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3.欣赏邹忌高超的讽谏艺术,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说话的艺术性。
2学情分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章故事性强,学生理解难度不大,共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侧重对作家作品文学常识的理解和对文章内容的疏通;第二课时则侧重于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类比说理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3重点难点
理解邹忌讽谏的手法,并能加以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文学常识。
2.读准文章,疏通文章大意,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
3.理清文章结构,梳理文章思路。学时重点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特别掌握重点字词的释义。学时难点
理清文章中的“三”文化,即:三问、三答、三比、三赏、三变,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读出人物情感,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2.欣赏邹忌高超的讽谏艺术,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
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说话的艺术性。学时重点
1.精读课文,读出人物情感,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2.欣赏邹忌高超的讽谏艺术,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学时难点
将类比说理的方法能进行灵活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说话的艺术性。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邹忌讽齐王纳谏》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策士英雄大展身手、争奇斗志的时代,他们穿梭奔走于各国之间,运筹帷幄,出谋划策,往往凭借自己的一番言论,便可左右局势的发展,决定一国的存亡,可谓是“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那么,同学们想不想拥有如此高超的说话艺术呢?
活动2【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认知学习目标
1.精读课文,读出人物情感,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2.欣赏邹忌高超的讽谏艺术,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
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说话的艺术性。
二、预习成果展示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理解为( ),“纳谏”理解为( ),整句题目理解为( )。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结构完整,故事性强,课文首先用“三问”“三答”叙写了邹忌和徐公比美的情况,然后叙写了邹忌的“三思”,即“邹忌暮寝而思之”,曰:( );( );( )。接着写了邹忌由己及君的“三比”,即:邹忌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 ),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 ),(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最后,用“三赏”写出了齐王纳谏的态度、决心和措施,用“三变”写出了邹忌讽齐王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就。
活动3【活动】《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课堂学习研讨
1.课堂学习研讨(一)
精读课文,读出情感,我能行!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微妙的心理和情感。
【2】听一听 想一想 评一评
你觉得哪些同学的朗读恰当准确的表达出了该角色微妙的心理和情感?哪些同学的朗读如果这样读效果会更好?【 邹忌 威王 妻 妾 客 】
说一说 议一议
文中的齐威王和邹忌个性鲜明,你更欣赏哪一位,说说你的看法?
2.课堂学习研讨(二)
【1】邹忌向齐威王进谏,使齐威王欣然接受的原因是什么?
[类比说理知识讲解]
甲 A B C → D
乙 A B C
所以 乙也有 D
比一比 记一记
★良药苦口 利于病; 。 ★十年树木, 。
★射人先射马, 。 ★金无足赤, 。
★兵来将挡, 。 ★人不可貌相, 。
★一个篱笆三个桩, 。 ★路遥知马力, 。
【3】尝试用类比的方法发表议论
★情景现场一:你乘车时,有一个空座,只见一个老人赶快让自己的小孙子坐下,自己背着孙子的书包,摇摇晃晃的站着,还满脸幸福的看着孙子,请你用类比的方法告诉老人,他这样溺爱孙子是不好的。
★情景现场二:初中生小美最近喜欢上了班里的一个男生,每天将爱情挂在嘴边,神情恍惚,无心学习,身为好朋友的你很是替她着急,请你用类比的方式提醒她,早恋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活动4【测试】《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当堂训练检测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讽”的意思是委婉的规劝。邹忌进谏时,采用了类比的手法,以自己类比( ),以妻类比( ),以妾类比( ),以客类比( ),以小事喻大事,以家事喻国事,最终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使齐王欣然纳谏。
2.劝谏是一门艺术,魏征以“载舟覆舟”劝谏唐太宗,实现了“贞观之治”;曹刿用“取信于民”劝谏鲁庄公,打赢了“长勺之战”,因为要迎接生地中考,班主任打算取消本班的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为了让班主任打消这个念头,你准备和他(她)这样说:
活动5【练习】《邹忌讽齐王纳谏》
五、反馈小结升华
学完《邹忌讽齐王纳谏》,你有什么启发,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对于某一个事件或史实,我们可以从各种角度进行思考,引发不同的看法
活动6【作业】《邹忌讽齐王纳谏》
六、新课预习指导
◆预习课题:《曹刿论战》
◆预习目标: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2.再读课文,理解大意。
◆预习方法:
1.查阅字词典,解决生僻字词读音。2.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