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停洞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册9月开学摸底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停洞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册9月开学摸底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0 10:56:46

文档简介

从江县停洞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9月开学摸底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题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今年的秋天来得晚,寒露之后,才感受到丝丝凉意。阳光倾洒下来,全无夏日骄阳的咄咄逼人,温暖而舒适。
桂花已贮蓄了太久的热情,一簇簇金黄色的花朵伴着甜甜的香气在浓浓的绿叶中绽放了。鸟儿是公认的歌唱家,它们总是唱着嘹亮的歌,呼朋引bàn①   地卖弄清脆的喉咙。秋意就在这淡淡的芳香和悠扬的旋律中悄悄yùn niàng②   。
再次迈入秋天,大自然已悄悄地换了一身装扮,染上秋色的枫叶,温柔的秋阳,花枝招展的山松,一步一景,皆是秋意。
当秋日夕阳遇上美丽的山村时,枫叶红,稻田黄,山花橙,组成一幅浑然天成的画卷。我不由地停下脚步,在一片静mì③   中默默品读这迟来的美丽。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4分)
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咄咄逼人 B.贮蓄 C.嘹亮 D.花枝招展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①   ,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②   ,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③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④   ,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⑤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朱自清《春》)
⑥山  起来了,水涨起来了。(朱自清《春》)
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想象奇特,写出“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怀”之意的句子是:   ,   。
⑧《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更替,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诗句是:“  ,   。”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比如“龙标”就是用官职称王昌龄。
B.李白,字太白,号香山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C.《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我国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马致远,“天净沙”是曲牌名。
D.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6.选段中的“她”和“元旦的古怪仪式”分别指的是(3分)( )
  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A.沈四太太 穿新衣服,写春联 B.衍太太 吃冰块,打旋子
C.母亲 吃煮蚕豆,看五猖戏 D.阿长 说祝福话,吃福橘
7.不少读者运用短语来表达对《朝花夕拾》的理解,如“慈爱与悲怆”“儿童的纯真与成人的冷峻”等。请另用一个短语来表达你对作品的理解,并简述这样表达的理由。(2分)
(二)现代文阅读
杏花·烟雨·江南
陈爱芳
  ①杏花开放之际,正值江南的春末夏初。这时的雨,也是最有韵味,最富诗意的。
②雨下了一整天。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空中的雨丝若有若无,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地上那宽窄不一的青石板,因时光的消磨而变得光滑如镜,上面笼罩着一层水雾,将路边的楼房以及过路的行人朦朦胧胧地倒映出来。青烟袅袅,天边偶尔掠过几只归雁。
③最美的江南是那雨后的江南。你可以想象,一阵小雨过后,远处的几处农舍蒙上了一层细细的雨丝,烟囱上还冒着一丝一缕的青烟,仿佛是哪位农家妇女正准备着晚饭。丛林里,鸟儿在自己的窝里唱着歌,鱼儿在小溪流里吃着小虾米。花儿沾着雨露,蜜蜂弄湿了翅膀停在花朵上。小溪边,几位妇女正在洗衣服,互相交谈着新鲜事儿。几个小男孩在小溪的尽头捕捉着小鱼小虾,踩着溪底的鹅卵石,“哗哗”地溅起一朵朵水花。他们好像隔绝了人间的纷争烦扰,无忧无虑地过着自由恬静的生活。他们以水为伴,以山相依,自由地游荡在干净广阔的天地之间,享受着最单纯的快乐。
④江南的荷塘,生动而雅致。荷塘里,一朵朵美丽的荷花绽开它那粉嘟嘟的小脸,在水面跳着水上芭蕾。荷花在风中随风摇摆,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经完全开放了。那荷花立在荷叶上就像是碧玉盘里一道芬芳扑鼻、让人“口水流下三千尺”的美味佳肴。水中鱼儿在欢快地嬉戏。那一株株高大的桔冠宛如一把把撑开的绿伞,它们挨个开枝,枝干多得不计其数。枝上的叶子挤挤挨挨,一簇堆在另一簇上,叶面在春雨的滋润下长出一层新绿,新绿在阳光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摘一片在手心中一揉,强烈的叶香沁人心脾。微风拂过,荷花和着风声浅吟低唱,露水在如玉盘的荷叶上来回滚动。再向远望,满眼的荷花淡淡地微笑,风声如水汩汩,诉说着拙政之园的古色古香,诉说着古韵江南的如诗如画。
⑤江南的老屋,幽静而古老。岁月斑斓的白墙上刻画的是年迈的裂痕,被雨湿润后更是滑腻至极。屋前皆有一扇深重的大木门,我不由自主地叩响了门上那光滑的铜环,欲要敲响沉睡的江南,一排排老屋并排于小巷两旁,幽静古老的气氛使人仿佛置身于几百年前的古代。饮一壶香茶,笑谈琴棋书画。河中流淌的是江南永不停息的生命,从另一面装饰出江南的柔情万分,河使江南的老屋不再寂寞。河清水秀,映着老屋的倒影,雾往河上遮了一层薄纱,使人陶醉于此而不能清醒。这时河上一艘扁扁的小木舟滑过,浮起了江南人情世故的波纹。河与小木舟融合为一体——河看似不动,却因为有了木舟而活了起来。河道曲折,我与木舟寻觅着河的源头,却发现兜兜转转,还处于江南老屋的怀抱呢!
⑥江南的雨缠绵,悠长;江南的人温柔,从容;江南的景含蓄,优雅。漫步在青砖石上,迫切想记住江南的每一个细节,一草一木,似乎都带有那份淡定的气质,路延伸到某个不知名的地方,路上的每个岔口,都通往一个不一样的江南。
(有删改)
8.选文中的景物各有其不同的特点,请根据选文将下面标注序号处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
选取的场景 描绘的景物 景物的特点
雨后的江南 (2) (3)
(1) 荷花、鱼儿、叶子 生动而雅致
江南的老屋 白墙、木门、小巷、河流、木舟 (4) 
9.下列对文章结尾处的朗读重音处理,最能表现出作者对江南万物皆爱的情感的一项是(3分)( )
A.路延伸到某个不知名的地方,路上的每个岔口,都通往一个不一样的江南。
B.路延伸到某个不知名的地方,路上的每个岔口,都通往一个不一样的江南。
C.路延伸到某个不知名的地方,路上的每个岔口,都通往一个不一样的江南。
D.路延伸到某个不知名的地方,路上的每个岔口,都通往一个不一样的江南。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中详写的景物的一项是(3分)( )
A.江南的雨 B.江南的荷塘 C.江南的老屋 D.江南的杏花
11.为了表现江南景物之美,作者以柔和的色彩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试在文中找出两处具体的画面,并简要分析。(5分)
一日的春光
冰 心
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来得特别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荫,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地远去了。
天下事都是如此——
去年冬天特别的冷,也显得特别的长。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吗 ”
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愤怒地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有一天看见院里的桃花开了,这天刚刚过午,从东南的天边,顷刻布满了惨暗的黄云,跟着千枝风动,这刚放蕊的春英,又都埋罩在漠漠的黄尘里……
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
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唯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
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
春在眼前了!
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五六尺。花后是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哄哄地在繁枝上挤着开……
看见过幼儿园放学没有 从小小的门里,挤着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命的四季里定格为永远的春天!
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地一放!
看得恰到好处,便辞谢了主人回来。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过了三四天,又有友人来约同去,我却回绝了。今年到处寻春,总是太晚,我知道那时若去,已是“落红万点愁如海”,春来萧索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绪。
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报,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噘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
一九三六年五月八日夜,北平
(有删改)
12.文章围绕“春天”叙事、写景、抒情。九十天的等候中,下列事件不是作者详写的一项是(3分)( )
A.春未曾露面就悄悄地远去了 B.冬夜灯下孤坐没有一丝暖气
C.狂风、大雪没有完尽的时候 D.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
13.下列不是作者最终寻到的“一日的春光”特点的一项是(3分)( )
A.烂漫的 B.骄奢的 C.坚强的 D.光艳的
14.第6段与第8段中“我不信了春天”,两者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分)
15.文章结尾说“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怎样理解句中的“满意”“遗憾” (3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①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②,麦陇朝雊③,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 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④人往,不一⑤。
(节选自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注】 ①鲦(tiáo):一种白色小鱼。身体狭长,游动轻捷。②青皋:青草地。皋,水边高地。③朝雊(gòu):早晨野鸡鸣叫。雊,野鸡鸣叫。④黄檗(bò):药材名。⑤不一:古人书信结尾常用的套语,不一一详述之意。
16.下列各项景物在文中没有描绘的一项是(3分)( )
A.草木蔓发 B.白鸥矫翼
C.露湿青皋 D.稻田蛙鼓
17.文中最能体现作者邀请天性与众不同的友人一起游玩的原因的句子是:  (4分)
18.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当待春中 当待:等到
B.草木蔓发 发:生长
C.白鸥矫翼 翼:翅膀
D.倘能从我游乎 从:从前
晚春江晴寄友人
[唐]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19.根据诗歌描绘的画面,诗歌方框处应填入的字是(3分)( )
A.催 B.青 C.到 D.吹
20.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全诗内容具体分析。(4分)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为了引领同学们走进自然,七年级(1)班组织了“魅力四季”诗词诵读活动,请你参与。
21.在收集名联的活动中,某小组收集到一副写景的对联,可惜下联被油污遮挡了。请你为“春风吹绿千枝柳”选择对应的下联(3分)( )
A.夜雨瞒人去润花 B.南燕双归万户春
C.时雨催红万树花 D.旭日光辉照万家
22.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也是重要的传统节日。请根据图片信
息,在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注意表达准确、简明、连贯。(6分)
这幅图片的主体部分由①   构成。“清”的左侧是由乌云、雨滴和蒸腾的热气组成的三点水,右侧是由②   组成的“青”字;“明”由左侧的茶杯和右侧的柳枝及燕子构成。整张图片表现了③   的气候特点和饮春茶的民俗活动。
23.下面是小丽根据此次活动写的一段文字,其中有两处语言文字运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6分)
  ①上天赐予了我们聆听的能力、发觉的慧心。②同时制造了可供欣赏的对象——四季。③四季各有风韵,各自细细地收藏着一份令人神往的心灵境界。④春、夏、秋、冬四位朋友会一直陪伴着我们,它们的一点一滴都刻画着沧海桑田。⑤四季的每一种特点,都描绘着下一次轮回的线索。⑥用心聆听,用心感悟。用心,去感悟四季的魅力;用心,去聆听四季的心声。
五、写作能力(60分)
24.跨入初中的门槛,追求远大的理想;走进美丽的校园,触摸科学与时尚。生活是幸福的,但也有痛苦;生活是愉快的,但也有伤心……生活是酸甜苦辣的,是丰富多彩的!
请以《我从来没有这样   》为题,写一篇文章。(温馨提示:横线上可以填“幸福”“愉快”“自信”“懊悔”“生气”等)
写作提示与要求:
(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2)写一篇文体规范的记叙文,500—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答案:
1.略
2.①伴②酝酿④谧
3.D。解析:D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句中用来形容山松,使用对象错误。故选D。
4.①东临碣石
②强欲登高去
③闻道龙标过五溪
④夕阳西下
⑤欣欣然张开了眼
⑥朗润
⑦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⑧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B。
解析:B 李白,号青莲居士。
6.D。解析:D 选段选自《阿长与<山海经>》,根据人物特点可知,“她”是阿长,“元旦的古怪仪式”是指农历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她说:“阿妈,恭喜恭喜!”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
7.答案:(示例一)人性的冷与暖。如以衍太太为代表的自私自利的人,使鲁迅感受到人性的“冷”;藤野先生、阿长等人给予鲁迅的温暖关怀,使他体味到人性的“暖”。(示例二)痛苦与觉醒。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受到歧视,并看到中国人的麻木,这一切让他倍感痛苦。于是毅然觉醒,决定弃医从文,要从思想上拯救国民的愚昧。(示例三)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怀念与反思)。作者描写种种富有情趣的童年生活场景,充满温馨的回忆。而在《<二十四孝图>》中,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进行了理性的批判。
8.(1)江南的荷塘(2)雨丝、青烟、鸟儿、鱼儿、花儿、蜜蜂、村民
(3)恬静而自由(4)幽静而古老
9.C。解析:C 本题考查朗读重音处理。重音不同,所表达的情感不同。根据题干中“对江南万物皆爱的情感”,重音落在“不知名”,说明除了喜爱知名的路之外,任何路都喜爱;重音落在“每个”,说明喜爱任何一处(或全部)岔口;重音落在“不一样”,说明江南美景每一处都有它的独特之美。故选C。
10.D。解析:D 根据文本内容分析可知,D项不是文中详写的景物。
11.答案:以青黛色雾霭、地上的青石板共同勾勒出一幅朦胧的江南烟雨图;又以粉嘟嘟的荷花和新绿的叶片描绘出生动而雅致的江南荷塘图;还以白墙、木门和铜环绘制出一幅幽静古老的江南老屋图。
12.D。解析:D 九十天的等候中,作者详细写了:春未曾露面就悄悄地远去了,冬夜灯下孤坐没有一丝暖气,狂风、大雪没有完尽的时候,大觉寺看杏花残败。故选D。
13.C。解析:C “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地一放!”“烂漫”
“骄奢”“光艳”这是九十日来等待的一日春光的特点,故选C。
14.答案:“我”感到春天来了,却又被北风冷雨吹散;“我”未曾得到春的消息,春天就去了。
15.答案:“满意”是因为“我”吞咽了一日的春光,得到了酬报,“遗憾”是因为一日的春光来得太晚,太折磨人了;“满意”是看到春光之后说的,“遗憾”是看到春光,满意之余说的。
16.D。17.然是中有深趣矣!
18.D。解析:D “从”是“跟从”的意思。
参考译文: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景更可观赏,轻捷的鲦鱼跃出水面,白色的鸥鸟举翅飞翔,晨露打湿了青草地,麦田里野鸡在清晨鸣叫,这些景色(离现在)不远了,(你)能和我一起游玩吗 如果不是你天性与众不同的话,难道我能用这种不紧急的事务来邀请你吗 但是这当中有很深的趣味啊!不要忽略。因为有载运黄檗的人去,(托他带给你这封信,)不一一详述了。
19.B。
20.答案:诗人仰视落日与绮霞,遥望远山如眉黛,俯视青青的芳草。从“晚日”“远山”写到“春草”,导入“望乡”,表达了诗人怀念家乡、思念友人的情感。
21.C。
22.①“清”“明”两字的变形②远山和两缕青烟袅袅的香③清明时节雨水丰富、柳枝发芽、燕子归来
23.答案:第②处词语使用不当,修改:“制造”改为“创造”。
第⑥处语序不当,修改:用心,去聆听四季的心声;用心,去感悟四季的魅力。
24.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