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八上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历史八上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20 06:2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部编版八上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卢沟烽火
七七事变
卢沟桥是一座历史名桥,而它之所以成为历史名桥,不仅仅因为它的美,它的建筑水平高超,更因为美丽的卢沟晓月,可爱的石狮子。在1937年7月7日这一天经历了一场血雨腥风,隆隆的炮击击碎了她的宁静。
卢沟烽火——七七事变
时间
地点
经过
结果
影响
1937年7月7日
北平卢沟桥
7月底,平津失陷。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遂向中国守军开火,中国守军奋起抗战。
国民党第二十九军
日军重兵占据
日本控制的伪蒙军
日本的控制区
平汉铁路
平绥铁路
卢沟桥
这操作我熟啊!
卢沟桥在地理上既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是以一旦日军占据卢沟桥,平汉交通为之堵塞,而将使北平进退失据,此举殆无异于切断华北之首脑─平津;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成为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国民革命军第29军
副军长佟麟阁
国民革命军第29军
中将师长赵登禹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抗日救国乃军人天 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
7月29日,北平失陷。7月30日,天津失陷。
崇高的爱国主义
精神
再次携手
——第二次国共合作
七七事变爆发后······
材料: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材料: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1937年7月17日庐山谈话
中共要求全民族抗战
中国国民党发表全民族抗战宣言
同仇敌忾 共赴国难
再次携手——第二次国共合作
2.中国工农红军改编: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成“八路军”与“新四军”
新四军军长叶挺
中国工农红军
八路军
新四军
改编
改编
总 指 挥:朱 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军 长 :叶 挺
副军长 :项 英
八路军臂章
新四军臂章
八路军总指挥
朱德
南方八省游击队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开发表中共的国共合作宣言
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合作方式:党外合作,保持独立性,坚持党对武装力量的领导。
再次携手 ——第二次国共合作
西安事变
1936.12.1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的形成过程(国共第二次合作)
史实
结论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七七事变
1937.7.7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国共两党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
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国共合作宣言》
1937.9
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北平失陷
(1937.7.29)
天津失陷
(1937.7.30)
九一八事变
(1931.9.18)
七七事变
(1937.7.7)
八一三事变
(1937.8.13)
七七事变后,日军是怎样进一步扩大侵略的?
欲置中国于死地,以控制上海和南京最为重要!
—日本第三舰队司令
打破迷梦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日军发挥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的威力,以优良的装备、纯熟的训练,充分利用各兵种在战场上的战斗力,给中国军队造成严重伤亡。
国军60%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
打破迷梦——淞沪会战
平津沦陷后,为逼使南京国民政府投降,日本大举进攻中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上海。
淞沪会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侵占东北三省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
1937年7月28日占领北平
1937年7月30日占领天津
1937年8月13八一三事变
时间
经过
双方兵力
结果
结合课本相关内容,根据提示,完成自主学习。
1937.8-11
中国守军击毙强行闯线的日本军官,日本以此为借口,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
主要战役
中国第三战区部队(约75万人)
日本华中方面军(约30万人)
四行仓库战斗(谢晋元)
宝山保卫战(姚子青)
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①姚子青与宝山守卫战
98师第583团3营500人与日军决一死战
日军动用陆、海、空力量,付出惨重的代价方才占领。姚子青和第3营官兵血战宝山、与城偕亡。连凶暴的日本人也被中国勇士的精神折服,日军进城后将死者尸体收殓掩埋,并列队鸣枪致敬。
②谢晋元与四行仓库的战斗
为掩护数十万大军西撤,谢晋元带领八百壮士孤军坚守上海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以弹丸之地,抗击日军数万人,消灭日军200多人,激战四昼夜,后奉命撤出。
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坚守四行仓库阵地
淞沪会战
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淞沪会战的意义?
材料一:中日战争爆发时期的日本陆军大臣杉山元:“三个月内,解决支那问题”。
——日本首相近卫文麿《近卫文麿笔记》
材料二:中方伤亡固极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乃前所未闻者;……(该)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1937年11月28日英国《泰晤士报》
1.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的迷梦
2.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
3.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三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持五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这个战场就像一个大熔炉一般,填进去就熔化了。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
特点: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
国家之殇
南京大屠杀
江苏南京
1937年12月13日
时间
日军从中华门进入南京城
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陪都
上海沦陷……12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攻占南京命令,约20万日军疯狂地向中国首都南京扑来。”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
国家之殇 ——南京大屠杀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
馆内,有个被称为“12秒”的装置:
12秒,一滴水从高空落下的时间。
你知道吗,这12秒意味着什么?
真相,比时间残忍。
12月13日后的六周时间里,南京城平均每隔12秒就有1人殒命
这六个星期,中国军民被日军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
日军活埋南京和平居民
日军把南京青年当作刀靶练习刺杀
电线杆上的头颅
3岁婴儿被用枪刺起
(四)南京大屠杀
烽火已息,但民族记忆犹存!
国家之殇 ——南京大屠杀
国家之殇 ——南京大屠杀
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
否认历史
日本2001年审定“合格”的初中历史教科书
篡改历史
一个将战死军人美化为“战神”,进行牌位供奉和祭拜的地方。供奉的人包括数十位在二战中对中国犯下兽性罪恶的甲级战犯: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人。
(1)南京大屠杀是捏造的,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
(2)因为是在战争期间,即是发生某种屠杀,也并非‘大屠杀’一类的行动。
靖国神社位于日本东京,供奉自明治维新以来为日本帝国战死的军人或军属,其中绝大多数是在中日战争及太平洋战争中阵亡的,并包括14名甲级战犯,使得神社备具争议性,所以被视为日本军国主义象征。
国家之殇 ——南京大屠杀
(1)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我们中国人应该如何对待南京大屠杀?从中获取什么教训?
“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
——习近平(2014年12月13日)
教训:铭记历史,警钟长鸣,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七七事变(1937.7.7)
全民族抗战开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淞沪会战(1937.8.13)
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南京大屠杀(1937.12.13)
30万人以上
知识框架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事变后中国政府都进行了积极抵抗
B.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C.都是日本制造借口然后发动的
D.中国内部不统一给日本提供了可乘之机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3、20世纪30年代,日本在中国发动的几次侵略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九一八事变  ③八一三事变
②七七事变 ④南京大屠杀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