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红色十校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红色十校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0 22:2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薛公曰:“善。”遂发重使之楚,楚之应果劝。于是三国并力攻楚,楚果告急于秦,秦遂不敢出兵。
大胜有功。
(节选自《战国策·秦取楚汉中》)
材料二:
千乘能以守者,自存也;万乘能以战者,自完也;虽桀为主,不肯诎半辞以下其敌。外不能战,内
不能守,虽尧为主,不能以不臣谐所谓不若之国。自此观之,国之所以重,主之所以尊者,力也。,于
此二者力本,而世主莫能致力者,何也?使民之所苦者无耕,危者无战。二者,孝子难以为其亲,忠
臣难以为其君。今欲驱其众民,与之孝子忠臣之所难,臣以为非劫以刑而驱以赏莫可。而今夫世俗
治者莫不释法度而任辩慧后功力而进长义民故不务耕战。彼民不归其力于耕,即食屈于内;不归其
节于战,则兵弱于外。入而食屈于内,出而兵弱于外,虽有地万里、带甲百万,与独立平原一贯也。
且先王能令其民蹈白刃,被失石。其民之欲为之?非。如学之,所以避害。故吾教令:民之欲利者,
非耕不得;避客者,非战不免。境内之民莫不先务耕战,而后得其所乐。故地少粟多,民少兵强。能
行二者于境内,则霸王之道毕矣。
(节选自《商君书·慎法》)
【注】①三国:指齐、韩、魏三国。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
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而今A夫世俗B治者g莫不释法度D而任辩慧闯后功力@而进仁义g民回故不务耕战。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三国之兵且去楚”与《鸿门宴》中“若属皆且为所虏”的“且”意思和用法相同。心
B.善,文中指好,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善万物之得时”的“善”意思不同。
C.“能行二者于境内”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句式类型不同。
D.毕,文中指完成,与《兰亭集序》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毕”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国夺取了楚国的汉中后,又在蓝田大败楚军,韩国、魏国趁机袭击楚国,一直打到邓地,后来
齐国、韩国、魏国又想要合谋攻打楚国。
B.有人建议薛公派使者游说楚王:如果楚国一起攻打秦国,既可以夺回楚国以前的失地,又能得
到更多的土地。
C.如果拥有千辆战车或万辆战车,桀就不会屈服而对敌国说软话;如果没有对外作战、对内防守
的能力,尧也不得不放低姿态和敌国讲和。
D.材料二认为,通过刑罚强迫、赏赐诱惑,可以让孝子尽力为父做事、忠臣尽力为君主做事,这样
孝子、忠臣一心,国家才不会有战事。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遂发重使之楚,楚之应果劝。(4分)
(2)且先王能令其民蹈白刃,被矢石。其民之欲为之?(4分)
14.材料二认为国家治理的两个关键要素是什么?作者认为应该如何通过这两方面来增强国家实
力?请简要说明。(5分)
高三·语文第6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