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第 2 节 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 2 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
概述食物网概念,说明食物网与食物链之间的联系,解释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 能量流动的渠道。
2.科学思维:
分析图片资料,进一步练习读图、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尝试案例分析,初步提高数据解读 和以数据为基础进行理性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知识的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加深对生物科学价值的理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关 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实际问题,树立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建立食物网的概念,初步理解食物链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一个 渠道。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2.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食物网的概念,初步理解食物链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一个 渠道。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三、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构建复杂而相互关联的生态系统模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食物网的概念 及其生态意义。
首先,以食物链为基础,通过回顾与巩固,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生物间基本食物关系的认知。 随后,引入食物网的概念,解释它是如何由多个食物链相互交错、重叠而形成的复杂网络。为 了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利用多媒体展示食物网的动态模型,展示生物之间错综复杂的捕食与 被捕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和案例分析, 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差异与共性,理解食物网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能量流动和物质循 环中的关键作用。同时,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食物网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如污染、过度 捕捞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设计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动手绘制自己想象中的食物网,或模拟生 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变化。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够让他们在实践中深 化对食物网概念的理解。
最后,在教学总结阶段,引导学生回顾本次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强调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 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课时安排: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取出上一节课自己制作的食物链卡片。将食物链中相同的生物重叠起来, 这些食物链就相 互交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图 3-11)。
【新课学习】
学习目标 1:食物网
1. 情境导入:
能否换一种形式将 5 条食物链表示出来呢?
2. 构建食物网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两种表示方法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何关联?
食物网: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多条食物链彼此交 错链接,形成食物网(food web)。
3. 分析食物网:
图 3-12 表示一个常见的食物网,请仔细观察这个食物网,分析图中有哪几条食物链。 想一想:如果这个生产系统中的植物全都枯死了,那么哪些生物的生存最先受到影响?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处在每一个环节上的生物都很重要,而且它们之间有着 紧密的联系。有时一种生物消失,就会使这个食物链中断,导致捕食这种生物的生物数量锐减, 甚至消失,从而影响其他食物链或整个食物网,进而危及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学习目标 2:物质和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
1. 情境导入: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都需要能量才能进行生长、发育等各种生命活动。引导学生思考 生物所需的能量来自哪里呢?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里储存着来自太阳的能量。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 物为食,随着动物摄食的过程,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因此, 几乎所有生态系统所 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
2. 分析物质和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
引导学生阅读 P65-66,解决下列问题:
(1) 写出隐含的食物链?
(2) 植物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来自哪里?
(3) 野兔如何获得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它获得的能量又到哪里去了?
(4) 动物的最终食物来源是什么?
(5) 生态系统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什么?能量沿着什么渠道流动?
(6) 能量能否全部传给下一个环节? 学生汇报,教师进行点评。
3. 总结物质和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
(1) 单向流动,从绿色植物开始流向植食性动物,再流向肉食性动物。
(2) 能量逐级递减。
教师介绍能量金字塔,借助金字塔描述能量在食物链(网)中的流动过程。
在有限的生存环境条件下不可能供养许多位于能量金字塔顶端的生物。从能量来看, 呈金 字塔形递减。这是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特点之一。
引导学生思考:由于人为大量捕杀,造成野兔数量骤减,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 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根据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的原理,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4. 生物富集现象
资料介绍:水俣病是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的典型例子。1953 年, 日本的水俣市出现了病 因不明的“狂猫症”和人的“水俣病”,成群的家猫狂奔乱跳,集体跳入水中,病人感到全身骨痛 难忍。直到 1965 年才查明,此病是由该市 60 km 以外的一家公司排出含汞废水进入水体引起 的,汞在水体中沿着食物链逐级富集,水体→硅藻等浮游植物→食硅藻的昆虫→石斑鱼→ 肉食 性鲟鱼和鲶鱼→人或猫。鲶鱼体内含汞量达到 10~20 mg/kg,最高达 50~60 mg/kg,比原来含 汞废水中的汞浓度高 1 万~10 万倍,人或猫吃了鲶鱼,就会出现汞中毒。
引导学生分析各营养级的数值,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越是处于较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 DDT 的含量就越高。
5. 小结: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如果人类排放有害物质进入生态 系统,那么有害物质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多种生物,最终可能会威 胁人类自身。
【课堂总结】
1.食物网的概念
2.能量在食物链(网)中的流动
(1)单向流动:绿色植物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2)逐级递减
3.有害物质随食物链(网)不断积累
【课堂练习】
1.(2024 · 四川乐山 · 中考真题)下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关于该食物网叙述正 确的是(B)
A .能量的最终来源是甲 B .戊体内积累毒素最多
C .戊与丁只有捕食关系 D .总共包含 4 条食物链
2.(2024 · 山东聊城 · 中考真题)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
A .图中增加非生物部分即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 .图中包含 4 条食物链
C .物质和能量在此食物网中都是循环流动的
D .若该生态系统被重金属污染,图中重金属积累最多的是鹰
3.(2024 · 陕西渭南 ·二模)如图是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内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简图。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 .该食物网中共有 5 条食物链
B .鱼和浮游动物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
C .若表示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补充分解者即可
D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是结构最复杂的生态系统
【板书设计】
第 3 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第 2 节 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 2 课时)
1.食物网的概念
2.能量在食物链(网)中的流动
(1)单向流动:绿色植物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2)逐级递减
3.有害物质随食物链(网)不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