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指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成立 B.不平等条约被废除
C.帝国主义在华统治被推翻 D.中华民国的成立
2.小燕同学的爷爷今年90周岁,请问小燕的爷爷出生在民国哪一年( )
A.民国十一年 B.民国十二年
C.民国十三年 D.民国十四年
3.下列措施不属于戊戌变法内容的是( )
A.发展农工商业 B.训练新式陆海军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D.实行义务教育
4.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国轮船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l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
A.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员
B.为民族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C.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5.洋务运动中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军事企业不包括( )
A.安庆内军械所 B.开平矿务局
C.福州船政局 D.江南制造总局
6.陈独秀在某杂志上发表文章说:“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的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由此,反映了前期的新文化运动( )
A.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
B.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C.反对在中国建立共和政体
D.主张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缚
7.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8.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以下最能体现“民生主义”的一项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9.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
10.反帝反封建是中国近代社会的抗争主题,中华仁人志士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探索事件中同时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是(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五四运动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次年2月l2日,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成为末代皇帝。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意义在于:使中国( )
A.摆脱了殖民统治
B.推翻了两干多年的封建帝制
C.开启了近代化探索
D.改变了社会性质
12.改革政治体制是戊戌变法运动的主题之一,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发布诏令
A、裁撤冗官 B、设立议院
C、制定宪法 D、设立制度局主持新政
13.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
A.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地进步行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14.“飘飘故国迭痍疮,白骨哀鸿不忍望。志 ( http: / / www.21cnjy.com )士三千凝血肉,硝烟一夜举刀枪。旌扬绿野寻民主,都建金陵废帝王。大义当时如号角,吹开晓雾现朝阳。”此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15.梁启超在《变法通议》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本,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认为维新变法,最重要的是( )
A.培养人才 B.开办学校
C.废除科举 D.改变政治制度
16.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到洋务运动是( )
A.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B.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C.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一次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的运动
17.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请你根据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B.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侵略
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改革——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第II卷(非选择题)
19.阅读下列材料:
现代化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鲜明的主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一。所谓现代化,主要指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其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l)19世纪60、70年代到20世纪初,从经济现代化的角度看,中国有哪些探索?其在现代化历程中的地位如何?
(2)结合史实分析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贡献。
(3)请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回首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
20.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2005年4月26日至5月3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率团访问大陆,连战访问的第一站是南京,拜谒了中山陵。请问:中山陵是为了纪念谁而修建的?
(2)孙中山先生为发动辛亥革命,在思想上和组织上分别作了怎样的准备?
(3)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失败的?请任选一个观点,并作简单说明。
21.某校八年级同学开展“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 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并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请回答:
(1)图1中人物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洋务运动中,图2、图3分别实践了哪一口号?
(3)后来提出另一个“口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中,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2.看图答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请回答:
(1)图中的人物分别是什么身份?同样是爱国运动的发起者,导致他们身份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上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3)上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分别是什么?导致其影响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分析上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给我们留下哪些启示?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三: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 ( http: / / www.21cnjy.com )》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1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复兴之路》(上)
(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运动
(2)材料二中,图1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
(3)材料二中,孙中山把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2中“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请问具体指的是哪三民主义?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孙中山进行了辛亥革命,成立了中华民国。简述中华民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4)据材料三,写出这场“文化启蒙的运动”名称。
(5)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
24.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清朝统治者)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轻易地忘掉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这一耻辱。清政府……准备为将来抵御列强而积蓄军事和财政上的力量。……(曾国藩、李鸿章)对西方技术的兴趣是直接由镇压叛乱引起的。在1860 年和1862 年初,上海英法联军的火力轻易地打退了太平军,这给曾国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费正清《剑桥晚清史》
材料二:洋务派进行的近代化军事工业建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为供应工厂燃料等,各类民用企业纷纷出现。即使在洋务运动停办后,许多民间企业也并未消失。
(1)洋务运动打出了什么口号?从材料一归纳清政府发起洋务运动的目的。
(2)材料二中的“各类民用工业”具体有哪些?试举两例说明
(3)简述洋务运动的作用。
参考答案
1.D
2.D
3.D
4.D
5.B
6.D
7.D
8.D
9.B
10.B
11.B
12.A
13. B
14.B
15.D
16.C
17.A
18.D
19.
(1)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大机器生产,在中国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从而把中国带入世界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潮流。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6070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甲午战争后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出现了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在促进中国工业化上起了积极作用。
(2)戊戌变法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主张建立资本主义的君主宪制,虽然失败了,但它是资产阶级参与国家政权的开始,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一次重要尝试。
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主权在民”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体现了政治民主化的正确方向。
(3)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20.(1)孙中山
(2)组织上:成立兴中会和同盟会;思想上:提出三民主义
(3)革命即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观点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欢深入人心。所以辛亥革命是成功的。
观点2: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告北洋军阀的首领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所以是失败的
21.(1)师夷长技以制夷
(2)自强、求富
(3)为军事工业准备资金,维护清朝统治
(4)由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22.(1)进京赶考的举人、北京大学学校学生 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后,近代教育不断发展
(2)《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公车上书以失败而告终;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3)影响:是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标 ( http: / / www.21cnjy.com )志(或者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运动的标志);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因素: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或者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和发展)
(4)落后就要挨打;反抗外来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分子和广大青年学生是爱国运动的先锋
23.(1)洋务运动
(2)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
(3)民族、民权、民生;①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②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4)新文化运动
(5)近代化的探索
24.(1)自强、求富;抵御列强、镇压叛乱。
(2)李鸿章创办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官局和汉阳铁厂(写出2个即可)
(3)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