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单元卷】部编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题(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单元卷】部编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题(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3.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1 22:5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第一单元核心素养卷(二)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等级
得分
一、积累运用。(43分)
1、读语段,完成以下练习。(15分)
2024 年4月25 日20时59分,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①huǒ jiàn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②pēn chū ③yí shù巨大的④chì sè火焰,瞬间腾空而起,把⑤dā chéng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宫”。回首过往,中国航天取得了令外媒⑥nán yǐ zhì xìn的成绩,一度成为全球航天发射年度冠(guān guàn)军。中国开启了空间站全新时代,也赢(yín yíng)得了世界各国的赞誉。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其中“冠”是个多音字,我能用它的另一个读音组一个词语: 。(3分)
(2)根据语境和拼音,依次正确规范地书写词语。(6分)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3)下面词语意思与“瞬间”的意思相近的有( )。(多选)(2分)
A.霎时间 B.刹那间 C.弹指间 D.好一会儿
(4)根据提示选一选(填序号),理解成语中的“快”。(4分)
①一目十行 ②对答如流 ③狼吞虎咽
④速战速决 ⑤大步流星 ⑥速战速决
吃饭快( ) 看书快( ) 走路快( ) 答问题快( )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攻无不克(战胜) B.负荆请罪(背着)
C.力挽狂澜(向上卷起) D.人影绰绰(体态柔美)
3、下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爷爷把一个小木箱视若无价之宝,把它好好地保存在柜子里。
B.爷爷一生乐善好施,得到过他的帮助的人不计其数。
C.他做事井井有条,说话理所当然,充满了自信。
D. 只要我们同心协力,这次运动会我们班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4、选择成语故事中的有关人物。(填序号)(4分)
A.蔺相如 B.廉颇 C.勾践 D.赵高
E.赵括 F.荆轲 G.刘备 H.曹操
卧薪尝胆( ) 纸上谈兵( ) 完璧归赵( ) 负荆请罪( )
三顾茅庐( ) 指鹿为马( ) 图穷匕见( ) 望梅止渴( )
5、读句子,描摩人物形象特点。(3分)
①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
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 )
②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
们赵国啊!( )
③廉颇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
A.机智勇敢,不畏强暴 B.知错就改 C.以国为重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搭石》的作者是刘章写的。
B.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也联结着故乡的小路。
C.猎豹奔跑的最大速度可达110千米每小时左右。
D.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
7、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最合适的位置在( )。(2分)
这个时候,奶奶总会在一大早就挎上个竹篮。
①等到秋季,桐果陆续成熟。②一夜过后,每天在菜地里都会有不少落下来的桐果。
③走到菜地里,捡拾落在地里的桐果。④回来后,堆在门前空地上。⑤桐果成熟的时节,奶奶基本天天能够捡拾回来一篮。
A.①之前 B.①②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④之间
8、看到名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你想用它来劝说下面的谁呢 ( )(2
分)
A.越越很胆小,班级举行的活动他总是不愿意参加
B.皓皓很聪明,但也很骄傲,每次考了好成绩之后就到处炫耀
C.慧慧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从不解决,她说等她长大了自然就明白了
D.琪琪认为自己还小,可以贪玩一点儿,学不学无所谓,等到长大了再学也不迟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4分)
(1)读下面的句子,概括其主要意思。(2分)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2)从下面词语中任选其一,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它的意思。(2分)
喋喋不休 专心致志 欣喜若狂
第三关:碰撞书本显智慧
10、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7分)
(1)请将关于珍惜时间的名句补充完整。
① ,不弃功于寸阴。
②精力充沛的年岁不会重新来过,因此我们应该珍惜盛年时期,正如陶渊明所说:“ ,一日难再晨。 , 。”
③青青说她要趁着年少好好玩耍,等到年纪大了再学习也不迟。我会这样劝导她:“ ,白了少年头, 。”
(2)《搭石》一文借搭石赞美了乡亲们 、 的精神。
(3)图中的人物是 和 。图片讲述
的故事发生在 时期,该故事的名字叫“
”。该故事出自 写的《 》。
二、综合性学习。(5分)
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开展了“如何提高阅读速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某小组
关于提高阅读速度方法的一组调查数据,请你根据图表内容,回答问题。
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使用人数 所占比例
提取关键词 55 55%
带着问题读 20 20%
及时概括语句意思 25 25%
(1)从图表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分)
(2)你还知道哪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和大家分享一下。(3分)
三、阅读理解。(27分)
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1分)
硅藻泥说明书
状状家在景阳小区买了新房,准备装修,妈妈去买油漆时,销售员向她推荐硅藻泥代替油漆。请你帮她看看说明书吧。
【产品成分】硅藻泥主要成分是硅藻土,而硅藻土则是由硅藻演变而来的。硅藻是一种生活在海洋、湖泊中的单细胞水生植物 (海藻)。硅藻生命周期结束后,沉积到水底,经过亿万年变化形成了硅藻矿物。其主要成分为蛋白石,质地轻软、纳米级多孔,孔隙率达90%以上,为活性炭的5000倍。 “泥”是硅藻泥的外观特征,加水搅拌后为泥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同时硅藻泥还具有泥巴的天然属性。
【产品性能】作为室内装修材料,硅藻泥具有天然环保、吸音降噪、净化甲醛、 防火阻燃等特性。
【注意事项】①施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强风直吹及阳光直晒,一般以自然干燥为宜。
②本品属于水溶性饰面材料,不能用于直接受水浸淋的地方。
③天然原材料物理性状包括其颜色存在一定差别是正常现象,不影响产品质量。
④不宜在5℃以下环境中施工。切勿食用,避免进入眼睛。
(1)【提取信息】说明书从 、 和 这三个方面介绍了硅藻泥。(3分)
(2)【分析判断】根据说明书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3分)
①状状妈妈买来的硅藻泥,可以在任何地方放置。( )
②硅藻泥本身具有黏性,不需要加入胶水等化学剂。( )
③硅藻泥完工后,不要急着入住,等它自然晾干。( )
(3)【品析句子】“施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强风直吹及阳光直晒,一般以自然干燥为宜。”这里面的“尽量” “一般”两个词语可以去掉吗 为什么 (3分)
(4)【语言运用】传统的油漆正逐步被新型的硅藻泥代替,请你给硅藻泥写一句广告词。(2分)
2、阅读《冀中的地道战》片段,回答问题。(8分)
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敌人来了,我们就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敌人走了,我们就从地道里出来,照常种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
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挓在庄稼地下面。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作厕所。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藏在洞里,既不气闷,又不嫌暗。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嗡地纺线呢。
(1)小文带着“地道有哪些特点 ”这个问题速读课文,读完后,她概括出地道有 、 的特点。(2分)
(2)小史通过抓关键词句的方法发现第二自然段先讲了地道的 ,再讲了地道的 。(2分)
(3)小哲通过联系下文的方法理解了“不计其数”这个词的意思,帮他选出和“不计其数”意思相近的词语( )。 (2分)
A.一星半点 B.屈指可数 C. 数不胜数 D.寥寥无几
(4)文中画线句举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请你帮小艺解答。(2分)
3、现代文阅读理解。(8分)
变色,落叶植物的防寒法宝
祁云枝
①当经过我们身边的秋风,一阵冷似一阵,我们会自觉地添加衣裳,这是一种本能。
②那么,没有脚不会移动、没有御寒服的植物们,面对秋风和接下来的“一场秋雨一场寒”,该如何应对 变色,是大部分落叶植物首先采取的御寒法宝。
③也可以说,当树叶开始变红、变橙或者变黄时,就是寒冷即将来临的预告,即所谓的“一叶知秋”。说起秋天的红叶,总也绕不开其代表红枫。
④秋天的枫叶为什么会这样红 《山海经》中的传说很有意思,说黄帝在黎山上杀了蚩尤后,兵器因为染上了血,被黄帝丢弃后变成了红枫树。宋代诗人杨万里在《秋山》一诗中,这样描述红枫:“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在杨大诗人的眼里,枫叶,因为偷偷喝了“天酒”而酩(mǐng)酊(dǐng)大醉,“脸颊”因此变得绯红。
⑤现在我们知道,染红枫叶的,既不是“酒”,也不是“血”,而是秋天本身——秋天的光照、越来越大的日夜温差,以及秋天的环境温度等。当然,秋天不仅仅只染红枫,还会为许许多多植物,涂抹出与其他季节里完全不同的“妆容”,也“渲染”出了一个植物大类——“秋色叶树种”。
⑥每种树叶里,都含有天然色素: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等等,但这些色素在叶子中含量的比例差别很大,叶片中哪种色素的比例占主导地位,叶子就呈现出那种颜色。
⑦春夏时分,大部分植物叶子中,叶绿素的含量占绝对优势,而叶黄素、胡萝卜素的含量远远低于叶绿素,因而,它们的“光辉”被叶绿素掩盖,叶片只会显现出主导色素的绿色。
⑧到了秋天,气温不断下降,昼夜温差加大,光照变弱,这些对合成时需要较强光照和较高温度的叶绿素来说,是致命的。所以,当叶子中叶绿素的比例,降到低于叶子中的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比例后,叶片就显现出后者的黄色和橙色。
⑨可以这样说:秋天的绿叶转黄,只不过是植物叶子里色素的“轮流坐班”。可是,红色素却没有在整个春夏里排队等候,它是叶子在其衰老期里制造出来的。当叶子意识到自己快要离开枝头时,在高温、低温和干旱等季节的诱导下,竭尽全力制造出了红色素。
⑩树叶中几乎所有的红色素,都是花青素的产物。它们产生于细胞质中,并被运往细胞的空胞液泡。花青素开始是无色的,但在加入了糖分子和其他一些化学成分后,就产生了红色、栗色、紫色和蓝色。到了深秋时节,白天变短,天气变寒,叶子在白天制造的淀粉由于输送作用的减弱,到了晚上也不能完全变为葡萄糖从叶子输出。而此时,叶子内的水分逐渐减少,于是葡萄糖就滞留在叶子里,浓度越来越高。正是葡萄糖的增多和季节因素,“催生”了花青素。
花青素是一种“变色龙”,它在酸性液中呈红色,碱性液中呈蓝色。进入秋天,枫树等红叶树种的叶片细胞液会逐渐呈现酸性,在糖分子的作用下,花青素便让整个树叶显现出靓丽的“姹紫嫣红”。
(1)快读默读文章第①——③段回答下列问题。(3分)
①结合文章内容,补全下面的句子。(1分)
是大部分落叶植物首先采取的御寒的法宝。
②说说“一叶知秋”具体指什么 (2分)
(2)借助文章第⑦⑧段的时间关键词,概括枫叶变色的原因,完成下表。(3分)
时间关键词 显现出的颜色 变色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 绿色 叶绿素的含量最多
②________________ 黄色和橙色 ③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⑩段说花青素是一种“变色龙”,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2分)
四、习作天地。(25分)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光芒。在你的身边也一定有你熟悉或敬仰的人,请你认真思考,从中选择一位、以“ 小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突出人物性格特征。(3)选择一两个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形象特点。
参考答案
一、1、(1)guàn yíng 张冠李戴 (2)火箭 喷出 一束 赤色 搭乘 难以置信 (3)ABC (4)③①⑤②
2、C
3、C
4、C E A B G D F H
5、A C B
6、B
7、C
8、D
9、(1)相亲们互相谦让,关系融洽。
(2)专心致志:他坐在书桌前认真写作业,一会儿沉思,一会儿挠头,一会儿又奋笔疾书,楼下的嬉闹声丝毫影响不了他。
10、(1)不饱食以终日 盛年不重来 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
莫等闲 空悲切
(2)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
(3)廉颇 蔺相如 战国 负荆请罪 司马迁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1)一半以上的同学采用提取关键词的方法来提高阅读速度。采用带着问题读和及时概括语句意思的方法来提高阅读速度的同学人数相差不多。
(2)①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思考;②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③遇到不懂的词语,在不影响理解内容的情况下先不管它,继续往下读。
三、1、(1)产品成分产品性能 注意事项
(2)×√√
(3)不能,“尽量”表示力求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最大限度,而“一般”表示通常的意思,加了这两个词语,表达更加严谨。
(4)硅藻泥,给您一个会呼吸的家。
2、(1)明显 松散;
(2)任丘尺寸 材料 用途;
(3)地洞牢靠,多用途,非常的大,不气闷,不暗。
(4)侧面描写,说明了地道里不气闷,也不暗。
3、(1)变色
当树叶开始变红、变橙或者变黄时,就预告着寒冷即将到来。
(2)①春夏时分 ②到了秋天 ③叶绿素的比例低于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比
(3)变色龙可以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花青素的灵活多变,它既可以在酸性液中呈红色,又能在碱性液中呈蓝色,让树叶的颜色在不同的季节里变化多样。
四、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