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农业区位因素
——以甘肃甘谷辣椒为例
高中地理 · 必修2
2.5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课标要求
1.以甘谷辣椒为例,从材料包中提取地理信息,说出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建立用综合思维分析区位因素的思路方法。
2.以甘谷辣椒为例,正确指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可开展家乡农产品区位布局因素调查研究,发展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
学习目标
案例教学法、合作探究
教学方法
区位=位置+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农业区位= 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呢?
农业区位的实质就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打开手机淘宝,检索“甘肃甘谷”
请关注推荐的商品
品名:甘谷辣椒
产地:甘肃省天水市
荣誉:地理标志产品
甘谷辣椒,作为甘肃省?甘谷县的特产,享有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称号。这种辣椒以其椒身长、皮质厚、色泽好、辣味浓、油分多而闻名。2011年7月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甘谷辣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辣椒生长习性
辣椒喜温喜光,耐旱怕涝,对土壤的酸碱度非常敏感,偏酸或偏碱的土壤都不利于其生长,辣椒宜在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和透气性良好的土壤中种植。
01
问题一
甘谷县种植甘谷辣椒的自然因素有哪些?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这样的气候条件下,生产的辣椒品质优良。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积累,辣椒肉质肥厚,品质优良;
生长期光照充足,作物光合作用充分,辣椒色泽红亮;
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产量高。
地形起伏大,利于排水,满足辣椒不耐涝的生长习性。
地形
土壤条件。甘谷土壤主要为黄绵土。黄绵土是由黄土母质经直接耕种而形成的一种幼年土壤。土体疏松、软绵,土色浅淡。疏松的土质满足辣椒对土壤的要求。
土壤
灌溉水源充足。甘谷县位于渭河上游。在天水市境内,渭河干流流经武山县、甘谷县和麦积区两县一区,全长270公里。为甘谷辣椒的种植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水源
02
问题二
甘谷县种植甘谷辣椒的人文因素有哪些?
种植历史、种植经验
甘谷的土特产中,以辣椒最为著名。甘谷辣椒已有至少4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明叶应甲所编《伏羌县志》(1627年)中就有甘谷辣椒的记载,曾作为明末清初的宫廷贡品而享誉陇上。
市场(品牌知名度)
2011年7月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甘谷辣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4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甘谷辣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22年8月,“甘谷辣椒”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2023年11月,甘肃省“甘谷辣椒”入选第二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
劳动力(数量)
辣椒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育苗、移栽、管护、采收各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产业的发展也为群众拓宽了增收致富渠道。
政策支持(资金技术投入、农旅融合)
政策支持(资金技术投入、农旅融合)
在农机覆膜过程中,连带覆盖了一根黑色管子。“这是水肥一体化智能滴灌系统中的一个环节,等到辣椒苗木栽植后,我们根据水肥实时监测数据,随时会进行施肥浇水作业,手机上就可以操作,既科学又方便。”基地负责人杨军介绍,我们将严格按照甘谷辣椒绿色食品生产规程,对选种、育苗、施肥、滴灌等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种植,对种植全流程数字化控制和线上质量监管,保证辣椒品质有机无公害、绿色环保、健康安全。
政策支持(资金技术投入、农旅融合)
我们抢抓创建甘谷辣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机遇,在西城村高质量推进建设500亩辣椒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实现种植标准化、水肥一体化、智能管控化、营销品牌化的创建目标。”安远镇党委书记汪建全说,我们采取“土地银行”入股的形式,动员126户农户将分散的500亩土地入股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打破地块界限,统一经营管理。预计平均亩产鲜椒4000—5000斤、产值6000—7500元,所得收入按股分红,农户占纯收入股份的80%,村集体与龙头企业各占10%,户均1.2万元,村集体增加收入12万元以上。
交通
陇海铁路
高速公路、国道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自
然
因
素
气候
土壤
地形
水源
市场
交通运输
劳动力
政策
技术
人
文
因
素
热量、降水、光照、昼夜温差
肥力、酸碱度、土层厚度和土壤墒情等
平原 → 耕作业;山地 → 林牧业
农业灌溉
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规模
对易腐败、易变质农产品影响大
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
政府政策支持
提高销售数量、提高农业生产率
课后作业
课后思考:
分析如何让网红城市长红?“流量”变“留量”。
课下作业
预习新课。
下节课再见
本节课到此结束
人教版必修二
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第一课时)
CONTENTS
教学阐述
教材分析
1
学情分析
2
教法学法
3
教学过程
4
教学反思
5
1、教材分析
分析各因素如何影响农业区位
知道农业的区位因素
掌握分析某地农业区位的方法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分析
农业区位因素。
教材地位:
承上启下
体现课程理念
解决实际问题
彰显地理学科特征
1、教材分析
重点
难点
理解各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结合区域特征,分析某地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
2、学情分析
知识
学生已具有基本的知识储备
(区域地理、自然地理、区位)
经验
对农业生产活动比较陌生
认知
思想活跃且乐于探究,但缺乏相应的地理思维能力
3、教学目标
2.以甘谷辣椒为例,建立用综合思维分析区位因素的思路方法,在此基础上可开展家乡农产品区位布局因素调查研究,发展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
1.以甘谷辣椒为例,从材料包中提取该地地理特征信息,分析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形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地理实践力
创设情境法
案例教学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
4、教法学法
教法
学法
5、教学过程
导入
设
计
意
图
展示天水麻辣烫视频,介绍其灵魂拌料——“甘谷辣椒”。
5、教学过程
讲授
设计意图:先提出问题,并创设情境,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让学生主动思考,到最后答案自明,做到首尾呼应。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5、教学过程
小组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到最后结论展示,突破重点。
(学法:合作探究法)
5、教学过程
小组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到最后结论展示,突破重点。
(学法:合作探究法)
5、教学过程
课堂小结——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自
然
因
素
气候
土壤
地形
水源
市场
交通运输
劳动力
政策
技术
人
文
因
素
热量、降水、光照、昼夜温差
肥力、酸碱度、土层厚度和土壤墒情等
平原 → 耕作业;山地 → 林牧业
农业灌溉
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规模
对易腐败、易变质农产品影响大
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
政府政策支持
提高销售数量、提高农业生产率
5、教学过程
分析如何让网红城市长红?“流量”变“留量”。
设计意图
课下作业
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文旅融合,并学会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及实践能力。
知识拓展
视频导入
课堂
提出问题
案例解析
创设情境
推导答案
知识拓展
板书、活动强
化,加深理解
再提问题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重点
难点
5、教学过程
5、教学过程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
条件
科学
技术
社会
经济
土壤
地形
气候
水源
技术装备
生产技术
市场
劳动力
政策
交通
板书设计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