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邹忌讽齐王纳谏 配套教学设计(36)

文档属性

名称 11. 邹忌讽齐王纳谏 配套教学设计(36)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30 15:19:43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读出人物情感,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2.欣赏邹忌高超的讽谏艺术,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
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说话的艺术性。
2学情分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以对话为主、故事性极强的文言文。它文字较浅显,篇幅短小,思路明晰,故事情节生动,内容并无费解之处。八年级学生经过七年级阶段的古文知识积累,学习本文,借助课文注解和已有的文言文知识,经教师适当点拨,完全可以自行翻译。教学的基本方式是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带领学生分析该篇邹忌高超的劝谏技巧,领会文章思想内涵,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优秀品质。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委婉劝说别人的能力。2.培养学生懂得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懂得虚心接受别人意见。
4教学过程
4.1 第二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于进谏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成功,一要看君主是否贤明,二要看进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即“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的遇到这样一位贤臣——邹忌。今天,我们继续走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活动2【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
1.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出人物微妙的心理和情感,可适当加一些表演。其他学生分析评价分角色朗读情况(从人物的身份、地位、心理、情感等方面来评价)。
明确:邹忌问其妻,“我孰与徐公美?”,自称“我” ,用比较随便的口语化的自称,感彩是亲昵的。邹忌问其妾,“吾孰与徐公美?”,用比较庄重的书面语化的自称,端着点架子,感彩是严肃的。邹忌问其客,“吾与徐公孰美?”,还是端着架子,但句式通俗多了,感彩是平淡的。从问话的语气和方式的不同上,可以看出邹忌在日常生活中的严谨、细致与敏感,处事很有分寸感。
由于邹忌的妻、妾、客各自的身份与心理不同,所以回答问题时的语气、感情上有明显差异。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彩是由衷、热情的。其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感彩是拘谨、勉强的。其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感彩是阿谀奉承的。
2.文中的齐威王和邹忌个性鲜明,你更欣赏那一位,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齐威王是一位胸怀宽广、闻过则改、善于纳谏、明智果断的明君。邹忌是一位头脑清醒、善于分析、善于思考、善于进谏的贤臣。
3.邹忌向齐威王进谏,使齐威王欣然接受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首先,在于他的说话艺术和技巧,他巧妙的将自己的妻、妾、客人与威王的宫妇、群臣、邻国进行内比,让齐王明白确实受了蒙蔽。其次,在于纳谏者齐威王有开阔的胸襟,重贤明理。
活动3【活动】邹忌讽齐王纳谏
要求学生尝试用类比的方法发表议论,进行劝说。
1.情景现场①:你乘车时,有一个空座,只见一个老人赶紧让自己的小孙子坐下,自己背着孙子的书包摇摇晃晃的站着,还满脸幸福地望着孙子,请你用类比的方法告诉老人,他这样溺爱孩子是不好的。
2.情景现场②:初中生小美最近喜欢上了班里的一个男生,每天将爱情挂在嘴边,神思恍惚,无心学习,身为好朋友的你很是替她着急,请你用类比方法提醒她,早恋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活动4【活动】邹忌讽齐王纳谏
要求学生尝试用类比的方法发表议论,进行劝说。
1.情景现场①:你乘车时,有一个空座,只见一个老人赶紧让自己的小孙子坐下,自己背着孙子的书包摇摇晃晃的站着,还满脸幸福地望着孙子,请你用类比的方法告诉老人,他这样溺爱孩子是不好的。
2.情景现场②:初中生小美最近喜欢上了班里的一个男生,每天将爱情挂在嘴边,神思恍惚,无心学习,身为好朋友的你很是替她着急,请你用类比方法提醒她,早恋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活动5【作业】邹忌讽齐王纳谏
1.完成课后练习。
2.阅读《战国策》中的其他名篇,体会策士们的言说技巧,感受历史智慧。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