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识别世界主要地形类型——地理晋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随堂小练
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张家口崇礼区是雪上竞技项目的举办地之一。如图为张家口崇礼区局部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1~3小题。
1.滑雪场所在地区的地形为( )
A.山地 B.盆地 C.丘陵 D.高原
2.运动员从A处沿L3路线滑到C处,其下降的高度可能是( )
A.320米 B.360米 C.400米 D.420米
3.滑雪索道全程位于山脊的有( )
A.LI路线 B.L2路线 C.L3路线 D.L4路线
地表形态千姿百态,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了全球各地的多种地形和壮美景观。读图,据此完成4~5小题。
4.陆地表面的基本地形类型包括( )
A.山地—丘陵—平原—高原—陡崖 B.山峰—陡崖—平原—高原—丘陵
C.山峰—陡崖—山谷—山脊—鞍部 D.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
5.图中景观与其所在的地形类型和特点匹配正确的是( )
A.甲为丘陵,该地形地势起伏较山地小 B.乙为盆地,该地形四周高,中间低
C.丙为平原,该地形宽广平坦,起伏小 D.丁为高原,该地形起伏大,地势陡峭
如图为沿23°26′S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6~8小题。
6.甲所代表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7.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大陆( )
A.①是亚洲 B.②是北美洲 C.③是非洲 D.都位于北半球
8.安第斯山脉是( )
A.海拔最高的山脉 B.世界最长的山脉
C.面积最大的山脉 D.海拔最低的山脉
9.读等高线地形图,关于图示区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为主 B.安湖溪大致自东北向西南流
C.①地处于山谷位置 D.②山海拔不超过900米
10.【赏红叶,辨地形】
北京市房山区坡峰岭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华北地区最壮观的山地红叶景区。2022年10月4日,这里举办了重阳节登山观赏红叶活动,北京某学校的美术老师也来此写生。读坡峰岭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和美术老师的写生照片,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为_____________,丁地的海拔在_____________米之间。
(2)与乙地相比,甲地的坡度较_____________(填“陡”或“缓”),理由是_____________。
(3)图中攀登路线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___,该路线起止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在_____________米之间。
(4)美术老师的写生地点最可能位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的_____________地。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该滑雪场海拔在500米以上,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较大,坡陡谷深的为山地地形,A正确;四周高中部低的是盆地,B错误;海拔在500米以上中部广阔平坦边缘陡峭的是高原,D错误;海拔在500米以下200米以上坡度和缓的为丘陵,C错误。故选A。
2.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等高距为30米,A点海拔约为2070—2100米之间,C点的海拔约1710—1740米之间,两地之间的海拔高度差位于330—390米之间,故运动员从A处沿L3路线滑到C处,其下降的高度可能是360米,B正确。故选B。
3.答案:C
解析:L1、L2、L3、L4四条滑雪路线中,滑雪路线L3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C正确。故选C。
4.答案:D
解析:在陆地上根据地表的不同形态,大致可以将地形类型分为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五种;山峰、陡崖、山谷、山脊、鞍部是地形部位,D正确。故选D。
5.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甲为山地,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地势起伏大,A错误;乙景观地形平坦开阔,结合斑马可判断为东非高原,非盆地地形,B错误;丙图为平原地区,地形宽广平坦,起伏小,C正确;高原的地形特点为海拔较高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D错误。故选C。
6.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甲大洋的东侧的大洲有安第斯山脉,它是南美洲;甲大洋的西侧的大洲有大分水岭,它是大洋洲;因此甲是太平洋,A正确。故选A。
7.答案:C
解析:从图上来看,大分水岭所在的应该是①大洋洲;安第斯山脉所属的应该是②南美洲;马达加斯加岛所属的应该是③非洲,三大洲都地跨南北半球,C正确。故选C。
8.答案:B
解析: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以东,地域广阔,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B正确。故选B。
9.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区域海拔较高,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地形以山地为主,A不符合题意;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安湖溪大致自东北向西南流,B不符合题意;①地处于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位置,C符合题意;图示等高距为100米,②山海拔位于800—900米之间,不超过900米,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答案:(1)山地;1400~1450
(2)缓;甲地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3)山脊;450~550
(4)甲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海拔位于500米以上,地形崎岖,地势坡度大,地形类型为山地;图中等高距为50米,故丁地的海拔在1400~1450米之间。
(2)读图可知,甲地所在地区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乙地所在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3)读图可知,图中攀登路线所在的地形部位是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终点位于1500至1550米之间,起点位于1000米至1050米之间,故起止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在450~550米之间。
(4)读图可知,丙丁位于山顶处,不能看到写生地点;乙位于陡崖附近,且位于山谷内,视线受阻挡,不能看到写生地点;甲地位于河流对岸,可以看到多座山峰和河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