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三月桃花水 表格式 教学设计(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4 三月桃花水 表格式 教学设计(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0 09:55:4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教学内容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三月桃花水》 课时 一、二
教材分析 《三月桃花水》是一篇充满诗意和美感的课文,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比喻手法,展现了三月桃花水的美丽景色和作者对春天的深厚情感。本文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因为它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更因为它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运用比喻手法的典范。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比喻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和生动描绘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和灵感来源。
学情分析 在学习《三月桃花水》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对于比喻手法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并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比喻手法进行描述和写作。同时,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部分学生在文学鉴赏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可能相对较弱,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相关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后续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深厚情感。 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深厚情感。 教学难点: 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约5分钟) 教师行为: 谈话导入:“同学们,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你们最喜欢春天的什么呢?是嫩绿的柳枝,还是盛开的花朵?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课文,它用非常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三月里的一种特别的水——桃花水。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感受它的魅力吧!” 学生行为: 学生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分享自己对春天的喜爱。 师生对话示例: 师:“有同学喜欢桃花吗?为什么喜欢它?” 生:“我喜欢桃花,因为桃花很美丽,而且它总是春天最早开的花之一。” 二、明确单元语文要素,回顾学习方法(约3分钟) 教师行为: 引导回顾:“在我们开始新课之前,先来回顾一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和学习方法。谁还记得我们本单元主要要学什么,怎么学?” 学生行为: 学生回忆并简要回答单元语文要素和学习方法,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优美”等。 师生对话示例: 师:“很好,有同学提到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正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重要方法。” 三、阅读课前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约5分钟) 教师行为: 出示学习提示:“请大家翻开书,自读课前学习提示,并用笔勾画出重点,明确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 学生行为: 学生自读学习提示,勾画重点,明确学习任务。 教师行为(补充): “学习任务是什么?谁来分享一下?” 学生行为: 学生回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优美的语言;读出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 四、自主学习,交流生字新词(约10分钟) 教师行为: 布置任务:“接下来,请大家自主学习课文,读准字音,特别是‘绮、谈’两个生字和多音字‘和’。同时,尝试理解‘绮丽’这个词的意思。” 学生行为: 学生自主学习,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师生对话示例: 师:“有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下这些生字词?” 生:“绮(qǐ)、谈(tán),多音字‘和’(hé,hè,huó,huò,hú)。” 师:“很好,那么‘绮丽’是什么意思呢?” 生:“‘绮丽’就是非常美丽,华丽的意思。” 五、抓住关键语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约15分钟) 教师行为: 引导概括:“现在,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讲了什么?” 学生行为: 学生默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尝试分段。 师生对话示例: 师:“谁来分享一下你的答案?” 生:“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至2自然段)描绘了阳春三月,大地回暖,河流苏醒,桃花盛开的美丽画卷。第二部分(第3至6自然段)写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庄稼,装点春天。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抒发了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师行为(补充): “非常好,同学们概括得很准确。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呢?” 学生行为: 学生寻找并分享相关语句,如“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六、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约2分钟) 教师行为: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生字新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到了三月桃花水的美丽和作者对它的喜爱。希望大家在课后能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那些描绘三月桃花水美丽景色的句子,尝试用自己的话描绘出你心中的三月桃花水。同时,也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作者会对桃花水有如此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又是如何通过文字传递给我们的。” 学生行为:
学生认真聆听老师的课堂小结,并准备在课后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朗读和思考。 作业布置: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尝试读出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完成课后练习:抄写并记忆本课生字新词,特别是“绮、谈”及多音字“和”的不同读音和用法。 写作练习:选择课文中的一段或几段,用自己的话描绘出三月桃花水的美丽景色,并尝试表达自己对桃花水的感受或想象。 预习准备:预习课文的第二课时内容,思考作者如何将三月桃花水比作竖琴和明镜,这样的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教师结束语:
“同学们,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而三月桃花水更是春天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让我们带着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桃花水的向往,继续我们的语文学习之旅。期待下节课,我们能有更深入的交流和发现。下课!” 学生行为:
学生收拾好学习用品,有序离开教室,准备按照老师的作业布置进行课后学习和预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教师行为:教师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关于三月桃花水的描绘和作者的情感。 学生行为: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 师生示例对话: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月桃花水》,谁能告诉我作者描绘了哪些关于桃花水的美丽景色?” 生:“作者描绘了桃花水像竖琴,像明镜,还有……” 二、深入解读课文 教师行为: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特别是作者如何将三月桃花水比作竖琴和明镜的部分。 学生行为: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思考教师的提问,并尝试找出答案。 师生示例对话: 师:“作者为什么说三月桃花水像竖琴?这样的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因为桃花水流动的声音像竖琴的琴声,这样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 三、分析比喻手法 教师行为:教师详细解释课文中的比喻手法,引导学生理解其表达效果。 学生行为:学生听讲,思考并尝试自己运用比喻手法进行描述。 师生示例对话: 师:“作者用‘明镜’来比喻三月桃花水,这样的比喻有什么好处?” 生:“这样的比喻让读者更能感受到桃花水的清澈和美丽。” 四、写作练习 教师行为:教师布置写作练习,要求学生选择课文中的一段或几段,用自己的话描绘出三月桃花水的美丽景色,并尝试表达自己对桃花水的感受或想象。 学生行为:学生认真写作,尝试运用所学的比喻手法进行描述。 师生示例对话: 师:“请大家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课文,用自己的话描绘出你心中的三月桃花水。” 生(写作后分享):“我心中的三月桃花水就像一面巨大的明镜,映照着蓝天白云和绿树红花,美得让人心醉。” 预习与拓展 教师行为:教师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并思考如何将所学的比喻手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学生行为:学生记录预习任务,准备在课后进行预习。 师生示例对话: 师:“下节课我们将学习更多的描写手法,请大家预习并思考如何将这些手法应用到你的写作中。” 生:“好的,我会认真预习并尝试运用到我的写作中。”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教师行为: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比喻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并布置相关作业。 学生行为:学生认真听讲,记录作业内容。 师生示例对话: 师:“本节课我们深入学习了《三月桃花水》中的比喻手法,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写作中灵活运用。作业是完成课后练习,并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生:“明白了,我会认真完成作业的。” 六、巩固练习与互动 教师行为:教师出示一些与三月桃花水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比喻手法进行口头描述,增强课堂互动性。 学生行为:学生积极参与,尝试用比喻手法描述所看到的景色,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 师生示例对话: 师:“请大家看这张图片,你能用比喻手法描述一下你看到的三月桃花水吗?” 生:“我看到的三月桃花水就像一条流动的银带,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七、小组合作与讨论 教师行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要求学生围绕“三月桃花水的美丽之处”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并派代表分享小组观点。 学生行为: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听取他人意见,形成小组共识。 师生示例对话: 师:“现在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一下你们小组认为三月桃花水的美丽之处在哪里。” 生(小组代表):“我们小组认为,三月桃花水的美丽之处在于它的清澈透明,像一面明镜,映照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八、总结提升与拓展 教师行为: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比喻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观察并记录身边的自然景色。 学生行为:学生认真听讲,记录教师的总结内容,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师生示例对话: 师:“本节课我们深入学习了《三月桃花水》中的比喻手法,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运用所学的比喻手法来描绘身边的自然景色。” 生:“我会的,老师。我觉得我们学校的池塘也像一面明镜,映照着蓝天白云和绿树,很美。” 九、下课与告别 教师结束语:“同学们,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运用所学的比喻手法,发现并记录身边的美好。期待下节课我们能分享更多美丽的景色和感受。下课!” 学生行为:学生收拾好学习用品,有序离开教室,向教师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