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理解专项特训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理解专项特训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2.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0 08:5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阅读理解专项特训卷-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秋天的雨别有一番韵味,跟着奇奇一起去体会秋雨之美吧!
秋天的雨(节选)
陶金鸿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 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1.奇奇依据课文内容给秋天的雨做了一张小贴士,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2.请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词语 运用的方法 词语的意思
五彩缤纷 我用   的方法理解:下文中提到了黄色、红色、金黄色等多种表示颜色的词。    
勾住 我用   的方法理解:    吸引了人的身体和心灵
3.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 请发挥想象,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写一写。
   。
课内阅读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pù pū)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zhǎn zhǎng)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4.给文中加点的字选出正确读音。
5.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杂乱——    增加——   
6.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修辞方法,把   比作   。
7.从哪里能看出门前水泥道的美丽,请写在横线上。
   。
跟着妙妙一起走进北大荒的秋天,去感受秋日的美好吧!
北大荒的秋天
黄 俭
①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
②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lǚ)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jiàng)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③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chóu)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yàng)起了一道道波纹。
④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 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⑤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diàn)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⑥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8.请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通过“映照”的近义词   ,我知道了它的意思是   。
⑵“燃烧”在词典中有两种解释:①物质剧烈氧化而发光、发热;②形容某种感情、欲望高涨。文中的“燃烧”应该选择第   种解释。(填序号)
9.秋天的北大荒处处能捧出宝物,其中的“宝物”不包括(  )
A.大豆、高粱 B.小鱼 C.蔬菜 D.榛树
10.积累有新鲜感的句子时,妙妙不知道该积累哪一句,请你帮她选择并说明原因。
①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②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
我会帮她选择   (填序号),因为   
11.本文描写了北大荒秋天   、   和   的景色,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北大荒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秋天的味道
秋天的风,卷起了片片黄叶,在街道和巷子里吹,又到家家户户储存的秋菜的季节了。大白菜、土豆、萝卜、冬瓜……堆满了菜店的棚子。有着特殊香味的秦艽花,街上仍有人在卖。每到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乡下田野里好闻的气味。
薯地都翻过了,玉米秸已砍倒,摘完棉花的花棵子立在地里,经过秋霜的红薯地,叶子黑黑的,堆在地头,发出一种甘甜的味道。村庄周围弥漫着煮新粮而生成的炊烟,使你不禁产生一种亲切、幸福的感觉。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谷粟花果,都以成熟的姿态开放购买的人们眼前 ,秋与冬,正暗暗交接。
我想把院子里的葡萄架收拾一下以便过冬。忽然,我在一堆半枯黄的藤叶片后面发现了一小串葡萄!中秋节前的一个月,葡萄便成熟发,过节时吃的几串还是特意保护下来的呢!不知怎么一个遗漏了一小串在这里。这串葡萄只有五粒,每粒都硕大无比,闪着鲜艳的的紫红色。我小心地摘下,在手上细细把玩了一番那色、香、态引得我馋涎欲滴。皮深薄得仿佛一碰就破,表面一层白霜,任何翡翠玛瑙都不及这大自然的结晶真实鲜活!我迫不及待地摘下一粒送入口中,顿时,一股甘甜清香使我醉 倒了!我尝过那么多的果品,却从来没有享受过如此纯正、浓烈的滋味!那香、那甜味久久不去,令人脑清目明,为之一振……这时,我想到了“满足”这个词。这一小串葡萄吸收了整个秋天的精华,当然蕴含着浓浓的秋香。
12.根据意思写出短文出现的四字词语。
①馋 得口水都要滴下来了。    
②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13.短文第二自然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14.第一自然段,“我”从   闻到了秋天的味道,是甘甜的。第三自然段中,“我”品尝   ,感受到了秋天的味道,是   的,秋天的味道随处都在,带给我的是快乐和幸福。
15.从哪些地方可以看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秋天,那条金色的小路
①我年幼的时候,一到秋天,通向村外的那条公路 就变成了金色,成了全村人晒粮食有好地方。
②说是公路,其实一条两三米的土路,上面用碎石子铺就。路的中间略高,浮土也多些,两侧却被 大大小小的车轱辘碾压过,显得低矮而瓷实。
③收获的季节到了,这条小路很快就被各种各样的农作物填满,变成了金黄色,从村头一直铺向远处,一层又一层,像是给小路铺上了厚厚的棉袄。
④对小孩子来说,稻草铺就的金色路是美丽的,也是神秘的。我就不止一次从里面捡 过新奇、好玩的玩意儿。有一回,我竟然在稻草堆里拴到了一大串亮晶晶的钥匙。这些钥匙有大有小,形状各异,让我十分着迷。我用这些花纹 不同的钥匙在泥块上印出图案,在河滩上画画,还把它们当作掘土的小铲子,在山坡上挖草根。
⑤如今,那条曾经晾晒粮食的公路已经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宽阔平整的柏油马路,然而,在奔驰的车流 中,我公明看到了当年那条晒粮食的金色的小路。
16.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瓷实   A.结实 B.又硬又脆
②神秘   A.非常奇妙 B.使人摸 不透的
17.判断对错。
①通向村外的公路一到秋天就变成金色的,是因为铺了一层又一层的树叶。   
②选文第自然段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各种各样的农作物比作“厚厚的棉袄。”   
③通向村外的那条公路其实是一条用碎石子铺就的两三米宽的土路。   
18.“我”在这条小路上做过哪些活动?
   。
19.你喜欢短文中的“金色小路”?说说你的理由。
   。
课外语段阅读。
秋天的树叶醉了
李德民
秋天的阳光
是一种酒
你看,树叶可能醉了
摇摇晃晃的
脸还有些红
这些树叶真逗
喝醉了话就特别多
沙沙、沙沙
一遍一遍不停地说着
好像在炫耀着什么
顺着它手指的方 向
我看见大地
一片金黄
(选自《发芽的铅笔》万卷出版社)
20.“这些树叶真逗”的“逗”字意思是(  )
A.引逗 B.招引 C.有趣;可笑 D.停留
21.照样子,写词语。
像“沙沙”这样的拟声词还有    、   、     等。
像“摇摇晃晃”这样的 AABB式的词语还有    、    、    等。
22.作者说“秋天的树叶醉了”的依据是(  )(可多选)
A.树叶摇摇晃晃的。 B.树叶的脸有些红。 C.树叶的话特别多。
23.秋天的树叶在炫耀着什么呢?从诗中找一找,写出你的理解吧。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枫树;金黄色;像金色的海洋;果树;争着要人们去搞
2.联系上下文;形容色彩繁多艳丽;联系生活实际;小朋友被水果香甜的气味吸引而停下脚步
3.示例:它把紫色给了牵牛花,紫色的花朵像一个个小喇叭,吹啊吹啊,吹来了秋天的丰收。
【答案】4.pū;zhǎn
5.凌乱;增添
6.比喻;梧桐落叶;金色的小巴掌
7.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答案】8.照射;照耀辉映;②
9.C
10.示例一:①;这句话把大地当作人来写,并且将小河比作透明的蓝绸子,写出了小河的清澈,营造出了温馨的氛围。(示例二:②;这句话把高梁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高粱丰收时人们的喜悦之情。)
11.天空;小河;原野;秋天丰收时的美丽景象
【答案】12.馋涎欲滴;迫不急待
13.A
14.秦艽花;红薯地;甘甜
15.谷粟花果,都以成熟的姿态开放购买的人们眼前 。
【答案】16.A;B
17.错误;正确;正确
18.捡 钥匙,印图案,画画,挖草根
19.喜欢,有新奇、好玩的玩意儿。
【答案】20.C
21.哗哗;咕咕;咩咩;慌慌张张;高高兴兴;摇摇摆摆
22.A;B;C
23.秋天的树叶在炫耀着大地一片金黄,庄稼丰收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