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 课件(20)

文档属性

名称 望岳 课件(20)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30 16:28:32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
——朱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杜甫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怀抱“致君尧舜上,在使风俗淳”的理想,但仕途坎坷,身经离乱,看到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就用诗歌抒写情怀,反映时事。其作品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强烈正义感和鲜明倾向性,风格沉郁顿挫,形式多样。由于他的诗真实的反映了所处的时代,后世称为“诗史”;又由于他能忧国忧民,被誉为“诗圣”。代表作品:《前出塞》、《兵车行》、“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登高》等。
杜甫
《望岳》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
2.在反复诵读中分析景物意象。
3.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整体把握: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公元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衮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衮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读诗
1.听读,注意感情的把握。望岳.mp3
2.小组互读,推选最优秀的朗读。纵横江湖.mp3
3.全体学生配乐齐读渔舟唱晚.mp3
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知诗
想诗
边听边想,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体会诗的诗情画意。望岳.mp3
听完之后,你想到了那些景象?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析诗
合作探究:
1.诗人笔下的泰山有何特点?
2.诗人望岳的角度各是什么?
3.作者对此有何感受?
品诗
这首诗写的很美,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学了这首诗的感受,按照“我最欣赏诗中这一句(字)___ 是因为_____。”格式说一说。
随堂练习
1.文学常识
这首诗作者是 (朝代)的伟大诗人 ,是 主义诗人,字 ,自称 。他被称为“ ”与“诗仙”李白并称“ ”。他的诗表现了当时由盛到衰的历史现实,被称为“ ”。
2.本诗中表现泰山神奇秀丽,明暗变化的诗句:_____
3.本诗中最能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_________.
4.试诵本诗。
愿同学们:
不怕困难,勇攀学习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