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30 11:2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
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央视热播的纪录片《大国崛起》再现历史上九大国的崛起。大国崛起的方式各不一样,其中一个国家就是通过改革摆脱危机的。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改革崛起的因果历程。 走进本课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偏僻的小乡村12世纪建城莫斯科公国13世纪为蒙古
金帐汉国统治
下的一小邦1480年独立16世纪中期
莫斯科大公
伊凡四世
称沙皇俄国的变迁 贫困不堪的俄国农奴
17—18世纪,正
当西欧国家开始走上
资本主义道路的时侯,俄国仍固守封建的农
奴制度。农奴没有人
身自由,可以被买卖,没有土地和财产。地主在毒打农奴生活贫苦的俄国农民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克里木战争英法联军在克里木半岛登陆英法联军与俄军在克里木的激战克里木战争 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以俄国的失败告终。你能说出俄国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吗?克里木战争俄国——英法——固守封建农奴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完成工业革命,技术
先进。1、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克里木战争进一步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激化了国内矛盾一、帆船与汽船的较量 ——1861年改革的原因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克里木战争战败,
激化了国内的矛盾 。统治危机 图片:《地主在毒打农奴》,《贫苦的俄罗斯农民》 结合课本小字内容思考:“帆船与汽船的较量”结果怎样?帆船与汽船分别代表哪个国家?导致这样结果的原因又是什么? 失败。帆船代表俄国,汽船代表英国;
原因;俄技术与制度的落后。 两种可能革命改革二、自上而下解放农奴 ——1861年改革时间:1861年3月3日
目的:缓和俄国的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方式: 自上而下
颁布法令二、自上而下解放农奴 ——1861年改革1、改革的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2)还能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只有使用权,无所有权。
(3)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村社”管理。 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沙皇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这段话说明改革最大限度地维护了
地主阶级的利益。沙皇的话说明农奴改革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维护自身的利益而进行的,它实质上是沙皇政府和地主阶级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敲诈和掠夺。
想一想结合话剧内容,研读文本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亚历山大二世:众爱卿,近些年世界局势变化很大,我们已经落伍了;国内农奴起义更是风起云涌,我决定废除农奴制度,给农奴自由和土地,大家有意见吗?
大臣甲:陛下,万万不可,祖宗之法不能变呀!农奴自由了谁给我们耕地!谁交粮食给我们啊!
大臣乙:是啊!老祖宗的基业不能毁于我们手里呀!农奴自由了,还有谁纳税给我们维持军队啊!
亚历山大二世:(把法令给众大臣传阅)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众大臣:(笑逐言开)陛下英明!穷则思变 法令官:农奴们,陛下颁布法令,从即日起,你们获得了人生自由,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可以到城市工厂里打工! 农奴甲:这么多钱,什么时候才能还清啊!
农奴乙:总算找到一份工作,可我弟弟依然不能逃出村社。 文本中哪些内容反映了亚历山大二世这次改革的目的?农民真的获得了自由了吗? 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增强国家实力。没有;农民仍没有真正摆脱受地主剥削奴役的地位。 农奴能免费得到土地吗?那他们通过什么方式得到土地? 不能。赎买。 “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这句话说明了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最大限度的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敲诈和掠夺。二、自上而下解放农奴 ——1861年改革 如何评价1861年改革? 2、改革的评价:
这次的改革很不彻底,它实质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它是在保护地主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实质 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是在保护地主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背景资料:仅1861-1863年农民暴动和起义就发生了2000次。 结合P75《依旧贫困的俄罗斯农民》你是如何评价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步履蹒跚 积极:废除了农奴制,缓和了社会矛盾,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消极:改革后的农奴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政治上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农民缺乏基本的民主。俄国的近代化步伐沉重而缓慢。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人民也曾进行过多次重大的改革,你还记得它们主要有哪些吗?其中给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一次?为什么? 纵观历史,改革的结果大概如何?基于此,我们应对改革确立怎样的正确认识呢? 感悟升华 改革有成功,也有失败,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曲折性;改革是社会自我调节的方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能够促进社会发展;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要拥护改革等等(事例略) 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中国人民进行了多次改革,如维新变法、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起于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它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精挑细选(每题1分,共4分)
1、认为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依据是( )
A、使农奴获得自由
B、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
C、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
D、满足了农奴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2、1861年,正式批准并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的沙皇是( )
A、彼得一世 B、尼古拉一世
C、查理一世 D、亚历山大二世BD3、“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充分说明了1861年改革的实质是为了( )
A、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B、维护地主的利益
C、解放农奴 D、提供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劳动力
4、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是( )
A、资产阶级革命 B、民族解放战争
C、自上而下的改革 D、统一战争BC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 二净了。 ——列宁
材料二: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上述材料反映了俄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为什么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中尽量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致使改革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 (4)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事件具有怎样的性质?对俄国的历史具有怎样的影响? ①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测一测!1.19世纪中期造成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的富有,不愿从事工业生产
B.国家处于分裂中.
C.外国的侵略.统治者无暇顾及经济的发展
D.农奴制的阻碍2.废除俄国农奴制的沙皇是:
A.彼得大帝
B.亚历山大二世
C.亚历山大一世.
D.尼古丁一世
3.亚历山大二世实行改革的目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解放农奴 C.保护贵族地主利益 D.将农奴变为自由的劳动力 4、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俄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B.维护沙皇专制统治的需要 C.统治者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D.对农民进行掠夺的利益驱动 5.下列内容属于俄国1861年改革的是
(1)允许购买整村的农奴
(2)解放的农奴可出钱买一块份地
(3)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4)废除沙皇统治,实行资产阶级专政
A.(1)(2) B.(2)(3)
C.(3)(4) D.(1)(4)6.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废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土地的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力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
材料二: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这次改革的领导者是谁?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你认为这次改革在俄国历史上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4)农奴在这次改革中真的获得解放了吗?谈谈你的认识。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