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十三·课《黄继光》 课时 一、二
教材分析 《黄继光》一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是一篇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课文。本课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特级英雄黄继光为主角,通过具体事例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英勇牺牲的壮烈场景。文章脉络清晰,按时间顺序展开,不仅歌颂了黄继光为革命英勇献身的精神,还深刻体现了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本文作为略读课文,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英雄人物的品质,并学习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通过阅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同时,他们也对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充满了好奇和敬仰之情。在《黄继光》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情感体验,深入理解黄继光的英勇事迹和崇高品质。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同学的交流,学生将进一步感受到黄继光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伟大精神,从而激发他们对革命者的敬仰之情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此外,学生还将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黄继光英勇牺牲的壮烈场景。 深入感受黄继光的英勇品质和爱国情怀。 学习并运用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继光的英勇品质。 难点: 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5分钟) 教师行为: 手持《黄继光》课文,面带微笑走进教室。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英雄,他的名字叫黄继光。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你们想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黄继光》。” 学生行为: 学生齐声回答“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你们对英雄有什么理解吗?” 学生A:“英雄就是很厉害,能保护我们的人。” 教师:“没错,英雄往往拥有非凡的勇气和无私的精神。黄继光就是这样的英雄,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0分钟) 教师行为: 在黑板上写出“役、履”等5个生字,以及多音字“晕”。 “请大家翻开课本,先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举手问老师。” 逐一领读生字,纠正发音,讲解字义。 学生行为: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认真听老师领读,跟读生字,并尝试组词。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晕’字在这里读什么音?” 学生B:“读第四声,yùn。” 教师:“很好,那你能组个词吗?” 学生B:“头晕、晕倒。” 三、概括内容,理清脉络(15分钟) 教师行为: “现在,请大家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同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如找关键词、串联段落大意等)。 鼓励学生自主概括,并请几位学生分享。 学生行为: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并与同桌交流。 举手分享自己的概括,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补充。 师生示例对话: 学生C:“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摧毁敌人的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壮烈牺牲的故事。” 教师:“概括得非常全面,你抓住了课文的主要事件和人物行为。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概括方式吗?” 四、初步感受,认识英雄(10分钟) 教师行为: “通过刚才的概括,我们已经对黄继光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你们觉得黄继光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句子,初步感受他的英勇品质。 学生行为: 学生再次浏览课文,寻找相关句子。 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分享感受。 师生示例对话: 学生D:“我找到了黄继光说的这句话:‘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我觉得他很勇敢,主动请缨去完成危险的任务。” 教师:“是的,黄继光的这句话充满了勇气和决心。他面对危险毫不退缩,这正是他英勇品质的体现。你们还能找到其他类似的句子吗?”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5分钟) 教师行为: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役、履’等生字,还读准了多音字‘晕’。更重要的是,我们初步了解了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勇事迹,感受到了他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黄继光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他的英勇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铭记。”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今天学习的重点内容,加深印象。” (教师简要总结本课学习的生字、课文大意以及黄继光的英勇品质,确保学生理解并掌握。) “最后,老师想给大家布置两个作业,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完成。” 生字抄写与组词:请大家将今天学习的生字“役、履”等每个抄写三遍,并分别组两个词,写在作业本上。 课文预习:预习课文剩余部分,尝试找出更多描写黄继光英勇品质的句子,并思考这些句子是如何体现他英勇品质的。明天上课时,我们将一起分享你的发现。 学生行为: 学生认真听老师的小结,并记录下作业内容。部分学生可能会主动举手询问作业的具体要求或细节。 师生示例对话: 学生E:“老师,如果我在预习时找到了新的句子,但不太确定它是否体现了黄继光的英勇品质,我可以带到课堂上来问您吗?” 教师:“当然可以,预习时遇到问题是很正常的。你可以把有疑问的句子记下来,明天上课时我们一起讨论解决。” 结束语: “好了,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希望大家在课后能够认真完成作业,为明天的学习做好准备。我们下节课再见!” (教师面带微笑,挥手告别学生,离开教室。)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行为: 手持课本,面带微笑走进教室。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黄继光的故事,还记得他做了什么吗?” “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更深入地感受黄继光的英勇与伟大。” 学生行为: 学生回忆并回答上节课内容,如“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师生示例对话: 学生A:“黄继光为了摧毁敌人的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枪口。” 教师:“非常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探讨这一壮烈场景,感受黄继光的英勇。”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5分钟) 教师行为: 引导学生重点阅读黄继光牺牲的段落。 “请大家默读这部分内容,用笔画出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或词语,并思考它们是如何体现黄继光的英勇品质的。” 巡视课堂,个别指导学生。 学生行为: 学生默读课文指定段落,圈画关键词句。 思考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些词句如何展现黄继光的英勇。 师生示例对话: 学生B:“我画了‘猛然站起,张开双臂’这句,我觉得这表现了黄继光不顾一切的决心。” 教师:“非常棒!这个动作描写非常生动,确实体现了黄继光的英勇无畏。还有谁能找到类似的句子吗?” 三、小组讨论,分享感悟(10分钟) 教师行为: 组织学生分组,每组4-5人。 “现在,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自己找到的句子和感悟,讨论一下这些句子是如何共同构建出黄继光的英勇形象的。” 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学生行为: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悟。 听取他人意见,补充或修正自己的观点。 师生示例对话: 学生C(小组代表):“我们组认为,‘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疯狂的扫射’这句话最震撼人心,它直接展示了黄继光牺牲的壮烈。” 教师:“很好,这句话确实非常震撼。那么,你们还能从哪些方面感受到黄继光的英勇呢?” 四、总结提升,学习写法(10分钟) 教师行为: 引导学生总结黄继光的英勇品质,如勇敢、无畏、爱国等。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黄继光的英勇。那么,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来展现这些品质的呢?” 讲解并示范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学生行为: 认真听讲,总结黄继光的英勇品质。 学习并思考如何运用所学方法描写人物品质。 师生示例对话: 教师:“比如,‘猛然站起,张开双臂’这个动作描写,就生动地展现了黄继光的英勇无畏。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尝试用这样的细节来丰富人物形象。” 学生D:“我明白了,我们在写人物时,要抓住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来描写,这样才能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五、课堂练习,巩固新知(10分钟) 教师行为: 布置课堂练习:“请你运用今天学到的写法,描写一个你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可以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也可以是虚构的角色。注意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来展现人物的品质。” 巡视课堂,个别指导学生。 学生行为: 学生思考并构思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六、分享展示,交流评价(10分钟) 教师行为: “同学们,现在请大家停下手中的笔,我们来进行一次分享展示。谁愿意先上来,和大家分享你描写的英雄人物以及你是如何运用具体事例和细节来展现他/她的品质的?” 教师邀请几位学生上台,用投影或口头叙述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在每位学生分享后,教师给予积极的反馈,并鼓励其他同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学生行为: 被邀请的学生走上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自信地讲述自己是如何构思和描写的。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在心中默默评价或准备提出自己的见解。 师生示例对话: 学生E(上台展示):“我描写的是岳飞,他是一位历史上的真实英雄。我写了他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场景,比如他‘挥舞长枪,所向披靡’,还有他‘面对强敌,毫不退缩’的坚定眼神。这些都是我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来展现他英勇品质的。” 教师:“非常棒,岳飞的故事确实很感人。你抓住了他的动作和神态进行描写,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或建议吗?” 学生F:“我觉得E同学写得很好,特别是‘挥舞长枪,所向披靡’这句,很有画面感。不过,我觉得还可以再加入一些岳飞的心理活动描写,比如他内心的坚定和信念,这样人物会更加立体。” 教师:“F同学的建议很有价值,加入心理活动描写确实可以让人物更加丰满。E同学,你可以考虑在修改时加入这部分内容。” 结束语: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通过今天的学习和练习,我们不仅更深入地感受了黄继光的英勇品质,还学会了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我们下节课再见!” (教师面带微笑,挥手告别学生,离开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