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猫—语文人教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随堂测试
1.下列加粗字书写、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咕噜(gǔ) 屋脊(jǐ) 悲楚(chǔ) 相称(chèn)
B.污涩(sè) 惩戒(chěng) 失宗(zōng) 虐待(nüè)
C.郁闷(mèn) 忧郁(yù) 捕捉(pǔ) 踡伏(quán)
D.红绫(líng) 诅骂(zǔ) 怂恿(sǒng) 怅然(chàng)
2.下列句中加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 )
A.至于那柯里古时候是否产茶,我没有考证,不好妄下断语。
B.初冬时节,银杏、红杉和白云、碧水将斑斓的色彩渐次铺开,美得让人提心吊胆。
C.得知济南市乡村振兴服务队队员要离开的消息,宅科村村民们怅然若失。
D.犯罪分子畏罪潜逃,受害者家属正在焦急地等待公安部门的抓捕信息。
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郑振铎先生的《猫》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类虐待动物的批判之情,从而让我们有了许多感悟。
B.养猫是全文记叙的中心,文章围绕这个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与亡失为线索展开,都有发生、发展和结局,具有相对完整性。
C.本文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作者细腻而浓郁的感情。第一次养猫时,“我”“微笑着”看,得知小猫的死讯时,“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
D.在“芙蓉鸟事件”中,猫的含冤受屈与“我”的暴怒武断形成鲜明对比,这为后文写“我”的难过与后悔打下了基础,从而有力地凸显了中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文人与猫
简默
①去临清的头天傍晚,豆包不见了。
②豆包是一只布偶猫,它喜欢黏人,黏如盘中豆包。我第一次与它照面,便被它黏上了,我脱口叫它豆包。
③吃饭前,我拎了一袋垃圾开门放在门口,豆包像一道白色闪电,在门关上的一刹那,嗖地蹿了出去。可笑的是,我竟然毫无察觉。妻子开门进来,豆包平常总是一个箭步冲到门口,迎接主人,而此时却不见它的踪影。我遍寻它爱待的角落无着;妻子不相信地又到处找了一遍,仍然没找到。我绝望地拧开门,冲着楼梯,豆包豆包地唤了几声,它仿佛从天而降,自楼上一溜烟儿地冲入屋内。
④豆包的失而复回,让我第二天心无牵挂地来到临清。第一次知道临清,是因为狮猫,这也是我第一次听说世上有猫姓狮。那时候,我在黔南山区沙包堡镇上,喜欢满地捡烟标,一张张地展平后,折叠成窄窄的长条形,与小伙伴们在水泥地上打着玩。其中有一种狮猫烟标,印着“国营临清卷烟厂出品”,于是我便记下了临清。其实我与临清还另有缘分:千年大运河自源头,经临清,流过我现在居住的城市,可以说我的这趟临清之行是溯河向上,寻源觅踪。从家中的豆包到隐匿于临清各个角落的狮猫,我说我是因为与狮猫的缘分而来到临清的,同时又是从中年的下游溯河追寻我的童年。
⑤同行的作家张炜老师是狂热的吸猫人,他精心养了一只名唤融融的布偶猫,并以自己与融融相处相知的经历创作了小说《爱的川流不息》,打动了无数读者。后来,他发给我几张融融的照片,融融的憨态和萌祥惹我怜爱,我也发他几张豆包的照片,他回复可爱。两只猫携着川流不息的爱,一下子拉近了两颗爱猫的心灵。
⑥我想起多年前去探望冰心先生,先生临窗端坐,在读《庄子》。那只唤作阿咪的大白猫温顺地偎依在先生身旁,一动不动地盯着她,仿佛是她忠贞不渝的恋人,这便是文人与猫和谐共处的生动情景。在临清季羡美林先生的纪念馆中,我也看见了相同的一幕:先生端坐案前,案上摆满各种书和稿纸,一只大白猫努力探直身子,眼睛炯炯有神地正视前方,头朝书案,一条腿压着稿纸,尾巴搭在先生头上,先生蜷起右胳膊支撑着白猫的身体。即使是先生仰靠在藤椅上睡着了,也少不了猫的身影,依然是这只大白猫,还有一只狸猫,它们一呼一应,白猫趴向先生胳膊,狸猫卧在先生腿上,各朝各的方向与先生同睡。而先生双手轻放在藤椅的扶手间,向内圈成摇篮,将它俩揽入怀中。好一幅《三睡图》!这俩猫大概就是先生笔下的咪咪和虎子,此刻,它俩亲昵地陪伴着先生。我不知道季美林先生的咪咪最后的归宿,但冰心先生的阿咪相伴先生走到人生尽头后,也追随先生的背影走了,继续与先生在另一个世界长相厮守。在冰心文学馆中,阿咪标本摆放在书桌一角,这是它最爱待的位置,也是它与先生相依相伴的全部世界。
⑦在临清,我听朋友讲着有关狮猫的趣闻轶事,却没看过一只活蹦乱跳的狮猫。我想,不是它离我太远,我感觉它就在我的身边,在我的左邻右舍的家中,隔着门窗和围墙,我能够听见它发出的呼噜呼噜的声音,也能够捕捉到它隐隐约约的气息。
⑧写到这儿,豆包调皮地跃上了我的书桌,躺在电脑键盘上,不肯起身了。它以这种撒娇的方式责怪我光顾着沉浸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冷淡和忽略了它。每一只猫都是一个世界,它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洋溢着可爱。直至有一天,我惊奇地发现,不知不觉地,它们已经成了我的亲人,或者说是我家的一分子。它们教会了我许多,渐渐地,我被岁月磨砺得坚硬和世故的心,重新像坚冰被春风吹化了,我的记忆也变得温柔起来。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4.结合语境,理解第⑤段画线句子中加粗词语的含义。
5.选文中的猫性情和情态各异。请参照示例,摘录文中的词语将下面表格填写完整。
猫 性情和情态
豆包 (1)_________________
融融 憨态、萌样
阿咪 (2)_________________
咪咪和虎子 (3)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从描写角度赏析其语言特色。
7.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情感?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说说你的看法。
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带有神性的动物,同学们收集了以下材料,请你阅读并完成下题。
龙,在中华文化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象征着吉祥、力量与尊荣。它神通广大,能呼风唤雨,救黎民于水火;它是神灵和权力的象征,掌管着五湖四海,坐拥着华夏九州;它是福瑞的象征,彰显着喜庆吉祥。
2024年央视龙年春晚主题是“龙行龘龘,欣欣家国”。“龙行龘龘”形容龙腾飞时的样子,昂扬而热烈。春晚主题海报上的“龘”字印章造型大气雄健,镌刻了民族崛起的密码,生动描摹了十四亿中华儿女蓬勃向上[甲]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欣欣”一词,有两个释义。一是喜乐自得的样子。如朱自清的《春》中的“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二是引申指草木生长旺盛的样子。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有:“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乙]后用“欣欣向荣”表示事业等振奋顺达,兴旺昌盛。
8.文中画线的句子,作为段落中的总起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9.填入文中甲、乙两处的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甲],[乙]”。
10.根据语段内容分析,下列对春晚主题中“欣欣家国”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家国幸福喜乐,高兴自得 B.家国幸福喜乐,繁荣昌盛
C.家国草木茂盛,环境优美 D.家国高兴自得,草木茂盛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咕gū。B.惩chéng,宗→踪。C.捕bǔ,踡→蜷。
2.答案:B
解析: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此处可用“赏心悦目”。
3.答案:A
解析: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怜爱之情。
4.答案:“川流不息”意思是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表达了对猫深深(深沉、广博、博大、深厚)的爱。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首先明确加粗词的本义,“川流不息”的意思是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然后明确加点词的语境义,结合第⑤段“同行的作家张炜老师是狂热的吸猫人,他精心养了一只名唤融融的布偶猫,并以自己与融融相处相知的经历创作了小说《爱的川流不息》,打动了无数读者。后来,他发给我几张融融的照片,融融的憨态和萌样惹我怜爱,我也发他几张豆包的照片,他回复可爱”可知,此处“川流不息”是形容“我”与张炜老师对猫的爱,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可见两人对猫深厚的爱。
5.答案:(1)黏人、调皮、撒娇;(2)温顺、忠贞不渝(忠贞);(3)炯炯有神、亲昵
解析:
6.答案:示例一:画线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探”“搭”“趴”“卧”等词简洁传神地写出了猫的温顺可爱。
示例二:画线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蜷”“揽”等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季羡林先生与猫相亲相依的动人情景。
示例三:画线句子运用了神态描写,“炯炯有神”一词细腻逼真地描摹了人猫亲昵相伴(和谐相处)、相映成趣的温馨画面。
示例四:画线句子运用了细节描写,动静结合,相互呼应,妙趣横生。
解析:本题考查从描写角度赏析文章语句。首先判断画线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从“探”“搭”“蜷”“趴”“卧”“揽”等动词可以判断,此处运用了动作描写;从“炯炯有神”等词可以判断,此处运用了神态描写;同时这些对猫的描写都属于刻画细节,也可以判断成细节描写。然后分析描写方法的作用。动作、神态以及细节描写都是为了刻画对象的特征,画线句子的动作描写突出了猫与季美林先生之间的亲昵关系,表现猫的温顺和可爱;而神态描写则表现出猫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细节描写则突出了猫与人之间互动的和谐场景。最后明确表达效果,即描写画面生动温馨,妙趣横生。
7.答案:选文表达了四位文人对猫的喜爱之情,告诉我们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启示我们要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尊重动物、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善待生命、建设美丽家园、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分析和理解。文章主要叙述了“我”、张炜、冰心及季美林四位文人和猫相处的故事,表达了四位文人对猫深厚的喜爱之情。而四位文人与猫的相亲相爱,也体现出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由小见大,启示我们作为人类应与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生命,爱护动物,保护自然环境。
8.答案:龙,在中华文化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象征着力量、尊荣与吉祥。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它神通广大……救黎民于水火”写出了龙的力量;“它是神灵和权力的象征……坐拥着华夏九州”写出了龙的尊荣;“它是福瑞的象征,彰显着喜庆吉祥”写出了龙的吉祥。画线句为段落总起句,应该与后文三个分句一一对应,所以应将画线句改为“龙,在中华文化中……象征着力量、尊荣与吉祥”。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甲处,“蓬勃向上”“奋发有为”是两个并列的短语,其间应该用顿号;乙处,“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是完整的引用,所以句号放引号里。故选C。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能力。根据“‘欣欣’一词,有两个释义。一是喜乐自得的样子”“二是引申指草木生长旺盛的样子”“后用‘欣欣向荣’表示事业等振奋顺达,兴旺昌盛”可知,春晚主题中“欣欣家国”的意思是“家国幸福喜乐,繁荣昌盛”。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