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课文知识梳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课文知识梳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1 07:3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知识梳理
第八单元
第24课:《司马光》
1.课题解读
本课讲述了一个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司马光砸缸救同伴,表现了小时候的司马光聪明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品质。
2.课文重点理解
(1)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理解:群儿:指除了司马光和跌倒在水瓮里的孩子之外的其他孩子们。一儿:其中一个孩子。没:淹没。这句话的意思是一群小孩在庭院里面玩,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
(2)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理解:持:拿。击:砸。迸:涌出。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他的小孩都扔下他离开了,(只有)司马光拿起石头砸破水瓮,水喷涌出来,落水的小孩因此得救了。
3.主题概括
本文写了一群孩子在庭院玩耍时,一个孩子失足掉进水缸,其他孩子吓得纷纷逃跑,只有司马光砸破水缸救人的故事,表现了司马光临危不惧、聪明机智的美好品质。
4.学有所得
在同伴遇险的危急关头,其他小朋友“皆弃去”,司马光却能想到砸缸的方法,真聪明啊!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危险或困难时,也要像司马光那样从容镇定,才能解决问题。
5.结构导图
6.问题探究
(1)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字数比较少比较难理解
(2)认识文言文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如问某人吃饭没,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所以文言文就是古人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
(3)当看见有人掉进瓮中后,其他的小孩有怎样的反应?想象一下他们当时的样子。
“众皆弃去”,其他的小孩都丢下落水的小孩离开了。他们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撒腿就跑;有的吓得大喊大叫,跑着去找大人。
(4)司马光是怎样做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持石击瓮破之”,司马光没有慌,他拿起一块石头把瓮砸破了,救出了那个小孩。
其他孩子的表现与司马光的举动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司马光沉着冷静、聪明机智的品质。
(5)想一想,司马光当时是什么样子?他是怎么想的?
看到小伙伴掉进瓮里,司马光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想:如果等大人来救,肯定来不及;自己伸手去拉,肯定拉不动。这时,他看到地上有一块石头,突然有了主意:不如用石头把瓮砸破,这样水流出来,小伙伴也就得救了。
(6)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表现了司马光的什么品质?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提示:
可以借助注释来讲述古诗。
还可以观察插图中人物的表情,想象当时人物的心理和语言,把故事说得更精彩。
一天,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庭院里玩耍。有个小朋友爬到瓮沿上玩,一不小心掉进了瓮里。瓮水太深,眼看那个小朋友就要被水淹没了。别的孩子吓得连哭带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很镇定,他从地上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尽全身力气向水瓮砸去,“砰!”水瓮破了,瓮里的水“哗”的一下子流了出来,掉进瓮里的小孩得救了。
表现了司马光在紧急情况下机智勇敢、沉着冷静,善于动脑筋想办法的品质。我懂得了遇事不能慌张,只有保持头脑冷静,才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的道理。
7.课外拓展
(1)带“皆”的成语
皆大欢喜人尽皆知比比皆是
草木皆兵全民皆兵举世皆知
(2)徐孺子赏月
【原文】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注释】若令:如果。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尝:曾经。瞳子:瞳孔。语:对……说。然:这样。戏:玩耍,嬉戏。
【翻译】徐孺子九岁的时候,曾经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让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非常明亮吧?”徐孺子慢慢地说:“不是这样的。比如人的眼睛里有瞳孔,如果没有瞳孔一定看不见。”
(3)司马光(节选)
【原文】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②讲《左氏春秋》,爱之,退③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④。自是⑤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注释】①凛然:稳重的样子。②闻:听,听到。③退:回去。④大指:同“旨”,主要意思。⑤自是:从那以后。
【译文】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人一样稳重。听人讲《左氏春秋》,特别喜欢,了解其大意后回家讲给家人听。从那以后,他对《左氏春秋》爱不释手,甚至忘记了饥渴和寒暑。
(4)司马光好学
〔宋代〕朱熹
【原文】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追赠以温国公的称号,故称温国公。患:担忧,忧虑。不若:比不上。众:众多。既:已经。迨:到;等到。倍诵:“倍”通“背”,背诵。乃:于是,就。尝:曾经。或:有时。咏:吟咏。
【翻译】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因为)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大,(所以)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 “ 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 ”
(5)在危险面前不要慌,我们都是“司马光”。
假如你在广场看到有人持刀行凶,你要这样做:首先要沉着,要大声向旁人寻求帮助,拨打110报警;不要激怒歹徒,注意寻找掩体躲避,同时大声呼叫,以提醒更多的人及时避险。
第25课:《灰雀》
1.课题解读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温暖的故事,列宁发现公园里灰雀的失踪与男孩有关,但他不直接批评,而是通过交谈,让男孩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放鸟归园。
2.课文重点解读
(1)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
理解:“婉转地歌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灰雀的可爱。
(2)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在这个句子中“每次”“都要”“仰望”,讲列宁怎样喜欢灰雀,“经常”讲常常给灰雀带来吃的,具体地讲了列宁怎样喜爱灰雀。
(3)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丁。天气严寒,它怕冷。”
理解:饱含着对丢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却故意不明说,而用自己的感情来启发男孩自己觉悟,以情育人。
(4)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理解:“自言自语”实际上是说给小男孩听的。“可惜”表达了列 对灰雀的爱护和惋惜,他用这种感情来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有很多人喜爱灰雀,关心着灰雀的命运。
(5)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坚定地说。
从这句话中,开始男孩支吾地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是肯定地说,最后“一定会飞回来!”是坚定地说。从男孩语言的变化,一方面可以看出他心里虽然充满矛盾,但是当他认识到自己做错了时就决心改正,是个诚实的孩子。
(6)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
理解:“果然”表明男孩及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他是个明辨是非、诚实守信的好孩子。“欢蹦乱跳”写出了重新飞回来的灰雀的活泼和生命力旺盛的特点。
(7)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理解:从“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想起男孩说的“一定会飞回来”,可以看出列宁明白了,灰雀这两天到哪儿去了。(是被小男孩捉回家了,现在又放回来了。所以列宁只是“微笑着”向灰雀问好,“没再问那个男孩”,这里的“问”有追究的意思,男孩已经用行动改正了错误(把灰雀放回树林里),说明男孩是诚实的,干吗还要批评他呢。
3.主题概括
本文主要写的是列宁喜欢的一只灰雀被一个男孩捉走,后来男孩受到列宁的感化,主动将灰雀放回来的故事,赞扬了列宁善解人意,尊重、爱护儿童,爱护动物的品质以及小男孩知错就改、诚实守信的品格。
4.学有所得
列宁的善意提醒,对小男孩的尊重和保护,以及小男孩知错就改的品质,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美好。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习这种对他人体贴和宽容的态度,真诚地对待他人,温暖才会常驻人间。
5.结构导图
6.问题探究
(1)借助人物关系图,简单说说灰雀、列宁和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灰雀当中的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
(2)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
列宁心里担忧、关心灰雀,同样也尊重爱护小男孩,他想通过表达对灰雀的担忧,使孩子内心受到震动、感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3)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读完小男孩的话,揣摩一下,小男孩心里在想什么?有什么变化?
一开始小男孩抓了灰雀,面对列宁的询问,他撒了谎,怕被发现,心里很慌。后来被列宁对灰雀的关心所打动,意识到错误,怕被批评不敢说出来,但是心里已经下定决心要把灰雀放回来。
(4)小男孩放回灰雀后,会对灰雀说些什么。
对不起,小灰雀,我不该把你抓走占为己有,请你原谅我。
(5)男孩明明撒了谎,为什么列宁还认为他是诚实的呢?
①男孩听了列宁说的话,见到他着急、担心、惋惜的样子,内心受到了感染,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
②男孩肯定地说灰雀“一定会飞回来”,第二天灰雀果然飞回来了,表明男孩及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是个知错就改、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③送回灰雀以后,“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表明他仍在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
(6)列宁知道“男孩是诚实的”。在小男孩心里,列宁又是怎样的呢?你更喜欢文中的谁?
在小男孩心中,列宁是和蔼真诚的,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却不直接说出来,给了自己改正错误的机会。
※我更喜欢列宁,因为他善解人意,尊重、爱护儿童。他对小男孩的尊重与关爱令人钦佩。
※我更喜欢小男孩,因为他知错就改、诚实守信。这种品格值得学习。
7.课外拓展
(1)和诚实有关的名言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 ——高尔基
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孔子
(2)诚实的列宁
有一次母亲带着列宁到姑妈家中做客。小列宁把姑妈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于是,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打碎了花瓶?”小列宁因为害怕受姑妈批评,便跟着其他孩子一起说:“不是我!“
然而,母亲猜到花瓶是淘气的小列宁打碎的,因为这孩子特别淘气,在家里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宁向来是主动承认错误,从未撒过谎。
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而是给儿子讲诚实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儿子能主动承认。
有一天,小列宁突然在妈妈讲故事时失声大哭起来,痛苦地告诉妈妈:“我欺骗了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实是我干的。”
听着孩子羞愧难受的述说,妈妈耐心地安慰他,告诉他只要向姑妈写信承认错误,姑妈就会原谅他。
于是,小列宁马上起床,在妈妈的帮助下,向姑妈写信承认了错误.从此以后,列宁没有再说谎,长大以后,他也通过诚信这可贵的品质获得了人民的支持。
第26课:《手术台就是阵地》
1.课题解读
这篇课文描写了1939年春,加拿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在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以手术台为阵地,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的动人故事。表现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的品质和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他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2.课文重点解读
(1)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
理解:“非常激烈”“陆续”体会战斗的激烈以及伤员的多,了解这也暗示了白求恩大夫非常忙碌。
(2)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理解:“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在这种危险的环境中,白求恩仍然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敏捷地从伤员腹腔里取出弹片,表现出白求恩不顾自己安危,救死扶伤的伟大国际主义精神。
(3)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理解:“不断”体会战斗更加激烈,环境更加危险的场景。
(4)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
理解:“两天两夜”说明白求恩工作了很长时间,“布满了血丝”说明他已经非常疲惫,迫切需要休息。这句话从侧面表现了白求恩救治伤员时的忘我精神。
(5)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理解:“仍然”“争分夺秒”“一个又一个”表现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无私忘我的精神。
(6)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
理解:这句话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语气更强烈,强调了自己不撤退、与战士共同进退的信念。
(7)手术台就是阵地。
理解:白求恩大夫放弃国内的优越条件来到中国抗日,是因为他不仅把自己看作是一名医生,也把自己看成是一名在抗日战争中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战士。作为一名战场上的医生,他认为什么都比不上给战士做手术重要。因此对他来说,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表现了白求恩大夫不怕牺牲、对工作极度负责、对同志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8)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理解:作者用了“三天三夜”“六十九个小时”具体表现白求恩坚持连续手术时间长,这样的方法叫列数字。比如:我们学校的学生可多了,有一千八百多人呢!
3.主题概括
这篇课文通过描写在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大夫不顾个人安危,坚守手术台这个阵地,抢救了一个又一个伤员的故事。赞扬了白求恩大夫不怕牺牲、忘我工作的国际主义精神。
4.学有所得
身处危险之中,仍镇定做手术;危险来临之时,仍坚守阵地。白求恩大夫这种不怕牺牲、尽职尽责的精神,令人佩服!
5.结构导图
6.问题探究
(1)面对危险的环境,师长决定让白求恩离开这里,白求恩是怎么回答的?
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2)面对师长的恳求,白求恩又说了什么?
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3)课文中三次战斗环境和气氛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为了突出白求恩大夫在战火纷飞的危急时刻,忠于职守,坚守自己的阵地,充分表现出他对工作的负责及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4)白求恩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白求恩认为手术台就是医生打仗的阵地。抢救伤员就是打仗。既能点明白求恩大夫工作的环境,又能表现出白求恩大夫不怕牺牲,坚守岗位的精神。
(5)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从“争分夺秒”这个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情况越来越危急,白求恩一心只想着加快手术的速度,尽可能地在短时间里抢救更多的伤员。
(6)白求恩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想一想,白求恩此时会想写什么?
“我得尽可能加快速度,多救治一些伤员。只要我还能做手术,不能有一分钟的拖延,绝不能错过最好的手术时机,不能有一秒的耽误。”
(7)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你还知道哪些人的阵地呢?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
讲台是教师的阵地;法庭是法官的阵地;工厂是工人的阵地;实验室是科学家的阵地。
7.课外拓展
(1)“争分夺秒”中“争”和“夺”都是抢的意思。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含有一组近义词语的四字词语。
粉身碎骨眼疾手快千辛万苦
鸟语花香欢天喜地狂风暴雨
(2)抗日战争
理解:抗日战争是指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到1945年结束,时间长达14年。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最后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胜利。
(3)齐会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主力,在冀中军区部队的协同下,于河北省河间县齐会地区,对日军进行的歼灭战。这次战斗,共毙伤日军700余人,俘7人,缴获山炮1门、轻重机枪20挺,步枪200余支,取得了平原游击战争中以外线速决的进攻打歼灭战的经验,对推动华北平原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起了重要作用。
(4)诺尔曼·白求恩简介
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医师、医疗创新者、人道主义者
所属类别:历史人物
亨利·诺尔曼·白求恩(Henry Norman Bethune,1890年3月4日-1939年11月12日),医学博士,加拿大医师、医疗创新者、人道主义者。他的胸外科医术在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医学界享有盛名。白求恩1938年3月31日,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延安,毛泽东亲切接见了白求恩一行。1938年11月至1939年2月,率医疗队到山西雁北和冀中前线进行战地救治,4个月里,行程750千米,做手术300余次,救治大批伤员。1939年11月12日因败血症医治无效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终年49岁。1890年3月3日亨利·诺尔曼·白求恩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北部的格雷文赫斯特小城一个牧师家庭[1]。白求恩从小勇敢,爱冒险。6岁那年,他独自到离镇很远的多伦多去游玩,走着走着迷路了,但他并不哭。当警察把他送回家,妈妈批评他时,他说:“我想尝尝探险的滋味。”有一次,他带弟弟去爬山,发现一只美丽的蝴蝶,他就追呀追呀,一直追到山顶才抓住,把等在山下的弟弟吓得直哭。8岁时,白求恩捉麻雀,捉苍蝇,捉到后就解剖,学祖父当外科医生。他还是一个游泳能手,10岁就想游过齐治亚海湾。
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
1922年被录取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学会会员。
1923年,白求恩通过了非常严格的考试,成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学院的临床研究生。
1926年夏天,白求恩不幸染上了肺结核。
1928年初,病愈后的白求恩回到加拿大蒙特利尔,成为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加拿大胸外科开拓者爱德华-阿奇博尔德医生的第一助手,期间他发明和改进了12种医疗手术器械,还发表了14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
1933年被聘为加拿大联邦和地方政府卫生部门的顾问。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理事。
1935年11月加入加拿大共产党。
1936年冬志愿去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斗争。
1937年12月前往纽约向国际援华委员会报名,并主动请求组建一个医疗队到中国北部和游击队一同工作。
1938年1月2日,他带着足够装备几个医疗队的药品和器材,从温哥华乘海轮前往香港。
1938年3月31日,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延安。毛泽东亲切接见了白求恩一行人。
1938年8月,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
1938年11月至1939年2月,率医疗队到山西雁北和冀中前线进行战地救治,4个月里,行程750千米,做手术 300余次,建立手术室和包扎所13处,救治大批伤员。
1938年7月初,回到冀西山地参加军区卫生机关的组织领导工作。创办卫生学校,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编写了多种战地医疗教材。
1939年10月下旬,在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感染。
1939年11月12日,凌晨因给伤者做手术时被细菌感染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
(5)纪念白求恩(节选)
毛泽东
理解: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第27课:《一个粗瓷大碗》
1.课题解读
这篇课文围绕“粗瓷大碗”讲述了赵一曼把小通讯员盛给她的高粱米饭倒进病号灶的锅里,和战士们一起喝野菜粥;把小通讯员给她找的用来吃饭的碗又弄‘丢’了的故事,表现了她在艰苦的环境中关爱战士胜过关心自己,与战士同甘共苦、坚持革命的高贵品质。
2.课文重点理解
(1)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担任团政治委员时用过的。
理解:这里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引出下文。
(2)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理解:“一直想”“好不容易”“连忙”等词语表现出小通讯员给赵一曼“找碗”和“送碗”的急切心情,这从侧面表现了小通讯员对赵一曼的关心。
(3)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理解:赵一曼以为小通讯员从老百姓那里拿来了碗送给自己,所以坚决要求退回去。这体现了赵一曼以身作则,爱护老百姓的品质,也体现了人民军队的纪律就是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
(4)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
理解:从对通讯员的心理描写,了解赵一曼没有吃过饱饭,从侧面反映赵一曼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品质。
(5)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有时候乡亲们冒着生命危险给部队送来一点儿粮食,但得留给伤病员吃。团长、政委和战士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
理解:“艰苦”“几个月”“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了解当时生活条件差;从“团长、政委和战士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体会赵一曼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品质;从“得留给伤病员吃”体会大家对伤病员的关心。
(6)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得清楚,他没吭声,眼里却含着泪花。
理解:“端”“走”“倒”“盛”等描写赵一曼动作的词语,体会到赵一曼以身作则、不搞特殊、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品质;炊事员老李“没吭声,眼里却含着泪花”这一神态描写,体会到他对赵一曼的敬佩之情。
(7)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你这么‘丢’啊!”
理解:结合前文可知道,“赵一曼又没有碗了”是因为她把碗又送给战士了。因此下文中的“丢”的意思是送给战士;从这里我们能进一步感受到赵一曼关心战士胜过关心自己的崇高品质。
(8)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理解:赵一曼的碗并不是真的丢了,而是送给了七班的战士们。只有部队里人人都有了碗,赵一曼的碗才不会“丢”,因为她心里只装着他人,只想着他人。这也表现了她的豁达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主题概括
这篇课文作者以倒叙的方法,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记述了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时时关心战士胜于关心自己,和他们同甘共苦,坚持革命,从而赞美赵一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
4.学有所得
碗虽然普通,经历却非常感人:它珍藏的是一位革命干部严格要求自己,关心别人,爱护同志胜过自己的高尚品质。直至今天,它还影响激励着我们这一代。
5.结构导图
6.问题探究
(1)赵一曼用过的这个大碗为什么被陈列在军事博物馆?
因为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
(2)赵一曼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只有人人都有了碗,赵一曼的碗才不会丢。
(3)碗是我们生活中很平常的日用品,课文中的粗瓷大碗为什么那么珍贵,还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
因为那时候生活很艰苦,所以能得到一个大碗就很不容易,同时这是赵一曼烈士用过的,是她关心战士,坚持斗争的高贵品质的体现,我们要继承发扬这个品质,所以要陈列起来。
(3)你觉得炊事员老李心里会想一些什么?
赵一曼作为团政委,吃的却跟大家一样,真是我们的好政委。
我们要紧紧跟随着她,与她同甘共苦,一起抗击敌人。
(4)学完本文,你在阅读方面有什么收获吗?
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这些问题,可以是课文的课后题中提出的,可以是老师提出的,也可以是自己在读课文时,边读边想产生的。
自己在读课文时产生了疑问,自己又通过读课文得到了解答,那么这篇课文,自己就真正读懂了。
7.课外拓展
(1)赵一曼
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6年8月被捕就义。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2)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信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呵,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呵!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你的母亲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3)勤俭节约的黄克诚
理解:西北风一阵紧似一阵地吹来,干部战士们纷纷穿上了棉衣。师部管理员拿出黄克诚的棉袄,左看看,右看看,心里想:“这件棉袄已穿了四五个冬天,早该换一件了。”正在这时,黄克诚走了进来,管理员把黄克诚的那件棉袄抓在手里抖抖说:“黄师长,这棉袄领子袖口都破了,还有好几处已补了补丁,给你重换一件吧?”黄克诚接过棉袄,仔细地看了看,回答说:“破了,再补一补,还能穿吧!”说完,他接过旧棉袄,拿出针线包,缝补了起来。
后来,当师部开展评选“节约标兵”活动时,师部上下不约而同地推选自己的师长黄克诚为“节约标兵”。
口语交际
请教
1.交际内容。
当你在生活中遇到这类不好解决的问题,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时,去向别人请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请教的问题。
2.交际指导。
(1)说清问题
示例:妈妈让凡凡去便利店买无碘盐,凡凡来到便利店询问了食盐的位置,拿了一包。回家后,妈妈却说他买的不是无碘盐。
阿姨,您好,请问无碘食用盐放在哪里?您能帮我拿一包吗?
(2)注意礼貌
自习课上,同学们都在写作业,小江有一道题不会做,他拍了一下同桌小雨的肩膀,大声说:“喂,这道题怎么做?给我讲讲。”小雨抬头看了他一眼,没有理他,继续写自己的作业。
小江应该轻声问小雨:“小雨同学,打扰一下,我有一道题不会做,你有时间教教我吗”?
(3)要合情合理
淘淘暑假坐飞机去三亚玩,在飞机上,淘淘觉得有点不舒服,他想打开窗户透透气,她想请空乘姐姐帮他打开窗户,空乘姐姐没有同意。
飞机上是不能开窗的,淘淘应该对空乘姐姐说:“姐姐,您好,我有一点儿不舒服,您能帮我倒杯热水吗?”
总结:①注意礼貌用语。②请教的问题要合情合理。③选准时机讲清请教的问题。④真诚致谢。
请教问题顺口溜
遇到问题莫慌张,谦虚请教消困难。
请教态度要诚恳,礼貌用语显大方,
表达清楚不含糊,请教完毕表感谢,
排除困难就这样,希望养成好习惯。
3.活动示例
默读下面场景的内容,假设你是情景中的人物,你会怎么演呢?
(1)周日,小华做完作业后,准备给贫困山区的儿童寄些学习用品,但是他不知道怎样填写地址,假设老师是邮局工作人员,你是小华,表演一下你会怎么做。
阿姨,您好。我想给贫困山区的小朋友邮寄一些学习用品,但是我不知道怎么邮寄,您能帮帮我吗?
好的,谢谢阿姨。
小朋友好,我给你一张单子,你按要求填写好,贴在包裹外面就可以了。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再问我。
(2)阿亮有一道题不会做,下课后,他想向同桌果果请教一下,弄懂这个问题。请同学表演一下。
果果,你好,我有一道题不会做,你抽空能给我讲一下吗?
好的,谢谢。
可以。等我先看看题目想一想,然后给你讲好吗?
(3)我经常丢三落四,上课了才发现忘带作业本,出去春游又忘记带水……这种坏习惯给我带来了许多麻烦,你做事十分有条理,我想向你学习,请问你能帮帮我吗?
我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你可以把自己每天上学要带的东西写在便利贴上,每天都根据便利贴检查一遍自己的东西,这样你就不会再丢三落四了。
(4)邻居小辉借东西不及时归还。前些天他把我的足球借走了,到现在都没有还。提醒他吧,怕显得我小气;不提醒的话,又担心他一直不还,我想向你请教一下:我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
我觉得你可以这样做:在小辉向你借东西的时候,你们就约定好归还的时间,要他保证归还你再借给他,等到了归还日期他还没有还的话,你就可以大大方方地去要回来,因为他是违背约定的人,所以你不必觉得不好意思。
习作
那次玩得真高兴
习作内容
你平时喜欢玩什么?哪次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回忆一下你当时是怎么玩的?把你玩的过程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回想一遍,然后写下来。
习作指导
①审题:选择一件玩得高兴、印象深刻的事情具体写,突出主题“高兴”。
②立意:要把“玩”的经历写具体,可以看照片回忆,也可以与同伴聊一聊再写。写作时可以抓住人物的心理、动作、神态等进行描写,恰当运用修辞手法。把自己的活动经历写清楚,写具体,表达自己快乐的心情,体现童年生活的快乐与美好。
③思维导图
【好词】
◆形容高兴的词语
喜气洋洋捧腹大笑乐以忘忧欢欣鼓舞
谈笑风生怡然自得喜出望外心花怒放
欣喜若狂欢天喜地笑逐颜开喜上眉梢
乐不可支手舞足蹈眉飞色舞欢呼雀跃
眉开眼笑喜不自胜
◆形容比赛场景的词语:
龙腾虎跃奋勇争先汗流浃背争先恐后
热火朝天游刃有余人流如潮振奋人心
你追我赶不甘落后你争我夺精彩纷呈
◆形容做游戏的词语:
兴趣盎然妙趣横生如火如荼防不胜防
其乐融融手足无措啼笑皆非意犹未尽
蹑手蹑脚余兴未尽挤眉弄眼左躲右闪
将遇良才齐心协力惊慌失措惊心动魄
自得其乐携手并肩
【佳句】
◆我拼命地向前跑,风筝慢慢飞上了天空,它像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鸟在蓝天中飞翔,我的心情也像风筝一样快乐地飞上了天。
◆正在这时,吹来了一阵凉风,下起了蒙蒙细雨,在阵阵微风的吹拂下,一棵棵小秧苗向我们点头。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们开心极了。
【精彩开头】
◆回忆倒叙式
吃过晚饭,妈妈随手拿起相册和我一起翻看,我们一边看一边谈起我小时候的趣事。妈妈指着一张照片对我说:“你还记得这张照片吗?”我一看,哦,原来是我和表弟豆豆的照片。看着照片上那灿烂的笑脸,我的眼前不禁浮现出我们一起去游乐园的情景……
◆场景展现式
盼望已久的秋游终于到来了。今天秋高气爽,各个年级的同学们一大早就聚集到学校的操场上,每个同学的脸上都笑盈盈的,非常兴奋。
◆先声夺人式
“哈哈,你当猫,陶彦伊。”一个声音传来,是汤湘怡。“呜呜……”我忘了上节课我们的约定——下课继续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开门见山式
在我小的时候,我最喜欢的活动是捡白色垃圾。今年暑假,我终于又盼到了。
【精彩结尾】
◆照应标题式
这个游戏非常有趣,很好玩!那一次,我们玩得真高兴!
◆自然式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该回家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向对方说了“再见”,约好明天再一起来玩。
◆深化主题式
这次接力赛跑,将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件事。它不仅带给我快乐,还让我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在学习的路上,我也要像在运动场上一样,顽强拼搏,永不放弃,争取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1)交际内容
怎样进行默读?
①不发声、不指读:默读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也尽量不要用手指着读,否则会影响阅读速度。
②边读边圈画:我默读时,会随时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读完后再想办法弄清楚它们的意思。
③边读边思考:默读时,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能帮助我理解内容。没读懂的地方我会标记出来,联系上下文进一步思考,或者向别人请教。
(2)学习这一单元的课文时,我们是怎样落实默读要求的?
默读《灰雀》时要揣摩人物的心理,默读《手术台就是在阵地》时要思考课题的含义。
识字加油站
(1)你认识这些和“目”有关的字吗?
这5个生字有什么共同点?
提示:都有目字旁,都和眼睛有关,都是形声字。与眼睛有关的部位或与动作有关的词语,常含有目字旁的字。
同类词语拓展:眺望瞄准盼望眼泪眉毛眯眼
(2)理解词语:怒目圆睁目瞪口呆耳闻目睹
提示:可以借助与眼睛有关的动作“睁”“瞪”“睹”来理解,也可以逐字理解。
怒目圆睁:发怒的时候眼睛瞪得很圆,形容很愤怒。
耳闻目睹: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目瞪口呆:因为吃惊而发愣、发傻的样子。
运用:这一爆炸性的消息,把大家惊得()。目瞪口呆
他那一副()的样子,真令人害怕!怒目圆睁
小华出身书香门第,()也爱上了读书。耳闻目睹
拓展同类词语
目不暇接目不转睛虎视眈眈视若无睹
词句段运用
(1)读读想想,下面几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可以互换位置吗?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
◇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1)
提示:陆续:前后相继,时断时续。
继续:做了一会儿停一停,接着往下做。
连续:一个接一个。
写句子:哥哥连续三年成绩排名年级第一。
下课了,同学们陆续走出教室!
风停了,他们继续往前走。
已经连续几天高温了。我和小伙伴约好两点去游泳馆游泳。午睡过后,小伙伴们陆续进入游泳馆。游累了,我们就在池边休息会儿,然后继续游。
运用
观察情景图,使用“陆续、连续、继续”这三个副词写一段话。
已经连续几天高温了。我和小伙伴约好两点去游泳馆游泳。午睡过后,小伙伴们陆续进入游泳馆。游累了,我们就在池边休息会儿,然后继续游。
(2)列购物清单:分类列出要买的东西,购物时既方便又不会遗漏,还能提高生活效率。
快过节了,妈妈准备去超市买下面的东西,怎样才能更加便捷呢?
鲫鱼速冻饺子馒头橙子毛毯
牙刷彩板饼干充电器枕头
垃圾桶棉拖鞋沐浴液衣架
提示:先分类,再列购物清单,方便、不遗漏。
购物清单分类(参考)
海鲜类:鲫鱼
水果类:橙子
洗化类:牙刷沐浴液衣架毛毯棉拖鞋枕头
百货类:菜板垃圾桶
电器类:充电器
面食类:馒头
副食类:饼干
冷冻类:速冻饺子
拓展练习
电冰箱文具盒洗衣机作业本香皂铅笔牙刷
电器类:电冰箱洗衣机
学习用具:文具盒作业本铅笔
日用品:香皂牙刷
日积月累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爱人若爱其身。——《墨子》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
理解:都是关于如何待人友善的名言。
不把怒气转移到别人身上,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
爱别人就像爱自己一样。
仁爱的人爱别人,有礼的人尊敬别人。
和人说善意的话,比布帛还要温暖;出言伤人,比长矛利戟的伤害还要大。
拓展:联系本单元的课文,说一说课文中的人物是如何待人的。
司马光乐于助人,砸翁救同伴;列宁的善解人意保护了小男孩的自尊;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忘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赵一曼关爱战士、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下面几句都是和仁爱有关的名言,读读背背。
人而不仁,如礼何? ——《论语》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论语》
博爱谓之仁。 ——《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