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提升】高中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能力提升】高中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3 20:2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能力提升】高中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6题;共8分)
1.(1分)下列句子中,与“而耻学于师”一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以为轮
C.不拘于时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1分)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D.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余嘉其能行古道
3.(3分)课内文言知识考查
(1)(1分)下列各项对古今异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②凌万顷之茫然 ③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④蚓无爪牙之利 ⑤望美人兮天一方 ⑥古之学者必有师
A.①②③⑤为古今异义,其他不是
B.①②④⑥为古今异义,其他不是
C.全都是古今异义
D.全都不是古今异义
(2)(1分)下列选项中两个句子中的加点词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A.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不知东方之既白 侣鱼虾而友麋鹿
C.正襟危坐 小学而大遗
D.顺流而东也 崖限当道者
(3)(1分)下列选项中与例句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崖限当道者
A.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B.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不拘于时
4.(1分)下列对《 反对党八股(节选)》这篇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是议论文的典范。
B.本文采用在批判错误中充分阐述正面主张的说理方法。
C.文章论证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D.“像瘪三一样,瘦得难看”一句中“瘦”指生动活泼,切实有力。
5.(1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见诸报端的受贿贪官中,“礼尚往来”是最常用的借口,而诸如端午、中秋、春节、生日之类的日子,都是非常好的时间“载体”。
B.有些所谓的“理论家”,惯于引经据典,故弄玄虚,把本来简单明了的理论搞得复杂难懂,以显其学问的高深和立场的正确。
C.近日,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5家餐饮单位首批试点生物养殖法处置餐厨废弃物,“残羹冷炙”经处理后可变身环保原料。
D.互联网上激愤的言论不少,但一般来说,如果没有更多媒体的兴风作浪,不会引起过大的关注,过两天也就销声匿迹了。
6.(1分)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第二个引号是讽刺用法)
B.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否定)
C.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强调)
D.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引用)
二、填空题(共6题;共34分)
7.(6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国画推崇以虚代实的留白,①   。字的结构和通篇的布局一定要有疏密,才能破平板、划一,有起伏、对比,既矛盾又和谐,从而获得良好的艺术情趣。凡作书法,既要注意黑的字形笔画的密处,②   ;③   ,而字里行间的白处布置也须措置得宜,方能使之疏密有致,两者相映生辉。
8.(2分)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对文学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是鲁迅 非常注意的一个重大问题。《拿来主义》 是他讨论文学遗产批判继承问题的一篇最重要、最深刻的文章。 已过去了半个世纪,今天读时 觉得虎虎有生气,充满着科学价值与革命精神。 半个世纪来,被他在这篇战斗檄文里指责为“孱头”、怒骂为“昏蛋”、鄙夷为“废物”的人 不断出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尤其 又 虽然 特别 / 还
B 一直 / 虽 仍 因为 仍
C / 正 而 / 因此 仍
D 一贯 更 但 还 / 还
9.(6分)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2分)他是南方人,说起普通话来   有些不纯正。(未免/不免/难免)
(2)(2分)庸人自己了无新意,只得在前人吃喝之后的饭桌边找点儿   ,聊以度日。(残羹冷炙/嗟来之食)
(3)(2分)为吸引眼球,自媒体   、断章取义甚至歪曲事实的现象时有发生。(故弄玄虚/弄虚作假)
10.(12分)判断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
①买房本是件值得弹冠相庆的事情,但延期交房总是让购房者有苦难言。(   )
②这件事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对它的讨论众口难调,各执一词。(   )
③火车站人山人海,天南地北的人济济一堂。很多人不顾疲惫来到售票处排队,那队伍像条蜿蜒的巨龙。(   )
④这部作品一经发表,立即赢得文学界一致好评,毁誉参半,作者也因此迅速走红。(   )
⑤人类社会的历史总是不断发展的,绝不会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裹足不前。(   )
⑥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文章最好别写,不然不但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浪费别人的时间。(   )
11.(4分)《师说》中作者认为“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的原因是:   ,   。
12.(4分)《荀子 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是相同的。
三、语言表达(共2题;共13分)
13.(11分)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一组排比句。
生活中,我们需要高尚。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是麻木。而且,一旦你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的身边。
它可能是一座山,让你感受巍峨;   ,   ;它可能是一曲交响乐,让你领悟激越;   ,   ;它甚至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伟大和纯粹。
14.(2分)“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你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抒发感慨,还可以迅速更新信息,实现即时分享。请以鼓励“学习”为主旨,写一条“微博”发给你的朋友。要求主旨鲜明,句式整齐,运用两种以上修辞手法,不超过50字。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化的重要功能是文以化人,其最深层的积淀和影响是对人格的培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漫长发展中不断塑造和培育的正面人格,或者说集体人格,就是被历代中华儿女广泛接受并尊崇的君子人格。
“君子”一词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流行,主要是贵族和执政者的代称。到了春秋末期,孔子在构思和传布自己的儒家学说时,对“君子”概念的内涵进行改造,赋予其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如果说,孔子在构思和传扬儒家学说时,思考的轴心问题是探求如何立身处世,即如何做人的道理,那么他苦苦追寻的结果,或者说最终给出的答案,就是做人要做君子。
孔子塑造的君子人格,伴随《论语》的流传而走入人们的心灵,可谓登高一呼,山鸣谷应。儒家学派的后继者如孟子、荀子等,对君子人格张扬申说,自不待言。“君子”一词,在《孟子》中出现82次、在《荀子》中出现了304次,其推波助澜,可谓不遗余力。与儒家学派颇多论争的墨家学派和法家学派,对君子人格也欣赏有加,如墨子说“君子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墨子·尚贤》);韩非子说“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韩非子·内储说上》)等等,都是对君子人格的高度肯定。影响深远的道家学派,虽然诸多思想观念与儒家学派判然有别,但在如何看待君子人格这一点上,两者却颇为一致。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道德经·三十一章》);庄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凡此种种,无不表明道家学派对君子人格的认同和称许。至于被誉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更是对君子人格赞不绝口,推崇备至。其中广为人知的名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张岱年等哲学家认为,这是对君子形象的生动描绘,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最佳概括。
由孔子孕育培养、诸子百家呵护成长的君子人格,在此后中华文化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受到上至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及文人士大夫,下至社会各阶层人士包括普通百姓的广泛认同和景从。
从先秦至清末,有关君子和君子文化的描述不仅在汪洋浩瀚的历代典籍中星罗棋布,数不胜数,而且在传统戏剧、民间说唱、民俗礼仪及家教家训中,俯拾即是。君子文化及君子形象还渗透和融入我们日常生活及器物之中,如中国人自古就有爱玉的传统,实缘于“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礼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诗经》)的观念。
君子概念历久而弥新,至今仍保存着旺盛的生命力。当今社会尽管发展迅速,观念多变、文化多样,但只要是中国人,不论居庙堂之高,抑或处江湖之远,哪怕是目不识丁的山村老农,也乐于被人看作君子,而决不愿意被人视为小人。君子人格在不同阶层人群,包括社会底层老百姓中都有相当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君子风范今天仍为绝大多数中国人奉为做人的圭臬。做人做君子,这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祖训,像血液一样涌动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内心。“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成人之美”“君子不夺人所好”“君子动口不动手”等等,这些至今活在人们口头的君子格言,已不同程度地成为中华儿女做人做事的人生信条。
君子作为中华民族千锤百炼的人格基因,是凸显中华文化“精气神”的典范人格模式,彰显着中华民族深沉精神追求和独特精神标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聚焦之点和闪光之源,是烛照中华儿女历经坎坷而跋涉向前的人格力量和心理支撑。
(摘编自钱念孙《君子:千锤百炼的人格基因》)
材料二:
如果说圣徒、绅士、骑士、牛仔是西方文化人格的表征,那么中华文化人格则体现为“君子”。君子文化,无疑是联系中国人的血脉之根,渗透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子权力式微。君子不再纯粹作为政治上的统治者,而以道德修养的践行者被儒家所推崇,并赋予新的人文内涵,一举成为济世的高标。由此,君子集智慧与美德于一身,“新君子群体”产生。新君子群体通过推广“六经”,强调仁爱精神,播下了人文思想的种子。君子形象成为文学家们最为迷恋的书写对象。从《诗经》起,中国文学塑造了一系列卓尔不群的君子形象。有岳飞、关羽等忠烈君子,有赵云等勇毅君子,等等。
当然,君子毕竟是楷模、典范和高标,做个君子自然不可能没有门槛。因此,君子文化对于君子的外在和内在都有质的规定。就外在而言,君子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都有标配。如“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当然,对于君子的内在要求更为恢弘、深远。修身养性是低配,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终极目标。欲实现这样的高标,主要依凭才学。不仅需要“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而且还得富有文人雅趣。当君子内外兼修,自然就剔除了权势阶层的倨傲,增加了温良恭俭让等人文内涵,从而成为一种美好的文化精神流淌在中华大地上。哪里有君子的身影,哪里就播撒了君子文化的种子。
君子文化是中华文化最具有生命力的一种文化基因。一些人因为与世俗生活完全同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过是“半人”。完成了君子人格塑型,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审美内涵的“人”。或者说,不少人不过是一次性活着,只有具有君子人格的人才可能让精神传承,才可能不朽。做个君子,不但预示了人生的方向,而且确立了最具终极意义的人生价值追求。既是中华文化的普世价值,又是中华文化人格的品牌标识。
弘扬君子人格的正能量,是传播中华优秀君子文化的必由之路。培养新一代有操守、有担当、有襟怀、有胆识、有雅趣的新君子,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悲悯情怀、生命意识和人文素养。传承君子文化的优良基因,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同时,应该正视君子文化的瑕疵,君子一度被矮化为“文弱书生”。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显然是对君子的误解。君子不等于文弱,君子文化不等于腐儒文化,不等于失去了血性和勇武。当下,君子文化的式微,源于精致的利己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的大行其道,以及现代性焦虑和人文精神信仰的断裂。事实上,当下是推行君子文化最好的时代,因为大众受教育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提高。
(摘编自张国龙、凌丽君《中华民族的精魂:君子人格和君子文化》)
15.(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改造了“君子”概念的内涵,赋予其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他一生苦苦追寻的结果,就是做人要做君子。
B.“君子”概念的内涵经孔子的改造不断丰富,其他学派虽然与孔子的主张不同,但对君子人格都表示认同赞许。
C.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使“君子”从政治上的统治者变为被儒家推崇的道德修养的践行者,而成为济世的高标。
D.有人认为,君子是百无一用的文弱书生,是腐儒书生的代表,缺乏血性和勇武,这是对“君子文化”的误解。
16.(3分)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古往今来,君子人格对人们影响深远,它得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认同和尊崇,形成了生生不息的君子文化。
B.君子一词历久弥新,生命力旺盛,做人做君子已成为我们的祖训,至今人们都把君子人格奉为自己做人行事的信条。
C.君子只有内外兼修,才能剔除权势阶层的倨傲,增加温良恭俭让等人文内涵,成为中华文化最具生命力的一种文化基因。
D.精致的利己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的大行其道才使得当下的君子文化日趋衰落,所以传播中华优秀君子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17.(3分)下列说法中属于“君子文化对于君子的内在有质的规定”的一项是(  )
A.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B.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C.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8.(3分)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上的异同。
19.(3分)荀子在《劝学》中说“学不可以已”,材料二作者认为“当下是推行君子文化最好的时代”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我们当代青年追求“君子文化”且“不可以已”的原因。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2题;共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研究表明,是否有“黑眼圈”, ① 。有个事实是,我们一生中都会有“黑眼圈”发生,不过是早晚和程度轻重的问题,而遗传因素直接决定了机体对形成“黑眼圈”的损伤因素是否敏感,尽管生活习惯和状态也会加重这些损伤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三种常见的“黑眼圈”。
血管型“黑眼圈”。首要原因是熬夜。长期熬夜、过度用眼会让眼周皮肤血液循环不好而形成“黑眼圈”。
色素沉着型“黑眼圈”。 ② 。日常不注意防晒、长期精神压力过大或曾患皮炎等炎症都会导致眼周黑色素沉淀。
③ 。首要原因是眼周结构的改变。此种“黑眼圈”是由衰老、暂时性的眼部水肿导致的。
另外,很多人分不清卧蚕、眼袋和泪沟的区别,错把眼袋当作卧蚕。通俗地说,卧蚕其实是比较发达的眼轮匝肌,可以想成是一条“瘦肉”。眼袋则是向外膨出的眼眶脂肪,可以想成是一块“肥肉”。泪沟就可以当作是一根“筋”。因此,“黑眼圈”这件事,熬夜的影响只是其中之一,遗传、自然衰老的影响更多。
20.(2分)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画波浪线句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劝学》强调“学不可以已”,看似平淡实含至理。
B.“通讯员”三个字使我突然打了个寒战,心跳起来。
C.眼、耳、口、手、脚、脑这6部“机器”同时开动。
D.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21.(2分)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六、综合题(共3题;共16分)
22.(8分)阅读《师说》选段,完成小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2分)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普通人。
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益:更加。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迷惑。
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复:恢复。
(2)(2分)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今之众人
C.句读之不知 D.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3)(2分)对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4)(2分)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夫晋,何厌之有 D.沛公今欲何至
学校将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主题开展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23.(6分)任务一:补写活动前言
经典诗文中的“自强不息”是一种旷达积极的精神,激励我们奋发向前。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到中流击水,   ”,鼓励奋斗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   ”,宽慰失意者得失不惊、洒脱旷达;荀子的《劝学》“   ,无以至千里”,指引实干者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24.(2分)任务二:拟写活动文案
宣传组为活动绘制了海报。请你为它拟写文案,要求:结合图案元素,体现活动主题,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七、写作(共1题;共60分)
25.(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泰伯》)
③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 劝学》)
④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修身》)
⑤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
⑥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格言联璧》)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浸润于人们的思想中,也体现在祖国的建设中。作为未来中国的建设者,你从这些寓意深邃的名言中获得了怎样的启迪?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而耻学于师”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而耻于师学”。句意: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A.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句意:不知句子停顿,有疑惑解决不了。
B.省略句,补充完整为“鞣以(之)为轮”。句意:用糅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
C.被动句,“于”表被动。句意:不受时俗的拘束。
D.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句意: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决此类题,要熟练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文言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结构等几类。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的一般规律,解题时要注意结合语境来分析。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通假字辨识的能力。
A.有:通“又”,再次;暴:通“曝”,晒。
B.生:通“性”,资质、禀赋。
C.受:通“授”,传授,讲授。
D.无通假字。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通假字辨识的能力。 通假字是约定俗成的,不能随意通假,因此,在熟记所学过的课文中的通假字的基础上,如果根据上下文的文意理解不通的某一个字或者词,我们可以辨析它是否存在通假现象。因此,复习时要注意全面掌握教材中出现的通假字,并归纳总结。
3.【答案】(1)C
(2)A
(3)B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古义:平的方的;今义:平方米。句意:石头苍黑色,很多是平的、方的,很少有圆形的。
②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或不知所措的样子;怅然。句意:越过那茫茫的江面。③古义:到;今义:表示另提一事。句意:越过长城的城墙,到了泰安。
④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句意: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
⑤古义:所思慕的人;今义:美貌的女子。句意:遥望那美人啊,她在天的那一边。
⑥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句意: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可见这些词全都是古今异义词。
故答案为:C。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都是名词作状语,向西。/每天。句意: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品德高尚的人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B.形容词作动词,泛白,变白。/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句意:不知不觉东方已经泛白。/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
C.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正,整理。/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句意: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在小的方面要学习,而在大的方面却放弃。
D.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军。/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句意:顺着长江向东进军。/像门槛一样挡在路上的山崖。
故答案为:A。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是定语后置句,正确语序:限当道崖。句意: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
A.判断句,“也”表判断。句意: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
B.定语后置句,正确语序:有吹洞箫客,倚歌而和之。句意:有位吹洞箫的客人,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用箫)随着歌声伴奏。
C.宾语前置句,正确语序:不知句读,不解惑。句意:不知句子停顿,有疑惑解决不了。
D.被动句,“于”表被动。句意:不被世俗拘束。
故答案为:B。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辨识古今异义的方法有以下三种:一、区分单、双音节词:古汉语中有些单音节组合词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同形,很容易被当作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因此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不能依据现代汉语语言习惯,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认为一个双音节词。如“交/通”“妻/子”“无/论”“地/方”等;还要注意辨别文言文中的双音节词,不要拆成单音节词来理解。二、认真辨析细微差异: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古今词义在很多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古今词义完全相同或完全无关只是语言中极少数的现象。对古今词义接近,但又有差别的词语要注意仔细辨析,因为稍不注意,可能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三、注意记忆词义转移的词:一般来说,词义转移的词,其古今词义差别较大,我们要尽最大努力记住它们之间的迥异。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中的“分布、散布”,古义为映的意思,现则指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织物,古今词义相差比较大。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者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文言文中的词类的活用复杂多变,有很多类型,需要识记清楚,辨析明白。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
名词的活用:①活用作状语 ②活用为动词 ③使动用法或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活用:①活用为名词 ②活用为动词 ③使动用法或意动用法
动词的活用:①活用为名词 ②使动用法 ③意动用法或为动用法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决此类题,要熟练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文言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结构等几类。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的一般规律,解题时要注意结合语境来分析。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D项,“瘦”指不够生动活泼,不够切实有力。
故答案为:D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
5.【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项,礼尚往来:社会交往中应当有来有往。使用正确。
B项,故弄玄虚: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骗人。使用正确。
C项,残羹冷炙:指吃剩的饭菜。前面用“吃到……剩下的”修饰,使用正确。
D项,兴风作浪: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使用错误。
故答案为: D。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其测试重点是:一感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6.【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蜉蝣、粟、胥、荑、徂徕。
故答案为:(1)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2)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3)自牧归荑 洵美且异
(4)汶水、徂徕如画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特别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词等。
7.【答案】书法讲究疏密有致的简约;也要落实白的字里行间的疏处;字形笔画的黑处布局固然需要设计精妙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情景补写句子的能力。
语段讨论的是书法艺术。第一空,要补写的语句内容上要与下文连贯,结构上要与上文一致,根据下文的“字的结构和通篇的布局一定要有疏密”,补写示例:书法讲究疏密有致的简约。第二空,根据上句“既要注意黑的字形笔画的密处”,对应的下句要与上句句式一致,内容相对,可以填写“也要落实白的字里行间的疏处”。第三空,下句是转折“而字里行间的白处布置也须措置得宜”,可见上句说的应与下句相对,示例:字形笔画的黑处固然需要结构精妙。本题是主观性的语言表达题,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故答案为:书法讲究疏密有致的简约;也要落实白的字里行间的疏处;字形笔画的黑处布局固然需要设计精妙
此题考查学生情景补写句子的能力。补写语段或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首先要读懂原文,读懂上下文。语言要生动流畅。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能力。
文段共4句话,根据句子关系选词。三四句之间是因果关系句子,第四句是原因,“因为半个世纪来 ……”,第三句用“虽”或者“虽然”表示条件关系,据此选B。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能力。所填关联词语要适应语句表达的具体内容,语句结构所表达的是怎样的意义关系,就选取与之相应的关联词语;在运用和填充关联词语时,要注意关联词语常成对成套出现的特点,如果随意改换或改变其前后呼应的词,就会引起意义上和关系上的混乱;如果要求填充的题是由几个复句组成,就要综合观察全题,明确复句间的层次关系,根据不同的关系选用不同的关联词语。
9.【答案】(1)难免
(2)残羹冷炙
(3)故弄玄虚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作答时要审清题干要求,本题要求“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这是具体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段,把握语境含意,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本题,“未免”,指实在是,不能不说是。表示不以为然。“不免”,不能免除,免不了。“难免”,不易避免。根据语境“他是南方人,说起普通话”,应是不易避免“有些不纯正”。所以选“难免”。“残羹冷炙”,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嗟来之食”,意思是侮辱性的施舍。根据语境“只得在前人吃喝之后的饭桌边找点儿……”,是自己去找,应选“残羹冷炙”。“故弄玄虚”,故意玩弄让人捉摸不透的那一套,使人迷惑。“弄虚作假”,搞虚假,欺骗别人。根据语境“为吸引眼球”“断章取义甚至歪曲事实的现象时有发生”,应选“故弄玄虚”。
故答案为:⑴ 难免 ⑵ 残羹冷炙 ⑶ 故弄玄虚
本题主要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词语的含义和词语的适用范围,做题时要接具体的语言环境,根据语言环境辨析词语.
10.【答案】×;×;×;×;×;√
【解析】①使用错误,“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这里望文生义,句中错误理解为庆祝。②使用错误,“众口难调”的意思是吃饭的人多,很难适合每个人的口味;比喻不容易使所有的人都满意。而句中是指各有各的说法,应用“众说纷纭”。③使用错误“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注意一定是指有才能的人,这里使用对象错误。④使用错误,“毁誉参半”,指毁谤和赞誉各占一半,与前面的“赢得文学界一致好评”矛盾。⑤使用错误,“裹足不前”指脚被缠住,不能前进。比喻由于害怕或有顾虑而停步不前。句中并无顾虑或害怕之意,使用语境不符合。⑥使用正确,“言之无物”指言论或文章非常空洞,没有内容,与“空话连篇”的语境相符合。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成语。解答本题要注意本考点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即理解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根据语境正确使用成语(包括使用得好不好)。成语考查一般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对成语的确切意义要有比较细致的把握,防止望文生义;二是考查分析成语所在句子的语境,并根据语境选择成语的能力。
11.【答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易错字的书写:闻、术、术。
故答案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12.【答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解析】易错字: 必
故答案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审题,定位正确的句子,写完后反复检查易错字,尤其是难写字、易混字、通假字、虚词
13.【答案】它可能是一片海;让你体会壮阔;它可能是一座石雕像;让你明白雄健。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
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有时候两个句子或以上的并列句子也可以称为排比句。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注意运用可能是……让你……的句式。
故答案为:第1空、它可能是一片海
第2空、让你体会壮阔
第3空、它可能是一座石雕像
第4空、让你明白雄健。
本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要注意以下几点:仿写的句子在结构上应与原文基本保持致;仿写的句子在内容与逻辑关系上应与原文保持协调,既要考虑形式的统一,又要考虑内容上的连贯呼应;考虑与上下文的衔接和照应,要符合语境;注意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等;修辞格的类型也要与示例句一致。
14.【答案】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抓住美好时光,与知识偕行!
【解析】
本题考查微作文写作的能力。 要求写一则微博,微博的内容和形式比较自由,只要能围绕“学习”的中心,用劝导性的语句,符合修辞手法和字数的要求即可。
故答案为: 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抓住美好时光,与知识偕行!
本题考查微作文写作的能力。微写作,是一种微型的写作或者微小的写作,它考查的是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组织语言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微写作已经成为各类考试的宠儿,而在考场上,学生的解答却问题百出:有的没有中心,有的空发议论,更有甚者只是将材料翻新,摘抄。每一则微评论都涉及一定的评论对象,一般包括时事、人物、读书、影视评论,有时也有事物、思想、现象等其他评论。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评论,考生答题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是,起承转合有秩序,引议联结讲道理。议论文体观点一定要明确。
【答案】15.B
16.A
17.D
18.①相同:两则材料都阐述了君子人格的内涵和意义。
②不同:材料一主要从君子人格的发展及不同时期人们的接受程度的角度来展开论述;材料二主要从君子文化对君子内外的规定及传播君子文化的角度来展开论述。
19.①君子人格在当今不同阶层的人群中具有相当的知晓度和认同度,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做人的圭臬;②当下精致的利己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大行其道,君子文化能够帮助人们确立最具终极意义的人生价值追求,缓解现代性焦虑,树立人文精神信仰;③大众受教育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提高,可以更好地理解君子人格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推行君子文化建设。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带着选项回归文本去筛选和比对。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带着选项回归文本去筛选和比对。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带着选项回归文本去筛选和比对,平时要积累常见的论证方法,结合选项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作答分析法作答。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作答的关键是整体阅读文本,然后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作答分析法作答,注意语言的简明扼要
15.A.“他一生苦苦追寻的结果,就是做人要做君子”错,根据材料一第2段中的“如果说,孔子在构思和传扬儒家学说时,思考的轴心问题是探求如何立身处世,即如何做人的道理,那么他苦苦追寻的结果,或者说最终给出的答案,就是做人要做君子”可知,原文是假设关系,答案省去了假设的前提,变成了既成事实,未然说成已然。C.“从政治上的统治者变为被儒家推崇的道德修养的践行者”错,根据材料二第2段中的“君子不再纯粹作为政治上的统治者,而以道德修养的践行者被儒家所推崇”可知,春秋时期的君子仍然指政治上的统治者,只不过不再“纯粹”,道德修养的践行者也可被称作君子。
D.“这是对‘君子文化’的误解”错,根据材料二最后1段中的“显然是对君子的误解”可知,选项偷换了概念。
故答案为:B。
16.B.“人们都把君子人格奉为自己做人行事的信条”错,根据材料一第6段中的“君子风范今天仍为绝大多数中国人奉为做人的圭臬”“已不同程度地成为中华儿女做人做事的人生信条”可知,选项扩大范围。C.“君子只有内外兼修,才能剔除权势阶层的倨傲”错,根据材料二第3段中的“当君子内外兼修,自然就剔除了权势阶层的倨傲,增加了温良恭俭让等人文内涵”可知,选项把充分条件当作了必要条件。
D.“精致的利己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的大行其道才使得……”错,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中的“当下,君子文化的式微,源于精致的利己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的大行其道,以及现代性焦虑和人文精神信仰的断裂”可知,该答案以偏概全。
故答案为:A。
17.A.是说君子饮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适,是对君子生活的规定。B.是说君子做到话语谨慎,做事行动敏捷,是对君子言谈举止的规定。
C.是说强健有力如猛虎,手执缰绳如丝带一般轻松,是对君子动作力量的规定。
D.是说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我有)就改正它,是对君子修身养性的规定,属于内在。
A、B、C三项都是对君子外在的要求。
故答案为:D。
18.材料一前六段“‘君子’一词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流行,主要是贵族和执政者的代称。到了春秋末期,孔子在构思和传布自己的儒家学说时,对“君子”概念的内涵进行改造,赋予其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儒家学派的后继者如孟子、荀子等,对君子人格张扬申说”“由孔子孕育培养、诸子百家呵护成长的君子人格……下至社会各阶层人士包括普通百姓的广泛认同和景从”“从先秦至清末,有关君子和君子文化的描述……”“君子概念历久而弥新,至今仍保存着旺盛的生命力”从君子人格的发展及不同时期人们的接受程度的角度展开论述君子人格的内涵;最后一段“君子作为中华民族千锤百炼的人格基因……是烛照中华儿女历经坎坷而跋涉向前的人格力量和心理支撑”阐释了君子人格的意义。材料二前四段“君子文化,无疑是联系中国人的血脉之根,渗透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君子文化对于君子的外在和内在都有质的规定”“只有具有君子人格的人才可能让精神传承,才可能不朽”主要从君子文化对君子内外的规定的角度论述君子人格的内涵;第五段“弘扬君子人格的正能量,是传播中华优秀君子文化的必由之路”从传播君子文化的角度阐释君子文化的意义。
根据以上分析,从相同和不同两个角度分别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①相同:两则材料都阐述了君子人格的内涵和意义。
②不同:材料一主要从君子人格的发展及不同时期人们的接受程度的角度来展开论述;材料二主要从君子文化对君子内外的规定及传播君子文化的角度来展开论述。
19.结合材料一“君子人格在不同阶层人群,包括社会底层老百姓中都有相当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君子风范今天仍为绝大多数中国人奉为做人的圭臬”概括出:君子人格在当今不同阶层的人群中具有相当的知晓度和认同度,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做人的圭臬。结合材料二“君子文化的式微,源于精致的利己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的大行其道,以及现代性焦虑和人文精神信仰的断裂”概括出:当下精致的利己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大行其道,君子文化能够帮助人们确立最具终极意义的人生价值追求,缓解现代性焦虑,树立人文精神信仰。
结合材料二“当下是推行君子文化最好的时代,因为大众受教育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提高”概括出:大众受教育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提高,可以更好地理解君子人格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推行君子文化建设。
故答案为:①君子人格在当今不同阶层的人群中具有相当的知晓度和认同度,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做人的圭臬;②当下精致的利己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大行其道,君子文化能够帮助人们确立最具终极意义的人生价值追求,缓解现代性焦虑,树立人文精神信仰;③大众受教育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提高,可以更好地理解君子人格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推行君子文化建设。
【答案】20.C
21.遗传的作用远远大于生活习惯;首要原因是黑色素过度沉积;结构型“黑眼圈”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用法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句子,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正确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给文段补写恰当语句的能力,答题时要通读语段,结合语境进行补写,要做到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并注意字数限制。
补写语句题答题技巧:
①阅读语段,把握语段大意。首先要浏览语段,把握句子主要内容,弄清补写句子在句中的位置,弄清它和前后文句的联系,这样可以让补写的句子不偏离语境。这是准确补写句子的基础。
②分析语段的特征。有得语段是记叙语段,有的语段是议论段落,有的语段是说明语段,有的是描写语段,有的是抒情语段,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语段特点,抓住相应的相应要素。然后我们要抓住语段内部的结构特征,看语段内部是什么关系。看语段内部的结构是总分、并列还是对照等,找出语句在语段内部的位置。最后我们要分析文中的关联词、代词、体现层次的语句、修辞句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句子前后的照应补写出句子。
③检查句子是否符合要求,将拟写句子写在语段的相应位置。看是否前后连贯,是否有语病,是否简洁。如有问题进行修改,如满意无问题,写到答题卡上。
20.画波浪线句中“瘦肉”引号作用为特殊含义。A.“学不可以已”引号作用为引用。
B.“通讯员”引号作用为表示强调。
C.“机器”引号作用为特殊含义。
D.“出售存膏,售完即止”引号作用为引用。
故答案为:C。
21.第一空,从后文“而遗传因素直接决定了机体对形成‘黑眼圈’的损伤因素是否敏感,尽管生活习惯和状态也会加重这些损伤因素的影响”可知,对于形成“黑眼圈”,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遗传的作用是主要的,要远大于生活习惯。故可以填入“遗传的作用远远大于生活习惯”。第二空,从后文“日常不注意防晒、长期精神压力过大或曾患皮炎等炎症都会导致眼周黑色素沉淀”可知,造成色素沉着型“黑眼圈”首要原因是黑色素过度沉积,故可以填入“首要原因是黑色素过度沉积”。
第三空,从前文“以下是三种常见的‘黑眼圈’”“血管型‘黑眼圈’”“色素沉着型‘黑眼圈’”等内容可知,填入内容也是“黑眼圈”的一种类型。再根据后文“首要原因是眼周结构的改变。此种‘黑眼圈’是由衰老、暂时性的眼部水肿导致的”可知,这种类型应是和眼周结构有关,可以命名为结构型“黑眼圈”。故应填入“结构型‘黑眼圈’”。
故答案为:遗传的作用远远大于生活习惯;首要原因是黑色素过度沉积;结构型“黑眼圈”。
22.【答案】(1)C
(2)D
(3)C
(4)B
【解析】(1)C项,“惑”的意思是糊涂。(2)A项,“之”是助词,位于主语“师道”和谓语“不传”之间,起到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B项,“之”为助词,可译为“的”。C项,“之”也是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D项,“之”是人称代词,代“其子”。A、B、C三项均为助词,只是所起的作用不同,而D项是代词。(3)①句中“道”是“风尚”的意思;②句中“道”是“道理”的意思。③句中“所以”意为“……的原因”;④句中“所以”意为“用来……的”。(4)A项,“未之有也”,这是一个否定句,代词“之”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B项,“利”和“强”是形容词充当定语,其中心语分别是“爪牙”“筋骨”,这句话中的“之”是一个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C项,“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何厌”充当动词“有”的前置宾语。D项,疑问代词“何”是动词 “至”的前置宾语。
【答案】23.浪遏飞舟;一尊还酹江月;(故)不积跬步
24.在这个广阔的世界里,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让我们勇敢地去追求梦想,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拟写海报文案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言简意赅,紧扣主题。将活动的主要内容表达出来,要反映活动的主题,且结合图案元素。然后巧用修辞,妙传情意。可使用对偶、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写出新颖独特、突出主题的文案。
23.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易错点:遏;尊;酹;跬
故答案为:浪遏飞舟;一尊还酹江月;(故)不积跬步
2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拟写海报文案的能力。
宣传海报应该言简意赅,将活动的主要内容表达出来,要反映活动的主题,且结合图案元素。
图片中,主要元素有飞鸟、鱼、大海,由此很容易想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诗句,文案中可以引用或化用此诗句,突出“自强不息”的主题即可。
故答案为:在这个广阔的世界里,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让我们勇敢地去追求梦想,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25.【答案】【参考例文】
志存高远务实进取
明代大学者王守仁曾说:“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这就是说人若无“高远志向”这一引力的牵导,就可能随波逐流,无依无附,枉费生命。
志存高远,生命才彰显其存在的价值。正如冯梦龙诗云:“男儿不展凌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远大的志向,崇高的理想,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释放人的潜能,成就一番伟业。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青年毛泽东怀抱“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凌云壮志;鲁迅弃医从文,旨在唤醒国民麻木的灵魂;袁隆平高中毕业,就确立了“我唯一的选择就是成为一个农业科学家”的理想。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无不因其宏伟的抱负、执着的理想,而指引着自己的人生航船向着壮丽的彼岸勇往直前,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辉煌篇章。
当一个生命个体把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作为毕生努力奋斗的目标,他生命的意义将重于泰山。而如果一个人活着,只是为一己私利而蝇营狗苟、见利忘义,那么他活着的价值就比鸿毛还轻,他们的劣行恶迹,将永远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封建王朝历代的暴君虐臣们,他们身居高位,醉生梦死,鱼肉百姓,为所欲为,以此作为人生的唯一追求和乐趣。在这种志向的牵引下,结果是“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可以想见这些自高自大、自私自利者,会有怎样的可悲下场?
高尔基说得好:“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人是社会的人,只有当他把自己的志向定位在正确的坐标点上,他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社会,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
谢觉哉曾说:“神圣的工作在每个人的日常事务里,理想的前途在于一点一滴做起。”高远志向的成功实现,必须靠脚踏实地的进取。光有美丽的梦想,而不能付出辛勤的汗水,畏惧拼搏中的种种挫折,那么志向终将成为镜花水月。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历经几万次的提炼,处理了几十吨沥青矿散渣,才得到0.1克的镭盐,测定出它的原子量,证实镭元素的存在。气象学家竺可桢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野外实地观测、调查,才终于写成《物候学》等重要著作,成为中国现代物候学的开创者和推动者。任何发明、创造的远大志向的最终实现,无不奠基于涓滴细流般的身体力行的实践。
青年人往往都是激情洋溢的理想主义者,有豪迈的誓言,有高尚的追求,但是也常常缺乏实干的态度、持之以恒的意志,而难免流于心高气傲的浮躁,陷入志大才疏的怨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只有点燃梦想的火炬,并以沉稳、坚忍的意志,扎根于辛劳的实践,才能抵达那奇丽的巅峰。
【解析】命题方式:任务驱动型作文
审题要点: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要求在六个诗句中选用两三句来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考生应选出两三个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并确定出一个立意。首先明确每句话的含义,然后选择最佳立意写文章。行文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最好结合新时代新思想,但应避免堆砌空洞的概念,避免空泛的议论,注意合理的引用句子。
具体过程:先明确每句话的含义:①出自《道德经》“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容易之时谋求难事,在细微之处成就大事。天下的难事,必须从容易时做起:天下的大事,必须从细微处着手。告诉我们做大事、难事要从小事、易事做起。该句强调做事要从基础做起,不要好高骛远。②出自《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人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道路遥远。该句强调君子应抱负远大、意志坚定。③出自《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意思是: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就会达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精神境界。该句强调注重积累、加强个人修养的重要。④出自《荀子·修身》:“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意思是道路虽近,不走也不能达到;事情很小,不做也完不成。强调实际行动的重要。⑤出自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意思是:一个人如果立志成为圣人,就会成为圣人:如果立志成为贤人,就会成为贤人。这句话不单强调立志的重要性,还强调“立大志”的重要性。⑥出自清代学者金缨的《格言联璧·学问篇》:“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意思是:一个人如果志向远大,那么他志向所指的地方,无论多远都能到达;即使是穷山距海,也阻止不了他。强调人的精神意志所产生的强大力量。
【立意】
根据题目要求,要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而“未来中国的建设者”这一导引,则提示应该谈这些名句对作为未来中国建设者的年轻学生的启示,作为年轻学子我们在新时代该怎么做。如以下组合立意:
①+②或④+⑤,当代青年肩负时代重任,要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
①+④,青年学子要有所成,就要知行合一,从细微处做起,做实干家。
②+③,当代青年要加强个人修养,不断提升自己,才能肩负时代重任。
⑤+⑥,当代青年要志存高远,志向远大才能成就巨大,才能负起时代重任。
其他组合立意只要是由以上名句引出并能自圆其说也可以。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材料作文的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懂作文材料,继而进行立意分析,列出几则立意,最后结合题目要求及自身积累,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最佳角度进行写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