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知识梳理
第五单元
第15课:《搭船的鸟》
1.课题解读
“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2.课文重点理解
(1)天下着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
理解:这句话是对当时环境的描写,写出了作者对环境细致的观察,为作者后来留意到小鸟作了铺垫。
(2)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丝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理解:这一段是对小鸟外貌的描写,“多么”一词是对小鸟的赞叹。具体写出了小鸟的样子,从中让我们感受到作者观察很细致。
(3)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理解:这段话详细地描写了翠鸟的外形特点,分别描写了它的羽毛、翅膀和长嘴,是抓住身体部位的颜色进行描写的。作者从视觉角度对翠鸟的外形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描写了翠鸟艳丽的色彩,突出了翠鸟外形的美丽。
(4)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理解:这段话是描写翠鸟如何捕鱼的,是抓住翠鸟的动作进行描写的。“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翠鸟捕鱼的速度非常快,用时非常短;“冲”“飞”“衔”“站”“吞”说明翠鸟捕鱼时动作的敏捷。这段话表现出作者的惊奇和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主题概括
本文描写了“我”在去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表达了“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4.学有所得
只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我们就会发现:大自然中处处流露着美,同时也有着无穷的知识。
5.结构导图
6.问题探究
(1)作者是怎样描写小鸟的“美丽”的?
作者抓住“美丽”一词,写出了小鸟的羽毛、翅膀和嘴巴的颜色美。其中,在写羽毛和翅膀的美时,和鹦鹉进行对比,更突出了小鸟的美。
(2)说说“搭”字运用的妙处。
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与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3)想想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观察,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作者对船上的场景和对翠鸟的外貌与动作作了细致观察。作者在在第1自然段中描写了雨天船上的场景;在第2~4自然段中描写了翠鸟的外形和动作。如第2自然段写翠鸟的美丽: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7.课外拓展
(1)有关人与动物的关系的句子
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
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
地球上没有动物,那是一个没有活力的世界。
(2)经典国学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译文:阳春三月已近,燕子飞入普通的百姓人家。为了迎接新一年里燕子的归来,主人不放下破旧的帘子。燕子的翅膀被细细的春雨淋湿,嘴里衔来的泥土有落花的芳香。燕巢早已筑修好了连小燕子都长大了,主人一家与燕子相伴着又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第16课:《金色的草地》
1.课题解读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小男孩子无意中发现草地会变颜色,然后开始观察,发现草地变色的原因,并从此和蒲公英成了好朋友的故事。
2.课文重点理解
(1)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理解:“不是……而是……”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否定草地是金色的,肯定草地是绿色的,用“并”字,让人感觉“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强调了对过去错误认识的否定。
(2)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理解:这段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蒲公英的花比作人的手掌。这样写的好处是更加真实形象地描绘出蒲公英的花是如何张开、合拢的。
(3)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理解:这两个感叹句表达了“我”对草地、对蒲公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理解:因为蒲公英的花张开、合上,与人的起居以及昼夜的更替极为相似,所以说它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这增添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3.主题概括
本文描写了生活在乡村的小男孩观察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并寻找原因的过程,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让我们感受到留心观察给生活带来的乐趣。
4.学有所得
蒲公英不仅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快乐,还带来了探索发现的喜悦。我们也要学会用心观察,这样不仅能增长见识,还能发现生活中更多的奥秘。
5.结构导图
6.问题探究
(1)草地为什么会变成金色的呢?
因为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金色的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2)第2自然段描写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要写这个情节?
这段话写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向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写这件事一是为了说明蒲公英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二是为了表达“我”对草地的喜爱之情;三是为下文描写草地颜色的变化埋下伏笔。
(3)“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蒲公英的花比喻成“我们的手掌”,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蒲公英的花的特点:可以张开、合上。把一种不容易说清楚的现象讲得清楚明了。
7.课外拓展
(1)蒲公英开花的变化规律?
蒲公英的花如同人需要睡眠一样,也有自己的休眠时间。虽然它们的花都是早开夜闭,但具体时间与花的品种、天气情况等有关。如:晴天时,蒲公英上午7点左右开花,下午6点左右闭合。阴天开花的时间要晚一些,闭合的时间则要早一些。
(2)你留意过哪些事物的变化?
芙蓉花的颜色一日三变,早上、中午、傍晚各不相同。合欢的叶片白天水平状张着,晚上则向上合拢。猪笼草生有似猪笼的叶片,上端有小盖,平时张着,笼口有甜性分泌物,能吸引小主,一旦小虫走到笼口,即会滑入笼内,小盖随即盖上。笼内有消化液,将小虫消化吸收后,小盖再次张开,等待新的食物。
综合性学习
交流平台
理解:这次交流的主题是“观察”。围绕这个主题,可分两个方面来交流,一是留心周围的事物,二是进行细致的观察。常言道,“处处留心皆学问”,留心周围的事物是观察的前提条件,只有留心,才能有所发现,才能有观察的目标。有了发现,有了目标,如果不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那就只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不能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当然,只有细致的观察还不够,还要在观察的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搭船的鸟》中,如果没有问“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作者就不会发现翠鸟捕鱼的精彩一幕;《金色的草地》中,如果作者看到草地的颜色会变时,没有问“这是为什么呢”,他就不会找到草地变色的原因。问了之后才会去思考,“问”是探究的动力,“思”是深入的基石。
初试身手
你在生活中观察到了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
理解:把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和发现与同学进行交流,是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这不仅能增进同学间的友谊,还有利于互相提高,增长知识。交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充分准备。回忆自己以前都做了哪些有趣的观察,有什么样的发现,又有哪些收获和感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来讲。
积极交流。在小组内勇于发言,与组员一起交流感受。
取长补短。交流时要互相补充、评价,共享发现的乐趣。
答案:在植物兴趣小组,我发现向日葵的花盘总是向着太阳,好像对太阳特别有感情。
我发现树木有年轮,通过年轮大致可以推算出树木的年龄。年轮越多说明树的年龄越大。
我很好奇,蚂蚁是怎样进行交流的呢?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蚂蚁们是靠碰碰头上的触角来传递消息。
我发现太阳总是从东边升起,向西边落下这是为什么呢?通过查阅书籍,我终于明白了这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有关。
习作例文
我家的小狗
问题探究
(1)开头是怎样观察并描写“王子”的?
开篇抓住小狗的外形和性格特点,总体介绍了小狗“王子”。
(2)用“”画出描写“我”想象的句子,感受观察与想象相结合的好处。
作者观察得真仔细,他发现教“王子”念“狗”的时候它叫得最欢,还认真揣摩“王子”的想法,使“王子”生动的形象跃然纸上。
(3)“我”经过细致观察,发现了“王子”有什么样的特点?
“我”发现“王子”有淘气又可爱的特点。
写法借鉴
(1)认真观察,突出特点。
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了“王子”淘气可爱的特点。
(2)总分结构,条理清晰。
作者先总体介绍小狗的外形和性格特点,然后分别选取“学认字”“与火车赛跑”两件典型的事例来表现“王子”的淘气可爱。
课后探究
经过仔细观察,作者发现了“王子”的淘气可爱。把你觉得它淘气可爱的部分找出来和同学交流。
在描写“王子”哼哼叫和汪汪叫的那部分,我觉得“王子”十分可爱。当它恳求主人带它出去的时候,它会撒娇地哼哼,特别开心的时候又汪汪地叫,特别惹人喜爱。
“我教它念‘狗’的时候,它叫得最欢。”这里也让我觉得“王子”十分聪明可爱,它好像知道“狗”是自己的名字,当主人教它念“狗”的时候,它叫得最欢。
我爱故乡的杨梅
问题探究
(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观察描写杨梅的?
从外形、颜色、味道三个方面来观察描写杨梅的。
(2)“贪婪地吮吸”“欢笑”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作者写杨梅,有多种感官参与。文中除了写用眼睛看,还写了什么呢?
还写了用手摸,用嘴尝。
(4)用“”画出描写杨梅颜色变化的句子,并练习用“先…随后……最后…写一句话。
示例:樱桃先是深绿色的,随后绿色变浅,慢慢变成白色,最后由白色变成了深红色。
写法借鉴
(1)观察要用多种感官。
观察不仅可以用眼看,还可以用耳听,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嘴巴尝。作者运用多种感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梅的颜色、味道和气味。
(2)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融入情感。
作者观察了杨梅的成熟过程,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写了杨梅的颜色和味道的变化,包含着作者对杨梅的喜爱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课后探究
认真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杨梅 特点
外形 圆圆的,遍身生着小刺,成熟后刺变软、变平。
颜色 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果肉新鲜红嫩。
味道 没有熟透时又酸又甜。熟透后甜津津的,略带点儿酸味。
习作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习作内容
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有了很多新发现。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向大家展示观察所得。
技巧点拨
①审题:写自己观察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出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
②立意:我们观察时可以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摸,用鼻子闻,因此写作时不仅要写出自己看到的,还要写出自己听到的,摸到的,闻到的和想到的,以此突出事物或场景的特点。
③思维导图
【好词】
◆描写动物外形的词语
水汪汪圆鼓鼓圆滚滚灰溜溜软绵绵
滴溜溜小巧玲珑尖嘴猴腮肥头大耳
耳如元宝憨态可掬高大威猛龇牙咧嘴
◆描写动物习性的词语:
昼伏夜出一声不吭摇头摆尾生龙活虎
贪吃好睡怡然自得悠闲自在不理不睬
憨厚可爱滑稽可笑好吃懒做活蹦乱跳
◆描写植物的词语
杂草丛生果实累累郁郁葱葱百花争艳
绿草如茵一碧千里生机勃勃苍翠挺拔
秀丽多姿青翠欲滴果园飘香姹紫嫣红
丹桂飘香含苞欲放花红柳绿盘根错节
百花齐放落叶纷飞枝繁叶茂繁花似锦
枯木逢春古木参天绿树成荫茂林修竹
【佳句】
◆丝丝缕缕的阳光照射大地,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照亮了千山万水,照遍了千家万户。
◆真奇怪,今天的水仙怎么懒洋洋的,一点儿精神都没有?我一看盆底,哦,原来是因为这几天太阳公公出来闲逛,把水仙的养料都偷去了,怪不得它们无精打采的。
◆星期天,我和爸爸一块儿来到公园。一场雨过后,空气格外清新。我们刚进大门,就闻到从荷塘飘来的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我想荷花一定开了许多,便径直奔向荷塘。在荷塘边凭栏俯视,只见荷塘里开满了白色的、粉色的荷花。那白的像雪,粉红的像彩霞。有的躲在叶子背后,露出半张脸,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从荷叶中探出头来,亭亭玉立,含笑怒放;有的才刚刚含苞,像睡美人还没醒呢。那一张张圆盘似的碧绿的荷叶,有的高出水面,有的贴在水上,高高低低铺满了池塘。叶上的水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珍珠。一阵微风吹过,那荷花便迎风摇摆,犹如无数穿着绿裙子的仙女,在湖面上翩翩起舞。
◆星期天,我又把扁豆蔓儿从左边绕着缠在竹竿上,还在竹竿上用红墨水做了记号。我紧盯着它。过了半个小时,扁豆开始离开了记号,向右边移动。又过了两个小时,扁豆蔓儿离记号更远了。我还注意到,每隔一小时左右,扁豆蔓儿就突然抖一下。四个小时以后,扁豆蔓儿又转到竹竿右边,绕着缠上去了。
◆一个周六的晚上,我从鱼缸前经过。无意中往鱼缸里一看,发现那些鱼睁着眼睛,一动不动。我以为它们死了,急忙喊道:“爸爸,不好了,鱼都死了!”爸爸赶紧从卧室里跑过来,一看就笑了起来,说:“傻孩子,它们是在睡觉呢!”“睡觉?那它们为什么睁着眼睛啊?”我追问道。爸爸说:“你自己想办法弄明白原因吧,我去睡觉了。”
我只好回到房间,上网去查找答案。在百度上终于看到:鱼类没有真正的眼睑,眼睛完全裸露而不能闭合,鱼也和其它脊椎动物一样,每天要睡眠的,只是它们都睁着眼睛睡觉。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我坚信我能行。可走了一段路后,我忽然又害怕起来,四周黑漆漆的,阴森而恐怖。我后悔了,要是妈妈在该有多好啊!我万分恐惧地向学校飞奔。在快要到达学校的时候,我一回头,猛然发现远远的那个路口,一个单薄的身影正在寒风中伫立着,是妈妈!
◆放眼望去,山和树木都有了淡淡的绿意。春风轻轻地吹拂着大地,小草偷偷地从大地妈妈的怀里钻出来,给大地染上了一片淡淡的绿色,铺上一块柔软的地毯。大树在微风中摇着小手向人们打招呼。园子里的小葱都争先恐后的钻出来。我最心爱的草莓也抽出了鲜嫩的叶子。我恨不得马上吃到草莓。
◆这时,爸爸问我:“你为什么喜爱荷花呢?”我说:“因为它有美丽的姿态。”爸爸告诉我:“荷花是荷开的花。荷也叫莲,是水生草本植物。荷花不仅可以供人观赏,到花凋谢后,还会留下绿色的花托,结成莲蓬,莲蓬里面藏着二三十颗莲子,池底的污泥中还长着鲜嫩的莲藕。莲子是可口的滋补品,可以入药治病;莲藕可以做菜吃,也可以制成藕粉,是清凉食品。荷对人类的贡献可大啦。荷花生在污泥中,艳丽而不妖娆,香气清幽,所以古人称赞它是‘出淤泥而不染’!”我沉思片刻后说:“荷花不仅有漂亮的外表,还有高尚的品格。”
单元高频考点
1.《搭船的鸟》一文中,有关小鸟的样子的内容常出填空题。
2.《金色的草地》一文中第3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进行考查。
3.能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