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走月亮》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走月亮》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0 21:00:0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四年级上册 语文 2 走月亮 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会写“淘、牵”等7个字,会认“鹅、卵”等15个字,能正确读写“柔和、河床”等14个词语。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 能仿照例句,想象画面,写一写自己看到的月光下的某个场景。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月光下的美丽景象,体会文中的意境。
-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语句,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月光下的乡村静谧、和谐的氛围。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与阿妈之间的深情。
- 学习作者描写月光下景物的方法,感受月光下乡村的美。
2. 教学难点
- 理解文中反复出现的“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的含义。
- 体会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融入的情感,学会将情感融入自己的描写之中。
三、教学方法
1. 朗读法
- 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月光下的美景,体会文中的情感。如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精读课文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情感。
2. 情境教学法
- 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播放月光下乡村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那种静谧、和谐的氛围。
3. 讨论法
- 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重点问题,如“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 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月光下的乡村图片、相关视频等。
- 准备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
- 预习课文,圈出生字词,尝试读通课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谈话导入
- 同学们,你们见过夜晚的月亮吗?在月光下有没有发生过一些有趣的事情呢?(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的经历)今天,我们要跟随一位小朋友和他的阿妈,一起去走月亮。(板书课题:走月亮)
2. 解释课题
- 同学们,你们知道“走月亮”是什么意思吗?(请学生猜测)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有这样一种习俗,在月光下散步、游玩就叫做“走月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 检查字词
- 课件出示生字词:
- 认读生字:鹅(é)、卵(luǎn)、俗(sú)、跃(yuè)、穗(suì)、埂(gěng)、烁(shuò)、镀(dù)、埂(gěng)、洼(wā)、填(tián)、庄(zhuāng)、稼(jià)、俗(sú)、跃(yuè)
- 认读词语:柔和、河床、新鲜、修补、坑坑洼洼、庄稼、风俗、跳跃、葡萄
- 教师指名读,相机正音。对于易读错的字,如“卵”(luǎn),可以让学生多读几遍,并进行口头组词,加深记忆。
- 指导书写
- 重点指导“淘”“牵”等字。“淘”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缶”的横画不要漏写;“牵”字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宽一些,下面的“牛”字一横要长。
- 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书写,学生跟着书空,然后在练习本上写3 - 5个。
3. 整体感知
-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我”和阿妈在月光下散步的所见所闻所感)
(三)精读课文,感受美景与亲情(20分钟)
1. 研读第1 - 3自然段
- 学生轻声朗读第1 - 3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和阿妈走月亮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 交流反馈:
- “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这里连续用了几个“照亮了”,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体会月光下的景色很明亮,同时也为下文描写月光下的其他景物做铺垫)
-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你能想象出小水塘抱着月亮的画面吗?(让学生发挥想象,描述画面,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的生动性)
- 指导朗读:这几个自然段要读出轻柔、舒缓的语气,表现出月光下的宁静和美好。教师可以先范读,然后让学生模仿朗读。
2. 重点研读第4自然段
- 学生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圈出描写月光下景物的词语和句子。
- 交流展示:
- 描写景物的词语有“灰白色”“镀亮”“运载”等,描写景物的句子如“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词语和句子是怎样描写出月光下的美景的?(通过描写秋虫、夜鸟、鱼儿等的活动,以及月光下的光影变化,生动地展现了月光下乡村夜晚的生机勃勃)
- 文中说“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体会这几句话不仅是在点明地点的转换,同时也表达了“我”对溪边有着特殊的情感,因为那里有“我”的回忆)
- 创设情境,指导背诵:
- 教师创设情境:“现在我们就站在这美丽的溪边,月光洒在我们身上,让我们一起把这美好的画面记下来吧。”
- 给学生一些提示词,如“灰白色的鹅卵石”“小水塘”“秋虫”“夜鸟”“鱼儿”等,让学生根据提示词尝试背诵。
3. 研读第5 - 9自然段
- 小组合作学习:默读第5 - 9自然段,讨论“我”和阿妈在走月亮的过程中还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 小组汇报:
- 看到了果园里的果实在月光下散发着香味,稻田里的庄稼在微风中轻轻摆动等。这些景物让人感觉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 引导学生理解“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不仅写出了天上月亮和星星的动态美,也暗示了“我”和阿妈在走月亮时那种温馨、和谐的氛围,仿佛天地间都充满了这种亲情的美好)
- 情感体会:
- 在这部分内容中,“我”和阿妈有哪些互动?这些互动体现了怎样的情感?(如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体现了阿妈对“我”的爱和知识的传授;“我”和阿妈走过很多地方,体现了“我”对阿妈的依赖和亲情的温暖)
(四)深入探究,理解主题(10分钟)
1. 探究“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的含义
-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思考:这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呢?
- 交流讨论:
- 从结构上看,这句话贯穿全文,将“我”和阿妈走月亮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串联起来,使文章层次更加清晰。
- 从情感上看,每一次出现都表达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我”在走月亮过程中的快乐和幸福。
2. 体会文中的情感
- 提问:读完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我”和阿妈之间的亲情,以及月光下乡村的宁静、和谐、美好)
(五)课堂练习(10分钟)
1. 仿照例句,写一写自己看到的月光下的某个场景。
- 例句: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
- 答案示例:月光下,草丛中的蛐蛐欢快地叫着,树上的蝉偶尔应和几声,蝙蝠在低空飞过,翅膀扇动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2.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卵(luǎn nǎn)石 风俗(sú shú) 跃(yuè yào)出
- 答案:luǎn、sú、yuè
3. 背诵第4自然段。(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背诵,然后同桌互相检查)
(六)课堂小结(5分钟)
1. 教师总结
- 同学们,今天我们跟随作者和他的阿妈一起走月亮,领略了月光下乡村的美丽景色,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月光下的景物和自己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希望同学们也能像作者一样,善于观察身边的美景,并且能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描写之中。
2. 布置作业
- 抄写生字词,每个三遍。
- 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给家人听,并和家人分享自己的感受。
- 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篇短文,描写夜晚的某个场景,注意融入自己的情感。
六、教学反思
在《走月亮》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在导入环节,通过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月光下的经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初读课文时,注重对生字词的教学,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精读课文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感受月光下的美景和亲情,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较好地理解了文中的重点词句和主题思想。课堂练习环节,通过仿写、选择正确读音、背诵等练习,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情感时,部分学生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在课堂时间的把控上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得到充分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