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复习目标:
1、熟记文学常识作家作品
2、掌握关键字词: 修、朝、服 、孰、 美、私、面、刺、地方、左右等词语。
3、能准确翻译句子:(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⑶王之蔽甚矣
⑷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⑸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⑹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4、理解内容,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2重点难点
复习重点:掌握关键词语,准确翻译句子,理解内容。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活动1
师:亲爱的同学们,请振奋精神,喊出我们的口号来。
生:自主合作,成功快乐,我队必胜!
师:同学们的声音都很洪亮,精神十足,各队分别加1分。今天我们来一起复习《邹忌讽齐王纳谏》,看看哪队表现最棒。
活动2【活动】活动2
一、齐读复习要点。
1熟记文学常识作家作品、
2字(通假字)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3、句子翻译
4、内容理解
活动3【活动】活动3
自主合作。
自主一、掌握作家作品及重点字词
1、作家作品《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它是一部体史书,主要记述时代的言行,作者已无查证,有西汉编订。
2准确把握一词多义
我孰与城北徐公。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朝服衣冠
孰美朝能谤议于市朝
徐公来孰视之齐国之美丽者皆朝于齐
3准确把握加点字词古今异义
⑴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⑵今齐地方千里⑶邹忌修八尺有余⑷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4词类活用
⑴朝服衣冠⑵吾妻之美我者⑶能面刺寡人之过者⑷闻寡人之耳者
活动4【活动】活动4
自主二句子翻译
(一)在翻译句子这一块,我们要关注以下方面,并注意方法
1、句式变换的句子。如: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
2、含有重点词的句子。
3、体现主题的关键句。
4、写景抒情散文中的
温馨提示:直译为主,字字落实;
删减补充,调整语序
(二)准确翻译下列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⑶王之蔽甚矣
⑷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活动5【活动】活动5
三合作探究
1、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2、你认为邹忌、齐威王是怎样的人?
3、齐国最后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
4邹忌劝谏齐威王的高明之处在哪里 (用自己的话概括)
5理解内容,用原文回答(用正确美观的字体书写
(1)经过深思,邹忌对妻子的回答理解是: , 。
(2)文中写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 : 。
(3) 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初下的语句是: ,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 , 。
(4)文中和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相近的句子: 。
活动6【测试】活动6
四当堂检测
1划线词语意思不同的两组是( )( )
A.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念此私自愧
B.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笑容满面
C.朝服衣冠 \ 朝三暮四
D.面刺寡人之过者 \ 勇于改过
2翻译句子
⑴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⑵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拓展类
1文章第一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 的道理。第二段写邹忌巧妙运用 的方法,讽谏齐王除蔽纳谏。第三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2本文中齐威王和邹忌个性鲜明,你更欣赏哪一位,说说你的看法
3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在人际交往方面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活动7【作业】活动7
1邹忌采用 的方式规劝齐王纳谏。他首先以 设喻,指出妻美我妾美我客美我各有原因,就是“ ”、“ ”、“ ”,接着拿齐王的地位和自己的作比较宮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海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这些都与邹忌的处境相同,在这里,邹忌把 、 进行类比,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2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孰视之 B朝服衣冠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准确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③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④期年之后 ⑤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⑥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⑦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比较阅读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1. 解释加下划线词语
皆以美于徐公 卒得反国
2. 翻译:①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② 吾知所以亡矣
3. 齐威王和宋昭公的周围同样都有谄谀者,然而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宋昭公却不得不出亡,结合文段说说造成这样不同结局的原因有哪些。
3.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