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知识梳理
第七单元
第19课:《古诗二首》
1.课题解读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人用极度夸张的笔调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山上的寺院楼非常高。《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这首民歌描绘了我国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2.课文重点理解
(1)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理解:危:高。危楼就是高楼,指建筑在山顶的寺院楼。百尺,虚指,夸张的写法,形容楼很高。星辰,天上的星星。这两句诗写出了山寺之高,“危”的意思是高,“危楼”即高楼,“辰”字在诗句中表示日、月、星的总称。诗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类似的诗句还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理解:高声,大声。语,说话。恐,怕。惊,惊动。天上人,传说中天上的神仙。
(3)敕勒川,阴山下。
理解:这句诗交待了牧民居住的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4)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理解:这句写天空像圆圆的蒙古包大屋顶,笼罩着大地。
表现了草天一色、茫无边际的辽阔景象。用自己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饱含了草原牧民热爱自己家园的情感。
(5)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理解:这句主要写草地。在蓝蓝的天底下,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来。整首诗场面宏大,意境高远,层次清楚,语言通俗,充分表达了牧民对草原风光的热爱之情。
3.主题概括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此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阔的风光。
4.学有所得
山寺高百尺,李白欲“手摘星辰”;敕勒川天空高远、水草丰茂、牛羊肥壮、牧民乐陶陶。闭上眼睛,这些情景宛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眼前,真可谓“诗中有画”。请用心感受,相信奇妙无处不在!
5.结构导图
6.问题探究
(1)作者描述的“高百尺”“摘星辰”是真的吗?为什么这样写?
“高百尺”“摘星辰”都是虚写。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从视觉上烘托了山寺的高耸入云。
诗人站在高楼之上,星星月亮好像近在眼前,一伸手就能摘到一样,这就叫作——手可摘星辰。
山寺之高,诗人想象奇特。
(1)为什么诗人“不敢高声语”?这说明了什么?
诗人害怕大声说话会惊动天上的神仙。这里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让人想到山寺里的楼与天的距离之近,进一步说明了山寺里的楼之高。
(2)站在楼上真的可以摘到星星,大声说话真的会惊动神仙吗?诗人这样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不可以,不会,这是诗人的想象。诗人这样写表达了对高楼的欣赏与赞叹之情。
(3)“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诗给你什么感觉?为什么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说法?
我感到浓浓的生机、活力。在这样草原辽阔、水草丰美之处的牛羊和牧民的怡然自得,自由自在。
牛群和羊群在草丛中活动,只有风吹来时,才能看见它们,以此可以看出草长得很茂盛、繁密。
7.课外拓展
(1)背景资料
《敕勒歌》北朝时期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收集在《乐府诗集》中。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制礼作乐、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所搜集的配乐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
(2)“天苍苍,野茫茫,见吹草低见牛羊”描绘的画面:
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有一个民族叫敕勒族,他们生活在阴山脚下。这里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一阵风吹来,草儿低伏,牧人的牛羊就显现得清清楚楚。羊群、牛群是那么亲密无间。一座座洁白的圆顶帐篷里传来牧民爽朗的笑声,给草原增添了无限和谐与温馨之感。
(3)阴山
阴山山脉,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脉,东西走向,包括狼山乌拉山、色尔腾山、大青山等。山脉南北两坡不对称,北坡和缓倾向内蒙古高原,属内陆水系;南坡以1000多米的落差直降到黄河河套平原。阴山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非常悠久,是内地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往的重要场所。
(3)穹庐
指蒙古人所住的毡帐,用毡子做成,中央隆起,四周下垂,形状似天,因而称为穹庐,也是蒙古包。
(4)描写草原景色的诗句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欧阳修《丰乐亭游春》
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曹邺《寄刘驾》
第20课:《雾在哪里》
1.课题解读
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让读者感受到雾的淘气、可爱。
2.课文重点解读
(1)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淘气的孩子。
理解:把雾比作“淘气的孩子”,“淘气”写出了雾的性格特点。
(2)他躲到城市的上空,说道:“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看来,再也没有可藏的了。
理解:整个城市已经笼罩在雾中了,雾觉得没有什么可藏的了。
(3)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理解:这句话是雾对上段中的问题的回答,他要把自己藏起来。
(4)不久,大海连同船只,天空连同太阳,海岸连同城市,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出来了。
理解:运用排比的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趣味性。
3.主题概括
本文是一篇童话,写了雾藏住大海、天空、太阳、海岸、城市和自己后出现的景象,说明了雾很大、很浓、变化很快的特点,突出了他的淘气,表现了大自然的奇妙。
4.学有所得
雾真调皮,和人们玩起捉迷藏,还玩得不亦乐乎。我想,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大自然,发挥想象,并有一颗感受美好事物的心,我们就会发现大自然不同寻常的一面,会更喜爱美丽神奇的大自然。
5.结构导图
6.问题探究
(1)雾来到岸边时,把什么藏了起来?结果怎样?
雾来到岸边,把海岸和城市都藏了起来。结果是房屋、街道、树木等一切事物都看不见了。
(2)四个“连同”说明了什么?
四个“连同”表明了大海、船只、天空、太阳、海岸、城市、街道、房屋和桥梁是一块儿露出来的。说明雾消失得很快。
(3)雾最后把什么藏了起来?结果怎样?
雾最后把自己藏了起来。所有被雾藏起来的事物都露出来了。
(4)课文说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在你眼里,雾又是什么呢?
在我眼里,雾是神奇的魔术师,他一挥魔杖,天地之间顿时就变样了,像童话世界一样美妙。
7.课外拓展
(1)雾
雾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雾的种类有辐射雾、平流雾、混合雾、蒸发雾等。
(2)雾霾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空气中含有大量的被排放的细颗粒物。
第21课:《雪孩子》
1.课题解读
《雪孩子》中小白兔家着火了,勇敢的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小白兔,自己化成一朵白云,白云很美,就像雪孩子美丽的心灵。
2.课文重点解读
(1)雪,下个不停,一连下了好几天。
理解:这句话写雪下得时间长,为下文写兔妈妈给小白兔堆了个雪孩子做铺垫。
(2)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烧得旺旺的,屋子里渐渐暖和了。他躺在床上,闭上眼睛,一会儿就睡着了。
理解:“一会儿就睡着了”说明小白兔玩得很累。此时火还烧得旺旺的,为下文小白兔家着火做铺垫。
(3)火越烧越旺。哎呀,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
理解:火烧得越来越旺,把柴堆烧着了,小白兔有危险了。这里用感叹句表达出作者的焦急心情。
(4)不好了!小白兔家着火了!
理解:两个感叹句表现了雪孩子着急的心情,从中可以看出雪孩子十分担心小白兔的安危。
(5)他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
理解:写出了雪孩子去救小白动作非常迅速,心情非常急切。
(6)不,雪孩子还在呢!
理解:这个感叹句写出救了小白兔的雪孩子并没有离开大家。
3.主题概括
本文是一篇童话,讲述一个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快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一朵白云的故事,表现了雪孩子勇敢无畏、舍己救人的优秀品质。
4.学有所得
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化成了雪水,最后化成天空中最纯洁、最美丽的白云,永远留在小白兔和兔妈妈的心里,也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里。他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什么是勇敢和善良!
5.结构导图
6.问题探究
(1)小白兔为什么不再嚷着要跟妈妈出门了?
因为兔妈妈堆了个雪孩子给小白兔做伴,小白兔有了伙伴,就不再嚷着出门了。
(2)雪孩子是怎么知道小白兔家着火的?
雪孩子看见从小白兔家的窗户里冒出黑烟,蹿出火星。
(3)从大家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一是小猴子、小山羊有助人为乐的精神;二是树林里的邻居们有互帮互助的美好品质,能做到一人有难,大家支援。
(4)雪孩子最后怎么样了?你觉得雪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白云。雪孩子是一个勇敢无畏、舍己救人的好孩子。
(5)雪孩子“不见了”“化成水了”“变成了很轻很轻的水汽”“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白云”。你知道雪孩子为什么会化成水、变成水汽、变成白云吗?
7.课外拓展
(1)带“雪”字的诗句
①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②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③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④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⑤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⑦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⑧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⑨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2)推荐阅读
《雪孩子》是一部动画。讲述了冬天的兔妈妈准备出门去找萝卜时,小白兔吵嚷着也要去,兔妈妈堆了一个雪孩子陪他玩。后来,小白兔睡觉时,火烧着了小白兔的房子,雪孩子为救小白兔,奋不顾身地冲进房子抢救的故事。
1980年该片获得了文化部优秀影片奖,成为了一部国产经典动画。
口语交际
看图讲故事
1.交际内容。
德国著名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连环漫画《父与子》誉满天下,风靡世界半个多世纪。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几幅图,先了解每幅图的内容,再把这些图画的内容连起来,讲一讲这个故事,并想一想这个故事接下来会怎么样?
2.交际方法
(1)看图,先了解每幅图的内容,想一想:第④、⑤幅图中的爸爸哪儿去了?
(2)观察图意,按顺序分图想一想。
①观察第一幅图,说说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图上还应该有谁,哪儿去了。
第一幅图讲的是晚餐时间到了,妈妈做好了饭菜,准备开饭,爸爸坐在桌旁,但儿子却不知道去了哪里。
②观察第二幅图,说说儿子正在干什么,爸爸会说些什么。
第二幅图讲的是爸爸去喊儿子吃饭,发现儿子正趴在地板上津津有味地看书。
③观察第三幅图,说说儿子听了爸爸的话干什么去了,爸爸想干什么。
第三幅图讲的是爸爸喊儿子吃饭,儿子放下书走了,爸爸非常想知道儿子在看什么书。
④观察第四幅图,说说餐桌旁还缺少谁,他到哪儿去了。
第四幅图讲的是妈妈和儿子在饭桌旁等了很久,却不见爸爸踪影,他们非常纳闷:爸爸在干什么?
⑤观察第五幅图,说说妈妈让儿子去干什么,儿子会怎么说,怎么做。
第五幅图讲的是妈妈让儿子去喊爸爸回来吃饭。
(3)连贯讲述:把五幅图的图意连起来想一想:后面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要按漫画的顺序把故事内容讲清楚,还要补充人物的动作、神态、对话等,让故事变得生动、有趣。
(4)第六幅图是空白的,认真想想,事情会怎样发展呢?儿子去找爸爸,发现爸爸在干什么?他又是怎样做的呢?
我觉得爸爸一定是被那本书吸引住了,也在看那本书。
我认为,爸爸被书吸引住了,趴在地上津津有味地看着。儿子看着爸爸,也忍不住了,干脆一起趴在地板上看起书来,他们都忘了吃饭。
(5)全班交流,把故事完整地讲一讲。别人讲的时候认真听,知道讲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交际范例
父与子
妈妈笑眯眯地从厨房端来一盆热气腾腾的红烧肉。爸爸垂涎欲滴,实在忍不住了,拿起筷子就要夹肉吃。妈妈看到后,生气地拍了一下爸爸的手:“看把你急的,看看谁没在?妈妈指着儿子的房间。爸爸努着嘴,拗不过妻子,只好去叫儿子。
爸爸敲了一下儿子房间的门,咦,怎么没反应?又敲了几下,依旧没反应,爸爸只好推门进去。令他吃惊的是,平时贪玩的儿子正趴在地上看一本书。儿子翻看着这本书,一页,两页,如饥似渴地读着。
爸爸拉起儿子,说:“快去吃饭,饭快凉了!”儿子恋恋不舍地放下书,很不情愿地向餐厅走去。爸爸心想:“到底是什么书能有这么大的魅力,把平时贪玩不爱看书的儿子也吸引了?爸爸不由自主地探下身去看书的内容…
当儿子坐在餐桌前打算开始吃饭时,却发现爸爸还没过来。
妈妈便指着儿子的房间,对儿子说:“去,叫你爸爸赶紧过来吃饭!”
儿子噘着嘴走向自己的房间,发现爸爸趴在地上,正专心致志地看着他刚刚看过的那本书呢!
真是一对有趣的父子啊!
推荐阅读
这则故事是德国漫画家布劳恩的《父与子》系列中一个小故事,这本书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大家可以课后找到这本书读一读,相信你会从书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回家还可以把今天的漫画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语文园地
1.识字加油站
(1)读一读,找规律。
点拨:仔细观察这四组词语可以发现:每组的第一个词语介绍了典型的地貌,第二个词语是该地貌中代表性的植物,第三个词语是该地貌中代表性的动物。里面的生字我们可以借助拼音读一读,并结合学过的认字方法来快速认字,要注意词语的积累。
2.字词句运用
(1)用部首查字法查出下面的字,再填一填。
要查的字 部首 除去部首有几画 字的页码 读音 组词
亏
申
丹
点拨:先复习部首查字法的四个步骤;然后自己查字典,填写表格;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答案:
(2)你见过下面这些词语描写的景象吗?选一两个,跟同学说一说当时的情景。
云开雾散微风习习冰天雪地风雨交加
云雾缭绕寒风刺骨鹅毛大雪电闪雷鸣
点拨:先读一读这8个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再联系生活实际,想象这8个词语分别描述的景象;最后选择一两个印象深刻的词语与同学交流一下。下面是这些词语的意思。这8个四字词语都是描写天气现象的。
云开雾散:指天气由阴暗转为明朗。常用于比喻怨愤、疑惑得以消除。
微风习习:形容微风和煦、缓慢吹动的样子。
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风雨交加: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比喻几种灾难同时袭来。
云雾缭绕:一般指云和雾把山遮住,并一圈圈向上飘起,多比喻事物上有遮蔽或障碍的东西,让人看不清本质。
寒风刺骨:寒冷的风似乎能吹进人的皮肤,直达骨头,并带来阵阵刺痛。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鹅毛大雪:像鹅毛一样飘落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电闪雷鸣: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轰轰烈烈。
参考答案:示例:鹅毛大雪寒假里,我去奶奶家的第一天,外面就下起了鹅毛大雪。冰天雪地—外面虽然是冰天雪地,屋子里却十分暖和。
(3)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有趣在哪里。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于是,雾把大海藏了起来
★调皮的风拿了我的手绷,擦过了汗扔到地上;又拿了妹妹的圆帽子当作铁环滚走了。
这两个句子把雾、风当作孩子来写,用上奇特的想象让起雾、刮风等普通的现象变得有趣。
答案:第一句,从雾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它的天真和稚气;第二句,把风当成孩子,从它的恶作剧行为中“我”感受到它的有趣。这两个句子把雾、风当作孩子来写,用奇特的想象,让起雾、刮风等自然现象变得很有趣。
3.写话
看看下面这幅图,小老鼠在干什么?电脑屏幕上突然出现了谁?接下来会怎样?
快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吧!
点拨:首先仔细观察图画,看看画上都有谁,它们的表情是怎样的;再根据提示想象小老鼠在干什么;最后把自己想象的情景编成故事写下来。
①小老鼠的表情,可以用词语大吃一惊、吓了一跳来形容,我感到此时小老鼠非常紧张、害怕。
②电脑上突然出现了一只猫,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观察猫的表情,想象一下它准备做什么?
猫看到了可口的美食,想要吃掉它。
把这段话补充完整。
一天,一只小老鼠在电脑边玩耍,玩得正欢,突然,屏幕上出现了一只猫。……
答案:
范例一
示例:小老鼠旺旺最近学会了上网,他没事就在网上和别人聊天。旺旺认识了一位好朋友浩浩,他们虽然没见过面,但是在网上很聊得来。一天,旺旺想在现实中认识一下浩浩,便想约浩浩出来见面,并要求浩浩发一张照片以便到时相认。浩浩的照片发过来了,旺旺打开一看,呀!是一只大花猫。旺旺吓得躲进洞里,好几天不敢出来。从此,小老鼠旺旺再也不敢上网了。
范例二
小老鼠大吃一惊,心扑通扑通直跳。它想:猫来了,猫来了,快想办法,快想办法。突然,小老鼠眼睛一亮,办法想出来了。它拿来几十个盒子,把电脑装进去,一个一个地套上,好像一个大蛋糕。
范例三
小老鼠吓了一跳,坐在地上。小老鼠看着这只猫恶狠狠地盯着自己,好像要扑过来。小老鼠一直在想办法,终于想出了一个鬼点子,他看到了鼠标,不知道怎么关电脑,就东点点,西点点,点了好久,终于把猫点掉了。小老鼠这才安心:这下,没有猫来追我了!
范例四
小老鼠大吃一惊,心里好像有一面小鼓,一直在“咚咚咚”敲着,心想:那只猫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可怕啊。小老鼠用小拳头打在屏幕上,把正在睡觉的猫吵醒了。猫凶巴巴地追着老鼠,老鼠跑到电脑边,翻到了一张狮子的图片,把猫吓跑了。
4.展示台
点拨:这四组词语里的加点字都是一些易错易混的字。第一组中的加点字容易多写一笔或少写一部分,第二组中的加点字是容易混淆的形近字,第三组中的加点字是同音易混字,第四组中的加点字是形近同音字。一边仔细观察一边朗读,区分这些字的特点,加深理解,同时要注意积累。
5.日积月累
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赏析:这是一首关于物候变化的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我们可以结合日常观察到的气候变化说说这首儿歌的意思,然后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这首儿歌。
5.我爱阅读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原文略
词语解释:
五彩霞:日出、日落时,天空及云层上因日光斜射而出现的彩色光象或彩色的云。
思想内容
这是一篇关于“鸭”和“霞”的绕口令。绕口令是一种文字游戏,是将若干双声、叠韵词语或发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词有意集中在一起,组成简单、有趣的语韵,要求一口气急速念出,读起来节奏感强,妙趣横生。
点拨:
先自由读绕口令,力求读正确、读流利,并把感觉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然后边读边结合插图想象绕口令描写的有趣情景;最后要在熟读的基础上,有节奏地朗读绕口令,做到字字清晰响亮,语句通顺流畅,感受绕口令的趣味。
问题设计
这则绕口令描述了怎样的画面?
参考答案
夕阳西下,天空中飘着一片五彩霞,倒映在水里。一群麻花鸭欢快地在水里嬉戏,激荡出道道水纹,倒映在水里的五彩霞好像被它们弄碎了,分不清是五彩霞还是麻花鸭。
推荐阅读
坡上立着一只鹅
坡上立着一只鹅,
坡下就是一条河。
宽宽的河,肥肥的鹅,
鹅要过河,河要渡鹅,
不知是鹅过河,还是河渡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