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2课时
不一样的岩石
(大象版)四年级
上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作业布置
教学目标
认识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在颜色、软硬及组成岩石的颗粒大小、颗粒均匀度等方面的基本特征。
01
02
通过表格的形式比较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03
能借助放大镜对三种岩石的外部特征进行观察及描述。
科学观念
04
在观察和统计活动中做到客观准确、实事求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具有对岩石进行深入探究的兴趣。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新知导入
讨论
石头千奇百怪、各不相同。
花岗岩 大理岩 砂岩
新知导入
我们周围的天然石头在科学上都称为“岩石” 。
地球表面覆盖着一层岩石。
小贴士
探究新知
活动:制作岩石卡
花岗岩浮雕 砂岩浮雕 大理岩浮雕
我们周围的天然石头通常都是岩石,花岗岩、砂岩、大理岩是常见的岩石。
探究新知
观察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颜色、花纹、颗粒测试它们的软硬。为它们制作岩石卡。
活动:制作岩石卡
探究新知
制作岩石卡,需要我们这样做
我观察岩石的花纹。
我观察岩石的颗粒情况。
我测试岩石的软硬。
我观察岩石的颜色。
活动:制作岩石卡
探究新知
花岗岩 砂岩 大理岩
材料超市
活动:制作岩石卡
放大镜 小刀 钢针
探究新知
花岗岩:
颜色为黑麻肉粉色(肉红色至浅灰色不等),形状不规则,表面较无光泽。
砂岩:
颜色为土黄色,形状不规则,表面无光泽。
大理岩:
颜色为白色,形状不规则,表面有光泽。
小贴士
探究新知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这样制作岩石卡
花岗岩
颗粒不均匀
杂色
很硬
颗粒大
活动:制作岩石卡
探究新知
花岗岩地貌
探究新知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这样制作岩石卡
砂岩
颗粒均匀
黄褐色
很硬
颗粒小
活动:制作岩石卡
探究新知
砂岩地貌
探究新知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这样制作岩石卡
砂岩
砂岩的特点主要有:
隔音、吸潮、抗破损,户外不风化,水中不溶化、不长青苔、易清理等。
活动:制作岩石卡
探究新知
神奇的砂岩地貌
探究新知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这样制作岩石卡
大理岩
颗粒均匀
纯白色
软
颗粒大
活动:制作岩石卡
探究新知
观察岩石
探究新知
岩石是由大大小小的颗粒组成的。
小贴士
岩石 颜色 颗粒 软硬
颗粒大小 颗粒均匀 花岗岩 杂色 颗粒大 不均匀 很硬
砂岩
大理岩
探究新知
将岩石的表面特征统计在表格中,比较它们的异同。
处理信息:比较岩石表面特征
黄褐色
纯白色
颗粒小
颗粒大
均匀
均匀
很硬
软
外观
探究新知
花岗岩无纹理、分层,有斑点,无小孔。
砂岩无纹理、分层、斑点、小孔。
大理岩无纹理、分层、斑点、小孔。
小贴士
探究新知
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岩石标本
1.采集岩石标本,准备收纳盒。
拓展活动:制作岩石标本
2.将岩石装入收纳盒中。
探究新知
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岩石标本
3.查阅资料或者请教老师,确定岩石名称。
拓展活动:制作岩石标本
4.为岩石标本贴上标签。
探究新知
将岩石制作成标本,能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认识常见的岩石。
标签就是岩石和矿物的“身份证”。
小贴士
探究新知
小贴士
制作岩石标本
探究新知
岩石标本欣赏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我们常见的天然石头通常都是( ),( )、砂岩、( )是常见的岩石。
2.花岗岩的颗粒大,颗粒( ),很硬。
3.制作岩石卡,可以先观察山石的颜色、( )、颗粒测试它们的软硬。
岩石
花岗岩
大理岩
不均匀
花纹
课堂练习
二、选择题。
1. 观察岩石的颗粒大小时,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 )
A. 小刀 B.放大镜 C.钢针
2.只用手摸,无法观察到岩石的 ( )
A.颜色 B.光滑程度 C.软硬
3. 下列物体中,( )属于岩石。
A.砂岩 B.瓦片 C.水泥块
B
A
A
课堂练习
三、判断对错。
1.制作岩石卡时,我们只需要观察岩石的颜色.花纹、颗粒就可以了。 ( )
2.花岗岩一般为白色,颗粒均匀,很硬。 ( )
3.制作岩石标本需要查阅资料或请教老师,确定岩石名称。
( )
╳
╳
课堂总结
岩石是地球的重要资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可以用制作岩石卡和制作岩石标本帮助我们认识这些岩石,一起制作吧。
板书设计
2 不一样的山石
制作岩石卡
比较岩石表面特征
制作岩石标本
作业布置
寻找身边的石材,并寻找此种石材出自何种岩石。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2 不一样的岩石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不一样的岩石》是大象版最新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本课通过学生对三种山石的表面特征进行观察和记录,对每一种山石的观察结果进行集中展示和比较,确定基本特征的异同得出结论,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本课先给出岩石的科学名称,规范学生的科学用语。然后出示三种典型的岩石:花岗岩、砂岩和大理岩。教师组织学生对三种岩石的表面特征进行观察和记录,对每一种岩石的观察结果进行集中展示和比较。当大家认可了一种岩石的基本特征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利用表格的形式处理信息,统计和比较三种岩石的异同,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最后用第一课自己采集的岩石制作岩石标本。制作分为四个步骤,其中确定岩石名称的步骤需要采用信息处理的结果,在比对文字信息和实物信息,确定基本特征异同的基础上进行命名。
2.学习者分析 四年级的小学生有较好科学习惯和科学思维,对科学课有一定的热情程度,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并且能很好地进行小组合作。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山石、矿物、矿产等内容还没有过多的生活经验的认知基础经过之前的学习,在观察、实验、记录等探究技能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对于一些较为容易的探究问题,可以考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自己去发现,多一些自主的空间,借此锻炼学生的探究技能,也能增加探究的兴趣。
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认识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在颜色、软硬及组成岩石的颗粒大小、颗粒均匀度等方面的基本特征。 科学思维:通过表格的形式比较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探究实践:能借助放大镜对三种岩石的外部特征进行观察及描述。 态度责任:在观察和统计活动中做到客观准确、实事求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具有对岩石进行深入探究的兴趣。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与记录,认识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在颜色,颗粒均匀度、颗粒大小及质地软硬方面的基本特征, 难点:通过表格统计的形式比较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5.学习评价设计 学生通过观察花岗岩、砂岩、大理岩,认识常见岩石的表面特征。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引入新课一、(出示图片)师:上节课大家通过玩石头、欣赏各种石头,发现石头千奇百怪、各不相同。 二、小贴士 我们周围的天然石头在科学上都称为“岩石”,地球表面就覆盖着一层岩石。 现在这三种岩石就放在大家的桌子上,你们能分清三种岩石吗 大家先观察观察学生活动1 根据生活经验,观察图片,并能说出自己的感想。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生活经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环节二:活动:制作岩石卡教师活动1 一、我们周围的天然石头通常都是岩石,花岗岩、砂岩、大理岩是常见的岩石。 二、观察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颜色、花纹、颗粒测试它们的软硬。为它们制作岩石卡。 三、制作岩石卡,需要我们这样做。 老师引导学生回答。 四、制作岩石卡 1、材料超市 花岗岩、砂岩、大理岩、放大镜、小刀、钢针…… 2、小贴士 花岗岩: 颜色为黑麻肉粉色(肉红色至浅灰色不等),形状不规则,表面较无光泽。 砂岩: 颜色为土黄色,形状不规则,表面无光泽。 大理岩: 颜色为白色,形状不规则,表面有光泽。 3、展示岩石卡 (1)花岗岩 颗粒不均匀、杂色、很硬、颗粒大 (2)花岗岩地貌(出示图片) (3)砂岩: 颗粒均匀、黄褐色、很硬、颗粒小 (4)砂岩地貌 (播放视频) (5)砂岩的特点主要有: 隔音、吸潮、抗破损,户外不风化,水中不溶化、不长青苔、易清理等。 (6)神奇的砂岩地貌 (出示图片) (7)大理岩: 颗粒均匀、纯白色、软、颗粒大 (8)观察岩石 (播放视频) (9)小贴士 岩石是由大大小小的颗粒组成的。学生活动2 根据课本提示回答 生:我观察岩石的颗粒情况 生:我观察岩石的花纹 生:我观察岩石的颜色。 生:我测试岩石的软硬 生:…… 完成课本上的岩石卡。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对要认识岩石需要对岩石的哪些方面进行观察,讨论罗列出要对岩石的颜色、软硬,组成颗粒的大小、颜色及颗粒的均匀度等方面进行观察和记录,为每一块岩石制作一张卡片。环节三:处理信息:比较岩石表面特征教师活动3 一、将岩石的表面特征统计在表格中,比较它们的异同 岩石颜色颗粒软硬外观颗粒大小颗粒均匀花岗岩杂色颗粒大不均匀很硬砂岩黄褐色颗粒小均匀很硬大理岩纯白色颗粒大均匀软
二、小贴士: 花岗岩无纹理、分层,有斑点,无小孔。砂岩无纹理、分层、斑点、小孔。大理岩无纹理、分层、斑点、小孔。学生活动3 学生通过对比三种岩石,完成表格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在集中展示过程中,学生能较好地总结出一种岩石的表面特征。为了更好地发现三种岩石之间的异同,提示学生可以利用表格的方式处理三种岩石的信息,通过对比更好地达成对花岗岩、砂岩、大理岩表面特征的认知。环节四:拓展活动:制作岩石标本教师活动4 一、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岩石标本 1.采集岩石标本,准备收纳盒。 2.将岩石装入收纳盒中。 3.查阅资料或者请教老师,确定岩石名称。 4.为岩石标本贴上标签 二、小贴士 1、将岩石制作成标本,能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认识常见的岩石。 签就是岩石和矿物的“身份证” 2、播放视频《制作岩石标本》 3、岩石标本欣赏 出示图片 学生活动4 根据提示制作岩石标本 活动意图说明:对岩石表面特征的认知及对岩石差异的比较,有利于学生辨别更多种类 的岩石,对其岩石标本的制作提供较大帮助,激发学生深入研究石头的兴趣。
7.板书设计 2 不一样的山石 制作岩石卡 比较岩石表面特征 制作岩石标本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我们常见的天然石头通常都是( ),( )、砂岩、( )是常见的岩石。 2.花岗岩的颗粒大,颗粒( ),很硬。 3.制作岩石卡,可以先观察山石的颜色、( )、颗粒测试它们的软硬。 二、选择题。 1. 观察岩石的颗粒大小时,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 A. 小刀 B.放大镜 C.钢针 2.只用手摸,无法观察到岩石的( ) A.颜色 B.光滑程度 C.软硬 3. 下列物体中,( )属于岩石。 A.砂岩 B.瓦片 C.水泥块 三、判断对错。 1.制作岩石卡时,我们只需要观察岩石的颜色.花纹、颗粒就可以了。( ) 2.花岗岩一般为白色,颗粒均匀,很硬。( ) 3.制作岩石标本需要查阅资料或请教老师,确定岩石名称。( ) 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 1. 岩石 花岗岩 大理岩 2.不均匀 3. 花纹 二、选择题。 1.B 2. A 3. A 三、判断对错。 1. × 2. × 3. 作业布置:寻找身边的石材,并寻找此种石材出自何种岩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单元基本信息
单元主题 岩石与矿产
课标要求 一、核心概念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地球系统、人类活动与环境 二、学习内容 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 ①能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质量、体积、温度等常见特征,并使用恰当的计量单位进行记录。 10.3岩石与土壤 ③知道地球表面覆盖着岩石,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学会通过观察和使用简单工具,比较不同岩石的颜色、坚硬程度、颗粒粗细等特征。 11.1自然资源 ①说出人类利用矿产资源进行工业生产的例子,树立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意识。 三、学业要求 对岩石具有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动手实验,如实记录观察结果,具有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能通过实验或运用简单工具,认识化石标本,比较不同岩石的外部特征,学会用科学语言描述这些特征。 能在好奇心驱使下,表现出对未知现象的探究兴趣;具有用证据支持观点的意识。 知道矿产、淡水、土壤等自然资源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 能在教师引导下,分析自然资源与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树立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单元课时设计 5课时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名称 岩石与矿产
单元设计意图 1.本单元是四年级上册的第二个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本单元所承担的科学知识目标是: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观察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标本,认识常见岩石的表面特征;知道矿产是人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会说出人类利用矿产资源进行工业生产的例子,树立合理开采利用矿产资源的意识。科学探究单元目标是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陈述证据和结果”,重点对“处理信息”要素进行训练。 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本单元通过描述、制定计划、处理信息、表达交流、迁移应用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3.熟悉整套教材内容,明确该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和作用。 4. 围绕知识目标和探究目标,教材设计了《玩石头》《不一样的岩石》《岩石的组成》《岩石与生活》《矿产资源》五课。先从捡石头、玩石头的生活场景引入,在有序的活动过程中逐步认识和掌握石头的表面特征,进而用科学的名称“岩石”来进行表述。然后由表及里地认识岩石的成分--矿物,充分地认识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最后了解岩石在生活中的用途和矿产资源的内容。处理信息能力的训练则由直观描述进阶至比较科学的描述,并用图表、“身份证”流程图、思维导图等形式整理信息,达成科学认知和科学表述的统一。
主题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小学生有较好科学习惯和科学思维,对科学课有一定的热情程度,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并且能很好地进行小组合作。本单元是学生首次认识岩石和矿产。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可能获取了相关知识,但较为零碎、粗浅。他们对生活中的岩石和矿产并不陌生,各种石头、矿石、煤块等经常看见,但是对矿物、矿产和岩石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搞不清、说不出。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四年级学生观察事物更加细致有序,掌握了基本的观察方法;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已处于第二轮中,各要素能力已有基础,将在探究学习活动中得到进阶训练。,两年科学课的学习,在观察、实验、记录等探究技能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对于一些较为容易的探究问题,可以考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自己去发现,多一些自主的空间,借此锻炼学生的探究技能,也能增加探究的兴趣。
开放性学习环境 指导性预习:阅读+问题+检测; 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课堂学习:问题+探究+讲述+整合+实战; 现代教育新技术:PPTX+微视频+网络+师生互助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观察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标本,认识常见岩石的表面特征。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知道8种矿物的特征并能辨识常见岩石中的矿物,知道矿产是人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说出人类利用矿产资源进行工业生产的例子。 科学思维: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描述岩石的表面特征,用流程图、思维导图、“身份证”、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陈述证据和结果。 探究实践:能制作花岗岩、砂岩和大理岩的岩石卡片,制作本地岩石标本并展示。能给花岗岩、大理岩、砂岩制作“身份证”。能查阅资料,收集岩石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能选择合适的石材,设计自己的“岩石花园”;能为自己研究的矿产资源建立档案。 态度责任: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树立合理开采利用矿产资源的意识。
三、学习活动/任务设计(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
第1课时 任务1 名称:活动:介绍石头标本 通过图片创设活动情境,请学生谈一谈到哪里能采集到石头,对带来的石头进行简单的介绍。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石头的表面特征,并会表述。
任务2 名称:观察:观察石头 引导学生拿不同的石头互相磨一磨,再用铜针、钢针刻一刻石头,感受石头质地的软硬不同。 设计意图:体验、交流石头软硬的差异。
任务3 名称:阅读:观赏石 通过介绍石头在颜色、形状、质地或结构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激发学生深入研究石头的兴趣。 设计意图:拓展对石头的认识,了解各种各样的石头。
第2课时 任务4 名称:活动:制作岩石卡 首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要认识岩石需要对岩石的哪些方面进行观察通过讨论罗列出要对岩石的颜色、软硬,组成颗粒的大小、颜色及颗粒的均匀度等方面进行观察和记录,为每一块岩石制作一张卡片。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形成对岩石表面特征的认识。
任务5 名称:处理信息:完成表格比较异同 在集中展示过程中,学生能较好地总结出一种岩石的表面特征。为了更好地发现三种岩石之间的异同,提示学生可以利用表格的方式处理三种岩石的信息,通过对比更好地达成对花岗岩、砂岩、大理岩表面特征的认知。 设计意图:利用表格统计岩石的表面特征,比较岩石的异同。
任务6 名称:拓展活动:制作岩石标本 对岩石表面特征的认知及对岩石差异的比较,有利于学生辨别更多种类的岩石,对其岩石标本的制作提供较大帮助。 设计意图:制作自己的岩石标本。
第3课时 任务7 名称:阅读:美丽的矿物 通过阅读资料或观察矿物标本,知道矿物种类很多,是构成岩石的主要成分。 设计意图:了解矿物基本知识
任务8 名称:猜想假设:可能包含的矿物 通过组织全体学生共同观察花岗岩,比对矿物标本或图片,猜想花岗岩是由哪些矿物组成的。以同样的方式分组观察、比对,猜想砂岩和大理岩的组成成分,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观察,猜想不同岩石中包含哪些矿物。
任务9 名称:搜集证据:查阅资料 利用给出的资料,说明三种岩石的主要用途和成分。 设计意图:准确地界定岩石的组成及用途。
任务10 名称:处理信息:制作“身份证” 通过制作“岩石身份证”的活动,将某种岩石的信息进行有效梳理也是对学生处理信息能力的有效训练。 设计意图:从岩石表面特征、组成等多方面深入认识岩石,制作“岩石身份证”。
第4课时 任务11 名称:收集证据:岩石用途 通过提出“岩石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在上进行简单记录,同时提供书本中的图文资料或视频、PPT等更多的辅助性资料,帮助学生获取丰富的信息。 设计意图:在图文资料中收集岩石在建筑、工艺、生产、生活、工业等方面的用途。
任务12 名称:处理信息:制作思维导图 通过指导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已有信息进行梳理和表达,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设计意图: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岩石的分类及用途。
任务13 名称:拓展活动:设计“岩石花园” 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准备丰富的岩石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和建造一座“岩石花园”。这里可以把前面几课中采集和研究的岩石进行简单加工,还要结合工程技术要素合理设计和建造。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开展“岩石花园”的作品展览 设计意图:设计建造“岩石花园”。
第5课时 任务14 名称:阅读:矿产 通过组织学生复习矿物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给出矿产的定义和资料。可以通过图文、视频、PPT、实物标本等形式介绍矿产资源。 设计意图:了解矿产知识
任务15 名称:搜集证据: 以人类对铁矿石的开采、冶炼过程为例,说清该种矿产资源是怎样被应用于工业生产的。 设计意图:了解矿产资源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任务16 名称:处理信息:建立档案 利用思维导图等形式对图文视频等信息进行处理和展示。说明矿产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资源 设计意图:运用思维导图建立矿产资源煤的档案
任务17 名称:表达交流:辨认会 通过资料等引导学生明确无节制开采矿产对地球环境产生破坏的事实,再提供一些具体数据,为学生开展辩论活动提供依据。在辩论会的环节要指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从人类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与随意开发造成的后果两个方面进行有效辩论,使辩论会开展得有主题、有内容、有实效。 设计意图:通过辩论会加深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认识。
四、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要素 针对单元整体描述
评价内容 第1课时:《玩石头》 1.展示自己采集的石头,说明采集地点和石头的外部特点。 2.通过用两块石头相互刻画等活动,体验到石头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也能体验到石头的硬度不同。 3.运用铜针、钢针等在石头表面刻画印迹,进一步判断石头的软硬。 第2课《不一样的岩石》 从颜色、软硬、颗粒均匀度和颗粒大小四个方面对砂岩和大理岩进行观察,并制作岩石卡片进行集中展示。 第3课《岩石的组成》 1.认识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2.通过比对矿物标本,知道岩石是由不同的矿物组成的。能够用科学方法观察、描述矿物的特征。 第4课《岩石与生活》 1.通过收集、处理图文信息,知道岩石在建筑、工业、生产生活以及工艺美术等方面的用途广泛。 2.会用思维导图等形式梳理信息。 第5课《矿产资源》 1.在了解多种矿产资源的基础上,能够为自己研究的矿产资源建立档案。 2.在辩论会活动中树立合理开采利用矿产资源的意识。
评价指标 第1课时:《玩石头》 1、在活动中初步了解石头在软硬等方面存在差异,有各式各样的石头。(科学观念) 2、能对石头的初步认知进行梳理,用比较准确的语言来描述石头的表面特征,用比较科学的词汇来表示石头的硬度,提升处理信息的能力。(科学思维) 3、提升处理信息的能力,用比较准确的语言来描述石头的表面特征,并用工具判断石头硬度。(探究实践) 4、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具有对岩石进行深入探究的兴趣,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态度责任) 第2课时:不一样的石头 1、通过观察与记录,认识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在颜色、软硬及组成岩石的颗粒大小、颗粒均匀度等方面的基本特征。(科学观念) 2、通过表格的形式比较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科学思维) 3、能借助放大镜对三种岩石的外部特征进行观察及描述。(探究实践) 4、在观察和统计活动中做到客观准确、实事求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具有对岩石进行深入探究的兴趣。(态度责任) 第3课时:岩石的组成 1、通过比对矿物标本,知道岩石是由不同的矿物组成的。(科学观念) 2、能够用科学方法观察、描述矿物的特征;会从阅读资料中获取重要信息。(科学思维) 3、通过制作“岩石身份证”的活动,更系统地认识岩石。(探究实践) 4、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具有对岩石进行深入探究的兴趣,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态度责任) 第4课时:岩石与生活 1、通过收集、处理图文信息,知道岩石在建筑、工业、生产生活以及工艺美术等方面的用途广泛。(科学观念) 2、在了解岩石的用途的基础上,会用思维导图等形式梳理信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科学思维) 3、能够收集岩石在各行各业中重要用途的资料;能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岩石花园”的设计与制作。(探究实践) 4、在观察和统计活动中做到客观准确、实事求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具有对岩石进行深入探究的兴趣。(态度责任) 第5课时:矿产资源 1、知道矿产及矿产资源的简单分类,能说出人类对煤、铁矿石等矿产资源进行工业生产的过程。(科学观念) 2、能在教师引导下,分析矿产资源与生产和生活的关系,会用思维导图、流程图等形式梳理信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科学思维) 3、在了解多种矿产资源的基础上,能够为自己研究的矿产资源建立档案;通过收集资料、辩论赛等了解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措施。(探究实践) 4、认识到合理开采利用矿产资源的重要性,愿意节约资源。乐于与他人分享学习成果和想法。(态度责任)
评价方法 课上评价 1.教师激励评价 2.学生自我反思评价 3.成果展示,学生互评:赞赏性评价和质疑性评价 5.使用评价量化表,延时评价 课后评价 1.课时作业 2.单元测试
五、单元作业设计
第1课时 玩石头 一、填空 1.判断石头软硬的标准:铜针能刻动表示( )铜针刻不动、钢针能刻动表示( ),钢针也刻不动表示( ) 2.进行户外活动时要有老师或家长陪同,要( )。 3.有些石头的( )或者结构非常特别,看起来很漂亮,因此成为人们观赏的对象。 二、判断对错。 1. 用钢针刻不动的石头硬度最低。( ) 2.青田石可以用来刻印章。( ) 3.用两块石相互刻画,就可以判断出哪块石头硬,因为可以用来做判断石头的软硬的标准( ) 三、选择题 1. 下列石头中,可以用来观赏的是( ) A B C 2.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可以独自去高山上采集石块 B.用铜针能刻动的石头硬度较低。 C.质地特别的石头具有观赏价值 答案解析: 一、填空 1、硬度较低 硬度中等 硬度较高 2、注意安全 3、颜色、形状、质地 二、判断对错 1、╳ 2、√ 3、╳ 三、选择题 1、C 2、A 第2课时 不一样的岩石 一、填空题。 1.我们常见的天然石头通常都是( ),( )、砂岩、( )是常见的岩石。 2.花岗岩的颗粒大,颗粒( ),很硬。 3.制作岩石卡,可以先观察山石的颜色、( )、颗粒测试它们的软硬。 二、选择题。 1. 观察岩石的颗粒大小时,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 A. 小刀 B.放大镜 C.钢针 2.只用手摸,无法观察到岩石的( ) A.颜色 B.光滑程度 C.软硬 3. 下列物体中,( )属于岩石。 A.砂岩 B.瓦片 C.水泥块 三、判断对错。 1.制作岩石卡时,我们只需要观察岩石的颜色.花纹、颗粒就可以了。( ) 2.花岗岩一般为白色,颗粒均匀,很硬。( ) 3.制作岩石标本需要查阅资料或请教老师,确定岩石名称。( ) 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 1. 岩石 花岗岩 大理岩 2.不均匀 硬 3. 花纹 二、选择题。 1.B 2. A 3. A 三、判断对错。 1. × 2. × 3. 第3课时 岩石的组成 一、填空题。 1.岩石是由一种或者多种( )组成的。 2. 花岗岩花纹美丽,质地( ),经常用作建筑材料。花岗岩由( )等矿物组成。 3.大理石因盛产于云南大理而得名,主要含有( )和( ),也可用作建筑材料 4.做铅笔芯用的( )、做粉笔用的( )都是矿物。 二、选择题。 1. 比较坚硬,可用来做磨削工具的岩石( ) A.花岗岩 B.砂岩 C.大理岩 2.下列岩石中,花纹美丽,质地坚硬,经常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 A.花岗岩 B.石灰石 C.板岩 3.制作一张“岩石身份证”,不需要掌握的信息是岩石的( ) A.名称 B.组成 C.形状 三、连一连 将下列岩石和岩石的组成成分用线连起来。 花岗岩 长石 砂岩 白云石 大理岩 石英 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 1、矿物 2、坚硬 石英、长石和云母 3、方解石 白云石 4、石墨 石膏 二、选择题。 1. B 2.A 3.C 三、连一连 花岗岩 长石 砂岩 白云石 大理岩 石英 第4课时 岩石与生活 一、填空题 1. 花岗岩、砂岩、大理石岩都可以用来( )、铺路、( )。 2.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浮雕用的岩石是( )。 3. ( )可用来烧石灰、生产水泥。还是制造玻璃的原料。 4.我们可以用( )的形式来展示岩石的各种用途。 二、判断题 1.大理岩可以用来制作雕像、浮雕等工艺品。( ) 2.大理岩可用来烧石灰、生产水泥。( ) 3.假山可以用太湖石,因为太湖石很奇特、很漂亮。( ) 4.纯白的大理岩又称汉白玉,可以用来做雕塑。( ) 5.花岗岩花纹美丽、质地坚硬,只能做建筑材料,不可以做石磨。( ) 三、选择 1. 适合用来雕刻工艺品的岩石是( ) A.花岗岩 B.砂岩 C.大理岩 2.用思维导图展示岩石的各种用途时,我们先用一个图形表示中心概念,则这个图形中标注的文字是( ) A.岗岩 B.建筑材料 C.花岗岩 3. ( )可用来烧石灰、生产水泥,还是制造玻璃的原料。 A. 石灰岩 B.大理石 C.花岗岩 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 1、建房 修桥 2、大理岩 3、石灰岩 4、思维导图 二、判断题 1. 2.X 3.√ 4.√ 5. X 三、选择题 1. C 2.B 3.A 第5课时 矿产资源 一、填空题 1. ( )指可供人类开采利用的天然矿物或岩石等自然资源 2.有些矿产可以做( ),供给人们热能,如煤、石油、天然气,这类矿产叫能源矿产。 3。有些矿产可以( ),例如铁矿石、铜矿石、钨矿石、锡矿石,这类矿产叫金属矿产。 二、判断题 1. 地球上的矿产资源有很多,我们可以随意开采。( ) 2.地球上各种矿产储量都很丰富,所以我们可以无节制地随意开采。( ) 3.地球上所有的资源都是可以再生的。( ) 4.煤、石油和天然气这类矿产叫能源矿产。( ) 5.地球上可用的能源还有太阳能、核能等,所以矿产资源不需要保护。( ) 三、选择题 1.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 )矿产。 A.能源 B.金属 C.非金属 2. ( )矿产是可以开采金刚石、各种岩石、石墨、盐晶等非 金属的矿产。 A.能源 B.金属 C.非金属 3.石油是一种( )矿产。 A.金属 B.非金属 C.能源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矿产 2、燃料 3、提炼出金属 二、判断题 1.X 2. X 3. X 4.√ 5.X 三、选择题 1.A 2.C 3.C
六、单元教学结构图
七、反思性教学改进(实施后填写)
实施后填写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