗拱
举折和举架
屋顶的装饰作用
大胆着色
部件的装饰作用
材料的装饰作用
总体
特征
结构
方法
装饰
特征


整体(总)
局部(分)
2、九大特征的说明顺序
结构特征
语言和文学 建筑举例 建筑学
词汇
文法 、
文章 、
大文章 、
小品 、
构成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规则和惯例
建筑或建筑群
宫殿、庙宇等
山亭、水榭等
3.根据14-17段,填写下表。
梁、柱等
4、中国建筑的“词汇”“文法”从根本上而言指的是什么?
中国建筑的“词汇”和“文法”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
5.依据课文18-19段,填写下表。
可译性 语言和文学 建筑学
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
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
各民族建筑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功用或性质是相同的),
但以不同的建筑手法(“词汇”“文法”),创造了不同的表现形式。
思考:联系课文第20段并结合全文,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
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
一国一族之建筑是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从1950年开始,北京随着旧城改造和地铁修建,古建筑开始消失。历史记载,1952年,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被拆除,1954年,地安门被拆,遭受同样命运的,1956年是朝阳门,1965年是崇文门和阜成门、东直门,到1969年,是西直门。
在明清古城墙被拆毁时,梁思成和林徽因抚砖痛哭。
写作目的:
探求如何建造新中国的建筑,呼吁继承与发扬优良传统,建议古为今用。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2):中国的建筑体系是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
第二部分(3-13):中国建筑的九大基本特征。
第三部分(14-20):经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分析(建筑“文法”“词汇”)、中外建筑联系对比(“可译性”)后,提出继承发扬、古为今用。
课文小结
五脊六兽的来历
神兽的顺序
龙生九子的传说
仙人骑凤的来历与传说
瑞兽的意义
图片欣赏
目 录
五脊六兽的来历
中国古建筑中的硬山顶、悬山顶和庑殿顶式建筑,都有五条脊,其上置放瓦质或陶质的兽形装饰,叫脊兽。镇脊神兽起吉祥、装饰和保护建筑的三重功能。仙人不算神兽,这样四条垂脊上都有三个神兽,就是12个,但一般硬山顶建筑可以只有前面的两条垂脊有兽,后面的没有,所以就是六个兽。这就是五脊六兽的来历。
五脊六兽的来历
汉族建筑形式中,硬山式建筑可为老百姓用,悬山式一般是商业使用,庑殿式建筑为中国最至高无上的汉族宫殿建筑形式,只有皇家理事的地方才能使用。所以,五脊六兽所说的建筑形式是硬山式建筑。但老百姓家所用的建筑形式为卷棚式,不是起脊式的。一是起脊的建筑需要主人的身份和权利,二是造价高。所以一般老百姓家的建筑只有两条排山脊。所说的“五脊六兽式”的建筑要么是达官贵人用,要么就是家财万贯的人用。
有人说你高兴的五脊六兽的,意思就是说你高兴得像达官贵人一样。
神兽的顺序
《大清会典》上提到这些琉璃釉面小兽的排列顺序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suān ní)、狎鱼(xiá yú)、獬豸(xiè zhì)、斗牛、行什[ xíng shí ] 。其中天马与海马、狻猊与押鱼之位可置换。如若数目达不到9个时,则依先后顺序,小兽的递减是从后面的行什开始的。
太和殿为等级最高的古建筑,其顺序为:“一龙二凤三狮子,海马天马六狎鱼,狻猊獬豸九斗牛,最后行什像个猴”,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
仙人骑凤的来历与传说
汉族古建大都为土木结构,屋脊是由木材上覆盖瓦片构成的。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因处于最前沿的位置,要承受上端整条垂脊的瓦片向下的一个“推力”;同时,如毫无保护措施也易被大风吹落。因此,人们用瓦钉来固定住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在对钉帽的美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动物形象,在实用功能之外进一步被赋予了装饰和标示等级的作用。
仙人骑凤放在檐角的最前端,一种传说他是姜子牙的小舅子,想利用姜子牙的关系往上爬。姜子牙看出小舅子的居心,但深知道他才能有限,因此对他说:“你的官已升到顶了,如果再往上爬就会摔下来。”古代的汉族建筑师们根据这个传说,把他放在了檐角的最前端,如果再往上爬一步就会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仙人骑凤的来历与传说
另一种传说他是齐泯王,在位期间不务正业,昏庸无道,所以遭到群众的憎恨,珍禽异兽穷追猛打,把他追到走投无路的地步,再往前迈一步,就会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
至于为什么用仙人骑着凤凰,传说齐国的国君在一次作战中失败,被敌人追到一条大河边,眼看就要走投无路了。突然,一只大鸟飞到眼前,国君急忙骑上大鸟,化险为夷。因此人们把他放在建筑脊端,寓意着逢凶化吉。


狮子
海马
天马
瑞兽的意义
龙 今天所知道的龙的形象综合了各种生物的特征:鹿角、牛头、驴嘴、虾眼、象耳、鱼鳞、人须、蛇腹、凤足。随着历史的发展龙的形象日益复杂和威武,而成为了皇帝的代表。
凤 凤是凤凰的简称。雄的称凤;雌的称凰,通称凤。它头似锦鸡、身如鸳鸯,有大鹏的翅膀、鹤腿、鹦嘴、孔雀的尾。居百鸟之首,象征美好与和平。是封建时代吉瑞的象征,亦是皇后的代称。
狮子 狮子首先是权威象征,相貌凶猛,勇不可挡,威震四方,是百兽之王。古人认为狮子不但可以辟邪,而且可以带来祥瑞之气。文殊菩萨就以狮子为坐骑,给狮子增添了吉祥的意义。
海马 我国古代神话中吉祥的化身,象征着威德通天入海,畅达四方。
天马 神马。与海马都是古代神话中吉祥的象征。另外天马也是尊贵的象征,将其置于屋顶有傲视群雄,开拓疆土的气势。
狎鱼
狻猊
獬豸
行什
狎鱼 古代汉族传说的海中异兽,传说它和狻猊都是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神。龙生九子排行第八。
狻猊 狻猊在汉族神话传说中是龙生九子之一,形似狮子,排行第五,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佛祖见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当了坐骑,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遗像。又说狻猊就是狮子的古称。
獬豸 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司法“正大光明"“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象征。
斗牛 在汉族传说中是一种虬螭,是一种除祸灭灾的吉祥雨镇物.
行什 一种带翅膀猴,背生双翼,手持金刚宝杵,传说宝杵具有降魔的功效。因排行第十,故名“行什“。颇像传说中的雷公,大概是防雷的象征。古代汉族建筑上的脊兽,可见的行什仅一处,就是在太和殿上 把这些小兽依次排列在高高的檐角处,象征着消灾灭祸,逢凶化吉,还含有剪除邪恶、主持公道之意。
斗牛
乾清宫——九个
太和殿——十个
坤宁宫 ——七个
图片欣赏
龙生九子的传说
龙生九子是指龙生九个儿子,九个儿子都不成龙,各有不同。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
1.老大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
2.老二睚眦(yá zì),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
3.老三嘲风,形似兽,是老三,平生好险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兽是它的遗像。也有人一直认为它是有着龙脉的凤;
4.四子蒲牢,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
龙生九子的传说
5.五子狻猊(suān ní),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
6.六子霸下,又名赑屃(bì xì),似龟有齿,喜欢负重,是碑下龟;
7.七子狴犴(bì àn),形似虎好讼,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其像;
8.八子负屃(fù xì),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
9.老九螭吻(chī wěn),又名鸱尾或鸱(chī)吻,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