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当地时间2011年6月5日,智力南部,普耶韦火山爆发。 10月26日,阿富汗东北部发生7.8级强烈地震,巴基斯坦、印度、乌兹别克斯坦等邻国均有强烈震感。地震造成阿富汗境内至少115人死亡,538人受伤;巴基斯坦境内至少272人死亡,2123人受伤。图为在阿富汗东部楠格哈尔省,当地人为一名遇难儿童祈祷。 4月25日,尼泊尔中部地区突发8.1级强烈地震,造成境内约9000人死亡,2.2万多人受伤;地震还导致尼泊尔文物损毁严重。这是该国80多年来发生的最大自然灾难。图为人们带着随身物品坐在一座倒塌的寺庙外。地震盘点 | 2015年全球重大自然灾害 8月14日,厄瓜多尔中部的科托帕希火山喷发,腾空而起的蘑菇云高达8公里,大量火山灰弥漫在空中。厄宣布全国进入为期60天的紧急状态。 6月12日,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的锡纳朋火山喷发。因锡纳朋火山活动剧烈,印尼政府将火山预警级别提升到最高级,并敦促居住在火山南部和东南部7公里以内的居民撤离。火山 6月25日,据巴基斯坦媒体报道,巴南部信德省过去6天来持续高温,造成至少1017人死亡,逾千人被送进医院。巴气象部门说最高气温为1979年以来的历史最高。图为当地居民帮助一名中暑者降温。 7月2日,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奥地利等欧洲国家都处于高温预警状态,其中瑞士和卢森堡更是处于红色高温预警状态。此次热浪袭击欧洲,连北欧国家瑞典都未能幸免,也发出了黄色高温预警。 6月1日,印度官员称过去一周印度多地持续高温,已造成2200多人死亡。当地媒体称,今年的高温是印度有气温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图为一名男子在烈日下出行。高温 10月18日,台风“巨爵”(当地名:兰多)登陆菲律宾东北部奥罗拉省,造成至少58人死亡。 8月27日,热带风暴“埃丽卡”过境东加勒比海,造成多米尼加20人死亡、海地1人死亡。 12月4日,印度官员称,印南部泰米尔纳德邦首府金奈遭遇罕见大雨引发洪灾,造成至少325人死亡,数万人受灾。图为灾民领取印度海军分发的食物。洪涝 8月9日,缅甸持续大雨导致全国大面积水灾,造成100多人死亡。图为人们在被洪水淹没的街道上划船前行。 10月1日,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附近小镇圣卡塔琳娜-皮努拉因暴雨引发泥石流,造成至少280人死亡,70人失踪。遇难者中有儿童和刚出生的婴儿。图为一名消防员抱着一名遇难儿童的遗体。泥石流、雪崩 2月27日,连日来发生在阿富汗各地的暴雪和雪崩,造成至少216人死亡,27人受伤。其中24日夜间发生的雪崩就造成182人死亡。图为雪崩过后的村庄。一、自然灾害的概述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旱涝灾害、寒潮、台风、风沙等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等蝗灾、鼠灾、生物入侵等海啸、风暴潮、赤潮等按成因与发生过程,可以分为:地震、火山、高温、洪涝、泥石流……自然灾害的危害自然灾害的
主要特征多因性群发性潜在性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带来各种间接损失影响社会安定和持续发展二、中国的自然灾害特点:种类多,频率高,范围广。 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洪涝和干旱最为常见,并且危害范围较广。1. 据图说出中国洪涝灾害的主要分布区域。2. 引起这些地区降水的天气系统有哪些?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气候原因:——多暴雨,且具有季节性、频发性和高强度的特点。五月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六月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七、八月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九月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夏季风进退、强弱与我国降水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气候原因:其他原因:——多暴雨,且具有季节性、频发性和高强度的特点。阅读课本P110-111,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2、你认为应该从哪几方面治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
淮河洪涝原因气 候:
流域地形:
水系特征:
流域植被: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降雨集中在夏季,
多暴雨
流域内地势比较低平,水流不畅
河流干流落差小、流速缓、支流多;中游河道弯曲,下游入海河道淤塞,排水不畅
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低,涵养水源能力差(1)流域内植被破坏,降低涵养水源的能力
(2)围湖造田,降低湖泊对河流的调蓄能力
(3)占用河流两岸洼地,缩小蓄洪空间等
淮河洪涝防治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气候原因:其他原因:——多暴雨,且具有季节性、频发性和高强度的特点。——河流源区环境恶化,中下游引蓄洪能力下降等。2010年10月27日地震 海啸 火山 三大灾难害苦印尼 三大灾难24小时内接连袭击印尼,生机勃勃的城镇,霎时灰飞烟灭;温馨的家庭,霎时家破人亡。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经济损失(1900·1995)20世纪以来自然灾害的典型事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洪涝灾害1998年汛期长江、嫩江流域主要暴雨洪涝范围1995年江南北部一带主要暴雨洪涝范围1991年梅雨期间江淮地区主要暴雨洪涝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