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体会类比推理的妙用,学习本文表现人物的方法。
2.体会古代明君虚心纳谏的开阔胸怀,深刻认识纳谏去蔽的现实意义。
3.学以致用,对生活中的不良现象进行讽谏。
2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在课堂学习中,同桌之间经常性的探讨问题,相互督促,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3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类比推理的妙用,体会古代明君虚心纳谏的胸怀。
难点:认识纳谏去弊的现实意义,对生活中的不良现象进行讽谏。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二课时)
一、新授
(一)自读课文第一段,思考
1.邹忌和徐公比美,面对邹忌的询问“我与徐公孰美”,妻、妾、客回答完全相同么?
2.请说说三句话传达的意思有何不同?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二)齐读课文第二段,思考
1.请说说期望受弊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练习:我们生活中也常常被亲人、同学、朋友“私”(偏爱)、“畏”(害怕)、“有求”的现象,请举例说说他们都说实话了吗?
(三)齐读课文三、四段,思考:
1.王曰:“善。”乃下令,“善”有怎样表达效果?
2.齐王纳谏,臣民进谏有几个阶段,发生了几次变化?说明了什么?
(四)浏览全文,请思考:
1.邹忌讽谏,齐王纳谏,从而使齐国强大,燕、赵、韩、魏都来朝见齐国。可见,邹忌、齐王都不是平庸的人,他们各自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2.说说邹忌讽谏有何特点?
二、学以致用
1.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谋士淳于髡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成就伟业。
思考:淳于髡是如何讽谏齐王“好为淫乐,不理朝政”的?
2.讽谏话题练习: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不良现象如吸烟、溺爱、沉迷网吧等,请你用委婉的语言进行劝谏。
板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受弊:私、畏、有求
除弊: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结果:战胜于朝廷
活动2【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课文,疏通文意。
2.翻译课文,积累词语。
3.讲故事,熟悉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疏通文意,翻译课文内容
难点:讲故事,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划分节奏。
1.引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学习本文,学习一位臣子向君王的进谏。
2、范读课文:听老师范读课文,听读时,请同学们注意正字音,听节奏。
3、正音断句:
请同学们准确的读出这些语句。这位同学充当火车头
讽(fěng)齐王纳谏(jiàn)八尺有(yòu)余
朝(zhāo)服衣冠(guān)谤(bàng)讥于市朝
面刺(cì)寡人燕(yān)、赵、韩、魏
划分节奏,学会断句。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二、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自己口头翻译。
2.同桌之间互译,一人读课文,一人翻译。
3.交换,一人读课文,一人翻译。
4.检查学习效果,点出难句翻译内容,翻译在接力时。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与……比谁更……)?
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式,……是……)
C.忌不自信:(自信:相信自己)。
D.与坐谈:(省略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认为……美)我的妻子E.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
F.王之蔽甚矣:(被动句式,蔽:被蒙蔽,受蒙蔽)
G.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听闻)
三、讲故事
1.释题,自由朗读,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文意,琢磨课题《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含义,说说题目的含义。
2.自己讲故事,讲给自己听。
3.同桌之间讲故事,讲给他人听,力求生动。
4.班内讲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注意关键环节:比美、进谏。抓住关键词语:门庭若市
四、作业,
1.熟读课文,力求熟读成诵
2.口头翻译课文,识记重点词语的意义。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