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时空定位】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历代户籍制度演变;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学习难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中国古代基层组织的主要任务;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特点
一、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1.战国:国家编排民户,制定户籍的开始。
2.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3.汉朝
(1)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2)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3)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也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4.隋唐
(1)隋建立后,重新核定户籍。
(2)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5.宋朝:宋朝户籍分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和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6.元朝:按职业划分户口类型,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7.明朝
(1)明朝以职业定户籍,分为民籍、军籍、匠籍等。
(2)明朝的户籍册称“黄册”,(“黄册”就是户籍册,它是政府征收赋役的依据。)以里甲制为基础。
8.清朝
(1)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管理相对松弛。
(2)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3)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
【知识拓展】(一)、中国古代建立户籍制度的目的
1.人口的普查、管理与控制。人口的普查、管理是户籍管理制度的基础性功能,是对全国人口数据的一种基础性了解,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同样发挥着这样的作用,但是在此基础上有对人口控制的作用,把人口控制在土地的范围内,主要作用是保障税收。
2.征发赋役的依据。人口是征发赋役的主要依据,而户籍制度是征发赋役的重要依据,统治者根据户籍管理中在册的人口多少来征发赋役,因此,户籍管理的真实性和全面性直接影响统治者征发赋役的情况。
3.扩充兵力的基础。战争多发的朝代,人口成为扩充兵力的重要条件,而户籍制度直接管理着人口的数量和区域,因此在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具备了为统治者扩充兵力提供基础保障的作用。
4.保障社会治安和政权稳定。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将多数人口控制在一定的区域内,禁止不经官府允许的随意流动,并对随意流动的人口进行严厉的处罚,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社会治安的稳定,进而保障统治者的政权稳定。
【知识拓展】(二)、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及演变的原因
1、特点:
(1)户籍具有地域性。由于人口与赋役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政府千方百计将人口控制在特定的地域范围中,限制其流动。
(2)户籍具有等级性。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其户籍地位逐级降低,界线分明。其中,特权户籍以宋代的官户最为典型,但在宋代以后消失。民籍户种是平民百姓拥有的户籍,是主体户种,这些人是国家赋役的重要承担者。
(3)户籍具有世袭性。严格的户籍管理不仅体现在对人口生存地域的控制上,而且人口的等级、职业也被户籍标识得清清楚楚;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
(4)户籍具有社会治安职能。在我国历史上,户口的管理也对人口活动行为进行制约,它对封建秩序,特别是治安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宋代以后出现保甲制,赋予了户籍管理一项重要的社会治安功能,从而成为政府加强其统治基础的重要措施。
2、原因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发展。
(2)生产力的发展,人身依附关系的不断松弛。
(3)政府的不断改革。(或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的变化,如两税法、宋田制不立、明一条鞭法、清摊丁入亩等。)
二、 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1.基层组织
(1)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2)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里设里正。后代沿袭这种乡里制度,稍有变化。
(3)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4)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2.社会治理
(1)秦汉:建立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相互监督。
(2)唐朝:实行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互相监督。
(3)北宋:王安石实施保甲法。
(4)明朝: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
(5)清朝: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推行保甲制。
【知识拓展】评价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
1、皇权与绅权在社会治理中是合作关系,皇权不下县,因为皇权把基层治理全交给受过儒家教育的“绅士”,绅士具有广泛的治理权,他们为社区提供公共品,包括修建道路、水利、学校等公共设施,救济鳏寡孤独等。
2、巩固了封建统治,稳定地方秩序,推动社会经济、文化习俗的发展。
3、中国古代乡村治理含有一定的自治因素,但始终没有发展为真正的乡村地方自治。
4、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王权的扩张,乡村社会治理越来越深地受到国家政权的干预和控制,其自治性逐渐消退。
5、鸦片战争以后,在接连不断的内乱外患的打击下,农村社会的权力组织趋向解体,进入20世纪之后,清王朝被迫于宣统五年实行新政,传统的乡里制度、保甲制度被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
【知识拓展】 中国古代保甲制度的特点
(1)责任连代:保甲内一人犯法,全体惩罚,利用保甲内部的联代责任实现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这是保甲制度的最本质特征。
(2)家族核心:保甲制度的“保甲”一般由地域相近的宗族成员构成,大部分具有宗族联系,这有利于发挥宗族首领的领导作用,也有利于封建政府对保长、甲长的控制。
(3)亦官亦民:保甲制度是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组织,但是,这一组织受到各朝政府的严格控制,实际带有半官方的色彩,清朝保甲制与乡里制合二为一。
(4)亦管亦教:保甲制下,保长、甲长不仅负有管理的职能,也有教育成员的责任,既有行政长官的职责,也有家长的作用。
三、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宋之前
(1)社会救济: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
①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②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还鼓励民间自置义仓。
③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
(2)优抚政策
①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鸩杖,以示尊重。
②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
【知识拓展】阅读教材P101“史料阅读”,思考:你如何认识商周时期的救济设想?
提示: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而且天灾人祸不断,人们的自救能力差,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救助,因此政府必须做到未雨绸缪,事先做好各项准备,保证粮食和各种物资的充足。史料所反映的古人备荒的意识和各级机构储蓄和备荒的设计,对今日的救灾工作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2.宋之后
(1)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①代表: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
②作用:宗族通过设立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
(2)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3.政府和社会救济的不同
(1)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或直接实施赈济,或鼓励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
(2)社会力量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赈济,如收养弃婴和孤儿、接济贫民等。
【知识拓展】阅读教材P102“学思之窗”,想一想:古代政府为什么要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无依的人群进行救助?这样的法律规定能落实吗?
提示:(1)古代政府之所以要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无依的人群进行救助,其原因是:对贫苦无依的人进行救助是必须的,用法律对此进行规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将这一救助真正落到实处;这样做体现了政府对这一工作的重视程度,能够在百姓心中树立政府的威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2)这样的规定能否落实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政治环境。因为只有统治者英明,能够励精图治,深深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能够胸怀天下、心系百姓时,这样的规定才能够落实。否则,不能落实。
【知识拓展】以唯物史观认识我国古代的社会救济
1.内容:中国古代的救济制度,一般说来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天灾人祸之后的特殊时间对百姓进行救济;另一方面是平常时期对人民中鳏寡孤独、老病残疾等成员进行福利救助。
2.思想基础
(1)诸子百家学说。以儒家仁义思想为指导(如孔子的“理想社会”的大同和小康,孟子“仁政”思想),同时兼有墨家的“兼爱”、道家的“小国寡民”顺应自然的见解。
(2)宗教思想。佛教的慈悲为怀、善恶报应思想,道教的劝人积德行善、劝善去恶的观点。
3、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主要渠道
(1)政府行为:中国古代历代政府掌握着大量的资源,是社会救济的主体,尤其是面对大灾大难的情况,政府会动用国家储备大规模救灾。同时,政府还鼓励民间相互救助和民间积储。
(2)宗教组织:在中国古代,佛教有慈悲为怀、善恶报应思想,道教有劝人积德行善、劝善去恶的观点,两者都有举办慈善事业的传统,如唐代寺院设立的悲田院,专门关注老而无依者,饥饿施粥,有病给药,死则安葬。
(3)宗族救助:在“睦族敬宗”的旗号下,宗族对族内成员在生养、学业、贫病和婚丧嫁娶等方面遭遇困难时加以救济。各个家族中设立族田、婚田、义庄、义田、义塾等。
(4)慈善组织: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组织机构,这些机构对特定区域内的弱势群体进行救助。
4.主要特点:
(1)救济的主体是政府,民间社会处于辅助地位。
(2)中国古代的救济是全方位的,设置救济机构。
(3)政府救济的重点是救灾,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
(4)社会救济起源早,拥有立法保障。
5.不足之处
(1)具有宗教色彩。
(2)各自为政,缺少合作,救济方式相对单一。
(3)缺少制度和法律规范,主要由道德、风俗习惯和民俗对其进行调整。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