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走向虫子
本文作者刘亮程,1962年出生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 ,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青年时期。他种过地、当过农机管理员,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工作。主要作品有 :
《晒晒黄沙梁的太阳》、《风中的院门》《一个人的村庄》等散文集,其中《一个人的村庄》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
学习目标
了解文章内容,学习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
2 理解文章主旨,树立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
预习检测
1.给下列生字(红色)注音。
骨碌碌( ) 痒( )
蜣螂( ) 仓皇( )
土坷垃( ) 盲目( )
lù
yǎng
qiāngláng
cāng
kēla
máng
2.解释词语
悬崖勒马——
仓皇而逃——
短见——
盲目——
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目光短浅。
匆忙、慌张而逃跑。
眼睛看不见东西,比喻认识不清。
1 朗读课文,用简洁语言概括这些虫子分别在干什么。
2 圈点勾画,文中描写虫子以及作者感想的词句。
3 思考感悟,“虫子”带给我们的启示。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中描述了哪几种动物?它们分别
在做什么?
2.文章通过写小动物的事,意在告诉
我们什么道理?
八脚虫、蜣螂、蚂蚁……
任何事物都各有各的规律,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改变。
探究讨论:
《蚂蚁》中的“我”看穿了蚂蚁,《走向虫子》中的“我”猜不透蚂蚁,为什么两文读来都有趣?
1 所写蚂蚁的那些行动,其惟妙惟肖令人忍俊不禁。
2 蚂蚁是人类能用肉眼观察清楚的最小动物之一。
3 都运用了拟人修辞及大词小用等造成幽默风趣的效果。
作者在描写虫子的同时,
是怎样描写自己心理的?这
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不能以人的思维来衡量和揣摩动物的思维;这样写为揭示文章主旨埋下了伏笔。
探 究
人
动物
自以为是
固步自封
不断探索
毫不气馁
感叹
敬重
思维方式
比较
对比
鲜明
自嘲-大脑袋…小脑袋…
小 结
作者刘亮程关注一个个小生命,用比拟的手法把小虫子捕食、活动的特点和习性,描摹得生动有趣,栩栩如生;更是从细处落笔,由小中见大,写出了小虫子具有人的神情和心理,从小脑袋引申出大哲理,令人深思。从而使我们产生了对小生命发自内心的喜爱,这也正是这篇文章的魅力所在。
你这节课学习的收获是什么?
(课文内容、思想、
写作特色;学习方法)
你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
你对老师这节课的评价是什么?
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片段写作:
用拟人手法来写一动物,以求达到幽默风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