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 语文 4 繁星 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能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感受繁星的美。
3. 体会作者对繁星的喜爱之情,感悟作者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引导学生感受繁星的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繁星的喜爱之情。
2. 教学难点
- 体会作者不同时期看繁星的不同感受,感悟作者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
1. 预习提纲:让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 准备资料:查找巴金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包含繁星的图片、视频等。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播放一段繁星闪烁的视频,让学生静静地观看。
2. 提问引导: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繁星闪烁的夜空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学生自由回答)
3.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巴金一起去感受繁星的魅力。板书课题:繁星。
(二)介绍作者
1. 教师介绍: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他的作品有《家》《春》《秋》《寒夜》等。
2. 让学生分享自己课前查找的关于巴金的其他资料,加深对作者的了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
- 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 圈出生字词,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 检查生字词
- 课件出示生字词:昧、坠、怀等。指名认读,正音。
- 理解“昧”(昏暗)、“坠”(落)等重点字词的含义,可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讲解,如“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通过对句子的理解,让学生明白“昧”在文中形容夜晚天空的一种状态。
3.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思考:课文围绕繁星写了哪些内容?
4. 整体感知
-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 提问: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 学生讨论后归纳:
-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了“我”从前在家乡庭院里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了“我”三年前在南京住所的菜园里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写了“我”如今在海上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四)研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 默读思考
- 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在家乡庭院里看到的繁星是什么样的?他有什么样的感受?
- 画出描写繁星的语句,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做批注。
2. 交流分享
- 描写繁星的语句:“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
- 引导学生抓住“密密麻麻”这个词,想象繁星的数量之多。
- 感受:“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繁星的喜爱之情,以及繁星带给作者的温暖和安全感,就像在母亲怀里一样。
3. 朗读体会
-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读出作者对繁星的喜爱。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研读了第一部分,感受到了作者在家乡庭院里看繁星时的喜爱之情。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作者在其他地方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六)课堂练习
1. 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昧(mèi wèi) 坠(zhuì duì)
答案:昧(mèi) 坠(zhuì)
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星 ( )的夜
答案:密密麻麻;柔和(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指名背诵课文第一部分。
2. 回顾上节课内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作者在家乡庭院里看繁星的情景,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脚步,去看看他在其他地方看繁星的感受。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
1. 自主学习
- 让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三年前在南京住所的菜园里看到的繁星有什么特点?他的感受与在家乡时有什么不同?
- 圈出关键词句,做好批注。
2. 交流汇报
- 繁星的特点:“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引导学生理解虽然星星看起来微小,但它们带来的光明却无处不在。
- 感受的不同:“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与在家乡时把繁星当作母亲怀抱的温暖感受不同,这里作者把繁星当作朋友,有一种亲切、平等交流的感觉。
3. 朗读感悟
-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读出作者把繁星当作朋友的那种亲切之感。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
1. 小组合作学习
- 小组合作朗读第3自然段,讨论:作者如今在海上看繁星的情景是怎样的?他又有什么样的感受?
- 找出描写繁星和作者感受的语句,深入分析。
2. 小组汇报
- 描写繁星的语句:“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引导学生感受海上繁星的动态美,仿佛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 感受:“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让学生体会到海上繁星给作者带来的宁静、梦幻的感觉,又再次有了像在母亲怀里的温暖和安心。
3. 对比阅读
- 让学生对比作者在不同时期看繁星的感受,思考:为什么作者的感受会有所不同?
- 引导学生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丰富以及环境的变化,作者对繁星的感受也在不断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对繁星的喜爱之情。
(四)总结全文
1. 情感升华
- 提问: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对繁星有了怎样的认识?你从作者对繁星的喜爱中感受到了什么?
-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繁星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作者情感的寄托。
2. 总结写法
- 回顾课文,让学生思考:课文在描写繁星时有哪些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 教师总结:作者运用了比喻(如“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排比(“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同时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不同时期看繁星的情景,条理清晰。
(五)拓展延伸
1. 让学生分享自己观看星空的经历和感受,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可以分享自己想象中的星空。
2. 推荐阅读巴金的其他作品,如《家》中的部分章节,进一步感受巴金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
(六)课堂练习
1. 照样子,写词语。
密密麻麻(AABB式):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平平安安、浩浩荡荡
2. 读句子,完成练习。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仿照这句话的写法,写一句话。
答案:(1)排比;(2)秋天的雨是清凉的,是温柔的,是多彩的。
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爱星空,更爱星空中的繁星。繁星闪烁,像无数颗宝石镶嵌在天幕上。当我仰望星空时,我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繁星似乎在向我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我沉浸在这美妙的氛围中,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1)用“____”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2)作者仰望星空时的感受是什么?
答案:(1)繁星闪烁,像无数颗宝石镶嵌在天幕上。(2)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繁星似乎在诉说古老故事,沉浸其中忘记周围一切。
(七)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
2. 写一篇小短文,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自然景观,注意运用学过的修辞手法。
六、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
- 在导入环节播放繁星闪烁的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繁星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研读课文描写繁星的语句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如“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这样的星空下,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 问题引导法
- 在初读课文后,通过提问“课文围绕繁星写了哪些内容?”“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在研读各部分课文时,也通过一系列问题,如“作者在家乡庭院里看到的繁星是什么样的?他有什么样的感受?”“作者三年前在南京住所的菜园里看到的繁星有什么特点?他的感受与在家乡时有什么不同?”等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课文的内涵。
3. 朗读感悟法
-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充满诗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通过朗读让学生感悟课文的情感。如在初读课文时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研读各部分课文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作者不同时期看繁星的不同感受;在总结全文时,通过朗读再次升华情感。
4. 小组合作学习法
- 在研读课文第三部分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小组内的学生合作朗读、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小组汇报时,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能力。
七、教学反思
1. 在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播放繁星的视频,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课文的情境中,对繁星的美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但是在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时,部分学生可能由于缺乏生活经验,想象不够丰富,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自然景观,积累更多的表象。
2. 问题引导法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但在提问时,个别问题的难度可能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稍大一些,导致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困难。在今后设计问题时,要更加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问题的设置要有梯度,从易到难。
3. 朗读感悟法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在朗读指导方面,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按照要求有感情地朗读,但仍有少数学生朗读时缺乏情感。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朗读感悟到课文的情感。
4.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课堂上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然而,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发现有些小组的讨论不够深入,存在个别学生主导小组讨论的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和引导,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