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七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第七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9-20 11:5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澳大利亚》
教材分析
(1)本课内容为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八章走进国家第七节《澳大利亚》;
(2)课时安排:1个课时 45分钟;
(3)《澳大利亚》是教材选编的“走进国家”中的最后一个国家,在介绍上不求面面俱到,教材选取三大模块“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古老的动植物”、“后起的发达国家”,突出这个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各部分内容又安排了相当数量的活动,目的是从学生的兴趣点着手,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引起学生探究澳大利亚独特地理现象的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扩展学生的地理视野,巩固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区域分析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学情分析
(1)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几个不同的国家,初步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2)学生能够运用比较法、综合法等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3)教材设计的模块特色鲜明,学生比较感兴趣,有探究学习的愿望,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式学习应该困难不大。
教学目标
(1)能够指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通过读图认识澳大利亚古老的物种、地形、气候及主要的河流;联系当地自然环境,小组讨论分析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的条件;了解澳大利亚工矿业的发展。(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2)通过阅读“澳大利亚地形图”认识澳大利亚的地形分布特点,并在课前制作地形模型;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四川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地理实践力)  
(3)通过探究澳大利亚羊群分布的区域和矿产分布的特点,分析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的条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特征;澳大利亚自然条件的基本特征;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特点;澳大利亚工矿业的发展。
(2)教学难点:澳大利亚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业。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分钟
教师首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日本、埃及和俄罗斯等国家,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了解一个国家?
学生应会按照前边所学的知识回答,位置、地形、气候、农业、工业……
教师再次提问,那么我们今天就利用已学会的这些方法再来认识一个国家:澳大利亚,说到澳大利亚同学们对这个国家知道多少呢?你能够说出和澳大利亚相关的事物吗?
学生则根据日常获得的知识和课前准备的资料回答。然后教师展示澳大利亚的风光(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
(2)了解教学目标 1分钟
学生齐读教师展示教学目标
(3)快乐自学 17分钟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103-109页,完成导学案上的快乐自学部分。
自学部分知识点设计较为简单,教师在学生自学十分钟后,就要学生进行记忆,然后开展小游戏——谁是学霸?(也就是看看哪个同学能够对教师所提的导学案上的问题进行又快又对的作答)
附件:
快乐自学(自主阅读教材P103-109页)1.位置:位于 洋和 洋之间;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范围:领土包括 大陆、 岛和附近的一些岛屿,是世界上惟一独自占有一块大陆的国家;2.面积与人口:地广人稀,是大洋洲面积 ,人口 的国家;3.地形:三大地形区:东部山地: ;中部平原: ;西部高原 ; 为全国最大的河流,发源于 西侧,向西注入 洋。4.气候: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以 气候为主。5.特有动物: ;6.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 。通用语言是 ;居民主要是______人种。7.经济:农牧业:主要出口商品是 和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工矿业:主要出口的矿产是 和 矿,“坐在矿车里的国家”;8.城市:首都 ,全国政治中心; :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 城市; 是全国第二大城市。
(4)合作探究 15分钟
探究A.澳大利亚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a. 展示――澳大利亚的畜牧业
b. 提出问题: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展的如此迅速,它都有哪些适合发展的条件呢?
c.展示: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水源、草原等分布状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探究B. 澳大利亚的动植物具有古老性和独特性的原因是什么?
a.展示(澳大利亚的国徽,珍奇的动物);
b.提出问题:澳大利亚目前保存了很多古老的生物种类,而在其他大洲这些动植物早已经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同学们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c.展示:大陆漂移学说动画;
探究C.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地形、气候、交通等方面说明)
a.多媒体展示“悉尼歌剧院、首都堪培拉城市景观”图片。
澳大利亚旅游攻略:(百度旅游)
b.总结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湿润,交通便利,开发历史较早,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集中。
(5)课堂小结
对于今天的所学,简单一句话来记忆:两独三地人东南,绵羊煤铁资源全。
(6)课堂练习
导学案上设计了几个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
附件
1.暑假期间,家住娄底的小畅与某国的网友尼克在网上聊天。尼克说他们那里学校正在放寒假,由此判断,尼克所在的国家有可能是下列国家中的( ) A.法国 B.美国 C. 日本 D. 澳大利亚2.下列关于澳大利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个地广人稠的国家 B.位于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C.是世界上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D.属于北半球3.下列动物中属于澳大利亚独有的是( )①长颈鹿 ②鸭嘴兽 ③企鹅 ④袋鼠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4.澳大利亚发展养羊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草原辽阔 ②气候条件适合 ③人口多,羊毛、羊肉需求量大 ④没有食肉猛兽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下图为某国沿南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5~6题5.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海岸附近的海域分布着大堡礁 B.②高原起伏大,③平原河湖广布 C.④是大分水岭山地 D.⑤是印度洋6.该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A.自南向北明显分为三大地形区 B.自西向东明显分为三大地形区 C.地势西高东低 D.地势向西呈阶梯状降低读“某国人口分布图”。我地的涟源钢铁公司常从该国进口某种矿产。回答7~8题。7.据图反映的信息判断,该国人口集中分布在( )A.东南部 B.西部 C.中部 D.北部8.涟源钢铁公司进口的这种矿产,该国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这种矿产是( )A.铁矿 B.石油 C.煤炭 D.铝土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隔海相望的邻国①是________ 。(2)澳大利亚的地形区自西向东依次是西部高原,中部平原和甲________。(3)澳大利亚西北部与______(A洲)相邻,东濒______(B洋),西临______(C洋),南与南极大陆遥遥相望。(4)该国的首都是________,通用的语言是______,信仰的宗教是________,属于______人种。
板书设计
地理位置
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人口语言
地形地势
澳 城市气候
大 古老的动植物 古老性的原因
利 特有的动植物
亚 农牧业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后起的发达国家 坐在矿车里的国家
工矿业
服务业
教学反思
针对本节课知识容量较大且用一课时来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设计采用问题探究性学习模式,配合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进行教学设计,将要讲述的教学内容蕴藏于其中,结合利用网络媒体引导,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要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到达最终目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创造能力。特别是好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差生也在小组中发挥了作用,获得了自信,学生对地理课有了新的认识,打破了以前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如:收集地理信息的能力,归纳总结地理信息资料的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