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
二、掌握并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及文言现象。
三、疏通文意。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本文故事性较强、人物性格对比鲜明、学生比较感兴趣。教学本文应该以情节入手、通过分角色朗读,揣摩人物的心理,说话的语气、神态,由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字、词等语法知识融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
教学难点:1.掌握并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及文言现象;2.疏通文意。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唐雎不辱使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学领航
1.导入新课
大家都学过“完璧归赵”的故事,谁愿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生讲)讲得很好,赵王为了揭穿秦昭王的险恶用心,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换回十五座城池,结果,蔺相如凭着他的机智勇敢,慨然正义维护了祖国的尊严而传颂至今。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例成功的外交事例——唐雎不辱使命,领略一下唐雎过人的胆识与机敏。
2.明确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二、自主学习
1.了解《战国策》及本文写作背景。(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搜集整理的有关资料,教师作适当补充)
2.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感情。
三、合作探究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语气要符合人物的地位和性格特征,秦王的蛮横,唐雎的不畏强暴,安陵君语气委婉。)
1.小组分角色朗读(小组派四名成员,一人读秦王,一人读唐雎,一人读安陵君,一人读旁白。)
2.师生评议。
(二)疏通字词及文意
1.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自行疏通文意,理清大意。
2.小组交流,讨论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准备展示。
3.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学生评议。
4.教师补充、强调重点及易错知识点。
(三)整体感知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这篇文章写的是秦王嬴政向安陵郡挑衅,以换地为名想挑起战争,安陵郡的大臣唐雎出使秦国,表示愿意牺牲自己来刺杀秦王嬴政,终于使秦王嬴政屈服。
四、拓展提升
你读了本文后,一定被唐雎的过人的胆识和睿智地论辩所折服。你认为,我们要像他那样能言善辩,需要从哪些方面准备,培养自己的能力?
五、当堂检测
熟读课文第三自然并背诵。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