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中考语文辨析修改病句每日小练(15)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自己的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
B.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真正走进作品,去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C.读汪曾祺的散文的时候,就像是欣赏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素描。
D.学校开展的消防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自我安全保护。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只有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大幅提升,就能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出中国力量。
B.加强劳动教育要深刻理解劳动与教育的关系,避免坐在教室里讲劳动的现象不再出现。
C.2023年女篮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篮力克老对手日本队,时隔12年再次夺冠!
D.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十六号,我国航天事业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不断刷新纪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部小说的优劣或是高下,不在于它是否塑造了典型环境、典型人物,而在于它构筑了独特的心灵世界。
B.淄博烧烤火爆出圈,并非偶然。其爆火的原因,是淄博多年耕耘与积淀的结果,是久久为功的厚积薄发。
C.畅想未来需要有开阔的视野,需要把自己的爱好和需求与国家的发展、世界的繁荣、人类的梦想紧密结合。
D.随着歼-20、歼-10C等新型战机在电影《长空之王》中震撼亮相,让观众感受到了国家主力武器的姿态。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有重要作用。
B.《再塑生命的人》中很多的事例都表现出莎莉文老师的耐心、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C.这次诗歌朗诵比赛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都值得大家认真学习和积极发扬。
D.充沛的兴趣,真实的体验,积极的思考,是成功完成这一次实践活动的保障。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契诃夫用诙谐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沙皇统治下混沌虚伪的俄国社会。
B.每天读一点好书,不仅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还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C.将绿色经济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决策,体现了中国对解决环境问题上的担当。
D.北京冬奥会上,中国队以15枚奖牌完美收官,所获奖牌数创历史新高。
6.下面一段话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我们的老祖宗是不缺微量元素的,他们靠打猎和采集为生,食物的来源非常丰富。②农业的出现,大大减少了食物的种类,但最新的研究表明,起码在农业的早期,农民们仍然会采集野生植物来吃,微量元素肯定也是不缺乏的。③直到农业发展后期导致人口过剩,很多穷人都吃不饱,人类社会才第一次出现了微量元素缺乏这种毛病。④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出现加剧了这一现象,因为那些以牟利为终极目标的食品制造商不断地通过精细加工来提升食品的口感,微量元素在加工过程中大量流失掉了。
A.第一句 B.第二句 C.第三句 D.第四句
7.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汉字从古代发展到现代,出现的字成千上万,这样的符号能够为人所使用,肯定不是杂乱无章的。
B.我生在农村,从小就学会了干各种农活,改变农村面貌植根心底。
C.土家族的“西兰卡普”用料之精湛、做工之精细,不亚于南方其它刺绣。
D.古人说,煮茶的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山水煮出来的茶,汤清亮,茶味浓。水质虽然不好,味道就差多了。
8.为响应校团委关于开展校园读书节的号召,校广播站向全体同学征求“每日好书推荐”稿件。请你帮忙审订其中一封稿件的开头,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每一本好书,都是黑暗中的一道亮光。②这一道道亮光,将给我们这一叶叶暗空下的扁舟引航,直至寻找到风平浪静且又万家灯火的港湾。③我们应有这样的古风:沐浴双手,然后捧卷。④在一番庄严肃穆的感觉之中,使你必将得到书的神谕。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省博物馆举办非遗体验活动,目的是为了让人们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B.钢城区“网络安全进校园”活动增强了同学们的网络安全意识。
C.经过专家评议,使明代永乐年间的这件青花瓷获得“民间国宝”的称号。
D.我市正在加快建设分类处理、分类投放、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都是仪征经济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B.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
C.通过学校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奠定和谐社会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D.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这不仅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屠呦呦及其研究团队的巨大成功。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两面对一面,删去“是否”或在“用自己”前添加“否”;C.成分残缺,删去“的时候”;D.成分残缺,在“自我安全保护”后添加“的意识”;故选B。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把“就”改为“才”。B项,否定失当,可把“不再”改为“再次”。D项,语序不当,应把“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无到有”改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选项 病句类型 修改建议
A 两面对一面 在“构筑”前加“是否”。
B 句式杂糅 删去“的原因”。
D 缺少主语 删去“随着”或“让”。
由此可知,答案选C。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A.两面对一面,应将“能否”删去;C.搭配不当,“教训”不能和“发扬”搭配,可将“和教训”删去;D.搭配不当,“充沛”不能和“兴趣”搭配,可将“充沛”改为“浓厚”;故选B。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搭配不当,可将“刻画”改为“描绘”。B项,语序不当,可将“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和“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调换位置。C项,句式杂糅,可将“对”改为“在”。故选D。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C.“直到农业发展后期导致人口过剩”中的“导致”误用,使句子没有主语,可改为:直到农业发展后期,人口过剩。故选C。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选项 原句 辨析
B 我生在农村,从小就学会了干各种农活,改变农村面貌植根于心底。 成分残缺。应在“改变农村面貌”后加“的愿望”。
C 土家族的“西兰卡普”用料之精湛、做工之精细,不亚于南方其他刺绣。 搭配不当。“用料”与“精湛”搭配不当。
D 古人说,煮茶的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山水煮出来的茶,汤清亮,茶味浓。水质虽然不好,味道就差多了。 关联词搭配不当。“虽然”与“就”搭配不当,可将“虽然”改为“如果”“要是”等。
8.答案:D
解析:第④句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删去“使”。故选D。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因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前后矛盾、成分赘余等。如果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答案,就要静下心来,多读几遍,对照着病因一一分析。A项句式杂糅,应删掉“目的”或“为了”;C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去掉“使”;D项语序不当,应是“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故选B。
10.答案:C
解析:A.前后表述不一致,“能够”改为“能否”;B.“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有歧义,可以理解为“说服了老师,让老师和你一起去”,也可以理解为“说服了老师,让老师同意我和你一起去”。当然还可以有别的理解,但是后半句的语境决定了只能有这两种理解;C.正确;D.递进关系的复句,后一句应是程度加深的,改为“这不仅是屠呦呦及其研究团队的巨大成功,更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