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蒸汽时代》 课堂实录
时间:9.22下午第二节课
地点:九(6)班教室
师:(呈现《雾都孤儿》封面化)这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于1838年出版的写实小说。以繁华的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孤儿院长大的奥立弗,经历了学徒工、流浪街头、误入贼窝等一系列遭遇,最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到小说描绘的那个时代,了解英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
(PPT呈现字幕“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师:(《雾都孤儿》电影截图:热闹的伦敦街头)
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为何能够快速发展?请分组思考这些问题:
第一组: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思考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第二组:从资本积累的角度思考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
第三组:从政治角度思考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第四组:结合上述问题进行总结。
生1:英国是大西洋上的岛国,航运非常方便。
师:我追问你一个问题:这种“航运”优势的取得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生1:新航路开辟。
生2:三角贸易,英国后来居上。
师:(追问)这对于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生2:获得资金、原料,可以用来发展资本主义。
生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
生4: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具备交通上的优势;三角贸易积累了资本;资产阶级革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师:(补充)资产阶级革命胜利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保障。
(呈现字幕“二、工业革命的开始与发展”)
师: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成果喜人,但问题也接踵而至。
材料一 到17世纪初,许多城市和乡村,都有加工羊毛的呢绒手工工场···到17世纪时,一个新的手工工场部门,及棉纺织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下卷》:4
材料二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一认为,英国出现的新兴手工工场部门是什么?据材料二分析,手工工场发展的不足之处是什么?
生1:新的部门叫做棉纺织业。
生2:市场需求大,但手工工场不能满足需求。
生3:(插嘴)是供不应求了。
师:如何解决“供不应求”的问题?阅读课文第一段,说出解决的方法。
生1:有飞梭,让织布更快。
师:说的不够玩整——飞梭增加了加快了织布速度,导致棉纱不足。怎样提高棉纱产量?
生2:有珍妮机。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
师:(放出两张图:传统纺织机、珍妮机)结合图片分析“珍妮机”的优势。思考,机器发明对生产的影响?
生1:让纺纱速度更快。
生2:机器发明可以增加产量。
师:(补充说明)机器的制造带来了对冶铁产量的需求(需要材料制造机器),冶铁业的技术革新带来了对采煤业的需求以及此后的技术革新······
——这一系列的变革被称为······
生:(齐声回答)工业革命。
师:(追问)结合刚才的讲述,这一系列变革的“起点”是什么?(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生: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师:(过渡)但是人力驱动机器的效率仍然不尽如人意——怎么办?
(图:水力纺织机)结合图片,思考这些机器有何优点、不足。
生1:不:费人力。
生2:有问题:没水怎么办?
生3:结冰了怎么办?
师:(追问)诸如水力纺织机这样的机器对于工场选址有何局限?
生5:必须设在有水的地方。
生6:不方便。
师:结合课文思考,如何获得更为高效的动力?
生1: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师:你的说法不标准。
生2:是改进。
师:(图:老式蒸汽机、瓦特改良蒸汽机)为什么要说“改进”?从外观上看,这种改进的优点是什么?
生:之前就有,现在的更小。
师:
材料三 1769年,英国工人瓦特(1736-1819)对纽可门蒸汽机进行了重大改进,在气缸后加上冷凝器,使蒸汽机的热效率大大提高。1782年,他又设计出双向气缸的蒸汽机,使热效率成倍增加。同年,他设计了一套连杆曲柄传动装置,作为蒸汽机和工作机之问的连接,使蒸汽机提供的动力运动形式从直线往复运动变为旋转运动。
——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
结合上述材料,思考瓦特改良蒸汽机相较于老式蒸汽机的优点?
生1:技术更先进。
生2:“热效率”高。
生3:做功的效率高。
师:其实这则材料还能反映两个不言自明的道理:
从物理学上看,你们可以知道为什么“做功”的单位叫瓦特。
从其改进蒸汽机所耗费的时间上看,你们可以瓦特成功的重要品质是什么。
生:(沉思、点头)
师:不仅如此,从历史上看,瓦特改良蒸汽机“遇到”其他机器,会爆发出“1+1>2的力量”
(图片 瓦特改良蒸汽机、珍妮机)这两个发明“相加”我们会得到什么?
生:蒸汽纺织机。
师:不仅是新机器产生,还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巨大变化。
(呈现“三、工业化时代的影响”)
师:再此呈现材料二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图片 手工工场与工厂中工人劳动的场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手工工场被另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取代——工厂制度。
对比两张图片,从生产技术方面分析工厂制的进步之处?
生1:用机器生产。
生2:不用手工了。
师:(追问)说的准确一点,用什么动力?
生2:(补充)蒸汽动力。
师:(再追问)相较于水力机器,这对于工厂选址有何积极作用?‘
生:不受自然条件制约。
师:(再追问)看书说出这种生产方式被称为什么。
生:大机器生产。
师:大机器生产不仅在于“用机器”、“用蒸汽动力”还在于“用机器制造机器”。
这种生产方式的建立意味着什么?
生:随着大机器生产的建立,英国的工业革命完成了(1840年)。其他国家也先后开始、完成工业革命。
师:改良蒸汽机的推广(注意是瓦特改良蒸汽机,不是珍妮机),让生产进入了崭新一页,这个时代被称为······
生:蒸汽时代到来
师:对比图片,从生产规模方面分析工厂制的特点?
生1:人多。
生2:厂子的规模大。
师:工厂制度是一种大规模的生产组织形式,建造厂房,安置机器,雇佣工人集中生产。
师:(图,工业革命前后棉纺织品、钢铁产量对比)结合上述问题(技术、规模、产量)思考工业革命对生产的影响。
生: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提高。
师:工厂制度带来了生产力的飞跃,所以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已经完全压倒了封建经济,最终推动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
师:随着工业品产量的增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势在必行。当时出现了哪些新的交通工具。
生1:火车。英国史蒂芬孙。
师:(图 铁路)火车及延伸到各地的铁路构筑起路上运输的网络。
生2:轮船。美国富尔顿
师:结合上述问题,思考工业革命对生活的影响。
生:方便生活。
师:说道这里,我们不由的思考,工业革命以来“动力”的演进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请画出工业革命以来动力演进的示意图,并请同学到实物投影上展示作品。
生:画图。
师:工业革命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列社会问题
材料四
——1844詹姆士·利奇《一位曼彻斯特工人揭露的关于工厂无可否认的事实》
结合上述材料,思考工厂制度下(工业革命后),会带来怎样的矛盾?
生1:老是扣钱。
生2:工人受到剥削。
师:(追问)说准确一些,谁剥削工人?
生:资产阶级剥削工人。1
师:(归纳)工业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的出现: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图片 雾都孤儿剧照 英国灰蒙蒙的天、工厂烟囱喷着黑烟。
结合图片,思考工业革命的影响?
生:工业革命还带来环境污染。
师:不仅是社会问题,工业革命还直接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资产阶级需要更多的原料进行生产、更大的市场倾销工业品,如何获得这一切呢?
材料五 1759年英国占领孟加拉······1819年,侵占新加坡,控制了通往东方的海上要道······1824年部分占领缅甸;1838年侵入阿富汗。这样英国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建立起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50
师: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思考英国下一个侵略的目标是什么国家,并举出具体的事例?思考侵略的目的是什么?
生1:中国。
生2:鸦片战争。
生3:打开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师:结合材料思考,工业革命带来怎样的影响?
生:带去侵略。
生2:带去殖民、掠夺。
师:结合材料及课文内容,思考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师:恩格斯说过“当法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
请用自己的话总结工业化时代的影响。
生:推动生产力发展。
生2:改变人们生活。
生3: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工厂
师:这是生产方式吗?
生4:组织方式——工厂;生产方式——大机器生产。
生5:出现两大对立阶级。
生6:改变世界格局。
生7:带来殖民掠夺。
师:“带来”有“开始”的意思,殖民掠夺是从工业革命时期开始的吗?换一个词。
生8:殖民活动更强烈了。
师:加剧了。
师: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生产力的飞跃,社会问题的突显,世界格局的变化······从此刻起,世界各国、地区被逐步卷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体系之中。这是“步入近代”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学习目标
结合所学知识和教师引导,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的原因及开始标志,形成历史的系统性认识。
了解改良蒸汽机的工作原理,画出工业革命以来的动力演进图,并列举以为蒸汽动力的发明(火车及铁路、轮船),认识蒸汽动力的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结合“工厂”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分清工业革命后生产方式与生产组织形式的区别。并以工厂制度为切入,分析工业革命对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了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及影响。它上承接手工工场的产生、资本原始积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等“点”,下连马克思主义诞生、殖民活动的加剧、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等“点”。是资本主义发展线索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重点:工业革命期间发明或改进的设备、技术。
难点:工业化时代的影响。
评价任务
能结合之前的知识,说出工业革命的背景(资本积累、政治变革、手工工场发展)
能够画工业革命的动力演进图。
能够借助图片,分析工厂与手工工场在动力、生产方式、规模等方面的不同,总结工业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能够借助材料分析工业革命对社会、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最终能够用自己的话总结工业化时代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
(《雾都孤儿》插画)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于1838年出版的写实小说。以繁华的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奥立弗在孤儿院长大,经历了工厂童工、学徒生涯,艰苦逃难,误入贼窝,历尽无数辛酸,最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
今天我们就来到小说描绘的那个时代的英国。
(二)新课
1.工业革命的背景
为何英国资本主义能够快速发展?
资本原始积累
回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和殖民掠夺情况,分析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金钱、原料、市场。
(2)英国政府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态度
材料一: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英国王室、教会和封建贵族的大量土地被拍卖······地主夺得土地以后,或是把土地租给资本主义农场主经营,或者自己进行资本主义经营。
材料二:(上述行为)迫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很多人流入城市,······这就为资本家提供了大量廉价的雇佣劳动力。
结合材料一思考英国政府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态度。据材料二分析这一做法对农民的影响以及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史实,分析此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过渡)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成果喜人,但问题也接踵而至。
2.工业革命的开始与发展
(1)珍妮机的发明
材料一 到17世纪初,许多城市和乡村,都有加工羊毛的呢绒手工工场···到17世纪时,一个新的手工工场部门,及棉纺织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下卷》:4
材料二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一认为,英国出现的新兴手工工场部门是什么?据材料二分析,手工工场发展的不足之处是什么
如何解决“供不应求”的问题?阅读课文第一段,说出解决的方法。
(教师补充)飞梭增加了加快了织布速度,导致棉纱不足,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解决了问题。机器的制造带来了采煤、冶铁业的发展(技术、机器创新)
(教师强调)珍妮机的发明及后来其他行业的机器发明、制造热潮,因此史学界将珍妮机发明作为工业革命由此拉开序幕。
(过渡)但是,人力驱动机器的效率仍然不尽如人意——怎么办。
(2)改良蒸汽机的出现
(学生简述水力、牲畜动力的优缺点。)如何弥补其缺点,从而引出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出现。
材料三 1769年,英国工人瓦特(1736-1819)对纽可门蒸汽机进行了重大改进,在气缸后加上冷凝器,使蒸汽机的热效率大大提高。1782年,他又设计出双向气缸的蒸汽机,使热效率成倍增加。同年,他设计了一套连杆曲柄传动装置,作为蒸汽机和工作机之问的连接,使蒸汽机提供的动力运动形式从直线往复运动变为旋转运动。
——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
结合上述材料,思考瓦特改良蒸汽机相较于老式蒸汽机的优点?(既强调其效率更高,也强调瓦特坚持不懈的研究,不断创新的品质。)
(简述瓦特改良蒸汽的工作原理。)用1+1大于2的思路,将改良蒸汽机与珍妮机结合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这对于工场的选址提供了哪些便利条件?
小结:蒸汽动力的大量使用,改变了生产、生活,“蒸汽时代”到来了。(提醒蒸汽时代到来与工业革命到来的区别)
(过渡)不仅是新机器产生,还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巨大变化。
3.工业化时代的影响
(再次呈现材料二,并给出两张图:手工工场、工厂)
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飞跃
对比两张图片,从生产技术方面分析工厂制的进步之处?
相较于水力机器,改良蒸汽机的使用对于工厂选址有何积极作用?‘
强调:蒸汽动力取代手工,机器的应用,用机器制造机器——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
这种生产方式的建立意味着什么,思考工业革命在英国完成的标志?
第二,对比图片,从生产规模方面分析工厂制的特点?
更大规模的雇佣、更大规模的生产。
第三,结合上述问题及材料(图片)思考工厂在生产效率上的优势。归纳工厂制度的特点,思考工业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过渡)正因为工厂制度带来了生产力的飞跃,所以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已经完全压倒了封建经济,最终推动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而随着产品的增多,运输业的变革成为了必然趋势
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
学生看书列举蒸汽动力的交通工具(教师展示铁路、火车、),思考工业化时代到来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并画出工业革命后动力演进的图示。
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
材料四:
——1844詹姆士·利奇《一位曼彻斯特工人揭露的关于工厂无可否认的事实》
结合上述材料,思考工厂制度下(工业革命后),会带来怎样的矛盾?
材料五:图片,《雾都孤儿》影片截图英国被污染的河流;工厂烟囱喷着黑烟。
结合图片,思考工业革命的影响?
(过渡)不仅是社会问题,工业革命还直接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材料六:1759年英国占领孟加拉······1819年,侵占新加坡,控制了通往东方的海上要道······1824年部分占领缅甸;1838年侵入阿富汗。这样英国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建立起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50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思考英国下一个侵略的目标是什么国家,并举出具体的事例?思考侵略的目的是什么?
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是什么?
(三)小结 (“没有硝烟的革命”)
恩格斯说过“当法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 请用自己的话总结工业化时代的影响。
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生产力的飞跃,社会问题的突显,世界格局的变化······从此刻起,世界各国、地区被逐步卷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体系之中。这是“步入近代”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反馈练习
完成练习册上的选择题
课件17张PPT。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一、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为何能够快速发展?请分组思考这些问题:
第一组: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思考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第二组:从资本积累的角度思考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
第三组:从政治角度思考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第四组:结合上述问题进行总结。 二、工业革命的开始与发展材料一 到17世纪初,许多城市和乡村,都有加工羊毛的呢绒手工工场···到17世纪时,一个新的手工工场部门,及棉纺织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下卷》
材料二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一认为,英国出现的新兴手工工场部门是什么?据材料二分析,手工工场发展的不足之处是什么?1.珍妮机的发明结合图片分析“珍妮机”的优势。思考,机器发明对生产的影响?2.改良蒸汽机的发明水力纺织机水力纺织机的优点是什么?
缺点有哪些?
诸如水力纺织机这样的机器对于工场选址有何局限? 纽可门蒸汽机与瓦特改进蒸汽机为什么要用“改进”这个词?材料三 1769年,英国工人瓦特(1736-1819)对纽可门蒸汽机进行了重大改进,在气缸后加上冷凝器,使蒸汽机的热效率大大提高。1782年,他又设计出双向气缸的蒸汽机,使热效率成倍增加。同年,他设计了一套连杆曲柄传动装置,作为蒸汽机和工作机之问的连接,使蒸汽机提供的动力运动形式从直线往复运动变为旋转运动。
——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
结合上述材料,思考瓦特改良蒸汽机相较于老式蒸汽机的优点?三、工业化时代的影响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手工工场 工厂制度1.对生产的影响手工工场 工厂制度对比两张图片,从生产技术方面分析工厂制的进步之处?
对比图片,从生产规模方面分析工厂制的特点?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以英国为例2.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870年,全世界铁路总长度超过二十万千米请画出工业革命以来动力演进的示意图,并请同学到实物投影上展示作品。3.对社会的影响——1844詹姆士·利奇《一位曼彻斯特工人揭露的关于工厂无可否认的事实》4.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材料五:1759年英国占领孟加拉······1819年,侵占新加坡,控制了通往东方的海上要道······1824年部分占领缅甸;1838年侵入阿富汗。这样英国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建立起来。
——《历史·必修一》:50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思考英国下一个侵略的目标是什么国家,并举出具体的事例?思考侵略的目的是什么?
结合材料及课文内容,思考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小结当法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
——恩格斯
请用自己的话总结工业化时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