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动漫角色设计动漫角色设计 第一章 角色造型基础
第一节 人物的结构比例
人物身体比例比较简单,正常人的身高是6.5-7.5个头长。在动漫的世界里,夸张的身体可以又8个头的身高。如果想塑造一个无比强悍的英雄,甚至可以有9个头或10个头高。注意比较动漫角色中男子和女子的上身与全身的比例,一般女性动漫角色的上半身长度应该比男性短。
在动漫创作过程中,确定人体各部位的比例,可以为以后各种动漫姿势的创作打下比较良好的基础。
动漫角色设计通常来说,女性的头身比较男性略少,按照正常的人体比例应为6-7头长动漫角色设计而儿童的头身比例远远小于成人。通常为3.5-5头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比例也在逐渐增大。动漫角色设计立七坐五盘三半
是指成年人立着等于7个头长,坐在凳子上等于5个头长,盘膝而坐等于3.5个头长。
动漫角色设计人体黄金分割比
在人体中包含着多种“黄金分割”的比例因素,至少可以找出18个“黄金点” ,对人体解剖很有研究的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发现,人的肚脐位于身长的0.618处;咽喉位于肚脐与头顶长度的0.618处;肘关节位于肩关节与指头长度的0.618处;鼻子位于头顶与下巴长度的0.618处,人体存在着肚脐、咽喉、膝盖、肘关节、鼻子五个黄金分割点,它们也是人赖以生存的五处要害。几乎身体相邻的每一部分都成黄金比。 动漫角色设计但是在动漫作品中,人的正常身高比例经常在一定程度上被夸大。头身比过大或过小都成为动漫造型夸张的体现。动漫角色设计三庭五眼
1、脸部的长度(三庭)从额头发际线倒下颚为脸的长度,将其分为三等分:由发际线到眉毛,眉毛到鼻尖,鼻尖倒下颚为三庭。
2、脸的宽度(五眼) 理想脸型的宽度为五个眼睛的长度,就是以一个眼睛的长度为标准,从发际线到眼尾(外眼角)为一眼,从外眼角到内眼角为二眼,两个内眼角的距离为三眼,从内眼角到外眼角,又一个眼睛的长度为四眼,从外眼角再到发际线称为五眼。 动漫角色设计现如今,在“三庭五眼”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个更为精确的标准,各个部位皆符合此标准,即为美人,具体如下:
眼睛的宽度,应为同一水平脸部宽度的3/10;
下巴长度应为脸长的1/5;
眼球中心到眉毛底部的距离,应为脸长的1/10;
眼球应为脸长的1/14;
鼻子的表面积,要小于脸部总面积的5/100;
理想嘴巴宽度应为同一脸部宽度的1/2。 动漫角色设计动漫角色设计儿童比起成人上庭略宽,中庭(鼻子)略短,看起来眼睛的位置略偏下。动漫角色设计很多动画角色面部的显著特征是眼睛偏大而且位置明显降低,使得人物视觉特征接近儿童,给人以可爱的第一印象。第二节 动漫造型的分类
按照美术风格可分为写实型 、夸张型、装饰型。
按照造型结构可分为普通、Q版、异化。
按照造型流派可分为美系、日韩系、欧系动漫角色设计动漫角色设计
按美术风格分类动漫角色设计写实型
写实的造型风格因其形态、设色都更接近自然状态,因此也就弱化了角色与观众的距离感,从而更易牵动人们的情感。营造一种亦真亦幻的视觉效果是这一风格的长处,其艺术感染力也在于此。 动漫角色设计夸张型
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是相对写实性表现而言的,它的功能在于制造效果、产生幽默。夸张变形是角色设计的重要特点,也是动画角色设计的独特语言形式。通过夸张变形的艺术处理,强化了动画角色的艺术感染力。
动画角色形象的夸张是基于生活中的人物、动物原形,设计者通过丰富的想像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将其典型的特征和个性呈现出来;变形则是相据角色形象特征和个性的需要,通过删减和强化,使角色形象更加鲜明有趣。夸张变形的动画角色设计,来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又经过人为的艺术处理,因而,产生了比现实更“真实”的卡通世界。幽默风趣,轻松自由的表现风格,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符合人们的心理感受和审美趣味,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动漫角色设计装饰型
装饰性表现是相对写实表现而言的,它是将具体形态中的典型视觉元素抽取出来,用极为单纯的形式表达特定的主题。这种表现形式往往通过简洁的线条和色块表达动作、状态和意境,体现了一定的内涵和美学价值。在创作中强调内容与动画表现形式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时尚感和前卫性。动漫角色设计
按造型结构分类动漫角色设计普通
所谓普通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造型特征的写实化。主要表现在人物各部分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的写实。这种风格通常较为遵守基本的人体比例,或只是为了更充分地体现人物性格或突出美感而稍加夸张。动漫角色设计Q版
来源于英文Cute(可爱),后来通指在动漫中可爱的造型。Q版造型的主要特点是大大缩小正常人体的头身比 ,造成头大身小的视觉印象,从而产生儿童化、可爱化的特征。动漫角色设计异化
异化:没有固定的身材比例,会根据人物的身份、生理结构和性格特征,将一些部位高度的夸张,甚至完全违背正常的人体比例。在目前主流商业动画中,这种造型风格使用得较少。动漫角色设计
按造型流派分类动漫角色设计美系
美式风格色彩明快、造型简洁夸张、表情生动丰富。通过角色形象能够充分地反映角色性格。动漫角色设计日韩系
相比美式的张扬奔放,主流的日韩系卡通造型显得含蓄而唯美。人物从面部到身体比例都遵循严格的美学标准设定。但也正因如此,显得较为单调而千篇一律。动漫角色设计欧系
欧系动画长期以来坚持商业路线和学院派路线共同发展的理念。缔造了欧洲动画百花齐放,不拘一格的局面。细心的观众也许会发现,几乎没有两部欧洲动画采用相同的美术风格,每一部都有它特别的美学观念,这也是欧洲动画独特的魅力所在。动漫角色设计萨格勒布学派
著名的动画电影学派.“萨格勒布学派”这一概念是由法国的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Georges Sadoul)提出的。萨杜尔同时指出:萨格勒布学派并不是一个特别的学术团体,而是工作在同一个电影制片厂、对一种媒体有着相似理解、作品风格相近的一群电影人。
萨格勒布学派发端于1950年代,辉煌于1960年代,1980年代后渐渐淡出国际动画界的瞩目。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前苏联和美国为首、代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家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国家,形成了东西两大阵营,持续了长达40年经济与军事的对峙,这就是著名的“冷战”时期。萨格勒布学派正是在这个特定历史时期成长、成熟、步入辉煌的。可以说,萨格勒布学派是应“冷战”这一历史时势而生的文化英雄。
萨格勒布学派的动画作品素以内涵深刻且多元化而著称。在该学派近30年的动画创作历程中,最常出现、最为集中的一个人物形象是以“受难的小人物”为指代符号所表达出的内涵。可以说,这一形象代表了30年来在 “冷战”阴影中,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与完整,而不惜以“个体对抗全体”、踽踽独行的南斯拉夫人民的艰辛缩影。