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中考一轮语文辨析修改病句每日小练(2)(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届中考一轮语文辨析修改病句每日小练(2)(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9 21:1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届中考语文辨析修改病句每日小练(2)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
B.诗歌写得有味道,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修养的高矮决定的。
C.诗诗同学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出类拔萃,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D.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特别缺乏的,不是聪明,而是努力不够,意志不坚。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接到群众举报后,公安民警迅速出击,果断处置了这起打架斗殴。
B.同学们在写作文时要说真话、抒真情,切忌不要无病呻吟。
C.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及食用行为,关乎人们的生命安全,甚至是身体健康。
D.全面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是创造文明城市的关键。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考试对阅读能力考查的比重越来越大,使家长们开始重视从小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C.中学生要提升自己的素养,养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让劳动陶冶心灵。
D.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安顺是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安顺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B.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更有效的利用核能制取氢气。
C.目前,全球用水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由此导致水资源严重短缺。
D.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能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成功发射,顺利实现了为空间站“送快递”的任务。
B.袁隆平爷爷一辈子躬耕田野,把科技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C.为了杜绝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教有部门采取了相关措施。
D.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6.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天,爱绿、植绿、护绿已成为全社会共识。植树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环保理念的弘扬和传承。
B.林草兴则生态兴。近年来,我国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C.2024年3月12日是我国的第46个植树节,各地陆续开展了植树造林活动。
D.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祖国添“绿”,为地球母亲播下绿色希望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中国早已成为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的坚强能力。
B.志愿者的数量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武汉市因注册志愿者超过145万人而被称为“志愿之城”。
C.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不仅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且直接关系中国的前途命运。
D.港珠澳跨海大桥海底沉管隧道的安装和生产技术为世界跨海大桥的建设提供了独特的中国样本和宝贵经验。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带着全国人民的期望和祝福,6月5日,神舟十四号搭载着三名航天员奔向苍穹。
B.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让大量信息通过手机、电脑、电子阅读器的屏幕进入人们的视线。
C.我走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感受到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和它独特的地理位置。
D.沱江发源于九顶山,经简阳、自贡等地,至泸州市汇入长江,全长约712千米左右。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成功发射并研制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
B.今年6月1日,我市将举办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
C.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D.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的严格执法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感动中国人物钱伟长不仅是当代科技工作者的典范,乐于帮助其他人,因此我们要向他学习。
B.“最美妈妈”吴菊萍,奋不顾身托住小生命,是近年来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C.日本能否在短时间内消除核泄漏带来的严重污染,依赖于科学技术及政府的重视。
D.通过音乐名人高晓松案醉驾入刑的宣判执行,使酒后驾车的人越来越少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A.正确。B.有误,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错误,应该在“有味道”前面加“是否”,“高矮”改成“高低”C.有误,语序不当,“不仅”后面用“我班”,“而且”后面用“在全校”。D.有误,用词不当,应该删去“特别”。故选A。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A.成分残缺,缺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B.两面对一面,应去掉“否”或者在“养成”的前面加上“能否”;C.成分残缺,缺宾语,应在“热爱劳动”后面加上“的习惯”;故选D。
4.答案:C
解析:A项,搭配不当,“安顺”和“季节”搭配不当。应改为“安顺的夏日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选项有语病。B项,成分残缺,“找到了一种”后面缺少宾语。应改为“找到了一种更有效的利用核能制取氢气的方法”。选项有语病。C项,选项没有语病。D项,前后失衡,“减轻负担”是单面的,而“能否”是双面的。应改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选项有语病。本题要求选择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综上,本题答案为C项。
5.答案:B
解析:A.有误,搭配不当,应将“任务”改为“愿望”;B.正确;C.有误,句式杂糅,应删去“不”;D.有误,语序不当,应将“开展”和“策划”换位置。故选:B。
6.答案:A
解析:“弘扬和传承”语序不当。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添加“的伟大国家”;C.句序不当,可将“关乎人类共同的未来”与“直接关系中国的前途命运”调换位置;D.语序不当,应将“安装”和“生产”调换位置;故选B。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B项,成分残缺,可将“随着”或“让”删去。C项,搭配不当,可将“和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删去。D项,成分赘余,可将“左右”删去。故选A。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语序不当,把“发射”和“研制”互换位置;C.缺少主语,去掉“由于”或“使”;D.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故选B。
10.答案:B
解析:A.关联词误用,可以去掉“不仅”;C.两面对一面,前句“能否”说的是两方面的问题,后句说的是一方面的问题。D.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以删掉“通过”。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