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素养测评】人教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基础卷)
一、单选题(共5题;共5分)
1.(1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岳阳楼记》的作者是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这篇文章是他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作。
B.“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人、事、山川名胜、器物建筑等,故又称“杂记”,如《岳阳楼记》《小石潭记》等。
C.“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
D.岳阳楼与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2.(1分)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行路难,乐府古题,唐代诗人李白曾以此为题写了三首诗。我们还学过他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B.马致远,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曲中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
C.《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谥号文正,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D.《夜雨寄北》《无题》,体裁分别是律诗和绝句,作者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蹈生,唐代诗人。
3.(1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林壑(hè) 林霏(fēi) 觥筹交错(guāng)
B.阴翳(yì) 琅琊(yé) 岩穴暝(míng)
C.伛偻(yǔ) 酒洌(liè) 山肴野蔌(shù)
D.晦明(huì) 颓然(tuí) 宴酣之乐(hān)
4.(1分)下列对“独”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独”字可看出张岱对西湖雪景情有独钟,赏雪是他诗意人生的表现,表现了他特立独行、不随俗流的生活态度。
B.“独”字暗示了张岱不同凡响的“痴”,这种孤独令他在这冷寂的天地宇宙之间体验到高雅的情趣和生命的依归。
C.“独”字写出了张岱虽有舟子为伴,但不愿与之为伍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文人雅士清高自赏和目中无人的孤傲。
D.“独”字与“舟中人两三粒”并不矛盾,只有张岱这样的雅士,才会夜赏西湖雪景,而舟子确实不会有此雅兴。
5.(1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是金陵人,客此/客问元方
B.是日更定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上下一白/而或长烟一空
D.拉余同饮/一箪食,一瓢饮
二、填空题(共3题;共16分)
6.(6分)文常填空:《湖心亭看雪》一文作者 ,字宗子,号 ,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朝代)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7.(8分)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①山行六七里
②故自号曰醉翁也
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④杂然而前陈者
8.(2分)岳阳楼有一副名联,由“万家忧乐到心头”(甲),“四面湖山归眼底”(乙)构成,根据对联的格律要求判断,其下联是 (填“甲”或“乙”即可)。
三、默写(共1题;共13分)
9.(13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1分)怀旧空吟闻笛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1分)山肴野蔌, ,太守宴也。(《醉翁亭记》)
(3)(1分)越明年,政通人和,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4)(1分)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醉翁亭记》)
(5)(2分)衔远山, , ,横无际涯。(《岳阳楼记》)
(6)(2分)人有悲欢离合, , 。(《水调歌头》)
(7)(2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的句子是: , 。
(8)(3分)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抒发诗人自己矛盾心情的句子是: , , 。
四、语言表达(共1题;共6分)
10.(6分)[写辩论词]
九年级5班的班会课上就“文明习惯养成靠自律还是他律”展开了辩论。请针对正方“文明习惯养成靠自律”的观点,从下面选择一个任务,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辩论词。
任务一:可以立论,阐明正方观点的合理性;
任务二:可以驳论,驳斥正方观点中的错误。
我选任务( )
五、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6分)
11.(6分)综合性学习。
文人多是孤独的,他们的孤独是灵魂的孤独,是文化的孤独。请你参加“品味文人的孤独”专题学习活动。
(1)(3分)你认为谁是孤独的?请任选下面一人,写出对其“孤独”的理解。(形式不限)
陶渊明 杜甫 苏轼 鲁迅
(2)(3分)下列诗词中,不属于表现文人孤独的一项是( )
A.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B.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C.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六、诗歌鉴赏(共7题;共1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哮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岁大蝗旱,江、淮、京东滋甚。仲淹请遗使循行,未报。乃请问曰:“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恻然,乃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赈之,且禁民淫祀,奏蠲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且条上救敝十事。元昊反,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明三正月,仲淹请修承平、永平等砦,稍招还流亡,于是羌汉之民,相踵归业。初,元昊反,阴诱属羌为助。仲淹至部即奏行边,以诏书犒赏诸羌,为立条约,诸羌皆受命,自是始为汉用矣。仲淹为将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
初,仲淹以忤吕夷简,放逐者数年,士大夫持二人曲直,交指为朋党。及夷简罢,召还,倚以为治,中外想望其功业。而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削幸滥,考核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内容有删减)
12.(2分)对选文内容的表述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岳阳楼记》作者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
B.在中国古代,主要的纪年方法为年号纪年和天干地支纪年。本文开篇以年号纪年。庆历,为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C.记,古代一种文体,以议论为主。可叙事、写景、状物、议论、描写,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D.文中的“骚人”一词来源于战国时期屈原所作的《离骚》,人们将屈原称为“骚人”,后泛指文人。
13.(2分)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百废具兴( ) 沙鸥翔集( )
14.(2分)用“/”给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仲淹为将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
(2分)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甲文中的画线语句。
(2分)甲文中“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分)范仲淹一生“以天下为己任”,乙文中哪些情节体现了他的这一思想?
(2分)范仲淹谥号“文正”,司马光认为“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能够被赐予“文正”的官员,生前不仅德才兼备,而且要恪尽职守,忠君爱民。请结合甲乙两文分析范仲淹被赐予“文正”这一谥号的原因。
七、写作题(共1题;共60分)
19.(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夏日傍晚,沉寂多时的蛙声突然在你耳边响起;售书现场,敬仰已久的作家终于在你面前出现;语文课堂,默默无闻的你因一次精彩的展示而获得掌声;潜心沉思,绞尽脑汁的你因一个偶然的契机而豁然开朗……那一刻,相信你的心会像小鸟一样跳跃不止。这些景、人、事给我们快乐,催我们奋进,促我们成长。
请以“我心雀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和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作家作品。A 范仲淹,字希文,号梦溪,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这里说是南宋,表述有误;B表述无误;C表述无误;D表述无误。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作家作品。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古今中外一些著名文学家代表人物及作品等文学常识,而且要对他们的一些代表作品进行阅读, 要求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之外,加强课外著名文学作品的阅读,特别是少数名家的作品,平常养成多阅读多积累多做笔记,它涉及到古今中外众多的作家、作品、体裁和写作技法,零散琐碎,繁多庞杂,这么多的内容,要想很短一段时间内掌握它,确非易事,这便要求大家平时就注意搜集、归纳、整理。只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就能集腋成裘,积沙成塔;再加上常看常记,烂熟于心。
2.【答案】D
【解析】《夜雨寄北》是七言绝句,《无题》是律诗。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需要学生注意日常积累,掌握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识记文学体裁、年龄称谓、时间词、常见借代词。
3.【答案】D
【解析】 A.有误,“觥筹交错”的“觥”应读作“gōng ”。
B.有误,“琅琊”的“琊”应读作“yá”。
C.有误,“山肴野蔌 ”的“蔌 ”应读作“sù”。
D.正确。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4.【答案】C
【解析】ABD:正确;
C:有误,“独往湖心亭看雪”中一个“独”字,写出了张岱不是一人去赏雪,虽有舟子为伴,但不愿与之为伍的内心世界,表现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单。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对字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客:客居/客:客人。
B:更:晚上8点/还。
C:一:都是“全”的意思。
D:饮:饮酒/喝的。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答题时应注意,要确定词语在本题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这类词。
6.【答案】张岱;陶庵;明末清初
【解析】张岱是一位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作家。字号 “陶庵”, 所处朝代 “明末清初”。其作品《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记录了他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和对自然、人文景观的感悟。
故答案为:张岱;陶庵;明末清初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7.【答案】山,名词作状语,意为“沿着山路”;号,名词作动词,意为“取别号”;第一个“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为“以……为乐”;前,名词作状语,意为“在面前”
【解析】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这几个词语都属于词类活用。
故答案为:山,名词作状语,意为“沿着山路”;号,名词作动词,意为“取别号”;第一个“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为“以……为乐”;前,名词作状语,意为“在面前”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能力。 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8.【答案】甲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知识。根据对联平仄相对,上联尾字必须是仄声(第三声、第四声),下联尾字必须是平声(第一声、第二声)的原则,可知这副名联的下联应该是“万家忧乐到心头”。
故答案为:甲。
考查对联知识。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
9.【答案】(1)到乡翻似烂柯人
(2)杂然而前陈者
(3)百废具兴
(4)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5)吞长江;浩浩汤汤
(6)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7)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解析】需要注意“翻”“俱”“汤”“琼”的书写,理解型默写(7)抓关键词“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8)的关键词是“矛盾心情”。
故答案为:到乡翻似烂柯人; 杂然而前陈者; 百废具兴;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吞长江; 浩浩汤汤;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本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作答时,要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总结,根据题干提示准确默写,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解答此类试题,一定要认真背诵、准确识记,做到字字落实,篇篇过关。
10.【答案】示例:我选任务一。
各位评委,各位同学,你们好!我同意正方的观点。安德列耶夫曾说:“一个人最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没错,在纷繁复杂又充满蛊惑的世界中艰难前行,势必会受到金钱、权力和各种利益的诱惑。这时,阻碍自己前进的,往往是自己。也只有严于律已,能时刻约束自己的人,才会攻克这个强大的敌人而走向成功。如果一个人不能自我控制,那么他就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更谈不上创造美好的未来。所以,我方认为,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倚重自律。
【解析】 本题考查拟写辩论词的能力。正方观点是“文明习惯养成靠自律”,可选择任务一,围绕这一观点,引经据典,列举有说服力的事实进行论证;也可选择任务二,以“文明习惯养成靠他律”的观点,反驳对方观点。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要紧扣中心,条理清晰。
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11.【答案】(1)陶渊明。陶渊明的孤独是他坚守内心志意的选择而不被人理解。
(2)D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作家作品思想的理解。陶渊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杜甫忧国忧民;苏轼胸襟旷达;鲁迅一位用笔作武器的战斗者;因此最孤独的应是陶渊明。陶渊明的孤独是他坚守内心志意的选择而不被人理解。
(2)D项中表现的是文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而不是孤独。
故答案为:(1)陶渊明。陶渊明的孤独是他坚守内心志意的选择而不被人理解。(2)D
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作家思想的把握。要通过他们的作品去理解思想内涵,然后结合诗人作家的时代背景去阐述他们的孤独。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要学会从诗句中理解诗人的情感。
【答案】12.C
13.同“俱”全,皆;停息
14.仲淹为将/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
15.“衔”“吞”用词传神,运用拟人修辞,把洞庭湖人格化,使静景富有动态与活力,构成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
16.表达作者知音甚少的感慨;劝勉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含蓄表达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17.讽喻皇帝,赈济灾民,心忧受灾百姓;抚恤边民,使诸羌为宋效力;日夜谋划,希望实现天下太平。(答出两点即可)
18.作《岳阳楼记》,文采斐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拥有旷达胸襟;心忧百姓,敢于劝谏帝王,忠君爱民;能够赈济灾民,平定边患,为政有方;日夜谋划,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恪尽职守。
【解析】(1)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解答此类题,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出处、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积累的知识判断正误即可。
(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
(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
(4)此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能力。要我们赏析的词语,要么是运用修辞、要么是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赏析的答题模式一般为:该句运用了……(修辞、词语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突出了……品质,表达了作者……情感。答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5)此题考查对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文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作者的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文中作者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
(6)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7)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概括主要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信息来提取整合。还可以根据情节、环境、作者的客观介绍等方面的信息来提取概括。
参考译文:
甲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他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叼咬着小山,吞下了长河,水流浩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者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这年发生严重的虫灾和旱灾,江、淮、京东灾情尤其严重。范仲淹请求派遣官员察看灾情,没有得到答复。就问皇上说:“宫廷里的人半天不吃饭,会怎么样呢?”皇上显出哀伤的样子,于是派遣范仲淹去安抚江、淮灾民。范仲淹所到之处开仓济民,并且禁止灾区百姓滥行祭祀,奏请免除庐州、舒州的折役茶,江东的丁口盐钱,并且逐条陈述救治政弊的十项措施。元昊反叛时,范仲淹被升为户部郎中兼任延州知州。第二年正月,上奏请求修筑承平、水平等要塞,逐渐招回流亡百姓、羌族和汉族的百姓,都一个接一个地回来,重操旧业。当初,元昊叛乱时,暗中诱使归附宋朝的羌人帮助自己。范仲淹到任后就奏请巡视边境,他以皇诏命的名义犒赏羌族各部。给他们订立条约,羌族各部都接受了诏命,自此开始为宋朝效力。范仲淹作将领,对前来归附的各部羌人,真诚接纳,信任不疑,因此西夏军队也不敢轻易侵犯他的辖区。
当初,范仲淹因触犯吕夷简,被放逐多年,士大夫各持一方见解,互相指对方是朋党。等到吕夷简被罢官,朝廷召回范仲淹,依靠他来治理朝政,朝廷内外都希望他能建功立业。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减那些依靠权幸而被溢授官职的人,考核官吏,日夜谋划实现天下太平的策略。
12.ABD正确。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以记叙为主。
故答案为:C
13.百废具兴:所有废止的事业全都兴办起来。具:同“俱”,全、皆。
沙鸥翔集: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停息。
故答案为:同“俱”全,皆;停息
14.该句意思为:范仲淹做将领,对前来归附的各部羌人,真诚接纳信任不疑。“仲淹为将”是一层完整的意思;“诸羌来者”做后面句子的状语,“推心接之不疑”是范仲淹的做法。故断为:仲淹为将/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
故答案为: 仲淹为将/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
15.“衔”“吞”用词传神,赋予洞庭洞以人的动作,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这个句子描绘洞庭湖连接远处群山,吞吐长江之水,使静态的景物富有动态与生机活力,描绘出洞庭湖的广阔浩渺,气势磅礴的画面。
故答案为:“衔”“吞”用词传神,运用拟人修辞,把洞庭湖人格化,使静景富有动态与活力,构成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
16.“微斯人,吾谁与归?”是反问句,作者用反问语气感慨:没有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其中这种人既指具有旷达胸襟和志存高远的古仁人,又暗指作者自己,同时也劝勉滕子京与之同道,语句间流露出作者知音甚少的感慨,又表达了自己要与古仁人一道为天下人分忧解难的远大理想抱负。
故答案为:表达作者知音甚少的感慨;劝勉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含蓄表达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17.要求概括出乙文中表现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情节。乙文中“仲淹请遗使循行,未报。乃请问曰: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恻然,乃命仲淹安抚江、淮”,可知范仲淹心忧受灾的百姓,借宫中之人半日不食讽喻皇帝,要赈济灾民;
乙文中“招还流亡”,“以诏书犒赏诸羌,为立条约,诸羌皆受命”,可知范仲淹抚恤边民,使诸羌为宋效力;
乙文中“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削幸滥,考核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可知范仲淹日夜谋划,希望天下太平。
故答案为: 讽喻皇帝,赈济灾民,心忧受灾百姓;抚恤边民,使诸羌为宋效力;日夜谋划,希望实现天下太平。(答出两点即可)
18.从题干可知赐予“文正”这一谥号,需德才兼备,恪尽职守,忠君爱民。范仲淹作《岳阳楼记》千古流传,可见文采超群;甲文中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见其胸襟旷达;乙文中范仲淹赈灾时“禁民淫祀,奏蠲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且条上救敞十事”,并平定边患,可见其为政有方,德才兼备;乙文中范仲淹劝谏帝王心忧百姓,可见他忠君爱民;甲文中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乙文中他“以天下为己任”,可见其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恪尽职守。
故答案为:作《岳阳楼记》,文采斐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拥有旷达胸襟;心忧百姓,敢于劝谏帝王,忠君爱民;能够赈济灾民,平定边患,为政有方;日夜谋划,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恪尽职守。
19.【答案】【参考例文】
我心雀跃
阵阵幽香。无意间抬头,却发现了窗前吊兰千丛碧绿中,一朵小小的、却已完全盛放的吊兰花。几枚精致的花瓣,几丝嫩黄的花蕊,简单朴素,却隐隐透出一丝高贵。
刹那间,我似乎听到了心底开花的声音。
我不知道,它的盛放历经了多少艰辛。
我只知道,这株吊兰所遭受的一次又一次“灭顶之灾”。在吊兰还很小的时候,就被粗心的我剪去塞入塑料袋带回家去。接近一个小时的颠簸,吊兰几乎全蔫了。到家后,我随意找了个花盆,挖了点土,将吊兰种了进去,不管根是否已经全部“入土”,也不管土里是否有充足的水分。
漫长的一个月,吊兰仅仅依靠土里残留的水分,向着泥土深处,努力地扎根生长。
一个月以后,这株吊兰终于引起了妈妈的注意。妈妈细心地将它的根埋下,悉心地为其浇水施肥,吊兰也以似乎看得见的速度飞速生长。
好景不长,转眼间,又到了一年暑假。出去旅游前,我愣是没有想到吊兰。在外十几天,正值家里太阳最盛的十几天,吊兰又正好在阳台,每天都要接受阳光的暴晒,却只能汲取花盆里所剩不多的水分。我不知道我们出去的那几天,它是如何艰难地存活下来的,我只知道,等我们归来时,它的土已经干裂成一块一块的了……
经历了两次“灭顶之灾”的它,没有泄气,反倒孕育出了一朵小小的完全盛放的吊兰花,不,现在已经是一嘟噜吊兰花了:几枚精致的花瓣,几丝嫩黄的花蕊,明明各不相同,却透露出一种相同的高贵。
人生的道路不也是这样么,崎岖不平,有挫折,有坎坷,我们也要像吊兰一样在逆境中不断抗争,才能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心的原野上,也慢慢布满了花的踪迹,淡雅朴素、阵阵曲香。我的心,感动并雀跃着。
【解析】提示语充满诗意,饱含哲理,以直接命题的形式出现,学生有熟悉感。学生对“雀跃”的情感并不陌生,有话可说。与“我”有关,可发挥的空间和选择的范围比较大。虽然审题难度不大,但文章要出彩必须立意深刻,选材新颖,在情感的真挚上下功夫,要紧扣“我”“心”“雀跃”展开叙述描写,“我心”因为什么而雀跃?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雀跃”的心情带给我的思考和收获是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要在行文过程中写清楚。平常能够关注生活、注重生活体验,才能有鲜活的事情可写。
本题是一篇命题作文,注意以下几点: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这是写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一步;明确中心,选好材料:在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列好提纲,确定详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