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县停洞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9月开学摸底质量监测
九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漫游贵州,你可以尽情沉醉在自然美景之中,春天百花鲜妍,草木竞秀;夏天群绿yáo yè① ,万亩葱茏;秋天行云流水,天朗气清;冬天银装素guǒ② ,惟余mǎng mǎng③ 。贵州四季之美,美不胜收。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4分)
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漫游 B.沉醉 C.鲜妍 D.行云流水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①为什么我的眼里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②惜秦皇汉武, 。(毛泽东《沁园春·雪》)
③小时候/乡愁是 小小的邮票。(余光中《乡愁》)
④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⑤汉文有道恩犹薄,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⑥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⑦《沁园春·雪》中由写景转入评古论今的过渡句是:
, 。
⑧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句子是: , !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沁园春·雪》的作者毛泽东,字润之,中国人民的领袖,无产阶级革命
家,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沁园春”属于词牌名。
B.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运用了“询问—呼唤—寻找—回答”的形式,寄情于景,描绘了亿万人民在广阔世界里齐声呼唤、四处寻找周总理的动人场景。
C.余光中,诗人、散文家,学者、翻译家,出生于江苏南京。他创作的《乡愁》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具体形象来表现自己的“乡愁”。
D.《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作者穆旦,建筑学家、文学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和景泰蓝工艺革新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6.结合《艾青诗选》中相关诗句所描写的“意象”找到对应的诗题,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也有堤柳的嫩绿,也有秋日的橙红。 (甲《启明星》)
②柔可绕指而加以歪曲,草木无言而横加斧刀。 (乙《盆景》)
③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丙《彩色的诗》)
④被最初的晨光照射,投身在光明的行列。 (丁《礁石》)
A.①—丙 ②—乙 ③—丁 ④—甲 B.①—乙 ②—甲 ③—丙 ④—丁
C.①—丁 ②—甲 ③—乙 ④—丙 D.①—丙 ②—丁 ③—甲 ④—乙
7.在艾青的诗歌创作中,“光”是重要的诗歌意象。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向太阳》与创作于70年代的《光的赞歌》两首诗中,诗人借“光”表达的思想情感各有不同,请简析。(2分)
(二)现代文阅读
舍不下,他们就是我的亲人
林琳 孔庆珊
①冬日清晨,山东省邹平市魏桥镇刘井烈士陵园里,弥漫着轻纱似的薄雾。一位老人手持抹布,弯着腰逐一擦拭墓碑。擦完一块墓碑,他就把抹布重新洗净拧干,再去擦另一块。
②老人名叫刘德龙,今年74岁。1985年,他把家安到陵园,为刘井战斗中牺牲的烈士义务守陵,至今已有37年。
③1939年初,日本侵略军对清河平原展开扫荡。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在马耀南、杨国夫的带领下,在魏桥镇刘井村与敌人展开激战,痛歼日伪军800余人,其中日军417人,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绩。为纪念在战斗中牺牲的73名烈士,1963年,当地政府和刘井村在战斗遗址建起刘井烈士陵园,将烈士集中安葬。陵园建好后,怀着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烈士的崇敬,刘德龙常来为烈士扫墓。刘德龙发现,陵园里安葬的73名烈士,留有名字的仅有28位。清明时节,无名烈士墓前冷冷清
清,少有人祭扫。因此他和妻子商量,有生之年每年都来给无名烈士扫墓,让英雄知道后辈没有忘记他们。
④当时,陵园没有专人管理,纪念设施和墓地缺乏维护修缮。刘德龙心想:烈士们为了保护我们流血舍命,现在却没有人照管,我为什么不能住在陵园里专门为烈士们守墓呢 当地许多村民认为墓地不吉利,对刘德龙的决定难以理解。刘德龙却认为,烈士是英雄,陪着他们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他一定要将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妻子也十分支持他的决定。
⑤1985年,刘德龙在陵园里盖起一间土坯房,后来条件慢慢好转,才将土坯房改建为砖瓦房。住所的简陋,刘德龙毫不在意,他把更多精力放在陵园修整上。刘德龙想让烈士有个美丽的“家”,让烈士墓看起来更庄严,就自己精心设计了烈士墓前的拱形门洞。拱形门洞是用柳树条做的,他趁柳树条嫩的时候,将其掰弯,用来塑形。做好之后,每一座烈士墓看起来更加庄严肃穆。这些年,刘德龙务农为生,生活不算富裕,修整陵园的费用,都是他从牙缝里省出来的。生产队分的柴火,他舍不得烧,一捆捆攒起来,给陵园扎了个篱笆墙。有一年电视台来陵园报道,临走留下1 200元。刘德龙全用来买了月季花栽种在墓地周围,他认为这些钱要花在烈士身上才值得。因为刘德龙的尽心保护和修缮,刘井烈士陵园逐渐成为当地学校开展爱国教育的场所。“那次我真是太感动了。”说起1987年清明节魏桥中学师生前来缅怀烈士的场景,刘德龙记忆犹新。“我们这里有个风俗,清明节吃鸡蛋扫病除灾,家长都给孩子们煮鸡蛋吃。当时有 4个女学生,把带来的鸡蛋掰开,给每个烈士墓前摆了一点。那个年代鸡蛋还很金贵,许多人家都不舍得吃……”学生们对烈士这种朴实的情感,更坚定了刘德龙守陵的决心,能让孩子们记住这些英雄,他特别欣慰。
⑥陵园的后院,整齐摆放着两排竖形墓碑。2013年陵园集中整修时,原本直立的竖形墓碑被改为平放的方形墓碑,工人们将旧墓碑搬到后院,随手放倒在地上。刘德龙看见后立刻上前制止:“这是英雄,谁让你们放倒了 ”他将墓碑一个个扶起来摆放整齐,“英雄就要被尊
重,没有他们流血舍命,哪有今天的好日子 咱可不能薄待了他们……”
⑦从把家安在陵园那一天起,刘德龙几乎一直都待在陵园守着烈士。望着肃穆整洁的陵园,他喃喃道:“舍不下,他们就是我的亲人。”
(有删改)
8.下面不属于刘德龙为烈士们所做事情的一项是(3分)( )
A.常来扫墓缅怀 B.自费修整陵园C.墓前摆放鸡蛋 D.把墓碑摆放整齐
9.下面关于烈士陵园的叙述,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3分)( )
A.为纪念牺牲的烈士,当地政府建立了烈士陵园。
B.村民认为墓地不吉利,不愿意去维护修缮墓地。
C.电视台到陵园采访报道,留下的钱买了月季花。
D.陵园集中整修,竖形墓碑全部被改为方形墓碑。
10.下面的剧本片段是1986年烈士家属小王和赵叔从异地他乡赶到刘井烈士陵园吊唁亲人时的对话。请合理想象并推测,补写横线处的内容。(4分)
小王 (沉重)我奶奶接到刘叔的信,伤心得哭晕过去好几次,叮嘱我一
定要来看看爷爷如今安葬在什么地方。爷爷战死之后,她要支
撑起这个家,所以一直没能来看一眼,没能陪伴在爷爷身边,和
他说说话,多亏① 。
赵叔 (点头,手抚摸着墓碑)是啊,看到墓园门口的篱笆墙,每一座坟
墓前都有② ,每一块墓碑都被擦得
干干净净,就知道我爸这些年在这里一直被人放在心上,被照顾
得很好。
小王 是啊,我们真该好好谢谢刘叔,他从心底里把我们的亲人当成他
的亲人。
11.文章画线句若改为“我可以住在陵园里专门为烈士们守墓”,意思变化不大,但表达效果却不同。请品析原句的表达效果。(4分)
春 雪
①入春以来,接连下了几场大雪。每次看到这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心头总涌出无限的欣喜。
②我生在北国,从小爱看雪。少年熟诵“自嫌诗少幽燕气,故作冰天跃马行”的诗句,至今记忆犹新。今年正月初三那头一场春雪,我住在高楼上,从窗上望出去,栅栏上堆积着厚厚的一层雪,是那样温润滋融,带来清新的春的消息。天朗气清,从我这窗口,可一目望到苍翠的西山。而这一天,北京城一片洁白,一望无际、鳞次栉比的积雪的屋脊,黑白相间,构成一幅十分别致的画,好看极了。
③这春雪,引起我的喜悦,引起我的深思。我静静伫立窗前久久凝望,我想起我一生中难忘的几场春雪。
④在延安搞大生产的那个早春,那是如何艰苦而雄伟的时代呀!我们为了战胜饥饿,为了把火与血的战斗进行下去,一旦等到天暖,我们就要开荒下种。恰恰在这个时候,一场大雪忽然从空中飘飘扬扬洒落下来,我奔出窑洞,用炽热的两颊,迎接冰冷的雪花。我写了一篇小文章,题目记不清了,好像是落雪的晚上,其中有这样的意思:雪,一点一滴深深渗入土地,滋润着种子,让它早日发芽。我现今还记得那年的春朝,曙光微放,延安山岭上这里,那里,一行行蜿蜒蠕动的人影。然后,飞扬的锄头,挥洒的汗水,令人真正体会到“劳动人民创造新世界”的畅快。
⑤已近三月末,早该下雨,谁知今早起来一看,又是一场好雪。大概因为温度上升,雪花都粘连在树身上,远远近近的树木,有如一丛丛雪白的珊瑚,好看得很。这雪树使我想起另一段艰苦而雄伟的生活,那是东北解放战争最困难的时候。松花江边,二三月还是满天风雪,雪深没膝,行军人,一脚拔上来,一脚陷下去,尽管是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由于艰难跋涉,却还是一身热汗淋漓。但一眼看见东北人叫作“树挂”的奇景,一株株树从树身到每一根纤细枝条,都像冰雪精雕细刻出来的,晶莹婀娜,不禁从心头掠过一阵惊喜。我就带着这美好的心境穿过风雪走进硝烟,这又是何等英雄而豪迈的生活啊!
⑥而今年这几场雪,一次比一次更接近温暖的阳春。这纷纷扬扬的雪花啊,它,似乎在催着我奋马扬鞭、冲击向前。
⑦我静静地凝视着,这春雪啊,一点动静也没有,绵绵落了一个黑夜,又绵绵落了一个白天,这雪多么洁白纯净,使我亢奋。以我的经历、我的性格,我是更爱暴风雪的,谁料今天下午,当我从窗口望着白杨树,我却为一种天工造化、神妙奇绝的景象所惊住。原来,白杨树干、树枝上融化得发温发黑,已经静悄悄地长出梢头的茸茸嫩蕊上却沾着雪,像千千万万点洁白的花,那样密,那样美。一刹那间,我仿佛到了苏州的香雪海,看见千树万树的白梅。今天,只有今天,这绵密的春雪,使我竟暂时忘记了我心头上呼啸的暴风雪,使我更加深沉地喜爱起春雪来了……没一点风,我静静地走到一株高大的白杨树下,一片积雪,又一片积雪,从树顶上扑突一响,扑突一响,跌落下来,立刻融入潮湿的黑土。我忽然想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当然,用落花比拟雪花很不妥当,可是,以生命肥沃着大地的雪花,不正在催发着即将开放的春花吗
(摘自《刘白羽散文集》,有删改)
12.文章所写的春雪发生在两个时段:这个春天和这个春天之前,下列选项中的雪景发生在这个春天的是(3分)( )
A.在延安开荒时下的飘飘扬扬的大雪。 B.东北解放战争时期没过膝盖的大雪。
C.苏州能看见千树万树白梅的香雪海。 D.三月末洁白纯净、如花似玉的好雪。
13.请根据作者的叙述思路,将下图中作者对他所写的几场雪的态度补充完整。(3分)
14.有同学从课文《沁园春·雪》中选择了两组诗句,请你判断下列哪一组诗句能印证文章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并说明原因。(4分)
第一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第二组: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15.文学作品往往把表达的主旨蕴含在关键词句中。文章最后一句“可是,以生命肥沃着大地的雪花,不正在催发着即将开放的春花吗”这里的“春花”除了自然意义上春天开放的花,还蕴含怎样的深意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
与谢万书①
[东晋]王羲之
古之辞世者……今仆②坐而获逸③,遂其宿心,其为庆幸,岂非天赐!
顷④东游还,修植桑果,今盛敷荣。率诸子,抱弱孙,游观其间。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娱目前。虽植德无殊邈,犹欲教养子孙以敦厚退让。或以轻薄,庶令举策数马⑤,仿佛万石⑥之风。君谓此何如
比⑦当与安石⑧东游山海,并行田视地利。颐养闲暇,衣食之余,欲与亲知时共欢宴,虽不能兴言高咏,衔杯引满,语田里所行,故以为抚掌之资,其为得意,可胜言耶!常依陆贾、班嗣、杨王孙⑨之处世,甚欲希风⑩数子,老夫志愿尽于此也。
(选自《晋书》,有删改)
【注】 ①仆:我。②坐而获逸:指轻易获得隐退自由。③顷:近
来,不久前。④举策数马:典故,指侍奉君主很谨慎。⑤万石:即西汉石奋,与四子均官至二千石,被称为“万石君”。⑥比:近来。⑦安石:东晋谢安。⑧陆贾、班嗣、杨王孙:都是无为清净、超然物外之人。⑨希风:向往、迎合一时的风尚。
16.下列不是描述“我”辞官归隐后悠然自得生活的一项是(3分)( )
A.修植桑果,率子抱孙游观林下 B.果实甘美,割而分之同享美味
C.游山泛海,察看田地颐养闲暇 D.兴言高咏,举杯斟酒吟诗作对
17.王羲之在书信中,表明对子孙品德寄予希望的一句是①
,概括自己理想追求的一句是②
。(4分)
1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 )
A.割而分之 其翼若垂天之云(《北冥有鱼》)
B.今仆坐而获逸 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C.君谓此何如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D.老夫志愿尽于此也 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咏*①
[明] 潘子襄
南国木微落,东篱花始妍。
数枝斜倚 ,一径冷生烟。
傲骨谁怜瘦,霜心素本坚。
欲知开晚意,为待色香全。
【注】 ①选自《淡远亭集》。
19.这是一首咏物诗,请根据内容推断标题中的“*”是(3分)( )
A.莲 B.兰 C.竹 D.菊
20.诗歌颔联缺了一个字,大家猜测可能是“月”或“日”。请根据全诗内容推测哪个字更合适并阐述理由。(4分)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备受关注。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习人工智能,提升科学素养,某中学准备成立人工智能社团。
21.社团要招募成员,下图是招募令的草稿,请注意图中①—⑧的内容,有两处语言文字运用不当,请找出来并修改。(6分)
22.社团成员为了解大家学习人工智能的基础,准备了以下问题进行调查采访,下列选项中的问题都能达到采访目的的是(3分)( )
①你知道人工智能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吗
②你是否参加过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的学习
③你愿花课余时间参加人工智能的学习吗
④你了解人工智能有哪些基本设计原理吗
⑤你同意在学校附近投放人工智能广告吗
A.①③⑤ B.①②④C.②③⑤ D.②③④
23.智能机器人“智小团”将为大家介绍社团课程内容,请整合下表信息,将下面的介绍语补充完整,要求表达简明、连贯、通顺。(6分)
学习基础 课程内容
人脸识别 趣味编程 语音助手
人脸识别原理 人脸识别过程 电子零件知识 积木式编程 语音程序设计思路 语音程序 设计技术
零基础 √
有一些基础 √
基础较好 √ √
介绍语
同学你好!我是社团小帮手“智小团”,很高兴为你介绍课程,社团开设了① ,“人脸识别”课能带你了解人脸识别的原理和过程,内容比较简单,如果你从没学过人工智能,建议你选这门课。“趣味编程”课可以让你学习电子零件知识和积木式编程,如果你② ,就可以选这门课。“语音助手”课可以③ ,如果你有较好的人工智能学习基础,快来参加这门课的学习吧!
五、写作能力(60分)
24.回首往事,每一段历程,我们的身旁总是有亲人、朋友、老师相随。忘不了他们悉心的呵护,忘不了他们亲切的叮嘱,更忘不了他们期待的眼神……
请以《忘不了那期待的眼神》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7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及要求:
(1)明确为什么“忘不了”,“期待”什么。
(2)详略得当,充分表达“忘不了”的过程。
(3)表达自己从中获得的发现、思考、感悟等。
(4)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5)勿抄袭、套作,勿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信息。答案:
1.略
2.①摇曳②裹③莽莽
3.D。解析:D。“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法等自然流畅,不受拘束。不能用来形容“秋天”,故D项错误。
4.①常含泪水②略输文采③一枚④露从今夜白
⑤湘水无情吊岂知⑥人迹板桥霜
⑦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⑧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5.D。解析:D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作者林徽因,建筑学家、文学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和景泰蓝工艺革新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6.A。
7.答案:《向太阳》借歌颂太阳,表达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光的赞歌》中的“光”是科学与民主的象征,诗人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
8.C。解析:C 由第⑤段“我们这里有个风俗,清明节吃鸡蛋扫病除灾,家长都给孩子们煮鸡蛋吃。当时有4个女学生,把带来的鸡蛋掰开,给每个烈士墓前摆了一点”可知,墓前摆放鸡蛋的是4个女学生,不是刘德龙。故选C。
9.B。解析:B 由第④段“当地许多村民认为墓地不吉利,对刘德龙的决定难以理解”可知,当地居民不理解刘德龙要住在陵园里专门为烈士们守墓的做法,所以“不愿意去维护修缮墓地”于文无据。故选B。
10.①有刘叔的长久陪伴和精心照顾
②用柳树条做的拱形门洞
11.答案:(示例)烈士们流血舍命,为保护人民而战死,却现在陵园却没有专人管理,纪念设施和墓地缺乏维护修缮。原句用反问的手法,更能凸显刘德龙对于无人照管墓地的自责,以及勇于承担责任的大爱。
12.D。解析:D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题干所问的是发生在这个春天的雪,A、B选项都是插叙的,回忆以前生活中的雪,C项写的不是雪的实景,只有D项是写这个春天的雪,故选D。
13.答案:(1)畅快 (2)豪迈 (3)深沉地喜爱
14.答案:第一组诗句。第一组诗句和文章中画波浪线句子所描写的都是白雪茫茫的景色,清新素雅,而第二组诗句描写的是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景色,与文中句子意思不符。
15.答案:(示例)文章作者通过入春来的几场大雪,回忆了自己在革命斗争时期所遇到的几场大雪:如在延安搞大生产时的大雪,虽然冷、饿,但同志们的积极向上让人感到畅快;东北解放战争时期虽艰难,但冰雪美景却让作者倍感豪迈。直至今日,他从三月末的这场雪看到了新生,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他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憧憬,未来的生活犹如即将开放的春花,一定蓬勃美丽。
16.D。解析:D 文章第3段中“欲与亲知时共欢宴,虽不能兴言高咏”意思是:要和亲友时常举行欢乐的宴会,虽然不能兴致极高地吟咏诗歌。可能是因为这些亲友大多文化层次不高,所以“不能兴言高咏”。故选D。
17.①欲教养子孙以敦厚退让
②常依陆贾、班嗣、杨王孙之处世,甚欲希风数子
18.A。解析:A A项,代词,它/助词,的;B项,都是连词,表修饰;C项,都是动词,认为;D项,都是介词,在。
参考译文:古代避世隐居的人……现在我因获罪轻易获得隐退自由,顺应我一向的心愿,这是值得高兴的事,难道不是上天赐给我的福气!
不久东游回到故乡,栽下桑树和果树,现在都花开茂盛了。带领儿子们,抱着小孙子,在其间游玩观赏,有甜美的果子,就割开分吃,都非常高兴。即使立德并不特别的高远,还想要教养子孙为人要敦厚谦让。有的为人轻薄,希望能谨慎地侍奉君主,好像万石君的风度。您认为这样如何呢
近来应当和谢安向东游山观海,并且巡视农田探察地形。安闲地度日,谋求衣食之余,要和亲友时常举行欢乐的宴会,虽然不能兴致极高地吟咏诗歌,斟酒满杯而饮,谈谈田地里的事情,作为笑谈的新闻,其中的意趣,说也说不尽!时常按照陆贾、班嗣、杨王孙等人的处世之道,很想效法这几位先生,老夫我的心愿全都在这里了。
19.D。解析:D 由“东篱花始妍”可知,这是一首咏菊诗。
20.答案:“月”更合适。“月”字与“东篱”相照应,点明时间,同时与“冷生烟”相照应,营造出一种冷寂的氛围,更能衬托出菊花傲霜的品格。
21.答案:(示例)第④句,在“科技”后面加“的机会”或“的场地”;第⑧句,删除“务必”。
22.B。
23.答案:(示例)①人脸识别、趣味编程、语音助手三门课程
②有一定的人工智能学习基础
③帮助你学习语音程序的设计思路和技术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