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张PPT。游高梁桥记 袁中道学习目标 ㈠、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含义。
㈡、通过朗读、赏读、品读,体味作者情感,学习通过景物对比衬托表现特殊情趣心志的写法。
㈢、理解作者坦率性情和敢于自我审视自我无情批判的精神。 走进作者袁中道(1570-1623),字小修,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进士,官南京吏部郎中。与兄宗道、宏道并称三袁,同以公安派著称。为文崇尚自然,曾游历天下,写下大量纪游诗文,有《珂雪斋集》。羸马 微泮?? ??飚风?? 舛?
邸??? 砾砾 噫?? ? 貂帽???
餬 ??? 烟霾 着重裘
léi? pàn? ? biāo?? ?chuǎndǐ lì lì yī?????????? ?diāo?hú? ???? ?mái? zhuó qiú你能读准吗? 牛刀初试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横线的字。委积道上谭锋甫畅着重裘以敌之而犹不能堪苟非大不得已
而仆仆于是书之所以志予之嗜进而无耻堆积 同“谈”,言谈穿抵挡 忍受形容旅途劳顿的样子通“识(zhì)”,记 着迷于仕途钻营 如果、假若2、翻译下列句子(1)杨柳尚未抽条,冰未泮。
(2)冻枝落,古木号,乱石击。
(3)屡求而不获,其效亦可睹矣。
(4)予以问予,予不能解矣。
? ?我问自己,我也无法解释了。杨柳还没有发芽,冰已经有些融化。冷冻的树枝刮落,苍老的树木呼号,乱石相互撞击。多次求官却得不到,效果也是可以看得见的。对比阅读,感知异同读完两文后,知道文中描写的是几月的景物吗?
兄弟两人写了哪些共同的景物?特点如何?
还写了哪些不同的景物?1、探究“胜地”与“恶境”同是阳春三月的高梁桥,两兄弟笔下的景物特点迥然不同?各有什么特点?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感受两文中的情感。3、为什么两人笔下的高粱桥会大相径庭?4、文中什么地方明点暗示了两兄弟出游时的不同心境、生活境况、仕途遭遇、社会地位?比较探究 袁中道,16岁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成年后科场考试,几经落第。本文写于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他与其兄袁宏道一起进京,再次求官不成,本文就写于这个时期。主旨比较1.作者仕途顺畅,心情愉快,对京师盛景玩得很开心,写得很详细,最后怀着留恋之情游完极乐寺而返。(侧重写景)
2.作者屡次求官未果,心情郁闷,对京师盛景没写上几笔,竭力强调北京春日的杀风景,春天比冬天还要让人扫兴。作者在苦苦挣扎中想到了江南的春天的美景。(侧重议论)启示感悟两篇游记在写景方面的技巧给你什么启示?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的观察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