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爬山虎的脚
10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第二课时
爬山虎叶子生长的位置:
。
刚长出来的叶子的颜色:
。
长大了叶子的颜色: 。
叶子的样子:
。
墙上
嫩红
嫩绿
朝下、均匀、不留一点空隙
回顾课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
朗读第3-5自然段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爬山虎的脚的?
爬山虎脚的样子
攀爬过程
与墙的关系
观察爬山虎的脚
找出具体描写以下特点的语句。
01
02
03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爬山虎脚的样子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爬山虎脚的位置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爬山虎脚的颜色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通过细丝的位置隐蔽、数量精确、形态细小而卷曲都可以看出作者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
爬山虎的叶子
爬山虎的脚
用蜗牛的触角来形容爬山虎的脚,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比喻
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爬山虎的脚是怎么样向上爬的?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这些动作前后之间的联系都是非常紧密的,而且是有序的。
不能换成“粘、挨”等词。因为“巴”字写出了爬山虎紧紧地粘贴在墙上的样子。
“巴”可以换成“粘、挨”等词吗?你觉得哪一个更好呢?
触着墙
变成小圆片
巴住墙
拉一把
紧贴在墙上
往上爬
一脚一脚往上爬
品读课文
视频欣赏:爬山虎的生长过程
1.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2.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作者不光有生动形象的描写,还进行了长期的、细致的观察。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找出描写爬山虎的脚变化的句子吧!
作者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才能发现细微变化的过程。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注意了事物的细微变化,对爬山虎的脚进行了细致而持续的观察,并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写,读来趣味横生。
想一想:叶圣陶爷爷是怎么把爬山虎那小小的脚写得如此生动形象的?
品读课文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你还能从文中哪些语句发现作者进行了连续的观察?
课文主要写了 先生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了解到爬山虎 、 、 以及 ,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 之情。
叶圣陶
生长的位置
叶子的特点
它怎样往上爬的过程
喜爱
你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什么品质?
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情感升华
对比两种观察记录的异同。
形象直观
变化过程一目了然
①都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连续观察
②都发现了观察对象在状态、颜色等方面的变化
③都用简洁的语言记录
在一段时间内进行持续观察,并随时进行记录。
每次记录观察发现的时候,与以前的记录进行比较,留心观察对象变化的地方。通过观察记录,真实客观地呈现出观察对象的变化过程。
收集相关照片、视频等资料,为单元习作做准备。
怎样写观察日记?
观察日记评价标准
要求 满分☆☆☆
在一段时间内进行持续观察,并随时进行记录
每次记录观察发现时,与以前的记录进行比较
记录清楚变化过程
收集照片、视频等资料
跨学科学习
善于攀爬的植物
葡萄
牵牛花
丝瓜
《稻草人》
《小白船》
推荐阅读
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