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小数点位置变化(1)(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小数点位置变化(1)(冀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10-13 15:2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小数点位置变化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及应用规律进行计算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课前准备
价值5分钱的扣子一枚。
教学方案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纽扣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谁能给大家说说,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纽扣?
学生可能会从纽扣的不同材料来说,比如:金属纽扣、塑料纽扣等等;也可能会从纽扣的不同外形来说,如:两眼的纽扣、四眼的纽扣等等。
师:看来同学们对纽扣的了解还真不少。老师这里也有一枚纽扣,(出示课前准备的纽扣)猜一猜这枚纽扣大概多少钱呢?
学生猜测纽扣的价钱。
如果学生猜到了纽扣的价钱,就直接提出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老师就告诉学生这枚纽扣的价钱是5分一枚。
二、解决问题
师:1枚纽扣5分钱,10枚多少钱呢?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
师:谁能把你的计算方法和结果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说算法,教师作必要的提问。如:
生1:1枚纽扣5分钱,10枚就是50分,也就是5角。
师:5角写成以元为单位的数是多少?
生1:0.5元。
生2:1枚纽扣5分钱,10枚是5角,也就是0.5元。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说,教师板书:
5×10=50(分)
50分=5角=0.5元
……
对于学生的说法,只要合理都要予以肯定。
师:一枚纽扣5分钱,10枚纽扣是0.5元,你们能把5分写成以“元”做单位的数,并写出算式吗?试一试!
学生写算式,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写出的算式是什么?
生:我是这样想的,5分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数是0.05元,求10枚纽扣多少钱,列式是0.05×10,根据前面的计算结果,列出算式是0.05×10=0.5(元)
教师板书:
0.05×10=0.5(元)
师:1枚纽扣5分钱,10枚纽扣0.5元,100枚纽扣多少钱呢?自己试着算一算。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并列算式。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算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1)1枚5分钱,100枚就是500分,也就是5元。
(2)10枚是5角钱,100枚就是10个5角,是5元。
(3)1枚纽扣5分钱,10枚纽扣5角钱, 100枚就是10个5角,是5元。
……
师:对!一枚纽扣5分钱,100枚纽扣就是5元。请你把5分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数,并列出算式。
学生写完后,指名汇报。
教师板书: 0.05×100=5(元)
师: 一枚纽扣5分钱,100枚纽扣5元,1000枚纽扣多少钱呢?自己算一算,并写出算式表示。
学生计算并列式,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怎样列式的?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1)100枚纽扣5元钱,1000枚中有10个100枚,就需要10个5元,是50元。算式是:0.05×1000=50(元)
(2)10枚纽扣5角钱,100枚纽扣5元钱,1000枚纽扣要50元。列式是:0.05×1000=50(元)
……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0.05×1000=50(元)
三、总结规律
师:观察我们写出的这三个算式中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
师: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及时进行启发性对话。如:
生1:我发现这三个算式中第一个因数都是0.05,另一个因数不同,分别是10、100、1000。
生2:第一个因数相同,都是0.05,第二个因数不同,分别是10、100、1000。
师:很好!这三个算式第一个因数相同,第二个因数不同,分别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谁能用扩大了几倍来描述一下这三个算式呢?
生3:第一个算式是0.05扩大10倍,第二个算式是0.05扩大100倍,第三个算式是0.05扩大1000倍。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第一个算式,0.05扩大10倍,所得的积有什么特点?
生:数字5不变,只是小数位数变了,原来是两位小数,现在变成了一位。
师:0.05由两位小数变成一位小数,小数点是怎样变化的?
生: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
师: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0.05×10=0.5这个算式的特点?
生:0.05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师:说得很好!0.05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大家再观察0.05扩大100倍、1000倍的积5 和50,小数点的位置又有什么变化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给学生一点讨论时间,再交流。
学生可能会说:
生:0.05扩大100倍,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两位。
生:0.05扩大1000倍,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三位。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谁能把这三个算式一起说一说?
生:0.05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二位,扩大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师:通过这三个算式,我们发现一个小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所得的积,只是小数点的位置发生变化。这叫做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
板书: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2页,自己读一读大头蛙说的一段话。
学生读书。
师:谁来说一说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指名一、二人回答。
四、运用规律
师: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应用这个规律可以使一个小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计算非常简便,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出示题目:把3.87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师:请同学们先试着列式计算,再用计算器检验。
学生试着解答,教师巡视,发现试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特别关注扩大1000倍计算的结果,做到心中有数。交流时,可重点进行全班指导。
师:谁来说说3.87扩大10倍、100倍,你是怎么列式计算的?用计算器检验的结果怎么样?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说法,只要意思对,计算正确即可。如:
生1:3.87扩大10倍,列式是:3.87×10=38.7。根据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所以,3.87×10只要把3.87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结果是3.87×10=38.7。用计算器检验结果正确。
生2:3.87扩大10倍,列式是:3.87×10,只要把3.87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行了。结果是3.87×10=38.7。用计算器计算也是这个结果。
……
师:3.87扩大1000倍,怎样列式?
学生说,教师板书:
3.87×1000=
师:3.87×1000,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出现了什么问题?
生: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3.87只有两位。
师:谁来说一说,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会说:
生1:3.87×1000,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可以把3.870,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就是3780。
如果学生提不到把3.87看成3.870,教师可以启发。如:3.87可以变成三位小数吗?怎么办?当学生明白为什么可以把7的后面补0后,教师可简单概括。
师:把一个小数扩大整十、整百、整千倍时,如果小数的位数不够,可以在后面补0。
五、课堂练习
师:利用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规律,可以使许多数学问题变的很简单。下面,请看“练一练”的第1题,谁能说一说从表中知道了什么?题目的要求是什么?
生1:从表中知道了小汽车每分钟的速度是1.835千米,白鳍豚每分钟的速度是1.33千米,金丝猴每分钟的速度是0.63千米,兔每分钟的速度是0.00452千米。
生2:题目的要求是把用千米表示的速度,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速度。
……
如果学生有其他不同的表述,只要意思正确,就给予肯定。
师:请同学们自己改写,并把结果填在书上的表格中。
学生自主填写,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如:
(1)一个数一个数的说。
生1:因为1千米=1000米,把1.835千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要乘以进率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就可以了,结果是1835米。
生2:因为1千米=1000米,把1.33千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要乘以进率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就可以了,1.33的小数部分只有两位,就在后面添上一个0补足位数,结果是1330米。
生3:因为1千米=1000米,把0.63千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要乘以进率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就可以了,0.63的小数部分只有两位,就在这个数的后面添上一个0补足位数,结果是630米。
生4:因为1千米=1000米,把0.0042千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要乘以进率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就可以了,结果是4.2米。
(2)概括地说。
生:把四个以“千米”为单位的数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都要乘1000,也就是把每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
六、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下面我们一起再来回忆一下。
全班齐答。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