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乐园(初步认识乘法意义)
(一)课时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把相同数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的紧密联系,会用乘法算式表示连加算式,体会乘法的简便性。
2.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结合情境,知道算式中每个数的意思,能运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3.学生尝试提出与乘法有关的生活间题,感受乘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发现信息和提出简单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结合情境,知道算式中每个数的意思,能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难点:经历把相同数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的关系,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设计
(1) 解决问题,感悟“乘法”学习必要性。
①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去儿童乐园吗 (喜欢)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周末也去了儿童乐园的游乐场。(出示主题图“儿童乐园”)
②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用你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练习本上列式解决。完成后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
③小组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师:在交流的时候先说出你发现的信息和提出的问题,然后再说出你是怎么计算的。
预设1:我发现了每架飞机上可以坐2人,共有这样的4架飞机,一共有多少人坐飞机?我列的算式是:2+2+2+2=8(人),一共有8人坐飞机。
预设2:我发现了小火车每节车厢坐4人,有这样的6节车厢。一共有多少人坐小火车?4+4+4+4+4+4=24(人),一共有 24 人乘坐小火车。
师:你可真仔细,这么长的算式都能算对!
预设3:我发现每把长椅坐3人,有这样的2把长椅,共坐多少人?我列的算式是3+3=6(人),共坐了6人。
预设4:我发现每条船坐3人,有这样的3条船,船上一共坐多少人?3+3+3=9(人),船上一共有9人。
师:观察这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每个算式中的加数是一样的。
④提出新问题,感受学习乘法必要性。
师:你们可真有数学家的潜力,不仅提出问题,还用加法算式成功解决!刚刚你们算的6节车厢一共坐24人,那15节车厢可以坐多少人呢?请你快速地列式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观察,集体完成后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1:4+4+4+…(一共写 15个4)
预设2:4+4+4+…15个4加起来的和。
师:你们有什么感受?(太麻烦了)那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下它们?
预设:要算出15 节车厢上一共坐了多少人,就要不断地加 4,一共是15个4相加。
师:你说的可真简洁。在加法计算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相同加数连加的情况,比如刚才黑板上的这些算式,在相同加数比较多时,书写起来比较麻烦,我们就可以用乘法算式来简便的计算,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初步认识乘法意义。
设计意图:在出示儿童乐园游乐场的情境中,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列加法算式成功解决不同项目的人数,感悟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当连加的加数太多时,列加法算式就会过于麻烦,进而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算式,理解乘法的意义。
①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师:刚刚我们说15个4相加可以列乘法算式4×15(板书),结合图说一说4×15中的“4”和“1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生:4表示小火车每节车厢坐4人,15表示有这样的15节车厢。
师:如果不看图,你能说出这里的“4”表示加法算式中的什么?“15”从哪里来?
预设生:4 是加数,15表示有15个4,也就是相同加数的个数。
小结: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可以解决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问题。用“×”表示乘号,“×”前后的“4”、“15”叫做乘数,这个乘法算式读作:4乘15。
师:在学习加法算式时,两个加数的位置可以互换,那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的位置可以互换吗?15×4?
预设生:可以,因为虽然这两个数字的位置换了,但是它的意义没有改变,所以可以互换位置。
师:你可以真会迁移!看来15个4相加这个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两个乘法算式,分别是4×15或15×4。那它的结果是多少呢?
生:4×15或15×4都是表示15个4相加。10个4相加是40,5个4相加就是4+4+4+4+4=20,所以4×15=60(人),15×4=60(人)
师:乘法算式的结果叫作积,所以4乘15和15乘4的积都是60。这两个算式分别读作4乘15等于60,15乘4等于60。
②体会乘法与加法的紧密联系。
师:请大家看看刚才的几个加法算式,你能把它们改成乘法算式吗 请任意选取一个,在练习本上写一写,看看谁写的乘号漂亮。
预设1:2+2+2+2=8(人)改写成乘法算式是2×4=8(人)(或2×4=8(人)),表示4个2相加,其中2表示相同的加数,4表示相同加数2的个数。
预设2:4+4+4+4+4+4=24(人)改成乘法算式是4×6=24(人)(或6×4=24(人)),表示6个4相加,其中4表示相同的加数,6是相同加数4的个数。
预设3:3+3=6(人)改写成乘法算式是3×2=6(人)(或2×3=6(人)),表示2个3相加,其中3表示相同的加数,2表示相同加数3的个数。
预设4:3+3+3=9(人)改写成乘法算式是3×3=9(人)
师追问:这两个3的意义一样吗?
生:不一样,一个表示相同加数3,另一个3是相同加数3的个数。
小结:看来,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都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用乘法表示可简便多了。
设计意图:结合第一个环节列出的加法算式,帮助学生理解“几个相同加数相加”以及“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的数学模型,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通过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两种算式的紧密联系,体会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意义,两个乘数的意义,由此加深对乘法的认识。
通过练习,巩固乘法意义的理解。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集体交流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以及两
个乘数所表示的意义,与加法算式的关系。
师:请先数一数,圈一圈每幅图表示几个几相加,再列乘法算式。
预设1:第一幅图,一列有5个灯笼,有这样的5列,所以是5个5相加,列的乘法算式是:5×5=25(个)
追问:谁还有不同的圈法?
预设2:我是横着圈,一行有5个灯笼,有这样的5行,也是5个5相加,列的乘法算式和他一样。
师:虽然他们列的算式一样,都表示5个5相加,但是圈法不同两个乘数5表示的意义就不同。那另外两幅图呢?
预设3:第二幅图,我是竖着圈的,一列有3块糖,有这样的5列,所以是5个3相加,列的乘法算式是:5×3=15(个),还可以是3×5=15(个)
预设4:我是横着圈的,这里是3个5相加,乘法算式也是5×3=15(个)或3×5=15(个)
追问: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生:5×3=15或3×5=15既可以表示5个3相加,也可以表示3个5相加。
小结:看来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成两个加法算式,但是意思却会变。
同理两种方法汇报第三幅图。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乘法,所以第一个练习题以巩固为主,让学生再次运用乘法算式表示连加算式,体会乘法的简便性,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的紧密联系。第二题,增加圈画的过程,促进学生多角度理解同一乘法算式意义,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进一步深度理解乘法的意义。
收获总结,渗透数学文化。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师:大家收获可真多!乘法算式中“×”其实是将“+”斜过来写的,他是英国数学家威廉·奥特雷德提出的。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了乘法口诀,可见我们的祖先爱思考吧!这也是我们后续学习的内容。
(四)目标检测设计
1.填一填,算一算。
检测目标:本题学生在数线图中需要寻找出几个几相加,考察学生根据隐藏的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明晰乘法算式与加法算式的联系,以及对乘法意义的理解程度。
2.请用喜欢的符号表示出算式5×3=15的意义。
检测目标:本题没有加法算式的帮助,请学生利用图、符号表示乘法算式,考察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是否比较深入,是否明确每个乘数的意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