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中考语文辨析修改病句每日小练(3)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公园的荷花已经开放,游客身处其中,聆听着大自然的鸟语花香,感觉特别惬意。
B.得知大桥通车的消息,着实让当地百姓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
C.文件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中心,对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D.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是否作出了突出的成绩。
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坚守和创新,是老字号品牌价值焕发生机的关键。
B.林间,空气格外清新凉爽,处处弥漫着雨露泥土的气息与花草树木的身影。
C.在文学创作中,以淡然的人生态度创造美、传播美、发现美、表现美,于寻常中见精神,这才是真正的“大美”。
D.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一个欣欣向荣、开放自信的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屈原》被认定为“散发着爱国主义豪情”的历史剧,主要原因是屈原的身世和作品在当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的缘故。
B.随着“双减”政策的逐条实施,教师在教学上的策略和对课堂的控制要符合新的时代要求。
C.《宝可梦:皮卡丘和可可的冒险》凭借着精彩的故事和高水平的制作,被许多影迷盛赞为“系列最佳”作品。
D.游客要文明旅游,对于不遵守游园秩序,损坏文物古迹,警方将依法查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汉字的规范化书写受到了严重冲击。
B.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也应该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
C.广大青少年是否崇德向善,关乎整个社会的风清气正、朝气蓬勃。
D.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之所以迷人,正是因为有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打底的缘故。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将采取多种节能减排,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B.快速增长的数据展现了近年工业互联网蓬勃的生命力,也折射出“中国制造”正加速迈向“中国智造”。
C.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D.流行词每年层出不穷,伴随新词而来的新释义或新用法,也引导了各种指摘。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晚饭后,几个我家的亲戚一起收看正在热播的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
B.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地壳运动造成的。
C.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能带来长远的社会经济效益,更能带来市容市貌的改变。
D.加拿大政府拘押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的行为,引发全球各界的高度关注。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同学们认识到了端正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B.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培养自己分析、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D.据调查,我国超过80%左右的成年人全谷物摄取不足,导致维生素B、膳食纤维的缺失。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时代的变迁,使玉的象征功能逐渐向文化和民族精神层面靠拢。
B.端午节前夕,许多厂家推出了精美的粽子礼盒,来满足消费者馈赠亲友的需求。
C.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登顶。
D.多所学校举行世界环境日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习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
9.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安塞腰鼓的表演活动,我市人民都认识到了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B.在安塞腰鼓的表演舞台上,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
C.王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表演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D.弘扬传统文化一定要避免形式主义。
10.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苏州园林的修建因地制宜,自出心裁,怎能不令人不惊叹呢?
B.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C.通过这次培训,大家懂得了责任重于泰山的道理,受益匪浅。
D.为了杜绝不出安全隐患,当地政府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有误,搭配不当,“花香”与“聆听”不搭配,将“聆听着大自然的鸟语花香”改为“聆听着大自然的鸟语,轻嗅着大自然的花香”。B.有误,成分残缺,句子缺少主语,删去“得知”或“着实让”。C.有误,句式杂糅,“围绕……”与“以……为中心”两种句式杂糅,删去“为中心”或把“围绕”改为“以”。D.正确。故选D。
2.答案:D
解析:A项成分残缺,可删去“通过”和“的关键”;B项搭配不当,可删去“与花草树木的身影”;C项语序不当,应把“创造美、传播美、发现美、表现美”改为“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传播美”。
3.答案:C
解析:选项A,词语不当。题干中“主要原因是”和“的缘故”重复,应该删掉一个。选项B,没有语病。选项C,语序不当。应该是“凭借着精彩的故事和高水平的制作,《宝可梦:皮卡丘和可可的冒险》被许多影迷盛赞为“系列最佳”作品。”选项D,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该是“对于不遵守游园秩序损坏文物古迹的游客,警方将依法查处。”
4.答案:A
解析:B.有误,语序不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C.有误,两面对一面,将“是否”删去;
D.有误,句式杂糅,将“因为”或“的缘故”删去。
5.答案:B
解析:A.有误,搭配不当,可以在“节能减排”后添加“的措施”;B.正确;C.有误,句式杂糅,可以去掉“为……点”;D.有误,用词不当,把“引导”改为“引起”。故选B。
6.答案:D
解析:A.有误,语序不当,应改为:晚饭后,我家的几个亲戚一起收看正在热播的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B.有误,句式杂糅,应改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地壳运动。C.有误,语序不当,应改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能带来市容市貌的改变,更能带来长远的社会经济效益。D.正确。故选:D。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语病的辨析与修改。B.语序不当,“分析、观察、解决”三个词语按照逻辑顺序,排列顺序应该是“观察、分析、解决”;C.两面对一面,前面是“能否”,后面要在“养成”前面添加“能否”;D.语义矛盾,去掉“超过”或者“左右”;故选A。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去掉“随着”或“使”。C项,搭配不当,可把“不管”改为“尽管”。D项,搭配不当,可以把“和”改为“并提高”。故选B。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怎能不令人不惊叹呢”多用否定词,删除后一个“不”;B.语序不当,调整为“发现、干预和制止”;D.否定不当,把“不”或“杜绝”删除;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