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能力提升】高中必修上册 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6题;共6分)
1.(1分)阅读下面文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传统乡贤文化的兴盛,在于乡绅在传统基层社会具有广阔的____。在古代社会,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基层社会的控制相对较松,县以下的广大区域没有国家权力组织,主要依靠乡绅发挥作用。传统乡贤文化____,还有另一个关键原因,这就是古代官场的“告老还乡”制度,保证了乡贤人才的____,代不乏人。唐宋以降,官吏退休还乡渐渐成为规矩,至明清时期,已成____的制度。官吏退休返乡,积极意义十分明显。
A.地利人和 叹为观止 绵绵瓜瓞 岿然不动
B.用武之地 蔚为壮观 绵绵瓜瓞 雷打不动
C.地利人和 蔚为壮观 络绎不绝 雷打不动
D.用武之地 叹为观止 络绎不绝 岿然不动
2.(1分)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读者给报社编辑写信说:“敬颂编安。”
B.长辈给侄儿李冰写信说:“顺颂安康。”
C.老李给同事老张写信说:“谨致鸣谢。”
D.小明给同学小王写信说:“特此函达。”
3.(1分)关于《乡土中国》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
A.维持乡土社会行为准则的是道德和传统。
B.杜甫自称“京兆杜甫”,史书又说他是襄阳杜氏,说明相较血缘而言,籍贯与地缘的关系更加密切。
C.大多数中国人至今依然有着“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思想,这些都是中国基层社会乡土性的表现。
D.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4.(1分)关于《乡土中国》内容的解说,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社会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各个人的相互行为,这种社会联系是熟习的,年老者可以预知年轻人将要遇到的问题,年轻人把年长者当做他们生活的参考蓝图。
B.乡土社会是阿波罗式的,现代社会是浮士德式的。浮士德是感情的象征,把两性恋爱看成是进入生育关系的手段。乡土社会中不允许存在浮士德式的精神,因为它追求稳定。
C.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人治和法治的区别在于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D.乡土社会中既有不民主的横暴权力,也有民主的同意权力,这两者之外还有教化性的长老权力。被教化者要学习的文化虽然是先于他存在的,但是被教化者也有一定的选择的权力。
5.(1分)对《乡土中国》中“礼治秩序”一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常认为乡土社会是“人治”的社会,这种观点并不符合实际,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B.相比较而言,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秩序的。
C.礼治社会并不代表“文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野蛮”的。
D.“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
6.(1分)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乡土本色》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
A.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有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B.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C.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二、语言表达(共2题;共12分)
7.(9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在我们客套中互问年龄并不是偶然的,这礼貌正反映出我们这个社会里① 。长幼之序也点出了教化权力所发生的效力。在我们亲属称谓中,② ,我们分出兄和弟、姊和妹、伯和叔,在许多别的民族并不这样分法。我记得老师史禄国先生曾提示过我:这种长幼分划是中国亲属制度中最基本的原则,有时可以掩盖世代原则。亲属原则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③ 。
8.(3分)高中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在谈论如何阅读《乡土中国》时曾说,《乡土中国》是社会科学著作,阅读有一定难度,宜先“粗读”,再“细读”。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写一段文字,谈谈对“粗读”和“细读”的理解。要求表达简明连贯,不超过150个字。
三、填空题(共6题;共45分)
9.(9分)请依据《乡土中国》,在下列横线上填写正确的内容。
(1)(3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三章,作者集中谈论了中国基层社会的 性。
(2)(3分)以个人为中心,依据私人关系向外不断延伸而形成的可以自由伸缩变化的具有差等次序的关系圈,属于 格局。
(3)(3分)运用教化的方式让人们形成主动服膺于传统的习惯以维持社会稳定的方法,属于 社会。
10.(6分)说人类行为有动机包含着两个意思,一是人类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要这样做就这样做,不要这样做就不这样做,也就是所谓 ;一是人类在取舍之间有所根据,这根据就是 。
11.(3分)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种由“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便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 。
12.(6分)在“团体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 和 的关系上。团体是个超于个人的“实在”,不是有形的东西。
13.(15分)根据《乡土中国》一书中的相关内容填空
《乡土中国》的作者是 先生 书中对中国乡村社会的探讨对我们认识当今中国社会仍有帮助 比如,在乡村的“熟人”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能不需要 ,但这绝不能说是乡下人“愚”的表现;作者十分形象地用“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来作比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格局: 格局;而乡村的治理,一般情况下不靠法治,而是靠来源于传统的 等等 这些发生在乡村社会的现象仍然会隐隐约约地出现在当今的城市生活中 所以,作者认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 性的
14.(6分)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 ,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基本社群是 。
四、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人们常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性质。乡土社会不是人治的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的社会。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我们在旧小说里常读到杀人来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从现代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但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来说,与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不但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其祖其父的经验。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了,礼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
法治和礼治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礼治和由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5.(4分)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们常认为我们是“人治”的社会,这种观点并不符合实际,因为我们是礼治社会。
B.礼是乡土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有的可能是残酷的,但只要合于礼的就是对的。
C.礼治社会的秩序不是人们行为受拘束而自动形成的,而是通过传统的约束被动形成的。
D.相比较而言,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秩序的。
16.(4分)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先由普遍的看法引出本文的观点;最后一段总结上文,再次强调了礼治的特征。
B.第二段举了旧小说里杀人祭旗的事例,最终是为了证明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C.文章引用“颜渊问仁”的事例,是为了说明礼不是靠外在权力来推行,而是人的主动服从。
D.本文要论证的中心是礼治和法治的不同,为了论证这一中心,文章多处运用对比论证法。
17.(4分)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治靠传统来维持社会秩序,所以即便“无法”也并不意味着无序。
B.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只要按照传统去做,生活就有可能过得安稳;反之就可能受挫。
C.礼因为缺乏变化,只能在乡土社会发挥作用,而在变迁很快的现代社会,其效力无从发挥。
D.如果人们在教养中养成了对礼的敬畏感,就不会出现不好、不对、不合、不成的现象。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3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____,在对乡土文化的追寻中,使人的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并获得文化的归属感。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____,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____的旅游胜地,民俗体验、乡村写生等成为消费热点。美丽乡村建设蓬勃兴起,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景德镇陶瓷、淄博琉璃、潍坊风筝等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村文化正____地走向世界,挺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____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着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
18.(5分)下列在文中横线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乡土文化的情结长期存在于人们心底
B.作为一种情结,存在于人们心底
C.人们让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情结
D.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情结
19.(5分)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方兴未艾 趋之若鹜 从容不迫 沧海桑田
B.如火如荼 纷至沓来 踌躇满志 饱经风雨
C.轰轰烈烈 接踵而至 胸有成竹 饱经沧桑
D.方兴未艾 心驰神往 信心百倍 饱经沧桑
20.(5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B.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C.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D.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充满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六、写作(共1题;共60分)
21.(60分)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国社会学大师费孝通先生早年在《乡土中国》里指出:“中国传统社会有一张很复杂庞大的关系网,人熟是一宝。”
齐尔格特·鲍曼说:“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几乎被陌生人充斥,而使得它看起来像是一个普遍的陌生世界。我们生活在陌生人之中,而我们也是陌生人。”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 地利人和:意思是表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群众基础。
用武之地: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
第一处根据后文“主要依靠乡绅发挥作用”是说乡绅在传统基层社会有发挥作用的地方,应该选“用武之地”;
叹为观止: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蔚为壮观:形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壮丽的景象,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第二处根据前文“传统乡贤文化的兴盛”推断,应该用“蔚为壮观”;
绵绵瓜瓞:如同一根连绵不断的藤上结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瓜一样。引用为祝颂子孙昌盛。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第三处根据“乡贤人才”推断,应该用“绵绵瓜瓞”;
岿然不动:形容高大坚固,不能动摇。
雷打不动:形容态度坚定,不可动摇。也形容严格遵守规定,决不变更。
第四处是根据语境是说官吏退休至明清时期已经形成了制度,应该用“雷打不动”。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高考能力层级E.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
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
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三、看成语的褒贬感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
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
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
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答案】A
【解析】A.敬语得体,是恭敬地祝编辑一切安好。
B.顺颂安康”是晚辈写给长辈所用的敬语。长辈对晚辈应该用的是“顺致安好”。
C.“谨致鸣谢”是官方书信用语。
D.“特此函达”是官方书信用语。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得体就是要根据语境条件来使用语言,使言语得当。语言得体要注意四点:看清对象,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适应场合,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区别语体,写什么文用什么体;明确目的,有什么事说什么话。
语言得体运用看准对象要注意谦辞和敬辞,要注意禁忌语。讲话要讲究分寸,巧妙用语,日常场合亲切、自然,正式场合庄重、规范,娱乐场合幽默、活泼,悲伤场合低沉、哀婉。分清书面语和口语,口语亲切自然,书面语庄严、严谨。注意区分各种文体的不同的语言要求:议论文讲究用语准确严密,注意修饰语的使用。实用性文章语言讲究平实。新闻稿简洁、扼要,概括性强。 广播、演讲辞明白、口语化,避免同音歧义词。 广告用语通俗凝练,新颖活泼,幽默易记。 合同措辞严密,表达清晰,政令词语庄严而有分寸等等。贺辞热情洋溢。
3.【答案】B
【解析】 B.“说明相较血缘而言,籍贯与地缘的关系更加密切”错,《血缘和地缘》一篇中明确表述“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同时,由杜预到杜甫,中间经历了十三代,血缘关系并没随着地缘的改变而改变,所以籍贯与血缘的关系更加紧密。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识记的能力。学生在阅读《红楼梦》时,应将作品及其作者进行一定的文学常识积累。
考查对名著名篇的识记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对名著内容情节叙述的时间要素,高考试题中有时故意将情节发生的时间倒置,或者随意更改,以此来考查对该情节的记忆程度;
2.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故意变更情节发生的地点,将此地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彼地发生的事情。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选项中表示地点的词语,识别其中地点变更的陷阱;
3.把甲的事件、语言、肖像、动作说成是乙的,或将甲的性格、功过、典型意义说成乙的,这是错误选项中常出现的张冠李戴式的陷阱。考生必须多加注意,识别其中的陷阱;
4.文学名著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考生应在平时多加注意理解;
5.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核心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突出重要细节;
6.熟记名著常识的相关内容,熟记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
7.对人物思想性格的认识、理解以及典型情节的识记和复述能力,考生应注意扣紧题干的要求,抓住人物主要思想性格,从典型事例、主要故事情节中来概括。
4.【答案】D
【解析】ABC.正确。
D.“被教化者也有一定的选择的权力”错误,被教化者没有选择的权力。
故答案为: D。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渐渐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5.【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信息和观点态度的能力。
B.“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秩序的”错误,于文无据。文中只是讨论了两者的区别,并没有表明谁更优越,也不能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秩序的”就说它更优越。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信息和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A.“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错。原文说的是“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可见“固守乡土,终老于斯”是地方性的限制造成的。。
B.“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错。选项中“远胜于”不正确,原文并没有将两种社会的“信用度”进行比较,原文只是指出,乡土社会的信用不适用于法理社会。
C.“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错。原文是“乡土社会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或个别的关联”,而不是“抽象的真理”“普遍联系”。
D无误。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内容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解答时,要明确相关的名著内容,再判断选择。
7.【答案】(示例)相互对待的态度是根据长幼之序;长幼是称谓分法一个极重要的原则;长幼原则的重要也表示了教化权力的重要
【解析】第一空前面的语境是“ 在我们客套中互问年龄并不是偶然的,这礼貌正反映出我们这个社会里 ”,年龄总有大小长幼之分,故礼貌的问年龄是为了体现长幼有序,故第一处填“相互对待的态度是根据长幼之序”;
第二空后面“ 我们分出兄和弟、姊和妹、伯和叔,在许多别的民族并不这样分法。……最基本的原则,有时可以掩盖世代原则 ”可知“长幼有序”是一个称谓分法的重要原则。
第三空根据语段第二句“ 长幼之序也点出了教化权力所发生的效力”和其前面的一句,可知应填“长幼原则的重要也表示了教化权力的重要”。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示例)相互对待的态度是根据长幼之序;长幼是称谓分法一个极重要的原则;长幼原则的重要也表示了教化权力的重要。
此题考查语句补写。补写要看示例,续写要看语境,改写要注意变化。答题时要在通读原文的基础上,看清句式特点,上下句语意,分析清楚句子的语境,再作有针对性的解答。
句子仿写、补写要注意以下几点:1.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2.句式要统一。3.修辞要相同。4.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8.【答案】“粗读”,就是要整体把握:先阅读序言和后记,可以了解费孝通写作《乡土中国》的背景、经历和目的;再看看全书的目录,了解全书的章节内容。 “细读”,就是要深入理解:先抓住重要概念,如“差序格局”“礼治秩序”等;再梳理主要观点和主要内容;最后分析作者是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解析】 本题要求结合自己阅读《乡土中国》的体会,就“粗读”和"细读”谈理解。
首先了解“粗读”和“细读”这两种阅读方法。粗读,留意文中的“路标”。当拿到书后,首先概括的读一读书的前言、后记、摘要、目录,使自己对整本书有个大体了解;细读,要从头到屋的仔细阅读,对重点的,难理解的部分反复读,边读边思考,圈重点,划杠杠。尽可能把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新知识结合起来。
再来看《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基本情况。《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前有“序言”,后有“后记”,主要介绍《乡土中国》写作的背景、经历和目的。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该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
结合以上内容,把“粗读”“细读”的阅读方法与《乡土中国》的内容结合起来,紧扣对“相读”和“细读”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认识即可。
故答案为:
“粗读”,就是要整体把握:先阅读序言和后记,可以了解费孝通写作《乡土中国》的背景、经历和目的;再看看全书的目录,了解全书的章节内容。 “细读”,就是要深入理解:先抓住重要概念,如“差序格局”“礼治秩序”等;再梳理主要观点和主要内容;最后分析作者是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评论类”微写作也就是微评论。是用简约精炼的语言对某一社会事件、文艺作品等表达自己的见解与看法的写作。微,从形式上给出限制,篇幅短小,在高考中一般要求150字左右;评,重在评价、评论,要摆出观点,说明理由,阐述道理。微评论属于议论文写作的范畴,写法上与之相似。所评内容涉及多个方面。从近几年高考考查内容上看,多为文学类与时事类 。
9.【答案】(1)乡土
(2)差序
(3)礼治
【解析】 (1)“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乡土本色》这一章中,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它的主旨是乡土社会的本色是土气,由此产生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熟悉的社会模式;《文字下乡》的主旨是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面对面社区,在空间角度看不需要文字,《再论文字下乡》的主旨是乡王社会是熟悉社会、安定社会,在时间角度看不需要文字。所它们之间的意义联系是:乡土社会土气的本色决定了其不需要文字的文化特点。所以,作者在这三章中集中谈论了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性。
(2)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网是以某个人为中心,波浪似的向外扩散,犹如投入水中一个石子后的水纹,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远,也越推越薄,形成一种“差序格局”。因而,“以个人为中心”“依据私人关系向外不断延伸而形成的具有差等次序的关系圈”应属于“差序格局”。
(3)“教化的方式”“让人们形成主动服膺于传统的习惯”“维持社会稳定”等语句表明当人们触犯礼时,通过调解、教育让人们知礼,通过主动而不是“刑罚”方式被动地服膺于传统的习惯,以实现无讼的社会稳定状态,因而应属于“礼治社会”。
故答案为:
(1)乡土
(2)差序
(3)礼治
本题考查学生对《乡土中国》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时,要了解《乡土中国》整本书各篇的主要意思,再结合选项比对分析。
名著名篇复习,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对名著内容情节叙述的时间要素,高考试题中有时故意将情节发生的时间倒置,或者随意更改,以此来考查对该情节的记忆程度。
2.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故意变更情节发生的地点,将此地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彼地发生的事情。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选项中表示地点的词语,识别其中地点变更的陷阱。
3.把甲的事件、语言、肖像、动作说成是乙的,或将甲的性格、功过、典型意义说成乙的,这是错误选项中常出现的张冠李戴式的陷阱。考生必须多加注意,识别其中的陷阱。
4.文学名著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考生应在平时多加注意。
5.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核心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突出重要细节。
6.熟记名著常识的相关内容,熟记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
7.对人物思想性格的认识、理解以及典型情节的识记和复述能力,考生应注意扣紧题干的要求,抓住人物主要思想性格,从典型事例、主要故事情节中来概括。
10.【答案】礼俗社会;法理社会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名著内容,了解作者思想观点的能力。
礼俗社会是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从社会秩序维持的角度提出的一个概念,它相对于法理社会而言。原文为“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的性质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的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根据文段中“人类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要这样做就这样做,不要这样做就不这样做”以及“这根据就是法理社会”可推知此处应填“礼俗社会”。
故答案为:礼俗社会;法理社会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名著内容,了解作者思想观点的能力。本题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解答此种题型,需要学生平时多读经典作品,多记忆,多感悟。
11.【答案】差序格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名著内容,了解作者思想观点的能力。
差序格局像是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影响力越大,波纹越远,影响力就越广。这个网络很像蜘蛛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中国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性质,每一个人都有一张根据亲属关系织出来的网。不仅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故此处应填“差序格局”。
故答案为:差序格局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名著内容,了解作者思想观点的能力。本题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平时积累进行思考、解答。解答此种题型,需要学生平时多读经典作品,多记忆,多感悟。
12.【答案】团体;个人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在“团体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团体是个超于个人的“实在”,不是有形的东西。
故答案为:团体;个人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13.【答案】费孝通;文字;差序;礼治;乡土
【解析】《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创作的社会学著作,是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在乡村的“熟人”生活中,大家见面后打招呼就可以,不需要把打招呼的内容写在纸上。
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格局是差序格局。差序。是差等的次序。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中国农村社会是一个以差序格局为特征的社会。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从基层结构上来看,中国社会中,农民占主要地位,农村面积是主要的地域,所以说是乡土性的。
故答案为:费孝通;文字;差序;礼治;乡土
本题考查整本书阅读的相关知识积累能力。这类题要求阅读课标规定的名著,如《乡土中国》《红楼梦》等,并且能做到熟读理解文本思想内容并能灵活运用。
14.【答案】村落;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 ,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基本社群是家 。
故答案为:村落;家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认真审题,要注意对应选项内容和文本内容的差异。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答案】15.B
16.D
17.C
【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15.A.因为我们是“礼治”社会的说法错误,原文所阐述的意思是“在我国乡土社会是理智社会”。故A错误。B.正确。
C.“被动形成”说法错误,原文中说,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的服于成规罢了,所以说应该是人们主动遵循礼而形成的。故C错误。
D.“礼治社会比法制社会更为优越”说法错误,文中只是讨论了两者的区别,并没有表明谁更优越,也不能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秩序的,就说他更优越。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6.D.“文章多处运用对比论证法”错,不是很多处。故D错误。ABC正确。
故答案为:D。
17.C.强加因果,原文说“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故C错误。ABD正确。
故答案为:C。
【答案】18.B
19.B
20.B
【解析】⑴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两点:一是关注前后文,确保所填句子在逻辑上通顺;二是注意陈述对象一致,确保所填句子在陈述事件时不出现中途易辙的问题。
⑵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其次,掌握相关成语的意思,正确辨别他们的感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再者,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最后,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
⑶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明确六种常见语病类型,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在解题时可用语法分析法,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有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有无语病,修饰语内部是否存在语序不当等问题。有时,结合语境,抓住句子的标志性词语,运用排除法解答,也可以快速的解决问题。
18.文中括号前面分句的主语是“乡土文化”,后面省略了主语,根据语意,省略的主语也应是“乡
土文化”。排除C、D两项。A项的主语是“乡土文化”,从语言表达简洁的角度考虑,主语和前面分句一样,可承前省略,因此选B项,B项陈述对象和前文一致。
故答案为:B。
19.第一空:“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如火如荼”,原形容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方兴未艾”不能作状语,此处应选“如火如荼”。
第二空:“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此处语境“旅游胜地”无贬义,应选“心驰神往”。
第三空:“匠心独运”,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独创性地运用巧妙的心思。“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结合所填词语修饰“乡土工艺品”分析,此处应选“匠心独运”。
第四空:“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饱经沧桑”,形容经历过很多世事变迁。结合语境“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新生”分析,此处应选“饱经风霜”。
故答案为:B。
20.原句子有三处语病:
一、“保持”与“文化”、“传承”与“特色”搭配不当,要改为“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
二、成分赘余,“一致”与“共识”语意存在重复,可以将“一致”去掉。
三、“充满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语序不当,结合前文“乡土文化、乡村特色”的顺序,要改为“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与前文呼应。
修改后为: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故答案为:B。
21.【答案】熟悉的陌生人 有一首诗写道:“你一会儿看云,一会儿看我,我觉得你看云时很近,看我时很远。”若即若离之
感,着实令人玩味。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如这般,总免不了时而陌生,时而熟悉。生活在以人际关系为核心的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渴望与投缘之人交往,拓展自己的人际网络。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熟悉的深入能真正避免陌生。
我们不能将熟悉与陌生完全割裂开,在某种程度上,两者有相交之处且相互转化。熟悉是建立在陌生基础上通过深入了解而产生的心理作用,陌生是由于不了解所产生的一无所知或部分空白,也是熟悉背后的不熟悉。二者对立统一,因为陌生,所以有距离感,增添神秘感,便由此而生求索熟悉的欲望;因为熟悉,所以更了解对方是一本永远看不完的书,便无可避免产生短暂或长期的陌生感。
当然,我们绝不能消极地认为,既然人的心灵之间无法真正熟悉,便无须去交往了解。我们必须懂得,人的灵魂拥有独立性。周国平说过:“每个人的内在世界都是孤独的。”相互之间思想必然有矛盾甚至相悖之处,但真正的君子之交应是和而不同,其淡如兰,其闻也芳。我们应在包容理解中淡化陌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诗经》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情谊,穿越了千年的历史烟尘,牵动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杨绛写《我们仨》,以柔和的形象润泽一个家庭,传统“婆媳”之间的矛盾,杨绛以包容理解的态度将之避免;沈从文写《边城》,茶峒之中淳朴的民风,友好的邻里情,虽无血缘之亲却更显真挚。当陌生的我们相遇,不同的世界观、方法论碰撞,以同甘共苦的心境、包容的姿态、乐善的态度处之,岂不是最妙的熟悉之道
与人相处,留白的艺术不可谓不精深。“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给予对方足够的空间,保持适当的距离,使双方皆得其完满。正如孔子与老子这两位稀世之才,如同秋水与长天,思想与学说的巨大差异予以恰到好处的留白,却使他们站在同一境界,成为千古的知己。
放眼当今,随着科技时代冰冷机械的运转,有多少人因为所谓的陌生而对灾祸、血案不以为意,甚至幸灾乐祸 当心底麻木的“拍客”多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仁人志士少了;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少了,时代将走向何方 勿再将不熟悉为借口,身处社会,我们应当以理解包容的态度对待所有人,增强彼此间的熟悉。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人与人之间必将更和谐,看似陌生的世界必能充溢温情。
【解析】材料关键词:熟人、陌生人。费孝通认为“人熟是一宝”,体现了一个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私人关系,人们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张关系网。而齐尔格特·鲍曼的“陌生世界”观,体现了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紧张工作和生活导致人们之间相互陌生、人性冷漠、自我封闭的现状。两种“社会”各有利弊。“熟人社会”强调人治,重视人情,但它也是一个“关系社会”,办事大多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熟程度、感情深浅程度,在这里责、权、利的界线较为模糊,他人的权利容易被侵犯,在公共事务中则容易发生论资排辈、任人唯亲、徇私舞弊等。“陌生人社会”缺点是人与人之间的血缘、亲缘和地缘纽带被斩断,人与人缺乏交流沟通,表现为冷漠、封闭的特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信任靠制度或契约来维系。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需重构社会信任。在规则与人性交融中书写公平/用人情看守心灵,用规则看守公平。
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要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再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运用材料中的事例或者名言,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