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2 15:06:4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确凿、轻捷、臃肿、人迹罕至”等词的读音、字形及词义。
(2)学习本文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方法,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3)理解并学习本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的方法,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文章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方法,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2)理解并学习本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的方法,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题。
2.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的不同情感,理解文章的主题。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文章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仿写练习法:通过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童年生活的视频或展示一些童年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视频中,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嬉戏,追逐着彩色的蝴蝶;在小河边捉鱼摸虾,溅起一朵朵欢乐的水花;在果园里采摘着熟透的果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图片上,有古老的秋千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有可爱的小狗在阳光下欢快地奔跑,有五彩斑斓的风筝在蓝天下自由飞翔。
2.提问学生:你们的童年有哪些难忘的地方呢?有没有像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那样充满乐趣的地方呢?
3.引出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并介绍作者鲁迅先生的生平及作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读音和词义问题。
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讲解“确凿、轻捷、臃肿、人迹罕至”等词的读音、字形及词义。
-“确凿”(quèzáo):非常确实。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个场景,比如在寻找一件丢失的物品时,经过仔细搜索终于发现了它,那种确定无疑的感觉就是“确凿”。
-“轻捷”(qīngjié):轻快敏捷。让学生联想一只小鸟在枝头轻盈地跳跃,或者一只小猫迅速地奔跑,来体会“轻捷”的含义。
-“臃肿”(yōngzhǒng):形容物体粗大笨重。可以比喻一个过度包装的礼物盒,看起来很臃肿。
-“人迹罕至”(rénjìhǎnzhì):少有人来。描绘一个偏僻的山谷,只有偶尔的鸟鸣声,几乎看不到人的踪迹,以此加深学生对这个词的理解。
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中可以看出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个地方的生活?
(2)这两个地方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4.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赏析百草园的美景
1.学生朗读课文第2段,思考:百草园有哪些景物?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景物的?
-菜畦: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碧绿”一词,让人仿佛看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菜地,那绿色浓郁得似乎要滴下来。菜畦里的泥土湿润而松软,偶尔能看到几条小小的蚯蚓在里面蠕动。菜畦的边缘整整齐齐,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
-石井栏:石井栏已经有些年头了,上面布满了斑驳的痕迹,那是岁月留下的印记。它的颜色是青灰色的,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孩子们喜欢趴在石井栏上,看着井底的水,水中倒映着他们天真的脸庞。
-皂荚树:高大的皂荚树像一把巨大的绿伞,伸展着茂密的枝叶。树干粗壮而笔直,需要几个孩子手拉手才能围过来。树皮粗糙不平,上面有一些小小的裂缝,裂缝里偶尔会钻出一只小昆虫。夏天的时候,皂荚树的枝叶间会传来阵阵蝉鸣,那声音清脆悦耳,仿佛在演奏一首夏日交响曲。
-桑椹:紫红的桑椹挂满了枝头,像一串串小巧玲珑的宝石。桑椹的颜色鲜艳欲滴,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流口水。孩子们会小心翼翼地爬上树,摘下一颗桑椹放进嘴里,那甜甜的味道瞬间在口中散开。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语言之美。
(1)“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强调了百草园中的景物之多,重点突出了“单是”后面的内容。
-可以让学生模仿这个句式进行造句,比如:“不必说那美丽的花园,也不必说那宽敞的操场,单是教室里的那一排排整齐的桌椅,就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学校的温馨。”
(2)描写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时,分别从颜色、形状、味道等方面进行描写,使景物更加具体生动。
-颜色描写:“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让学生想象这些颜色所带来的视觉冲击。还可以让学生列举一些其他表示颜色的词语,来描述自己心中的百草园。
-形状描写:“高大的皂荚树”“小巧玲珑的桑椹”,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感受不同事物的形状特点。让学生用形状描写的方法来描述身边的事物,如教室的窗户、自己的书包等。
-味道描写:提到桑椹时,“摘下一颗桑椹放进嘴里,那甜甜的味道瞬间在口中散开”,让学生回忆自己吃过的水果的味道,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
(3)描写黄蜂、叫天子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动物更加活泼可爱。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仿佛一个小懒虫在享受着阳光的温暖。“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在欢快地玩耍。让学生找出其他运用拟人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第2段,感受百草园的美景。
4.教师提问:作者在描写百草园的美景时,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5.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百草园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四)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百草园的美景和作者的情感。
2.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第2段;预习课文中三味书屋的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2.提问学生:百草园中有哪些景物?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景物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精读课文,感受三味书屋的生活
1.学生朗读课文第10至24段,思考:三味书屋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作者在三味书屋中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三味书屋是一个古老而庄重的地方。屋子不大,里面摆放着几张陈旧的书桌和椅子。墙壁上挂着一些字画,散发着一股淡淡的墨香。窗户是木质的,上面糊着一层薄薄的纸,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
-作者在三味书屋中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折腊梅花,那腊梅花散发着阵阵清香,花瓣洁白如雪。孩子们会小心翼翼地摘下一朵,夹在书本里,让书本也充满了花香。寻蝉蜕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蝉蜕挂在树枝上,就像一个个小小的雕塑。孩子们会仔细地寻找,找到后会兴奋地拿给小伙伴们看。捉苍蝇喂蚂蚁更是充满了乐趣,孩子们会悄悄地靠近苍蝇,然后迅速地用手一抓,把苍蝇放进一个小盒子里。接着,他们会找到一个蚂蚁窝,把苍蝇放在蚂蚁窝旁边,看着蚂蚁们忙碌地搬运着食物。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1)三味书屋是一个严肃、枯燥的地方,有严厉的先生和枯燥的学习内容。
-先生总是板着脸,穿着一件长长的长袍,手里拿着一把戒尺。他的声音严肃而低沉,让人听了不禁心生敬畏。学习内容主要是背诵古文,那些古文晦涩难懂,让孩子们感到十分枯燥。
(2)作者在三味书屋中也有一些有趣的事情,如折腊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等。
3.教师提问:作者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和在百草园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4.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情感。
(三)探究文章的主题
1.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生活?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文章的主题。
(1)作者通过回忆童年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百草园中,作者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那里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而在三味书屋中,虽然生活相对枯燥,但也有一些有趣的事情,让作者的童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封建教育制度的不满。
-封建教育制度注重死记硬背,压抑了孩子们的天性。作者通过描写自己在三味书屋中的学习生活,表达了对这种教育制度的不满和批判。
(四)拓展延伸
1.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童年中最难忘的地方或事情。
-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写:地方的景色、自己在那里做过的事情、当时的感受等。比如,一个学生可以写自己小时候经常去的公园,公园里有美丽的花朵、清澈的湖水、可爱的小动物。他在那里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放风筝、捉蝴蝶,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评选出优秀作品。
(五)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方法。
2.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阅读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如《朝花夕拾》中的其他篇目。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通过小组讨论和仿写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我也注意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在课堂互动方面还可以更加充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还可以更加合理,避免出现前松后紧的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